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Memo:社會學方法論-問題意識

社會學方法論:單元一 問題意識

Memo
<<社會學的想像>>目的就是要確立研究方向,首先要教我們如何問一個社會學式的問題。問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困難的任務,而怎樣才是個好的社會學問題更加困難,而<<社會學的想像>>給予了社會學式的問題一個定義,也就是主張社會學的想像就是要連結個人煩惱與公共議題,使得我們能掌握傳記與歷史,並從中找尋兩者的關聯性,而這個過程就是產生社會科學問題的過程,對Mills而言,如果只停留在個人煩惱或公共議題層次都不足以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問題,換言之,社會科學的問題有其獨特性,這就涉及了問題意識建構的過程。

在<問題意識的建構及其在研究過程中的意義:一個詮釋學的觀點>這篇文章中,作者對問題意識最獨特的立場是認為問題意識是一種動態發展的過程。首先要釐清的就是「動態」的意義是什麼?經由作者對韋伯著作的說明可知,所謂的動態發展並非漫無目的與毫無限制的動態變化,而是一種不斷聚焦、主題化、結晶化的過程,因此會使問題意識從總關懷限縮到各個小的主題上,例如從最大範圍的概念”資本主義精神”和”新教倫理”轉向討論”天職觀”、”禁慾主義”,這由大到小的聚焦過程就是作者所為動態的問題意識。這也呼應Mills對於如何完成一本書的看法,有關主旨(theme)與論題(topic)的區分。同樣以韋伯的著作為例,論題是一種主題,分別是「資本主義精神」和「新教倫理」,而主旨就是要研究這兩者的關係。簡言之,問題意識就是使論題(主題)和主旨逐漸清晰化的過程,最終能對問題提出一個有方向意義的詮釋。

讀完本週閱讀最大的收穫是重新回到經典著作中注意到不同理論家對於問題意識建構的差異。不同的問題意識建構方式涉及不同的方法論立場,對韋伯而言,在<<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問題>這一卷中,韋伯就講明了定義資本主義精神並非研究開始最重要的任務,相反的,終極的概念掌握並不在於研究的開端,而必定是在研究的結尾,因為掌握資本主義精神就是這本書最核心的問題意識。但這種研究策略並非我們所熟悉的研究方式,以涂爾幹<<宗教生活基本形式>>為例,涂爾幹一開始就對"宗教"定義,而之後的論證則一步步的採取實證主義的路徑提出宗教就是社會的理論觀點。換言之,問題意識建構就有許多不同的方法論立場,除了詮釋學立場之外,我們仍要關照到其他方法論觀點,才能使我們的研究不被特定的方式局限。

參考文獻
鄒川雄,<問題意識之建構及其在研究過程中的方法意義>,收入林本炫,周平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頁21-58。
C. Wright Mills著;張君玫、劉鈐佑譯,(1995)《社會學的想像》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Chapter1 and appendix.
韋伯著;康樂、簡惠美譯(2007)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市:遠流出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