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課堂筆記:The birth of museum Part2

3 The political rationality of the museum
4 museums and "the People"

討論問題:
1. 所謂的政治理性指的是什麼?
2. 博物館具有雙重性,既要區隔,又想作為教化整體人口的手段,那哪一個才是博物館的主要目的,而實際上被規訓的又是哪一個階級(中產階級或工人階級)?
信彬:我會將區隔視為手段,而教化整體才是目的,借由讓工人階級體驗到博物館內的中產階級文化,使他們願意學習或潛移默化這樣的行為模式與思考模式,進而提升整體人口的道德水準
我的看法與學長有些不同,我認同博物館的區隔是作為手段,而教化整體作為目的,然而,我認為真正被教化的群眾並非被區隔的人(工人階級),而是加強對中產階級的治理,如此才可能達到self-regulating的目的,因為被區隔的人會因為不想成為次要客體而拒絕承認中產階級文化,所以寧可拒絕走入博物館,選擇繼續留在被排除的一邊,相反地,中產階級對自我的認同感會因為工人階級的對照而感到優越,而且也害怕自己是屬於工人階級,因此會更加服從中產階級文化,從原本是被規訓的對象,轉而主動接受治理,因而產生self-regulating的結果。
(此觀點是得自foucault規訓與懲罰最後一部分談"少年犯",少年犯作為中介,才使整個社會成為監獄小島)

3. 博物館的誕生具有與文化領域對話的功能,但另一方面又從做為政府主權展式工具轉向文化治理的權力工具,那麼Bennett對於博物館的評價是採正面還是負面評價,他的立場是什麼?
老師的回答:博物館最主要的機制就是掌握詮釋權,透過公共展示而將議題凸顯,所以儘管博物館掌握了主要的詮釋權,但同時博物館也成為政治對話的場所,讓民眾更有機會加入這場文化詮釋的角力。
以原住民博物館為例,過去原住民博物館經常是用漢人觀點在呈現自己,但近來內部開始有反省的聲音。

4. people without politics?
意味博物館展示的歷史傾向於去政治化的歷史,希望成現一個和諧、沒有鬥爭、沒有衝突的進步工業化進程。
而這樣的歷史就是Gramsci所謂的"pictureque"的歷史,歷史成為放在話框中美麗的展示品,設計人刻意掩蓋真實生活被後的現實,很多社會關係都被掩飾掉,參觀者所接收到的知識都是美化後的"真實"。
例如油桐花,油桐花就是殖民剝削時代下的產物,而現在則成為去政治化、去脈絡化的觀光景點

5. (110-111)
導覽的腔調
若要表現大敘事則用中性的、象徵主權的BBC電台主播,可以加強權威性
若要表現地方文化的親近性則用當地人來詮釋

(112)
beamish博物館的整體建築是將不同時期的建築擺放在一起,例如農舍和工廠,可以表現出自然與工業和諧的關係

6. nationalizing the past是什麼意思?(P123)
作為一個民族國家背後一定有多矛盾的歷史,例如美國與英國,澳洲與英國,我們與中國,所以就必須考慮要如何詮釋國家的起源,於是可能將原住民視為傳統與母國切割。
-------------------------------
報告時間仍佔多數
並沒有太深刻的收穫
比較有趣的是士傑學長舉如何對博物館霸權進行反抗的例子
secondlife與真善美的關係
我們都不太理解這個遊戲
但學長講得很high
所以畫面很好笑
真喜歡這群搞笑的學長和學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