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奴辯證(平行辯證)關鍵概念:
意識(consciousness)、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
中介(mediation) VS 直接(immediate)
生命(life)
真理(truth)
主人(lord)、奴隸(bondsman)
渴望(desire)、人(persen)、承認(recognition)
恐懼(fear)、死亡(death)、生死鬥爭(life-and-death struggle)
勞動(labor)、服務(service)、陶冶(shape;德文Bildung)
自由(freedom)、自在(being-in-self)、自為(being-for-self)
----------------------------------------------------------
輕鬆談...
為什麼要讀黑格爾的主奴辯證?
首先,左派知識份子一定都是採用辯證法的思考模式,目的就是為無產階級找尋翻轉的可能性,其次,了解黑格爾才能了解馬克思,因為馬克思的思想非常大一部分是受到黑格爾影響,黑格爾談到勞動對奴隸的重要性,而馬克思將勞動提升到很高的等級,稱神聖勞動,認為勞動是自我成就的中介環節,最後,讀辯證法也是在思考潛能(potential)的問題,假如我們仍對自身有些期許,那麼必然會去思索潛能(potential)的問題,或許讀完黑格爾會讓我重新反省自己的生命歷程,也讓我想想我想要過怎樣的人生。
讀書會後再思考的幾個問題...
1.什麼是真理?什麼是善?(姚人多的口頭禪:it's too good to be true.那怎樣才是truth?)
2.這個世界仍不脫離奴隸與主人的認識架構,有錢的是主人,有權的是主人,研究生可能也是某種程度的工人,那麼這種主奴關係中是否有翻轉的可能?於是我們問"奴隸不受主人支配的可能性在哪?主人真的是一般所認為的主人嗎?"
3.不是獸不等於是個人,那麼如何成為"人"?人的可能性(potential)是什麼?如何使潛能實現?
老師說...
意識(consciousness)的定義?
意識就是被認識的存在,一種知識的過程,一種對一個客體客觀認識的狀態就是意識,因而科學對知識的假設就是認為有一個外在於我們的自然對象等待被發現(discover),這種發現的先決條件就是具有一個"主客關係"。
Hegal知識的過程卻是要對這種客觀認識的知識揚棄,對黑格爾而言,這種客觀認識的知識只是低階知識,假如知識的客體是個等待被認識的對象,那麼去認識客體的人是否更偉大呢?Hegal的預設是totality,,也就是說,真理必須存在於科學的真理體系之中,在整體的預設中,知識是一種過程,包含了階層關係、體系關係,必須考慮到整體才能找到具有持存性的真理。
於是Hegal對客體知識的揚棄則提升了認識主體的重要性,認識的主體就是"我"(I),當我說我知道這些意識,我就是什麼的時候,就產生了自我意識,用我的話說,自我意識就是自我對意識的意識,意識成為我的客體,而我是認識意識的主體,因而產生了一種對於"我的意識"的知識,也就是自我意識,換言之,自我意識才使我與知識產生關連,否則知識只是外在於我的獨立自存物,必須有自我意識的存在,才能使知識成為我的一部分。
從意識到自我意識的過程需要一個中介(mediation),中介是辯證法中重要的概念,Hegal用生命的例子來說明中介的重要性。
接下來談中介(mediation)...
生命的存續必須靠否定另一個生命,換言之,生命必須有中介才能成就自身。為什麼說是否定另一個生命呢?首先人必須自我保存,為了活下去就必須吃東西,吃就是消滅生命,素食也好肉食也好都是吃掉一堆生命,另一種意義的否定另一個生命就是指否定他人,譬如商場上的弱肉強食,這個社會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這是一種否定他人生命的方式,最後一種是自我否定與否定他人,每個人都期待不斷成長,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換言之,今日的你就是對昨日的你的否定,而當下的你就是對前一刻的你的否定,因此,生命的本質是流動性,意味著生命最終是被揚棄的,生命的終點就是死亡,這是生命中再公平不過的事情,絕對不會報應在別人身上。
然而,當生命以為自己是在自我保存時,實際上也是對中介的依賴,因為沒有食物人就會死,沒有贏過他人自己就可能被淘汰,主人以為征服了奴隸,但實際上沒有奴隸主人就什麼也不是,所以,生命自以為的獨立自存確是在依賴他者的條件下成立,簡言之,生命本身是種雙重性,自我保存下其實是對他者的依賴。
從生命是對他者的否定可知道生命的真理不會是直接性的,生命的真理必然透過中介而實現,因為直接性的對象最終會死,但是生命卻能依靠中介而不斷的存活下去,所以生命的真理不斷否定之後的揚棄,是流動性,中介的連續才是生命的真理。換言之,真理是一個整體,必須將所有曾經逝去的狀態整合起來看才能看到真理的全貌,譬如一顆種子,種子會長出第一片葉子,接著長成樹,然後開花...這是一個不斷否定的辯證過程,而種子的真理就是這既否定又保存的雙重運動。
對生命而言,生命的終點是死亡,而自我意識必須透過否定才能產生,所以生命成為自我意識最直接的表現,但如何使生命進展到更高階的形式?於是必須考慮到中介,假如能多更多的中介,就意味著生命有更多的可能性與潛力,當生命經過一連串的轉換之後才會是真理。
自我意識是種渴望,是種透過中介將渴望之物轉換成自身的渴望,換言之,自身將成為什麼是由渴望什麼來決定的,因為渴望要成為那種樣態而決定去追求,透過勞動過程而最終將他物消費掉,渴望於是被滿足也是對他物的否定,於是自身就進到下一階段,這就是生命的本質就是種流動的辯證過程,換言之,回頭一看,我成為之我假如不是當初我所渴望的樣態,那麼這樣的生命還算是自我嗎?反過來說,如果今天的我不是我所想的那個我,那我又該如何自處呢?每個人都應該思考一下,自我意識是不是在生命的辯證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
主奴辯證
首先要釐清主人與僕人之間的關係,分兩條線來推。
從主人的角度出發,人在生死決鬥中產生了主人與奴隸,主人征服了奴隸而免於死亡,而奴隸因為害怕死亡而臣服於主人,而表現出畏懼主人的心理狀態,於是形成了主人可以在奴隸身上行使權力的關係,主人命令奴隸去完成主人意志,而奴隸依照主人所給的概念藍圖將主人所想的東西實現,這是表面上主人與奴隸不平等的支配關係,主人具有獨立的思考自由,奴隸則不具有這種自由。然而,事實是否如此?黑格爾看到了奴隸自由的可能性。
主人的真理必須透過奴隸(中介)來實現,假如從辯證的邏輯來想,主人其實是透過奴隸的承認來
使自身成為主人,但奴隸畢竟不是主人,所以不是主人的承認對主人而言根本不算承認,就好比我被一個小學生說我是一個偉大的社會學家一樣沒有意義,所以主人的真理不可能獲得實現。另一方面,主人不是真理,因為主人沒有提升任何東西,主人只是存在於自身的思考之中(think in itself),主人完全不具有行動能力,所以無法將自身的想法實踐,所以主人其實是非常依賴奴隸的勞動。
從奴隸的角度出發,奴隸為了存活而臣服於主人,但在恐懼之中,奴隸才感受到與動物本能不同的感受,也就是對死亡的恐懼,奴隸因為了解到死亡是必然的,而尊重死亡,才有機會脫離動物性。人與動物最大的差別就是"勞動"(改造自然的過程),最終,奴隸才是改造世界的人,所以奴隸的真理其實是主人所給的真理,因而奴隸有了翻轉的可能性。
奴隸透過主人而學習到人具有思考的自由,而奴隸本身則具有勞動的自由,所以奴隸透過勞動會獲得知識與智慧,最終有可能翻轉成為自己的主人。
------------------------------------------
突然間我領悟到一件事...
如果奴隸要成為主人
那麼
I need inspiration, not just another negotiation
我需要的是靈感,而非另一次妥協
(from " Music and lyrics-way back into lov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