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課堂筆記:社會學方法論-問題意識

長達三小時的課只談問題意識是什麼嗎?好像不盡然,老師不只示範了讀書做摘要的功夫,還講了許多做研究必備的工具與方向,老師幽默的講課方式讓時間飛逝,而老師提到的幾個面向也一度讓我陷入沉思,甚至讓我想回到書桌前努力再累積更多"支援意識",也想讓我對學術與生命有更多投入,突然覺得自己還是太淺,我仍然是那個非常無聊且浪費生命的人。

起先老師問到大家找supervisor的狀況,而我只停留在找題目的階段。當我回答我要更改題目做"黃昏市場"的時候,老師用很驚訝的語氣說"改這麼快喔!從網球會變成黃昏市場",這句話並不讓我意外,畢竟上星期的回答只是個權宜之策。後來老師談到什麼樣的研究才是別人拿不走的問題時,老師是用Michael Polanyi的"個人知識"來闡述為什麼有些人的研究是別人所偷不走的,只有"他"才能做。老師舉的例子是黃春明"看海的日子",因為黃春明從小到大就在海邊長大,可以對著海看三個小時,天天看海的結果,誰還能比他懂海,所以他掌握海的方式當然無可取代,自然可以寫出令人感動的經典作品。那麼對社會學研究而言,有什麼是只有我能做而別人不能做的東西呢?老師說,如果你對"黃昏市場"沒有感覺,那就不要做這個題目,也許我都比你有感覺。為什麼?因為有關黃昏市場有一個故事,有一個伯伯跑去花蓮吉安鄉賣網球拍,而且還有一段愛情插曲。老師說,只要有好的故事就會是好的研究,那關於黃昏市場我有什麼特別的故事嗎?

或許有的,從小到大我最愛跟爸爸媽媽去市場,不論是傳統市場或黃昏市場,還是量販店,有時爸爸為了買便宜的水果,還是一天跑兩趟黃昏市場,只為搶到最後的低價,而且每次看爸爸和老闆熟絡的樣子,就讓我有很特別的感受。而前幾天更加深了這些記憶,因為我常去的那家建功路黃昏市場的老闆開始和我閒聊,並且認出我是個常客,當時我很驚喜也很開心,但今天我突然找到了那份驚喜感覺的意義,這意味著我在清大生根了,我和地方開始有了連結了,我也對清大到市場的這段路越來越熟悉,我不必再思考下一個轉彎路口在哪,一切就是這麼直覺的走向市場,我已經很熟悉這段路了,而老闆對我的熟識正是提醒我這段不算短的日子。突然間,我發現這份歸屬感是重要的,對我而言,最在乎的原來還是一種永恆的歸屬感,所以我剛來到清大的那些日子才會令我總是焦慮不安,讓我拼命想營造家的感覺,讓我積極的想認識朋友,讓我不斷想在清大留下屬於我的足跡,我拼命的想熟悉環境,但環境卻不可能這麼快就屬於我,這種心情我今天突然意識到,黃昏市場與我的連結就是一種我與在地生活的連結,除此之外,當我離開清大,我也不會留下些什麼,而這會讓我忘記在這裡的回憶,這種失落或許是我還無法想像的情緒。原來我還有如此感性的一面,總覺得這種感性已經離我很遠,這就是屬於我的支援意識嗎?一種從小就被教導要與人和諧的人生觀,就像與人爭吵與爭論的時候,就會讓我不認得自己,我原來是長這樣子。

除了談我的研究之外,問題意識與如何做讀書摘要才是這堂課的重點,以下是老師的示範:

<問題意識的建構及其在研究過程中的意義:一個詮釋學的觀點>
主旨:在實證論傳統下被邊緣化的問題意識,必須以詮釋學角度重返核心地位
論證:
1.檢討實證主義的兩種傳統,經驗論與檢證論,這對問題意識都會造成戕害而產生平庸無創意的研究
2.主張從本體論和存在論的角度探究經驗,開創理論與新經驗
3.重新詮釋主客體之間相互辯證的過程,是人為歷史的產物,有"先前理解"
4.特殊歷史時空中的存有狀態
5.問題意識構成作為引導研究方向與開創新理論的重要元素

<<社會學的想像>>
主旨:社會學家具有一種文化使命,必須具有特殊的心智能力,也就是社會學想像,指的是一種連結個人煩惱與公共議題之間觀點轉換的能力。
論證:
1.現代人的問題是不安和漠然
2.社會學想像可以將這種不安和漠然作為議題

工具書(字典)
英英:Webster
英漢:梁實秋(遠東出版)
社會學辭典:pangrain
歷史工具書:<>,JM Roberts

老師提到幾個觀念我頗有同感。
讀書必須具體才能理解,中國說"體會"就是要親身有感受才說是有體會,這個過程就是從集中意識轉成支援意識的過程。

GLossary
集中意識(focal awareness):有具體目標時想達成的意識(我下的定義)
支援意識(subsidiary awareness):在與具體事例時常接觸後經由潛移默化而得到的意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