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推動目的:
1.要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目前雖然兩岸都是WTO的成員,但是彼此之間的經貿往來仍有許多限制。

2.要避免我國在區域經濟整合體系中被「邊緣化」。區域經濟整合是全球的重要趨勢,目前全世界有將近247個自由貿易協定,簽約成員彼此互免關稅,如果不能和主要貿易對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我國將面臨被邊緣化的威脅,在重要市場失去競爭力。而中國大陸是目前我國最主要的出口地區,與中國大陸簽署協議並有助我國與他國洽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可避免我被邊緣化。

3.要促進我國經貿投資「國際化」。陸續與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簽署協議或協定,可助台灣融入全球經貿體系,並吸引跨國企業利用我國作為進入東亞的經貿投資平台。

-----------------------------------
具體政策是什麼完全看不出來,這樣是要怎麼判斷拉!!
FTA自由貿易協定,別人牽我們就簽,到底自主性在哪?
雖然也不是一定要反對,但是完全不懂就贊成也未免太愚蠢了,
還是先想想再決定吧!

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文化認同與全球過程

Frideman嘗試描繪的是在這個全球化趨勢下,核心地區與邊陲地區處於變動中的文化認同現象,特別是討論核心地區的複雜現象。反觀台灣,台灣一般被定位成半邊陲地區,但是台灣又與核心地區有很緊密的互動,因此在文化上似乎又非常接近核心國,例如美國、日本,因此,台灣的文化認同現象就顯得特別值得研究。

這裡的文化認同現象似乎比較能從政治上找到例子,特別是關於社會運動者的文化認同。雖然本人很少涉獵社會運動的研究及相關時事,但是也能感覺到台灣的社運有越來越百花齊放的趨勢,各種環保運動、族群運動、同志遊行、罷工、抗爭等等,媒體都有跑不完的新聞,比較明顯的反應就是可以從老一輩的人口中聽到,台灣真是越來越亂,動不動就是上街頭遊行抗議,以前的台灣怎麼可能這樣,這樣台灣怎麼可能會有發展,台灣的政治局勢不穩定要如何拼經濟?像這類常識性的語言經常可以聽到,這也凸顯了台灣正處在一個轉折的年代。

用很直觀的語言來說,台灣現在就是"亂",但是我沒有要對這個亂做出評價,甚至對這種"亂"抱持著樂觀其成的態度,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個"亂"呢? 究竟是什麼東西"亂"了?又究竟這種"亂象"的根源是什麼? 未來是會持續這種"亂"還是會逐漸產生"亂中有序"?這是我讀完frideman之後,想以台灣為主題思考的問題。

Frideman說到這種文化認同的轉變是緣自全球體系的裂解,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後工業秩序的來臨,其中又以資訊社會最為重要,其次還有很多影響文化認同的原因,但我比較關心的是資訊社會如何造成全球體系裂解,又如何導致文化認同變得多元複雜,最後產生台灣這股"亂象"。

從資訊社會切入又是個很大的問題,但是這是Frideman起的頭,我想也得有人替他接下去,於是就自不量力的跳進這個大漩渦。

台灣何時可稱之為資訊社會? 真是個大哉問。
如果是由資策會果芸來回答這個問題,他肯定會說這是資策會三十年的功勞,沒有資策會就沒有台灣的資訊社會,台灣的資訊工業一定到現在還一覺不振,怎麼有機會成為亞洲四小龍,一定到現在還像個小孩在地上學爬,坐學步車學走路。姑且不論是誰的功勞,台灣進入資訊社會是否就如資策會所說,台灣資訊工業崛起的黃金年代就在1990-2000的十年間,這件是有待確認,但以我個人經驗來說,似乎也是這樣沒錯。

舉個例子,我出生的時候是台灣股市最紅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瘋了,所以我每天都有錢去做"搖搖"(投幣式遊樂機),但是我妹出生(1988年)又沒這好,但過了幾年電子股開始成為熱門股,股票是反映未來的窗口,可想知,當時電子產業開始崛起,到今天,台灣成為筆電王國,世界代工廠。然而,判斷台灣是否為資訊社會的標準似乎不只這一項,光看資訊工業發達程度似乎還不夠,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也很重要,這就不多說了,總之,台灣進入資訊社會大概就是近十五、二十年的事。

搭配起台灣的政治環境,解嚴是民國78年,也是我妹出生的年代,這年還發生真多事。台灣開始有很多很多的社運萌芽,族群政治也是那時開始產生,許多問題就是從那時開始被討論,看政論節目增加的速度就可以知道台灣有多少話題可以聊,還有蘋果日報會看上台灣都不是沒有道理的,總之,把這些政治、經濟、產業合起來看,就可以發現台灣真是一個精采的國家,(這句話有說跟沒說一樣),總之,Frideman的分析開啟了一個視野,也就是嘗試把不同領域整體來看,就會發現彼此是互相連動,至於有沒有像他說的有一個循環,那就要細緻去理解才知道。

總之,一切真是個需要慢慢抽絲剝繭的大puzzle...好沒腦的結尾!

資訊工業

全球化、現代化與資訊產業之發展 蔡坤明現代化研究25民90.01頁48-59

資訊化社會與現代化國家 劉安之現代化研究24民89.10頁33-41

資訊產業
資訊工業
資策會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無圍牆校園

「牆」:談開放空間與校園安全

「府城拆牆計」全面開展-「臺南市圍牆設置都市設計審議原則」審議通過
2004年新聞
本府於九十二年推行「府城拆牆計」針對府城校園圍牆進行拆除改造,目前除了已有忠義國小配合孔廟文化園區重新設計校園圍牆,成功地將部分校園向外開放外,尚有金城國中之圍牆改建實例。

[轉錄]中小學面對的三大挑戰

http://www.npf.org.tw/post/3/6382

教育文化組召集人 李建興

August 31, 2009

今天是全國中小學民國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的日子。早晨七時左右,第一次帶著小孫子去新生國小上課,路上,看到許多中小學生穿著新衣、新鞋,背著大書包,興高采烈的上學去,聽著、望著他們歡愉、童稚的笑聲與身影,想著他們美麗輝爛的未來,深深地為他們祝福。轉身回家的時候,卻不禁意想起此時此刻,我們的中小學正面臨三項重大的挑戰,第一是金融風暴的餘威,第二是八八水災的肆虐,第三是新流感的來襲。

第一項挑戰—金融風暴的餘威。自從去年下半年美國發生二次房貸危機,造成世界金融海嘯以來,經濟景氣低迷,失業率驟升,全球陷入一片哀鴻遍野,經濟嚴峻考驗中,台灣也無可迴避,近日主計處報告,台灣國民平均所得低於十三年前平均值,失業率上昇至百分之六點零七,創歷史上的新高。這些經濟不利狀況,遍佈台灣每個家庭,對於中小學教育造成莫大的威脅。

在這個開學日,每個中小學必須善用政府與民間資源,協助每個學童順利地就學,例如:學生的學雜費繳交一時不便或有困難,給予緩繳或設法予以支援。又如:學生有住宿問題,及時給予協助解決。再如:免費營養午餐的提供,都能解除學生家庭經濟的困難。總之,高關懷、高滿足及高輔助都是當前社會經濟困危時期,中小學照顧學生的最佳時機,希望透過這些協助,「一個不能少」,每個孩子都受到其發揮最大潛能的教育。

第二項挑戰—八八水災的肆虐。莫拉克颱風在八月八日侵襲台灣,對於北部帶來一陣強風與甘霖,沒有災情,十分萬幸。對於中南部八個縣部分偏遠地區則災情慘重,山崩地裂、土石流亂竄、洪水氾濫、屋倒橋垮,人畜傷亡不計其數,像高雄縣小林村全村幾乎全掩埋,像屏東縣林邊鄉幾成水鄉澤國,是五十年來,台灣最慘重的一次水災。

水災肆虐之後,一連串的救災—安置—重建工作都是勞民傷財,十分艱難的工作。據教育部統計,災損共計有一二一一校,其中國中小達一0四八校,受災情況為操場積水一四六校,教室淹水一七七校,受傷二人,災損金額共計新台幣十一億三百多萬元。因此在這開學日前後,各中小學必須及時打掃、清理環境,安放好課桌椅及一切環境布置,以歡迎學生之返校復學,若災損嚴重,一時無法在原校舍上課,則應洽妥鄰近校園上課,不可一日弦歌中輟。之後,各校更應重視學校環境衛生,學生心理輔導及一切復健工作,以發揮中小學教育的最大效果。

第三項挑戰—新流感的來襲。近幾個月來,台灣已逐漸被H1N1新流感侵害,據統計,全台已有十二人死亡,每日有二十個新住院病例,許多人尤其青壯年人在疑似病例中。截至目前,克流感醫藥尚未量產,防堵新流感,開學二週內是關鍵期,若學校未落實把關,衛生署疾病管理局憂慮疫情可能會「燒成一片天」。所以衛生單位呼籲,為控制新流感疫情擴散,各級學校今天開始全面量體溫,若發燒超過攝氏卅八度,家長必須讓孩子請假在家休息,學校依據「三二五」標準,判定是否停課。亦即三天以內一個班級出現二名相互感染個案,即須停課五天,若無法釐清則由衛生局派員認定。

另有醫生表示,發燒篩檢只能檢出一部份感染者,因為感染新流感,有十五%不會發燒,有人只是出現咳嗽或全身肌肉酸痛症狀,因此發燒篩檢會有盲點。醫學會理事長表示,新流感傳播很快,一個早上他就看了快二十個新流感小病童,傳染情況令人憂心,許多醫師同業都「皮皮剉」,他預估開學後二周是疫情擴散「關鍵期」,大家要有心理準備,面對可能更大一波的疫情。總之,各級學校應積極與衛生單位合作,由醫師做專業判斷,只要出現類流感症狀,包括咳嗽、全身肌肉酸痛,極度倦怠,不限定是感染新流感,都符合三二五停課指標。

總之,今天適逢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卻也不幸的遭逢三項重大的挑戰,水災、病害與金融風暴等突襲而來,造成台灣許多不幸與災害,我們必須具有「處變不驚」、「多難興邦」的信心,發揮「人溺己溺」、「團結合作」的精神,克服一切天災人禍的障礙,重建「校園」、「家園」與自然環境,創造更為美好的未來。

(本文謹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社區發展

參、社區發展
一、台灣社區發展現況
「社區發展」一詞,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聯合國所倡導的一項世界性活動,依照當時聯合國的解釋是指,人民與政府機構協同改善社區的經濟,社會及文化情況,把這整些社區與整個國家的生活合為一體,使它們能對國家的進步有充份貢獻的一種程序。而從社會學或社會工作的觀點上來看,社區包含兩要素:一為具有地理的界線及物質環境的特點;二為具有社會文化的共同性與自助、互助及互動的行為。除了上述對社區的定義之外,不論國內外上有數十種對社區的定義有不同的看法,根據八十年五月內政部所頒發的社區發展綱要看來,其對社區的定義為,係指經鄉、鎮、市、區」社區發展主管機關劃定,供為依法設立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發展工作之組織與活動區域。社區發展係社區居民基於共同需要,循自動與互助精神,配合政府行政支援、技術指導,有效運用各種資源,從事綜合建設,以改進社區居民生活品質為之。

我國於民國五十四年,遂由行政院頒布「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策」,將社區發展列為現階段社會福利措施七大要項之一,而且在五十七年行政院再度頒布「社區發展綱要」,開始全面實施社區發展工作。民國七十年台灣省頒定『台灣省社區發展後續第一期五年計劃』,以加強充實已發展社區為後續計劃推動社區發展工作之重點,推動基礎工程、生產福利及精神倫理建設等三項工作。民國七十五年,台灣省政府於五年計劃結束後,繼續頒行『社區發展後續第二期五年計畫』,重點在於建立社區福利體系,以有組織、有計劃的方式,加強照顧社區內兒童、青少年、老人、身心障礙者、精神病患、低收入戶、急難家庭及求職者,該計畫實行期限至民國八十年六月三十日止。

從民國五十八年到八十年止,台灣地區共計規劃成立四千四百四十四個社區,約有二百九十九萬二千有九百八十七戶居民生活環境受改善,總投資額達二百四十二億五千六百多萬元,其中政府補助一百六十六億七千四百七十九萬餘元,佔百分之七十七.七八,而民眾捐獻及配合款為七十五億三千二百二十二萬餘元,佔百分之二十二.二二。(內政部社會司)

而近來由於中央以「社區主義」與「市民主義」為政策宣傳導向,以及去年文建會所推動之「社區總體營造案」之後,「社區發展」可蔚為地方執行推動之重要政策。

我國早期社區發展工作的設計,是採開發中國家的模式,以改善鄉村社區為主。過去台灣的社區發展工作多偏向於物質建設,對於促進社區居民的態度或行為改變,較不重視,主要是政策執行的策略,客觀環境因素及民眾認知上未加以細量,導致預期目標與實際達成的成效有相當大的差距。

由於過去實施社區發展工作,未能注意培養社區居民自助互助的能力以及鼓勵居民積極參與社區事務,社區所有建設或活動皆由政府單位主導,雖然物質建設成效可快速呈現,但卻難以長久,不但造成政府更大的負擔,也使得人民過於依賴,無法獨力建設自己的社區,而難以達成社區共識。

所以在民國八十年五月一日,政府再度修定「社區發展工作綱要」並頒布實施,其實施的重點在:各級主管機關應設「社區發展促進委員會」,負責協調,聯繫與輔導推動業務;明定「社區」劃定的原則和條件;原「社區理事會」改為「社區發展協會」,適用人民團體法規定,並可登記為法人;調整社區發展工作項目分為「政府指定」、「政府推薦」與「社區自創」三項,且更重要的是今後我國社區發展工作將由民間主導,政府從旁協助的方式,以落實社區居民能藉此達成社區共識,真正作到社區總體營造的功用。『社區發展』一詞轉為『社區總體營造』之概念,再加上中央及積極推動社區民主與市民主義之政策,如此之概念變更蓬勃發展。推廣的對象由社區工作者,到一般的居民,更將觸角伸入企業團體,以尋求更多的人認同及資源贊助,因此政府單位與社區再造中心不斷的舉辦研習會,試著讓社會更多的人對社區發展有相當之認識,並且積極推行。

文建會從民國八十三年便選定某些鄉村社區做「社區總體營造之示範計畫」。藉由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欲促使社區自主經營的模式,使得社區文化得以生根與落實。其次帶動社區發展,發揚地方文化,促進鄉土認同。第三則是推動「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促使地方產業文化活化,製造地方新生機。但文建會的美意便因為執行有其期限,其「社區總體營造計畫」的整體計畫之後續的再發展銜接計畫,在規劃過程中並未明確的被考慮,必須等到案子結束之後,才能做審查與評估是否繼續。另外,最重要的是,總體營造案在原初之設計便是找學術單位來做規劃,其效益多半僅是能在執行期間將規劃方案藉由地方文化、產業的議題,凝聚居民的共識,參與公共的討論,在過程中試探社區居民組織動員的可能性。社區總體營造的原意相當好,但是執行過程與方式仍可再予改進,而偏向「觀光化」、「鄉愁化」、「文化大拜拜」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沒有考慮到社區組織主體性才是推動整體營造計畫及其再發展銜接計畫、與社區發展的關鍵。

而目前在各國推行社區發展工作主要的作法則有:一為鄉村型態,目的在於結合居民生活,主要手段為求變,求發展二為都市型態,目的在調整社區的內在關係,主要手段在求安,以求協和三為採用直接方式,又稱為他助方式,主要由政府派員代替居民設計,對社區的需要、工作計劃等所有事項均由其代為決定,著重物的建設,易收有形之效,卻難長久;四為間接方法,又稱自助方式,對於社區計劃的擬定,須由居民共同討論,運用自我教育,自我組織過程,並由社區工作者協助,地方領導人士協調,社區居民參與始達成,著重於人,不易顯現成果,卻易生根五為單一功能,意指推行社區發展工時,採用單一功能的計劃方案,目的在於改善生活環境,藉由一項一項的方案計劃來推行,易於實施,但過重於物質建設,形成『重物輕人』與『由上而下』的顛倒措施;六為多項目標,是指採用多種目標計劃方案,目的在動員社區資源,採取社區集體行動,發展工作從整體規劃及實施綜合性的工作計劃著手,優點在於可同時促進社區經濟社會活動,而缺點在於需要有受過相當訓練的社區工作者;七為社會運動,認為社區發展是一種『改造運動』,目的在於喚起居民的自覺自助,因此主張以『社會運動』的方式來推行,靠領導、靠宣傳、靠團體推動、靠工作熱情,一開始可收迅速之效,卻難持久;八為教育過程,認為社區發展是一種對人民的教育過程,養成自動自發自治能力,培養居民互助合作為主,不因居民知識水準如何,皆讓他們實地參與,採用『大眾參與』的手法,並且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須共同策劃,合作,重組織與教育,啟發社區自治。以上八種方式常隨傳統的行政習慣,及居民的配合意願不足,而多採較易具有成效之作法,等推行時間一久,便發生『成果保持』或『繼續發展』問題。

下一頁

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教育與國家發展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台北:桂冠。第一部分。
第一節 什麼是發展?
社會學的領域內有"發展社會學",其中三大流派:現代化理論、依賴理論、世界體系理論。
發展的概念大致圍繞在(1)強調經濟成長,(2)強調人類需求兩大重點

第二章
第二節談得是台灣教育政策是為人力發展的一部分,受到規劃的情形。第三節將討論台灣教育與經濟成長之間的關連。
1. 台灣整體人口及就業人口的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僅是現象,不能當證據說明教育對經濟成長有貢獻)(60)
2. 教育投資報酬率:比較各國教育指標無法證明教育帶來經濟成長,反而可能是經濟成長造成教育擴張
3. GNP成長與教育經費指標教育、研究、社會救濟逐年提高、九年國教在財政許可下所為、九年國教減輕地方教育經費負擔1960年代中期以後的經濟起飛狀態加上特定的經費籌措規劃,使得九年國教政策得以推行的重要因素之一。(67)(那之二是什麼?政治考量又是什麼?立委是哪一黨的?)
4. 教育擴張以及政策造成了問題,可能是高估了人力資本理論的效力。(作者沒有解釋為什麼人力資本理論會在那個時間點上成為主流理論?而我們又為什麼必須跟開發中國家相比較,這是否意味著台灣在追趕著所謂開發中國家應有的標準?我認為可以從世界體系分析的觀點分析台灣教育經費擴張的現象,思考造成人力資本理論效力被高估的原因。)

第三章 教育與政治發展
本章要檢驗台灣教育與政治發展之間的雙向影響。
第一節
(作者總是從定義下手)
1.用Taylor and Hudson的指標總結,得到政治發展的特質大致包括「人民參與」與「政治穩定」兩項。(作者其實都有點含糊帶過)
2.結構功能論、衝突論、Meyer教育的正當性效果(legitimating effect),教育界定了知識,也界定了人事。(78)(直接推到教育與民主,似乎是預設了民主是最終集的政治發展型態,我不認為這樣的論證是合適的)
3.Kamens提出的證據,大部分傾向承認教育會對個人產生制度化的制約效果,這個觀察,在以下對台灣教育經驗的反省中也可獲得支持。

第二節 台灣教育的政治功能
(Kamens提出相反證據,但這一節一開始卻又支持樂觀的假設,作者為何會選擇正面的論點繼續推論,根據為何?)
1. 教育促進政治整合?以課程目標為分析對象。共通結論是,學校教育具有強烈的灌輸忠誠愛國意識的目的,透過教科書內容而執行此項目,但實際效果如何?說法不一致,作者結論保留。
2. 教育促進民主?不足
3. 教育培養政治菁英?博士內閣(那2009的內閣名單呢?)
第三節 政治對教育的影響
1985年之後台灣產生的政治轉型過程中,卻少有人提及教育的貢獻,議論多集中於政治民主化而加速教育的自由化。這一節討論台灣教育受到的政治影響,雖然例證極多,主要仍以「制度化」的影響為主,分為::(1)教育目標及內容,(2)教育組織制度,(3)行政及法律的影響,(4)政黨及軍方的影響。
1. 教育目標及內容?政治課程(公民與道德、三民主義、軍訓)、思想教育(中國文化基本教材)隨政治情勢轉變而有修正。(93)(我讀的是新版還是舊版?)
2. 教育組織制度?台灣中央集權化程度高(94)那現代是偏向哪一個模式?
3. 行政及法律控制?學生與學校處於特別權力關係(1988),(引用這篇文章的看法之後,作者並無自身看法。)
4. 政黨與軍方的影響?軍訓課

作者只是將目前相關研究整理成冊,並未提出目前的趨勢是傾向於哪一種看法,只能隱約看出台灣過去教育是專制,而作者的理想應該是偏向自由民主,以及強調滿足私人需求,地方能爭取更多教育自主權,教育能擺脫更多政治控制或淪為政治工具。
這本書所引用的研究只能是1994年之前的,而1994年之後教改又陸續推動很多改革,因此仍有許多可再補充。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近代世界體系第一卷第三四章讀後感

第三章<絕對君主制與國家主義>的論證是基於一個論點是,資本主義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既是原因又是結果,國家既是資本主義的老闆,也是商人的主顧,而這張闡述的論點是,"歐洲世界的核心地區內,強國的發展是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基本組成部分"。(198)而Wallertein提出的問題是"中央集權的統治行是為什麼在此時(16世紀上半葉,也就是第一個16世紀)出現呢?"而Wallertein提出的看法認為,16世紀國家機器的操縱者是利用了四種機制使他們自身變得強大,分別是官僚制度化、壟斷軍隊、建立合法性的統治體制和將其臣民同質化。(200),從200到218頁都在分析這個論點,其次才從階級關係切入分析國家政治體制與資本主義的關聯,而Wallertein的看法是,國家和資本主義在早期是互相支持的,而17、18世紀演變成互相對立絕非偶然,這是程度和時機的問題。結合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分析,結果就是造成歐洲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現代世界體系的兩個主要構成因素,一方面,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是建立在世界範圍內的勞動分工上,在這個經濟體系的不同地區分別被指派擔任不同的經濟角色,發展出不同的階級結構,因而採用了不同的勞動力控制模式,此一體制中的獲利是不平等的。另一方面,首先在國家體制中發生的政治變動,作為他們在世界經濟體系中不同角色的後果,就造成了不同的國家結構,核心地區的國家是集權化程度最高的。

整理一下重要概念:
歐洲世界經濟體系:東歐扮演工藝化的西歐生產原材料的角色,...形同古代殖民地類型的經濟。波羅的海貿易的性質足以說明此點。(130)
核心地區:自由勞動體制:英、尼德蘭、法國北部
半周邊地區:分成租佃制:義大利、法國南部
周邊地區:強制性商品糧生產制(127):西班牙美洲和東歐

第四章對於台灣則有很大的啟發性,原因來自台灣與荷蘭具有相類似的地理條件,而在台灣史中台灣又被荷蘭統治過,因此在看16世紀下半的尼德蘭如何突破帝國霸權而成為新的經濟中心,是個非常令人興奮的課題。延續前兩章提到的重點,荷蘭在勞動體制上是屬於核心地區,而鄰近波羅的海也是荷蘭的優勢條件,簡單來說,荷蘭掌握了國際情勢,也就是英法崛起西班牙沒落的條件,尼德蘭革命又帶來的關鍵性的震盪,因此使得荷蘭能重新產生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政治結構體制,而將小國推向世界經濟的國際舞台。

不過令人感傷的是,當Wallerstein講到北義大利時就覺得很遺憾,北義無法扮演尼德蘭的位置,因為第二個16世紀已經沒有它的位置了,那義大利是否能步上英法後塵呢?答案也是不能,因為它的內部分裂而失去有利條件,反觀台灣,在目前的國際情勢中,台灣已經錯過了一次機會,也許已經不只一次,那是否能把握住第二次的機會呢?又或者我們其實也正在錯過,下一次的機會何時再來,等一百年還是兩百年,世界體系分析值得我們再好好思考20世紀世界經濟已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台灣的世界位置在何處,而我們該如何選擇下一步。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胡永旺(2005)地方政府救災體系之研究─以南投縣七二水災為例

摘要

我國第一部有關災害防救的法令-「災害防救法」於民國八十九年七月十九日公布實施,內政部消防署於八十四年三月一日成立,確實帶給國內的災害防救工作正面的影響,也提升了災害防救之制度面與法律面的功能。而經過多年的運作,中央與地方相關機關雖逐漸熟悉該體系之運作方式,然而近年來台灣地區歷經多次的災變均造成重大傷亡及損失,卻使得現行災害防救體系及緊急應變能力遭受嚴重之考驗。
雖然我國現行災害防救體系,其體系有中央、地方(縣市、鄉鎮市)三級制。中央在三級政府中擁有最豐富的行政資源及最完整的組織結構,縣市又比鄉鎮市擁有更豐富的行政資源及更完整的組織結構。但鄉鎮市層級地方政府又身處救災第一線,往往因救災資源不足及救災體系未發揮功能而影響救災成效。在這個節骨眼上,往往暴露出中央批評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又責怪鄉鎮市公所之亂象,實值得釐清相關課題與剖析其中之問題。
因此本研究將試著由此次七二水災的災害應變中,對中央與地方政府各層級之救災體系,進行具體的了解與課題掌握,釐出國內現行災害防救體系中,相關文獻探討較少的問題核心﹘救災體系之實際運作,並以消防單位、警察單位及國軍單位等三個攸關救災體系運作之實際狀況,環環相扣剖析並提出符合我國災情所需的救災體系運作機制之建議。

2009年9月27日 星期日

八八水災重建

最新災後重建專案百科全書可上台灣國際專案管理師協會首頁左上角下載: www.itpm.org.tw。
第二版手冊預計寄發給下述相關重建單位參考:總統府、立法院、研考會、災後重建委員會、青輔會、經建會、內政部、紅十字總會、慈濟、屏東縣政府、高雄縣政府、台南縣政府、台東縣政府、南投縣政府、嘉義縣政府。
協會網圵
http://www.ITPM.org.tw

慈濟基金會公佈永久屋興建計畫

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

客家委員會

認識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各項補助申請Q&A

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Week3世界體系:年鑑學派的歷史時間

"每個人會說這不是故事的真相,也是在說這不是故事的全部"

摘錄上周課堂的幾個重點:
1.年鑑學派主張的是總體歷史,而世界體系與年鑑同樣談總體和時段,但最大差異在於世界體系裡論採取馬克思主義觀點。

2.第一週閱讀年鑑的原因在於,二次戰後,年鑑學派和世界體系理論有互相援引的情況,目前則有Braudel Center

3.就知識運動上,Braudel嘗試將歷史學往前推進,反對以藍克為代表的傳統史學只談短時段的政治史、敘述史,提出長時段的歷史觀,目的是要拉近結構,但反對像Levi-Strauss那種無時間感的結構。

4.社會學和歷史學的差異: Parsons強調法則性,科學規律性。Braudel強調對歷史的理解,要結合結構和時間。

5.年鑑學派被批評的原因為"彷彿沒有行動者"。Peter Bruke的批評是,Braude就像是從天界往下看,l將人看作地面上的螻蟻,人的行動都只是在結構種做小範圍的移動。

6.1993年陳瑞樺老師在上社會科學方法論時,第一週就是看年鑑學派,老師是張維安和李丁讚,當時李老師對Braudel觀點的比喻是,年鑑學派的論點就是,過去人們都只看到冰山的尖端,但年鑑就是要把冰山倒過來看。

7.學習思想史的目的是要學習當時的人在面對當時的歷史處境時是如何想問題,而我們面對自身的處境時又能提出什麼樣知識上的貢獻。Braudel受惠於殖民主義國家提供的條件,讓她有機會在埃爾及利亞觀看法國、地中海,當然我們不是要遺憾自己不是殖民母國,真正遺憾的是,我們無法在台灣這個時空條件下提供自己的知識貢獻。

8.最後老師提出自身對這個時代的 觀察,不過我沒有聽得很懂,只能盡量摘到關鍵字。
-光陰是時間和空間的複合體,現代人經常是處在辦公大樓、公寓中,似乎已經和自然地理脫離,因此是否還能用Braudel那種人們深受地理時間影響的觀點來看待社會應該抱持懷疑,現代人面對的是種均質化的時間,人似乎可以忘記自然。
- 另一方面,我們不是為了八八風災而要說些應景的話...現代的自然環境也有變化,當人們面對災難的理解已經不是說,這次只是100年來最大的一次,而是理解為以後可能會經常性的發生,那麼面對這種自然環境的變遷時,由於人們有不同的理解,這對人類產生怎樣的改變與制約?
- 我們所處的是環境劇烈變動的時代,不是像15-18世紀那種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有一種不變的、恆常的、如深層水流般影響的,現代人要如何面對和理解現代人的處境?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彼特柏格

Berger, Peter L. 著 Berger, Peter L. 著
題名 神聖的帷幕 : 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 /

知識社會學 : 社會實體的建構 / 知識社會學 : 社會實體的建構 /
版本項 一版 一版
出版項 臺北市 : 巨流, 1991[民80]. 臺北市 : 巨流, 1991[民80].

社會學導引 : 人文取向的透視 / 社會學導引 : 人文取向的透視 /
版本項 一版三印 一版三印
出版項 台北市 : 巨流, 民75. 台北市 : 巨流, 民75.

杭廷頓&柏格看全球化大趨勢 / 杭廷頓&柏格看全球化大趨勢 /
版本項 初版 初版
出版項 台北市 : 時報文化, 2002[民91]. 台北市 : 時報文化, 2002[民91].

2009年9月7日 星期一

下學期書單

Philippe Aries and Georges Duby 私人生活史

Robert Wuthnow在Rediscovering the Sacred
G. van der Leeuw的那本厚重的作品Religion in Essence and Manifestation來開發我們的語言

2009年7月19日 星期日

科博館:達爾文特展

展示文物:
達爾文的家庭-->達爾文5年的旅行:從探索問題到I think-->為何沒有立即將研究成果出版?-->演化論

資料來源:
劍橋大學圖書館
美國

展場設計:
以達爾文發現演化論的秘密為大主題,區分成幾個小區,讓觀眾可以有個大致的軸線往前進,但是在各個小展示區則可自由參觀,原因是因為人太多,以及左右小展場可以自由選擇。

展場秩序:
很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來參觀,所以展場非常吵鬧,工作人員除了限制拍照之外,並不會特別管秩序,與我同行的同學有反應,許多互動式設施都被小朋友破壞,是否應該對小朋友的行為有所限制。

關於一些重要的提問:
1.當達爾文發現生物演化論之後,有人問他,人類的文明是否也跟生物演化相同嗎?而達爾文回答,只要動物不斷進化,也會發展出如人類相同的道德,這項論點,預設了人類有一個不高尚的起源。
2.達爾文的演化論與當時宗教觀的衝突為何?
3.達爾文的進化論醞釀期大約是1840年左右,1859年出版,對於社會學界的影響也非常大,例如我讀過的凡伯倫的<有閒階級>就有很強的進化論觀點,Elias文明的進程也被認為有很強的演化論觀點,其他以人種學為基礎的社會理論家也都受演化論影響,包括Mauss也有演化論的影子,因此,選擇兩百歲的達爾文作為本次討論的課題,應該是相當有意義的主題。

我的提問:
人類思想是否曾經擺脫演化論的壟斷,這次的達爾文特展是否是演化論的再一次加強與獨大?

[生命科學館]
依照達爾文演化論的觀點安排生物展示的順序,最後則展出人類的生老病死

2009年7月4日 星期六

經濟

股戲:走過台灣半世紀的台灣證券市場Taiwan Securities Market for the Past Half Century
作者:彭光治/著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2003年09月02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572872885
裝訂:平裝


公司的歷史
華爾街世界

看了全球股市,台北的成交量是僅次於香港,市值占GDP的比例也是僅次於香港和新加坡,這意味著什麼?有沒有可能從這裡看到台灣的政治經濟位置,並尋找台灣的未來?

2009年6月7日 星期日

博物館之旅參訪地點介紹

此次博物館之旅所安排的行程豐富,除了博物館之外,歷史古蹟的參訪也是此行的重點,因此,歷史知識的補充與對博物館的了解則有助於加強參訪深度與厚度。關於上述資料內容,我歸結幾項重點,首先,關於博物館成立年代,奇美博物館是1980年成立,台文館和台史館都是1990年代後的產物,史前館則籌備中,我認為,不同時期成立的博物館所要求的博物館元素可能有所不同,當實地參訪時可多加留意。其次,就館藏空間配置與展示內容而言,台文館與台史館都有為兒童設計的空間,奇美博物館網站並無關於展場空間的介紹,從空間設計可看出比較不同時期博物館設計的理念有何差異,例如訴求對象、博物館行銷、現代化博物館設計等,最後,是關於館長,值得提出的觀察是,奇美博物館網頁並無特別介紹館長,因此郭玲玲的資料則較難取得,相反地,台文館和台史館的館長則有較受重視。總而言之,帶著歷史與比較的眼光進入參訪將使這趟旅程更有收穫。


http://docs.google.com/View?id=dgkzj46z_26fqqf27gb

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

碩士生的目標是碩論

找到三個題目以後評估哪個題目可行性高、有價值
目前我手上有三個題目
1.發現城市生活中的市場多樣性—台北市傳統市場轉型與新市集比較研究
2.地方再生還是經濟再生-以木雕博物館為例
3.四溪計劃族群與產業經濟學群(題目未定)


可以發現我有興趣的領域就在產業經濟
產業經濟包含兩方面,生產與交換,現代社會則轉型為消費社會
子範疇則是都市發展博物館客家族群文化(醞釀中的是運動)
議題是文化政策地方再生與經濟再生社區總體營造、全球在地化

理論
(社會與經濟)
生產:馬克思
社會連帶:涂爾幹、Moss
經濟、鑲嵌:Polanyi
社會之經濟:Luhman
(社會與政治)
權力:Foucault

日常生活互動:Goffman


(社會與社會變遷)
風格、理性化:weber
風格、文化:Simmel
文明的進程:Elias

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

Elias, introduction: Sociology and history

本文主旨在於透過比較歷史學和社會學的差異來突顯型態理論的重要性以及社會學作為一個成熟的學科對知識累積的貢獻,此外,Elias還討論到事件與案例的差異,重點放在事件的獨特性和未重複性應該如何評價的問題,由此關聯到關於生物演化論、社會發展和"歷史"三者之間的關係,並提出對於社會-歷史研究的看法,文中以研究宮廷社會和Louis XIV的例子說明型態、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歸結幾項重點:
1. 歷史學研究的是獨特且未重複的事件序列,社會學則研究型態,型態是長期緩慢演變的人群相互依賴網,可以用來觀察社會發展動態的變化,提供比較不同社會的分析性模型。
2. Ranke說「歷史是不斷地重書寫」,意思是歷史學的任務是對歷史功過作評價,這種評價會受到當時社會處境的影響,此外,歷史學的研究興趣也是取決於當時社會;相反地,社會學的研究興趣則是受到理論指引,由理論產生問題,因此,經常會有社會學感興趣的問題在歷史學中卻處於邊緣位置。
3. 史學家對於事件關聯的詮釋取決於研究者個人主觀判斷,而個人評價會受到當時社會情境影響,因此有缺乏自主性的問題,造成知識的價值是短期性的,相反地,社會學有理論傳統的指引以及學術社群對理論的集體信仰,因而較具有學科上的自主性,有助於對於事件關聯的知識累積。
4. 在個人與社會的研究上,歷史學只關心個人的特質,社會學則會將個人視為社會的一部分,要了解個人成就必須先考察個人的社會位置所具有的權力,如此才能了解個人的獨特性如何造成此成就。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看不見的社區生活地圖—以西門町為例

生活世界的編織仍必須在空間與時間這兩個基本範疇下進行,過去我們所規劃生活都是依照時間軸來想像,但生活地圖則是運用空間範疇來想像生活,即使是最極端的網路世界,我們仍需要一個能上網的地點,換言之,人是生活於空間中,運用生活地圖的概念,可以知道我們的日常生活是由出入哪些地方組織而成,譬如消費空間、運動空間、散步空間、騎車空間,從事任何活動幾乎都與空間密切相關,因此,本言就要運用生活地圖的概念來分析日常生活。

社區總體營造的目標就是為了打造一個更舒適美好的生活,然而,政府所想像的生活是否符合一般市民的需求,以西門町為例,放在官方網站上的西門生活地圖,包含的內容都是以消費空間為主,除了意味著我們對於生活的想像已局限於休閒生活,而且還將休閒生活窄化為消費生活,因此,不在生活地圖上的生活空間就被忽略了,我們想問的是,我們所想像的生活是誰的生活?哪些生活被忽略掉了?

(靈感來自台北市文化局"發現台北願景台北")

暑假計劃

目標:二上 提出研究計劃、口試(一月前)
二下 研究完成(五月)
階段目標:
讀書
四溪計劃2篇文章
研究計劃書單

實踐:
合樸農學市集志工
天母市集賣泡芙
有機社群workshop

生活:
綠島之旅(三天)

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課堂筆記:6.1Theorizing Museums


有另一本書叫<<社會如何記憶>>,討論的重要問題之一是"社會的記憶是誰的記憶?"

Manuel Castells(1942- )

研究資訊社會學和溝通
Castells analysis unfolds along three basic dimensions — production, power and experience. This stresses that the organisation of the economy, of the state and its institutions, and the ways that people create meaning in their lives through collective action, are irreducible sources of social dynamics. They need to be understood in their own terms as well as in relation to one another. Applying such an analysi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Castells stresses the roles of the state (military and academia), social movements (hackers and social activists) and businesses in shaping the infra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ir (conflicting) agendas. Castells has become one of the influential cyber culture theorists. He has written over twenty books, published over one hundred academic journal articles, and co-authored over fifteen books. He has been called the first great philosopher of cyberspace.

資料來源WIKI

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

台中新特產:農夫市集

農夫市集的出現,或許是台中市晚近最重要的生活創意。遠比早些年,什麼珍珠奶茶、泡沫紅茶,或者晚近的日出乳酪蛋糕,更能展現如何從容地渡日子。

早在十多年前,歐美各國的城鎮便出現不少農夫市集,嘗試著恢復早年傳統市場的原始交易方式。在愈來愈多超市和大賣場龐然矗立的年代,農夫市集的出現,以及受到歡迎,勢必有其深層的因由。

傳統市場的交易該如何恢復,台灣有無可能跟進,上個世紀末,不少知識份子已經在倡議,只是嘴巴喧嚷甚久,卻未付諸行動。

所幸沒幾年,台灣也有農夫市集出現了。東海大學附近的合樸農學市集,是我最早接觸的。但實踐的人都不是學者專家,反而本身即耕作的小農。

二年前秋初,棄科技務農的陳孟凱和記者出身的馮小非等人,各以其實際務農的經驗,在大肚山山腰開始籌辦。此後,每個月第二個星期,幾十位中部地區小農載著自己的農產品,在此集聚成市,販售有機蔬果和產品,吸引認同此一生活理念的市民前來購買。

小農們也透過這個平台,宣導有機栽種的理念,改變國人的生活飲食習慣。日後,更能帶動農業新思維,搶救長期遭受污染的耕地。

無獨有偶,去年九月,中興大學董時叡老師,在校方支持下,也在校園內開辦了農夫市集。興大的觀念和合樸又有些差異,主要以一校一市集的社區理念,推動有機農業。最初,他邀集了多位有機栽種的農民,經過長期開會、討論,獲得他們的贊同後,更密集的以每周末舉辦一次,吸引更多市民前來。

一般有機蔬果給人的普遍感覺,大抵是外貌難看,價錢比較昂貴。尤其是對生活消費便宜的台中市民,有機簡直是奢侈品。意外的是,這個農夫市集很快在老台中打響名號。

不過,一般市民最初的到來,並非被有機的理念所吸引,而是相信興大以農立校的品牌,因而前來購買蔬果等日常物品。但無論以何種方式接觸,市民還是會在買賣的過程裡,從攤位前的認證書,農民的買賣行為,逐漸了解有機農耕,甚而認識了農夫市集的意義。

十月時,我初次去那兒,因為慕名很久,特別早起,八點還未開市,便騎了單車,興奮地出現校園。市集座落在林蔭道上,搭了近二十個臨時帳蓬,總共有三十來攤。

沒想到,我並不是最早到來的,聽現場的志工描述,更早時,就有大堆市民前來領取號碼牌,排長龍買葉菜。原來,這幾周颱風連續到來,葉菜類缺貨。再者一般蔬菜價格漲得可怕,因而有機蔬菜成為市民最想積極購買的日常食物。

我走逛時,發現只剩些許的巴蔘菜和枸杞葉,其它多半以塊莖類和蔬果為多。現在當令的水果,以木瓜、鳳梨、柿子和西施柚為多。它們大體沒有超市水果攤的亮麗光鮮,但旁邊的認證,讓你安心,不會以貌取果。

我買了初次邂逅的,乾菜豆和白露後的麻竹酸筍,做為跟這些小農打交道的見面禮。其實,我縱使不買,他們也都很客氣,樂於說明物產的來源。有些農夫還把自己栽種的物種和生產環境等等,詳細貼在後頭的海報,讓購買著更加熟識。

農民擺攤間,還有一慈善單位義賣手工藝品,原住民不斷現場唱歌。主辦單位也安排各類有機養生的免費講座,就在市集旁邊,鼓勵市民前往聆聽。

在跟工作人員聊天時,我隱然感覺,他們最近遇見一個瓶頸。市民如今習慣一大早來買菜,到了九點多,等葉菜類賣光,人潮便散去大半。

但我有不同看法,農民市集的特色,或許這時反而最能展現。我相信,留下來的人清楚知道,葉菜類賣光了,但他們繼續走逛,顯見他們不止是來此買菜,還有一種跟生產者交流的樂趣,希望學得更多有機生活的內涵。

老師的樂活理念裡,或者在合樸農學的簡樸生活構想中,也都有類似的期待。市民可透過此一市集平台,跟生產者互動,了解其生產理念和動機,對土地生產的認識也愈加成熟。農夫們直接面對客戶,也不止避開了中盤商的價差,還建立了人和人微妙的情感互動。

我在走逛時,巧遇了一支北部生態團體的志工隊伍。他們安排了一群大陸的農業生態學習成員前來,除了走訪此一定期的農夫市集,等一下還要去拜訪合樸農學。

私底下,我們交換意見。他們認為自然生態保育的行動,對岸正如火如荼展開,台灣過去遇到過的困境,他們亦開始面對。晚近一些關心自然生態的團體也逐一籌組,規模見識都不輸台灣。

唯有農夫市集的成立,這一認同有機理念的生活價值,對岸尚未成熟、成形,但在台灣,農夫市集可以如期舉辦,表示背後有一群龐大的市民認同。相對地,更有一群願意辛苦栽作,呵護土地的農夫,長期提供生產果菜,才可能形成這個美善市集。

台中盆地的東西二地,各有一傳統農夫市集,且各自摸索一二年歷史,日後都要持續下去,這是教人非常感佩的,也是此地獨一無二的驕傲。

但台北和高雄呢,我突然想到這兩個更大的城市,想到二城裡數目更多的有機商店。以人口的密度和生態環保意識的認同,按理,它們更應該籌組農民市集,形成更大的有機農產之對話平台。

很遺憾,它們遲到了。

http://blog.chinatimes.com/aves/archive/2008/11/07/344418.html

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研究計劃:桌球運動

相較於大陸,台灣的桌球表現顯然不夠優異,比起桌球運動的興盛程度,台灣桌球運動也不夠風行,為什麼會是這樣?
為什麼台灣培養不出優秀的桌球選手?
為什麼好的選手無法得到最好的資源,而反而成為陪練員?

退休的桌球選手要哪裡去?
沒有成為國手的桌球選手要如何維持下半生?也就是桌球選手的生涯規劃問題。
台灣的桌球產業發展條件如何?球館經營為何不容易?
相較於其他運動,桌球的優勢與劣勢為何?

為什麼打桌球的女生還是這麼少?
大陸教練來台灣佔盡優勢,桌球界,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為何?

初步資料收集:
政治、經濟、社會、文化
以行動者出發;總體發展狀況;各別範疇的討論議題

經驗現象上,
1.了解目前桌球運動成績的發展狀況
2.了解目前桌球產業的發展狀況
3.了解目前桌球教育的發展狀況
4.了解政府對於桌球運動的政策方向
5.了解桌球的制度規定

文獻回顧上,
1.有哪些關於桌球的研究
2.缺點與優點

(計畫在暑假能進行相關的籌備工作,撰寫一份研究計畫書)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課堂筆記:513第十一週方法論

討論文章
謝國雄,<<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序論>>,P301-347
黃應貴,<從田野工作談人類學家與被研究者的關係>,<<山海文化雙月刊>>,6:18-26。


田野非始於接觸時
1.進入田野前準備一份cover-letter(訪問公文)
步驟:
a. 先傳真一份給訪問對象
b.再寄一份正本
c.一段時間後打電話確認訪問時間(隔一段時間是為了確保對方有看到公文)
因為老師曾經到對方家訪談時,看到對方將公文保存完整的置於桌上,意味著受訪者對此文 件的重視
d.訪談人要準備名片

2.訪談過程和研究過程中要表現專業態度,因為不只你在觀察對方,對方也在觀察研究者
3.要與受訪者維持良好關係,no hit and run
如同黃應貴文章中說到,不能只是拿到資料就走人,而要幫助他們"人類學化",意思是將研究成果回饋給他們
例子,老師研究網球拍,是在幫助他們整理歷史重新定位自己,有一次幫助他們到美國參展,參展標語就是矽谷已死,碳谷在台灣(可能有錯誤),但意思是老師也用自己的專業幫他們做了一些事,現在還有80歲的老伯會找老師喝酒聊天

4.田野過程就是一場考驗
-永遠把每次的田野接觸當作唯一的機會
-每次田野都是一次冒險,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功課

例子, 有一次老師去訪問一為工廠老闆,老師一走進去,他就把手上的報導柔成一團並往地上一丟說,之前有好多人找我訪談我理都不理...老師解讀:他的意思是有話快說,不要浪費時間

推薦電影
<<證人>>(witness)

如何使社會學知識和常民知識有溝通的可能性:建立一個平台,才有溝通的可能性
嘗試讓社會學知識與常民生活relevent、meaningful才可能useful,最後才是practical

learning to labor

要回答中產階級小孩從事中產階級工作時,較困難的問題是回答其他人為何會使他們成為那樣,但問題換成,階級工人小孩要成為工人時,要解釋為什麼他們會使自己成為工人(why they let themselves)才是困難所在,而本書就是要研究這個過程。

工人階級小孩對於失敗有不同的文化圖像,屬於心理範疇(mental category),這種階級文化是在學校之外形成,包含這種經驗、關係和系統化型態的關係組合,不只是影響著他們特殊的選擇和決定,也是一種影響他們如何選擇和這些選擇如何被定義的結構。

核心概念是勞動力(labor power),意指人類為了滿足需求和生命延續而面對自然使用工具生產的工作能力,勞動過程有助於建構階級認同和在文化上、經濟上的階級形式。階級認同(class identity)表現在個人和集體的決定上,這是一種自我和自我對真實世界之間的辯證過程。

勞工階級的小孩之間存在著反學校(counter-school)的文化,所以他們可以形成自己的認同與創造性發展、轉化與自身文化的開展,第一部分要談的就是男性白人工人階級反學校文化的民族誌。這種文化的存在是由暴力和在教室中不受規訓的情緒性模式辨識出來, RSLA的興起是1972年在英國成立的組織,是由一群老師組成將"麻煩製造者"從班上排除的制度化安排,超過一半的英國和威爾斯的地方當局都設特別班,即使對這些孩子採相當隔離性的"庇護"(sanctuaries),學校裡的破壞和曠課行為在教育界由Mr. Callaghan引起很大的辯論。(P3)我們或許會說這種文化帶有某種自我毀滅(self-damnation)的元素,但是這種毀滅性是被經驗的,是一種真實的學習過程和作為一種抵抗方式,第二部分就是在論證此觀點。第二部分的最後,我還強調一點就是,自我引導(self-induction)進入勞工的過程組成了勞動階級新生代的文化,而且是可以看出文化如何以複雜的方式與國家制度產生關聯的例子,它們對於社會整體的再生產和生產的社會條件再生產有很大的重要性。

這本書的目標是希望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貢獻。首先是探索在學校中教學關係的教育典範,這創造了一套職業導引標準和提供一套對於國家教育無法改善勞動階級小孩生存機會的解釋,第二部分也討論到在父權體制和資本主義中的性別刻版印象,以及在理論上討論有關文化與意識型態之間的關係和地位的問題。

研究方法採用質化方法、餐與觀察漢民族誌,這是根據我對於"the cultural"的興趣。文化化不只是一套內在結構的轉變(社會化)或是支配意識型態行動的被動結果(馬克思主義),還是一種集體人類習慣的產物。

The Hammertown case study

在這本書中研究一個主要案例和五個比較按例,主要案例是12個來自Hammertown無學歷工人階級並有上過一個學校我們稱作Hammertown Boys。研究期間這間學校只有男孩,並沒有相對稱的女子學校可供選擇。在此研究完成之後,開始有高中單一性別學校進行再組織,這一年稱做RSLA year。比較案例也是在同一時期進行,這些案例是為了提供比較面向,包括班級、能力、學校體制和學校定位的參數。

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研究關懷

從關心生存空間的問題到關心階層流動機會的問題。我們常會聽到許多名人成功奮鬥的故事,但通常都將成功因素歸因於個人努力,而不談個人與社會條件之間的關係,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勵志書籍特別多,最近讀了<莫札特>和<黃南球>讓我覺得如果由社會學家來重新詮釋一些名人的故事一定會有不同的結果,因此,我希望能解開階層流動的秘密,可能從特定人物著手,或是特定產業著手來處理這個問題。

另外,我們知道許多成功的產業都不是由一己之力造成的,許多開創性的產業更是如此,因此,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人說,台灣總是不團結,而且經常是自己背叛自己人或是互相鬥爭,這個問題是台灣人特有的問題嗎?如果是,這是台灣人的天性還是社會環境造成的結果,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將台灣放到一個整體性的歷史脈絡下考察,研究問題就是,為什麼台灣人總是說台灣人很自私?

這個問題要分兩個層次,第一,誰是台灣人?第二,台灣人真的是自私的嗎?第三,為什麼台灣人對自己會有這樣的評價?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問,台灣人是在什麼樣的生存條件下造成這樣的台灣文化。

在研究的操作化上,我將選擇特定產業的發展過程來說明台灣產業經濟發展的環境與台灣文化形成的過程,從特定產業身上可以看到切格成三種時間,地理時間、社會時間和個體時間,從這裡去回答台灣人自私的根源。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網頁編寫(工作)

People
[Faulty]
進入畫面
http://www.wjh.harvard.edu/soc/pages/faculty.html
1.老師專長

每個老師的連結網頁
http://www.wjh.harvard.edu/soc/faculty/beckfield/index.html
1.照片一張
2.文字簡介(專長、目前研究興趣)
3.相關資訊(沿用原網頁內容)
contact
office hour
publication



[graduate students]
http://www.wjh.harvard.edu/soc/gs/gsphotos.html
1.團體照一章
2.學生姓名

[staff]
秘書照片

[visiting scholars]
受邀演講的教授


[activity]
(中文網頁為主,英文網頁可以放照片和活動名稱就可以)
1.照片
2.活動文宣(主題、時間地點、簡介)

[News/events]
Recent publication
(以中文為主)
直接連結到老師介紹的網頁

<批判知識份子於台灣的困境>,夏曉鵑

...(節錄)

我覺得台灣的社會運動目前極度缺乏一種批判知識份子類型,是我稱之為「有良心的狼人」:他月圓的時候會變成狼,會吃人,可是他是有良心,不想傷害人。所以為了避免自己在月圓的時候無法控制的傷人,在月圓之前就要把自己給斷手斷腳或者綁起來避免自己傷人。「有良心的狼人」是我的比喻,我的意思是說,這樣的知識份子知道自己是有條件背叛群組和運動的,可是他同時知道自己具有任務,因此應該讓自己變成社運組織的一部分,而不是社運的領導者、不是牧者。知識份子必須將自己抽象思考和分析能力,運用各種適切的媒介,讓更多的組織成員習得;也就是,知識份子必須扮演組織者的角色,促成群眾的主體化,與群眾共同發展出從「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能力。而在此將自己鑲嵌於組織的過程中,知識份子也使自己不再是主導者,必須對組織負責(accountable)。也就是說,他必須在月圓以前把自己的功力傳給更多的人,所以就算他背叛了也無所謂,對於運動沒有大傷害,也就是想方設法避免人治的狀態,避免「偉人」死了以後,運動就game over的狀態。所以,「有良心的狼人」的批判知識份子,必須讓自己鑲嵌於組織之中,讓自己變成是對組織負責的,而不是個人主義式的。

但是,此種對批判知識份子的想像,與華人知識份子的自我想像相當不同。在我們的養成過程中,因為知識份子總覺得自己是「菁英」,要領導/指揮群眾,或者是說有比一般常人更多的歷史責任。我也是在這樣的菁英教育下成長的,但因為大學畢業後的一些際遇,讓我不斷地反省菁英主義的問題。大學畢業之後,因為會講客家話,而無意間找到一份工作,去當徐正光教授客家農村研究的助理,那個時候我是想去美國,因為,台大畢業就要去美國,這是當時菁英的基本路徑。為了能順利去美國唸書,我留了一年給自己準備考試,我的同學告知中研院一個工作機會,條件是社會系畢業,而且要會講客家話,因為我符合這兩個條件,更順利接下工作。徐正光教授在早期[對]反對運動相當支持,因此為了支持幾位參與過工運的美濃年輕人,特別是鍾秀梅,而提供了這個客家的研究計畫。鍾秀梅在黨外時期時還是學生,參與了農運跟工運的一些組織工作,然後沒唸完就板退學了。後來在八0年代末期、九0年代初期,整個反對運動被民進黨快速吸納,然後就變成是政黨運動,而且草根就被「用了就丟」,例如農民被帶上街,被打的頭破血流後,許多人嚇得不敢再參與運動,卻造就了幾個政治明星。這個過程當中,幾位美濃年輕人感到失望,因此決定返回農村蹲點,而徐正光教授非常願意支持,提供了研究的經費,而我,就這樣,完全是意外地,參與了美濃的工作。

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黃應貴(1994)從田野工作談人類學家與被研究者的關係

本文的目的是為了尋找知識上的新可能而回到田野工作本身,主旨在於綜合人類學理論的看法,而為田野工作找尋一個位置與意義,此外,為了確立田野工作的正當性,作者點出田野工作傳統上遺留下的問題並提出一個替代性觀點加以回應。作者的論點認為,田野工作不只是一個資料收集的主要方法,還具有認識論上的意義培養工作者的能力與視野。首先,他使工作者能由異文化的親身經歷體驗文化差異,以去除可能的文化偏見。其次,經由參與過程能了解被研究者的觀點。第三,由上述兩點會產生出比較觀點,產生文化差義和文化變異的認識和比較的視野,透過比較過程才能認識一個文化的特殊性。第四,長期而深入的田野工作可以培養整體的全貌觀,而且人類學要研究的是超越個人意識的「潛意識類別」。第五,田野工作能產生具有前瞻性的批判性視野。總的來說,田野工作就是透過整體性的深入了文化偏見與產生前瞻性的批判性視野。

然而,人類學由殖民主義傳統所遺留下的問題就是人類學家與被研究者之間的不平等關係,這會影響田野工作者培養出上述的能力與視野,因此,作者主張應在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建立「誓約式關係」[1]來縮短彼此之間的權力差距。強調人類學既是科學也是人類學,知識的生產也是種互為主體的創造過程,田野工作的貢獻在於更有效的呈現被研究者社會文化廣泛又深沉的特色,而能涵蓋多層面,又能涉及社會文化的基本核心概念。


[1] 所謂誓約式關係,其重點在於雙方有類似誓言上的交換,以塑造雙方的未來,而這種誓約式的關係承認一方(研究者)對於另一方有虧欠而鼓勵一種並非「功利主義者的普遍性善心」之德行。這德行強調的是感恩、忠實、奉獻與關懷,而與來自買賣的契約關係截然不同。後者是外在的且可以在適當時解約,其關係往往隨時間而消退,但誓約式的關係卻是來自施與受,是存在於人內心、隨時間的增加而滋長,甚至成為歷史的一部分而無意中形塑當事者未來的自我感覺乃至命運,因此,誓約式的關係所包含的,並不是把對方當作主體或客體,而是當作人。(P22)

方法論第十一週心得

十一週主題、本土田野研究的反省

參考文章
謝國雄,<<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序論>>,P301-347
黃應貴,<從田野工作談人類學家與被研究者的關係>,<<山海文化雙月刊>>,6:18-26。

在黃應貴對人類學研究的反省與謝國雄對於社會學研究的反省中,都同意研究方法與社會理論是緊密相關的,因為研究對象的建構必須是在一套理論觀點指引下透過特定的研究方法才能達成,換言之,持不同理論立場的研究者就會採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其所建構出的研究對象也不同。由此就產生知識的有效性問題,對黃應貴而言,田野工作是尋求新知識的有效途徑,在他提出的五點看法中可以了解田野工作對知識的上的貢獻以及研究者在此過程中可以培養怎樣的能力與視野。謝國雄則是看到社會學知識與常民知識之間的分離點,由此分離點來討論社會學知識的意義與價值,而田野經驗是促成研究者對這類問題進行思考的觸發點。

雖然兩篇文章都處理到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的關係,但著重點仍有不同,黃應貴偏重對田野工作本身的反省,而謝國雄則偏重於社會學知識的反省,儘管兩者都主張理論與方法不可分割。<從田野工作談人類學家與被研究者的關係>目的是為了尋找知識上的新可能而回到田野工作本身,主旨在於綜合人類學理論的看法,而為田野工作找尋一個位置與意義,此外,為了確立田野工作的正當性,作者點出田野工作傳統上遺留下的問題並提出一個替代性觀點加以回應。作者的論點認為,田野工作不只是一個資料收集的主要方法,還具有認識論上的意義培養工作者的能力與視野。然而,人類學傳統所遺留下的問題就是人類學家與被研究者之間的不平等關係,這會影響田野工作者培養出上述的能力與視野,因此,作者主張應在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建立「誓約式關係」來縮短彼此之間的權力差距。事實上,黃應貴並未提出任何新的理論,而是將人類學近年來的自我反省做一有系統的強調,如果人類學研究的目標是希望看見被研究社會文化既廣泛又深沉的特色以及觸及社會文化的基本核心概念,那麼任何研究方法都應該尋此目標加以反省改進。

於是這可以讓我們接到謝國雄對於社會學知識存在論與知識論的反省,<純勞動>的主旨就是要證明社會學知識具有超越常民知識的優點,這也構成社會學知識存在的價值。首先要處理的問題就是研究對象的建構,事實上,謝國雄對於此問題的思考是源自田野經驗的啟發,但建構研究對象的方法並不侷限於田野經驗 。受到不同理論家的指引,歸納出三點,分別是「無意識原則」、關係原則和重視權力象徵面向 ,由此達成與常識斷裂的目的而建構社會學的研究對象。謝國雄與黃應貴都揭示一種「整體性」原則,所謂整體性不只是主觀的、客觀的,更重要的是「無意識原則」,黃應貴稱之為「潛意識類別」,這建立在假設社會是一種多層次的社會真實,常民經常只看見表層的真實,而社會學則要揭露社會運作的底層機制,才可能達到所謂看到「整體性」的目的。

這兩篇文章是我思考社會學知識的起點,一方面,有助於我重新回顧過去讀過的社會學或人類學經典作品,重新思考所謂社會學知識對社會所做的貢獻。另一方面,也促使我開始思考有關社會學知識對我而言具有的意義與價值。

對社會學知識的反省

對常民而言,生活世界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生存,所以研究者可能會引來他們的一句嘲諷語就是:「三頓都顧不飽了,還想那些有的沒的。」(閩南語),而社會學最有力的反駁就是:「你們生活這麼辛苦就是因為這個社會還不夠好,所以我們的知識就是為了讓你的生活過得更好。」這樣簡單的對話或許聽起來漏洞百出,但對我而言,卻是最直接的反應,美好社會的想像總是存在社會學者的心中,即使不是尋求整體性的完善,至少能為個人自由開創出一片天空,所以,對我而言,社會學知識與常民知識並非對立的知識範疇,而是一種知識上的分工。
社會學知識與常民知識各自為了不同目的而服務,因為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知識需求。社會學知識與常民知識最基本的分離點在於空間與時間的條件不同,空間上,社會學知識是整體性的,常民知識是特定性、針對性的;時間上,社會學知識是超越個人生命史的,常民知識是個人生命史的,當然,這並沒有高下優劣之分,而在於知識旨趣的不同,對常民而言,知識是為了解決生活實際面臨的問題,而社會學知識若依照哈伯瑪斯的劃分則有三種知識旨趣,因此,我認為社會學與常民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各取所需的互助關係,當考慮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關係時仍要將這層思考納入,才有可能建立一種平等的互惠關係。

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memo:莫札特:探求天才的奧秘

伊里亞斯(Norbert Elias)著;呂愛華譯。(2005) 探求天才的奧秘-莫札特:社會學大師探討一位天才的發展過程,台北市:聯經。



Elias對於莫札特的研究興趣應該是種英雄惜英雄的自我投射情感吧!Elias將原本為世人所神話的莫札特拉回人間,還給莫札特人性化的一面,在莫札特偉大藝術品的背後隱藏著渴求愛卻不得滿足而倍受折磨的心靈,在Elias的認識下,莫札特的形象才真正從那些偉大藝術品中浮現出來。

既然這本書不只是本簡單的人物自傳而是本社會學研究,那麼就必須指出具有社會意義的幾個特點。首先,這本書從一個社會整體的觀點解開莫札特為何急促倒下不得善終的謎題,對Elias而言,莫札特的一生應被視為巨觀社會變遷中的微觀過程體現,所以研究他的一生才具有一個典範性的意義。其次,這本書是一個對於天才的研究,一反過去對於天才概念的看法,Elias一再強調天才並非天生的,而是涉及到整個存在的社會脈絡,如同莫札特的一生其實處處受到社會處境的限制,所以要了解這個天才的一生就必須建立一個型態理論架構才能理解一位天才誕生的故事。最後,這也是一個探問創造力來源的研究,對Elias而言,藝術創造的過程是開放性的,而且是一個具有社會意義的過程,Elias認為一個藝術創作的誕生是經過這樣的過程:藝術創作的高峰所以能夠被達成,乃在於那種具自發性與創造力的想像力涓流、關於材料內在故有法則性的知識,以及藝術家良心的判斷力融合在一起,因而彷彿從自己身上按照合乎材料和藝術良心的方式加以表達出來,這就是昇華過程最具社會性意義的類型之一。簡言之,一個人的天才、藝術才能的出眾或一件作品的偉大都不能脫離社會整體脈絡而存在,只有將整體社會結構納入考量才能理解這些超出凡人的成就。

如果要細究莫札特時代的特色可能無法一言以蔽之,但可以看到Elias所著重的幾個分析面向來大略了解所謂型態理論的論點。首先,莫札特身處在一個宮廷貴族與市民階級的矛盾衝突結構之中,而藝術才能是否能發揮也與這個社會結構密切相關,因此,Elias第二章到四章都在說明社會結構對於莫札特要從工匠藝術家走向自由藝術家時會帶來的困境。其次,型態理態也有助於解釋莫札特藝術才能的形成,最突出的就是他父親對莫札特的矛盾心態,而莫札特對於宮廷社會既仇視又內化成藝術良知的矛盾關係也是這個型態所造成,比起理性因素,情感因素在莫札特的一生中更具有關鍵性的力量。最後,型態理論所勾勒的不是靜態的社會發展圖像,而是放在長時段的歷史脈絡中考察,所以才能斷定莫札特的失敗是因為社會還來不及為他準備一個合適的社會結構,也就是當時的音樂發展階段還不足以支持他這位天才的創作。簡言之,型態理論重視的是社會結構、情感和歷史這幾個分析面向,一旦將莫札特的生平放到這個特殊的型態理論模型中就能更加準確的掌握這幾項因素對於他生平的作用。

如果用「時運不濟」來總括Elias對於莫札特悲劇的研究或許又失去某些豐富性,因為若不是莫札特在這樣矛盾的社會處境下再以如此堅強的抵抗力與此環境遭逢,或許也無法造就這些天才創作的誕生,但反過來說,假如莫札特能出生於貝多芬的時代,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配合下,或許就會有更多偉大的作品誕生,而不會享年35歲就急促倒下,所以型態理論可能就是告訴我們人總是渺小的,在歷史的洪流中、型態的變化中,人對於命運總是只有微薄的抵抗力,但相反地,也告訴我們人卻也是因此而偉大,所以即使了解了莫札特凡人的一面也不減損我們對他藝術成就的崇敬。

2009年5月10日 星期日

摘要:中世紀的運動發生(The Genesis of Sport in Antiquity)

1


很多風行世界並在今天或多或少以特定形式進行的運動是源自英國,這些運動傳到其到國家的時間大致是19世紀後半到20世紀前半,其中,足球(Football)是最受歡迎的運動其中之一,或縮寫成”美式足球”(soccer),其他運動像賽馬、摔角、拳擊、網球、獵狐狸、賽船、槌球和競技則沒有這麼流行。英文術語的「運動」(sport)也作為一個特定娛樂類型的類別術語被其他國家廣泛採納,那個大約在1850到1950之間傳到其他國家的「運動」一般而言有特定區隔性的特徵,如同用來證成自身設計,也就是作為一種「運動」,這類特徵在其他國家可能比在英國本身還被指出來。有一個德國評論家在1936年就寫到:


眾所皆知,英國式運動的搖籃和敬愛的”母親”…在涉及這個領域中的英國技巧術語時或許是其它國家普遍資產,就如同在音樂領域中義大利的技巧術語一樣,但當這些文化從一個國家傳到另一個時很少只帶著些微改變。


「運動」(sport)這個社會資料(social datum)和這個字本身對許多國家而言都是陌生的,這可以從很多例子中看到。(P161)這個從英國民俗遊戲成為足球聯盟或「美式足球」(soccer)的形成過程有幾個朝向規律化和正式化的長期發展特徵。在1863年,這個過程或多或少是在國家層次發展,第一個根據英國規則建立的德國足球俱樂部是在1878年的Hanover,在荷蘭是1879/80年,義大利大約是1890年;足球聯邦在瑞士1895年成立,德國是1900年,葡萄牙在1906年,從每個國家的俱樂部數字中可看出這個成長過程,1908年開始,足球成為Olympic Games的固定部分。當這個遊戲傳到其他國家時,足球(football)這個術語本身經常能與英式足球的「足球」 (soccer)相合而能進入其他語言。除此之外,還能找到與此類似的例子,但作為一種方法的起頭,這些已經足夠指出我們要討論的問題。


2


指出這個事實,也就是稱作”運動”的英國娛樂為世界悠閒運動奠定模式這個事實是為了說明什麼?為什麼會是英國第一個出現?有什麼英國社會的發展特徵和結構可以解釋這個悠閒活動發展過程中我們指稱是「運動」的特定特徵?這些特徵又是什麼?屬於這些區隔性娛樂的特徵中有哪些是來自早期娛樂?(P163)


第一眼會認為我們的問題是基於錯誤假設,確實會產生很多疑問,特別是想起古希臘這個體育和其它「運動」的偉大先驅,他們是否不存在我們這種類型的遊戲比賽?我們提及的「運動」難道不是奧林匹克比賽的復興嗎?如果沒有簡單回顧古希臘的遊戲比賽是否有我們認為的「運動」特徵,要指出在18到19世紀在英國產生並傳到其他國家的這種稱作「運動」(sports)的遊戲比賽是某種相對新的東西還是某種舊事物的復興是很困難的。「運動」這個術語就像「工業」(industry)這個字一樣,可以廣義的說也可以有狹義的說法,如果廣義的說,就是指所有社會中的遊戲比賽和身體活動,狹義上,就是指源自英國並傳到其他國家的特定類型遊戲比賽,這個過程,我們稱做遊戲比賽「運動化」 (sportization)的過程清楚的指出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從那些我們稱做「運動」趨勢的休閒活動組織和結構發展中找到像我們談工業化過程的那種獨特運作結構和組織嗎?(P164)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所以也很容易被誤解,不是將工業化視為運動化的原因,也不是將工業化和運動化視為在國家變遷的總體發展過程中相互獨立的部分發展過程,但只要放棄將這個變遷過程視為上層影響下層來看待[1],就有希望界定這個問題,而界定這個問題本身—運動發生的問題—就是本文主要任務。


3


以下摘要Encyclopaedia Britannica中對於體育緣起的說明,此為對於此問題的傳統觀點:
最早的體育紀錄是奧林匹克運動(c. 800 BC)…由Theodosius在AD 394開始。…中世紀的宗教慶典經常有粗野的(crude)球類比賽,這是20世紀運動的先驅,隨著18世紀工業革命,運動成為公共學校的課外活動,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得到大幅發展,19世紀的體育是奧林匹亞運動的復興,20世紀所有的運動比賽發展到高峰,即使經過二次大戰和少數戰爭,這個興趣也持續發展。


這個摘要可以看到一般的解釋,但其中隱藏了幾個未解決的問題。例如,如何能說宗教慶典中的比賽是「粗野的」,雖然在奧林匹亞中的中世紀宗教慶典明顯較不粗野而很接近19世紀和20世紀的形式?如何能解釋這個運動的發展,19世紀的體育復興?在此例子中,是否能檢驗出能解釋這個運動發生的特定條件指出這個「運動」有獨特特徵而能與其他類型區隔,在開始這個困難的問題之前最好先解釋這些區隔性特徵的特質?(P166)


4


在此指出幾項中世紀遊戲比賽與現代的差異,在中世紀,激烈運動的傳統規則比一般運動有更多規定,之後,這些規定更加細緻且分化,但這些有較高身體暴力的遊戲本身並非孤立的資料(datum),這項特徵在國家形成過程更加明顯。相對固定的、穩定和非個人壟斷和暴力手段的控制是當代民族國家集中化的結構化特徵之一。這種對問題的界定並不困難,只要受到文明化進程理論的指引。(P167)根據特定的社會組織和工業化民族國家發展中的暴力控制手段,我們有提到一些與暴力衝動有關的特定自我控制標準。內化這些標準提供了保護和強化對抗不同方式的偏差,提高對於暴力行為、看到超出現實生活允許範圍的暴力時有反感的敏感度,以及對於自身錯誤的罪惡感。然而,國家之間不間斷的暴力事件使得這些對抑制暴力衝動的反抗仍然是不穩定的,在此期間持續顯露衝突性社會壓力—在國家內部的人際關係中鼓勵對暴力衝動的高度自我控制,但在不同的國家之間則鼓勵解放自我控制或暴力衝動,甚至是一種對暴力的訓練,於是產生的一種雙重道德(double morality)的結果,也就是一種分裂的、矛盾的意識形成(conscience formation)。(P168)


無疑地,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都可以看到這類分歧。工業化國家內部的衝突和緊張成為較少暴力並某種程度是更有效管理,這是一個長期非計劃性的發展結果,這的確不是現代的優點,但是現代傾向於如此看待;他們傾向於以過去的意識形成[2]、對身體暴力的反感去判斷,例如支配菁英和被支配之間的關係是較低的,反抗的最高形式則只是他們自身個人的成就。在過去的遊戲競賽中,都是以這種方式去判斷被觀察到的暴力程度,我們經常無法區分出錯誤的個人行為是在對抗內部社會的暴力控制標準,或者在其他社會中可能是被允許的行為,因此情緒上的反應經常導致我們對不同社會的暴力控制標準下判斷,彷彿每個社會成員都可以自由選擇他們的標準和他們的規範或是我們的,使他們可以選擇採取錯誤的決定。(P169)


5
在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的遊戲比賽中習慣上被允許和使用的暴力程度因而顯得更廣,而且是一個非常基本問題,以下舉幾個例子說明。


以摔角為例。今天,這個運動是高度組織化且高度被控制的,是受到國際摔角聯盟管理,是根據1976年Olympic的規則。專業表演者不會真的對對手造成傷害,但表演者會演出傷害對手的戲碼,使觀眾真的相信。(P170)作為運動的摔角和作為”競賽”(agon)是不同的。(P171)拳擊是另一個例子。(P172)在Olympic拳擊和摔角中殺了人通常被認為是有榮耀的,而不會被處罰或貼上標籤,在希臘遊戲中並非由”fairness”所支配,英國fairness的道德不是來自軍事根源,這涉及到英國由遊戲比賽提供的享樂特徵的改變,這導致了運動對抗結果中的短暫愉悅,是短暫的勝利,平等(equal)愉悅和刺激被延伸[3],這產生自參與比賽或從目睹比賽本身的張力。(P173)在英國,強調遊戲中的享樂與緊張刺激感在某種程度上是與對抗的樂趣相連結,這種遊戲方式同時是從”粗野”的遊戲競賽形式轉變成運動的一部分,也是公平道德(ethos of fairness)發展的一部分。比起希臘城邦國家能達成的程度,這一切都需要更高度組織化的發展[4]。(P174)


6


奧林匹克的比賽對於今日的我們而言都是陌生的,因為我們無法理解一個高度文明化的人在從事這類歧視性運動時可以從看兩個人互打的野蠻視野中獲得樂趣。不只是對羅馬人而言,在希臘也是,這種形式的比賽不只是種運動,這是一種嚴肅的交易…因為競賽者會失去他們的生命。
這個評論是在1882年由一位奧林匹克學者Adolf Boetticher所寫的,直到今日仍有效。就像摔角和搏擊,拳擊手無論如何要獲得勝利。


這個事實無庸置疑但必須重新評估,這段話是一個被誤解的典型例子,導致我們將對於特定身體暴力型態的反感作為人類社會的一般性評價標準,而不管他們到達的社會發展結構和階段,特別是指身體暴力控制和社會組織階段:社會發展就跟組織與生產的”經濟”手段控制一樣重要。…古希臘雕刻在現代有很高的評價,但鑲嵌在希臘比賽遊戲種的身體暴力在今日卻獲得很低的評價,這意味著我們無法從一個價值體系推導出另一個來,這個難解的問題挑戰了基於這種評價體系來判斷過去的人。然而,如果考慮到相同社會中不同方面之間關係的社會學分析,就會假設那些導致相同評價的社會操控(manifestation),無論是正面或負面都是互相依賴的。希臘藝術之美和希臘比賽的相對粗野就是一個例子,(P175)兩者並非不可共量,這是在同等社會發展層次和社會結構下具有聯繫的操控。


如果不了解在希臘城邦國家支配菁英中個人的身體外表在決定社會地位時的重要性,就無法了解希臘的雕刻藝術如何產生。古希臘社會中用來表達理想的概念是”arête”,後來被翻譯成”德性”(virture),但這並不具有任何道德特徵,而是指戰士和紳士的身體意象(body image),大部分的奧林匹克勝利者在他們的城鎮中具有地位。(P176)在希臘社會中,另一個區隔性特徵就是希臘社會中的運動員地位與我們的社會有很大的不同,運動、身體的”文化”在現代有很大的不同。運動選手通常出身於好人家,有錢地主或較富有的農家,因為訓練只有相對富有的人才提供的起,如果贏得比賽就有機會成為統治菁英。因此,希臘雕刻中的戰士形象就是根據比賽戰士的形象,所以實際上這兩者的關係是緊密聯繫的。(P177)


7


比較古典希臘的遊戲比賽再現的暴力程度、中世紀的民俗遊戲和當代的運動比賽會顯示出文明化進程的特定趨勢,但是如果沒有將此趨勢研究連結到對於遊戲比賽控制的相關方面仍是不足的。簡言之,必須考察社會中被允許暴力的程度、暴力控制的組織和社會給定的相應意識形式(corresponding conscience formation)。


舉幾個例子或許能將這個廣泛的脈絡聚焦。20世紀,德國納粹的大屠殺引發全世界的反感,對於德國的明生有所傷害,這個衝擊影響很大,因為很多人已經活在一種幻覺,認為這種野蠻行為已經不可能發生,他們假設人已經變得更文明,它們已經更道德而成為自然的一部分。納粹事件做為一個警告,對抗暴力的限制不是文明國家的優先性特質(nature),也就是並非種族或民族造成的外部特徵,而是社會發展的特定面向,導致了更加分化和暴力手段的穩定社會控制和導致一種意識形成,很明顯的,這類社會發展型態可以被逆轉。(P178)有些人會問為什麼一個非計劃性發展可以導致某種評價為進步的東西。


所有對於文明化行為標準的判斷都是一種比較性判斷。(P179)比起當代民族國家,中世紀社會中的身體較不安全。在它們的詩表現同情多於道德憤怒不是差異的非典型,Homer批評Achilles的作為,但並沒有因為他做了人類犧牲的殘暴行為而譴責他的英雄地位。(P180)奧林匹克的遊戲比賽對於這個祖先葬禮比賽的成功有直接的關係,這個例子表現了另一條派生於當代運動比賽(descent)的不同路徑。


8


在此我們可以看到,既非荷馬英雄和諸神們熱情和暴力的正常程度或他們建立自我控制、意識的一般發展程度,而是古典時期在到達Athens之前的幾個步驟。神廟和希臘英雄和諸神的雕刻提供一種古希臘的形象是一種均衡、和平的人類。”古典”這個概念使人想起希臘社會圖像作為一種均衡美的模型,使後代無法再模仿,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


在此我們不能說古希臘在關於”意識”的發展、暴力內在化控制的發展提供一個位置,或許能說古希臘提供一個”意識的開端”,提供一個舞台是自我控制意識轉變發生的舞臺,此轉變由外部超個人的共同形象所再現,會告訴人們什麼該做和什麼不該做,成為一個相對非個人和個體化、根據一般的正義和非正義、是非社會原則的內在聲音,即使如此也只是一種例外而非常態。(P181)在古希臘社會「意識」的概念尚未發展,此事實可視為一種意識形成指標,比起我們現今社會,希臘社會尚未到達內在化、個體化和相對自主的階段。


如果要了解希臘社會中高暴力程度和較低的暴力反感程度,這裡提供一個線索。在希臘城邦國家中,個體之間仍然高度相互依賴,在外部能動性和約束力是抑制熱情的手段,所以比起現代工業社會,對於控制暴力衝動他們較少依賴內在障礙、依賴自身。在最後一個步驟,指出在相互依賴鏈中的另一項連結可能是有用的,這項連結聯繫了鑲嵌在希臘式遊戲比賽和與其它結構特徵的希臘社會戰爭中的暴力程度。比起現代,家族在保護個體免於暴力中扮演重要角色,這意味著,同時間,每一個男性都必須準備為了他的親族抵抗,如果真的發生,攻擊是為了幫助或替他的親族報仇。即使在城邦國家中,身體暴力和不安全性仍是相對高的。在一個這樣組織化的社會仍有著嚴重的不利條件。


希臘哲學家Democritus對於理解這樣的差異給與一些描述。在這樣的處境下人們共同的社會經驗有此特點,每個社會中的是非對錯沒有同樣的意義,在那樣的社會中個人必須支持他自身和為了他的親族而捍衛生活。(P183)




[1] 改寫自P165第一到第十行。
[2] Conscience formation:例如那種對暴力產生反感的意識
[3] 不太懂這句話的意思。是指雙方都不會有很大的傷害,所以可以獲得相同的愉悅嗎?
[4] 下一段談希臘競技拳擊的特色,強調正面迎擊而不能閃避,有技巧的選手會選擇消耗對手體力最後再給與痛擊,這種競技型態的拳擊比較強調決策關鍵的勝敗大過本賽本身,這是對於身體耐力和肌力的考驗,也是對技巧的考驗,因此在這種比賽中嚴重的傷害是很常見的。(P174)

memo:The Genesis of Sport in Antiquity

keyword: 運動化(sportization)、文明化(civilization)
雙重道德(double morality)、意識形成(conscious formation)、遊戲比賽(game-contest)、運動(sport)、競賽(agon)、身體暴力(physical violence)、暴力自我控制(violence self-control)


第一節指在說明「運動」這個概念無法轉譯成其它概念,起源於英國而之後流行到其他國家。第二節旨在說明本研究目的是要解釋運動的發生問題,首先要指出此概念不同於希臘時代的奧林匹克遊戲比賽(game-contest)。第三節說明一般人對於體育活動起源的看法,一般認為運動(sport)起源於希臘,但Elias有不同看法。第四節旨在強調希臘與現代有明顯不同,根據文明化進程理論的啟發,可以比較希臘社會與現代社會對於暴力控制的差異,特別提出一種雙重道德的觀點,其中涉及一種特殊的意識形式。第五節以摔角和拳擊為例說明希臘社會與現代社會在暴力程度和對暴力反感的意識有何差異。第六節在於澄清文明化理論指標中容易被誤解的一點,也就是希臘藝術成就與暴力程度之間的關係,Elias認為這兩者是高度相關的,關鍵在於希臘社會對於身體的觀念與現代社會不同。第七節的主旨不容易掌握,可能是說不同社會發展階段對於暴力程度的容忍度和想像有所不同,現代人對於暴力事件有很大反應而影響暴力者的名譽,但在Achilles的例子中,殘暴行為並不影響他的英雄地位。第八節再度強調希臘社會並非一個和諧的社會,而是一個人人自危且隨時需要為了保護自己而從事暴力反抗的社會,因此是一個雙重道德的社會。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課堂心得:方法論第十週

telling the convict code
主旨:報導者所陳述之內容具有嚴重社會後果,所以陳述者所言會經過折射,研究者不能將之視為事實,但這也是社會事實的一部分,作者提醒我們要注意特殊的編碼(規範)

這篇作者的立場是偏建構論或實在論?

我認為code像是種"言外之意",老師強調必須有code是因為不能直言,直言會帶來嚴重社會後果,這是我在讀文章時沒有注意到的,但也容易理解。

Thick Description
民族誌研究的任務在於透過"深描"理解文化中的意義結構
文化是一種意義結構,強調社會行動背後的意義結構
從微觀出發找到普遍性的意義

心得:
精神差腦袋無法思考
整個無法進入老師的脈絡
但是我覺得code應該不只是一種言外之意
可能還包括一種或得被研究者群體認同的通行證
理解code等於取得信任
這樣就能獲得不需要經由code修飾過的實話

方法論第十週心得

Geertz企圖超越現有文化理論,與E.B Tylor的文化概念相區隔,提出一種新的文化概念,也就是一種朝向文化的詮釋性理論。Geertz借用符號學傳統,並且認同韋伯看法,韋伯認為人是懸浮在意義之網的動物,而Geertz視文化為這個網,因此對文化的分析就不是一種探舊規律的實驗科學研究,而是一種研究意義的詮釋性科學。Geertz認為從事這類研究的研究方法就是民族誌,Geertz還借用Gilbert Ryle「深描」的概念指稱這種知識上的努力。(57)首先,Geertz證明的文化意義是具有公共性,因此深描是有效的研究方法,其次,談到「深描」的認識論預設,深描的目的是為了理解人類文化,而民族誌深描的原則並非「從行動者角度看事情」也非「模仿分析」(emic analysis),而是必須理解在何種程度上是種詮釋,以及又在何種程度上是人類學的詮釋,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基於行動者」(actor-oriented)式對人類符號系統的理解,換言之,所謂的詮釋是建立在相對主觀性上,描述是在雙方各自的承認中產生出來的,所以無論如何都是某種程度的詮釋。(64)最後則歸納出四個民族誌描述的特徵:(1)這是種詮釋;(2)詮釋的內容是社會論述;(3)這種詮釋是由這類論述的「所言」(said)組成,而這個「所言」是由場合中脫離出來並且定位在具說服力的脈絡中;(4)這是微觀的,(68)因此,這類研究的目的不只是完全理解每個行為,而是希望尋求一種更廣泛的宣稱,但這種理論宣稱一旦脫離脈絡就會顯得空洞,因此理論的作用是為了有系統地概念化材料,並且能給予詮釋和判斷經驗材料的合理性。(70)不過文化分析要避免這樣的危險,也就是脫離社會生活,研究社會行動的各種面向不是要拋棄生活中存在的兩難,而是要深入他們之間,人類學研究不是要回答這類深層問題,而是在紀錄人們所說時提供我們理解他人的指引。

<Telling the Convict Code>討論研究者要如何進入研究場域以及如何取得有用的資料。研究者的困惑在於,為什麼這樣的組織無法順利”運作”,也就是沒有達到勒戒的目的,因此,研究者假設在組織中存在一個與組織對立的次文化,(77)此為研究者要探究的研究問題。受訪者分為兩類型,分別是勒戒所的住民(resident)以及工作人員(staff),而文中所說的”交談密碼”(telling the code)就是住民之間區隔於工作人員的交談語言,編織著屬於他們的「地下生活」,當研究者了解這組密碼後,一方面才正式進入他們的社會生活世界,另一方面也才能取得有用的分析資料(81)。事實上,工作人員的環境也受到住民的「交談密碼」所結構,因此他們自身的「交談密碼」則在尋求一種超越處境(trans-situational) 和非特定處境性(non-situation specific)的特色,(83)用來解釋、描述和策略性應對住民的行為。(84)總的來說,有一種說法認為這種「交談密碼」是一種住民生活的組織形式,提供住民和工作人員一種對事情的敘事,這顯現在這組編碼(code)像是某種「口頭傳統」(oral tradition),對於管理住民具有道德力量,同時又是在排除外人(outsider)的情況下對事件進行理解的編碼。除了定義交談編碼之外,Wieder在文章中都透露了一些如何取得這種交談編碼的技巧,譬如住民會避開其他人的視線選擇到酒吧外頭邊聊邊談等,我認為這類技巧也會是研究者在臨場研究時遭遇到困難的部分。

參考資料
Clifford Geertz, “Thick Description: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in Robert Emerson ed, Contemporary Field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Formulations, pp. 55-77.
D. Lawrence Wieder, “ Telling the Convict Code,”Ibid, 76-88.

2009年5月2日 星期六

Robert Emerson, (2001) Contemporary Field Research

Robert Emerson
Cotemporary Field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Formulations(2001)

在Vicki Mayer的Book review中提到,《Contemporary Field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Formulations》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從採取人類學田野研究方法到提出社會學研究問題的有用介紹,此書由三部分組成,每部分開頭都有Robert Emerson對於當代爭論的問題所做的摘要,各部份的選文編排則從一般性(Geertz, Goffman和Becker到主題性(實在論或唯實論realism,正當性約束legal constraints, and 有效性技巧validation techniques)。此書有經過再版,第二版新增了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距離關係,更增加了反身性的形式和分析。Emerson對於任何一個爭議性主題採取立場,而鼓勵讀者能主動思考自身的位置,包括近十年來爭論的認識論、時見和道德議題,Emerson的貢獻在於替社會學學生定義了有關田野方法和應用中有助思考的關鍵概念和關鍵時刻,閱讀Emerson的書有助思考社會學計畫中方法的政治性和標示出他所界定的領域中那些落差和限制。

參考資料
Vicki Mayer(2002)"Book Review," Contemporary Field Research:Perspectives and Formulations.

Glifford Geertz(1926-2006)

在芝加哥大學時,成為符號人類學的成員,專注於社會中思想(符號,symbol)所扮演的角色,符號會指引行動,在他的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1973)這本書中,對文化的定義是:文化是一個概念系統,表達了人類以符號形式對於生命中溝通、理解、發展知識的各種意義。人類學家的任務就是詮釋文化中的符號(參考"深描")。

參考資料
Wiki
"Clifford Geertz, Cultural Anthropologist, Is Dead at 80, "in New York Times,2006.11.1.

Thick Description: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原出處是1973年"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文化的詮釋)這本書中,"深描"是其中的重要概念,Goole Scholar統計中,這篇文章被引用次數超越整本書的引用次數。
Geertz另一本重要的著作是"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1983),相隔十年的著作,被引用次數比前者更高。


D. Lawrence wieder
"Telling the Convict Code,"

Paul Atkinson
"Ethnography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

Martyn Hammersley
"Ethnography and Realism,"

Museums and the Shaping of Knowledge 8

8 對現代有用的過去(A useful past for the present)


歷史的成敗(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 of history)


博物館在這六百年間對於塑造知識上很活躍,但沒有所謂本質性的博物館。因為認同、目標、功能和主體位置都是多樣化且不連續的,真理內在於世界:是由多重約束特性(virtue)所產生的。(Foucault, 1977b:13)成功的歷史是屬於那些能捕捉到規則的人、屬於取代那些曾經使用過這些規則的人、屬於掩飾規則而扭曲、轉化他們意思的人,以及使規則更改方向對抗那些強加規則於上的人;若能控制好這個複雜機制,他們就能透過他們自身的規則克服這些規則制定者。(P191)


博物館的「 有效」歷史已經發現了有關物質收藏、密封和分類的故事,但這對於什麼東西是被渴望的,東西該如何分類以及意義如何確定,為什麼這些收藏會被擺放在一起,這些收藏一旦被組成後要如何使用的問題都是劇烈的轉換,曾經被組成的真理和知識形式不再跟著一個連續性的認同。在Medici Palace中的真理是將君王定位在階層結構比其他人都更接近造物主的頂點,這樣定位有合法性是因為明顯的物質存在標誌出一個外部關係,但是這樣的知識當佛羅倫斯被法國入侵而Medici第一代被趕出城市時突然終止了,這些收藏品突然被移走、被改變、被重組和再現:被重新構連組成新的真理使一套新的好壞優劣關係得以合法化。「展示櫃世界」裡的知識是透過對這個世界的詮釋而由這些物品的展示出來,同時也是客觀化世界中的主體在所處位置的詮釋,一旦那些收藏品顯示出的關係喪失了,收藏品的整體性不在,這些東西就會顯得非理性、困惑和混雜的。對王室社會展示的理解”(knowing)是透過差異、區別編排組成的詞與物的關係,這裡的自然秩序是由簡單、可見、物品上的並列所顯示出來的。(P192)由此可知,每個社會都有自身真理普遍政治”(general politics)(Foucault, 1977b:13),這種知識是在實踐體制中產生,博物館就是其中一種,如此被生產的這種知識是根本上不連續的和受制於突然性逆轉,博物館成敗的歷史宣告了這類知識的使用是視其他權力實踐而定。


「有效」歷史將博物館定位於其組成脈絡,之前情況還不是這樣。「有效」歷史的企圖是在案例研究中捕捉特殊性和細節特徵,選擇這些案例是因為差異性而非相似性,同時,有效歷史認為社會(the social)是開放的,只有部分是固定,因此,任何案例研究和知識生產也只有部分是固定的,也就是外部/內部關係受制於運動和改變,社會包含物品、主體位置、空間和價值,透過幾個博物館元素的分析,這些元素會變得清晰,不過這些元素並非本質性的認同[1],在個別案例中會顯示其根本的偶然性、差易流動認同。(P193)物品的認同和意義似乎是由每個案例所根據的認識論框架、使用領域、凝視(gaze)、技術和權力實踐所構連起來的。以放在Medici Palace裡的Madonna and Child這幅畫為例,若是放在第二個案例「 世界展示櫃」,同樣一幅畫被理解為再現世界的階層結構。(P194)在第三個案例王室社會展示中,會感覺到與自然不相適應,但卻像是來自特定捐贈者的禮物。在第四個案例規訓博物館中,這幅畫則會被視為再現自由到專制者和壓迫者的物體結晶。(P195)


有效歷史也透過優缺點[2]之間的關係來顯示認同組成的人為性。例如手稿是破裂的、再組合的、再轉譯的;雕刻是在不同空間中再定位的,有片段是增加或移除的;圖像是被重製的。有效歷史顯示了「會威脅到脆弱繼承者的錯誤、裂縫和多層次的不穩定組合」(Foucault, 1977c:146)。不連續性會在由意義客體構成的區別和分類中被辨認出來。(P196)


現代博物館(Museums in the modern age


現代博物館的知識型是由人文科學的浮現組成。人文科學存在於「無論何處無意識面向之內的都是價值、規則和指出整體性(沒有意識到形式和內容的條件)的分析。」(Foucault, 1970:364)現代知識型應該再現為從三個面向開放的空間容量(Foucault, 1970:347),演繹法例如數學、物理學是第一個面向,語言學、經濟學是第二個,第三個是哲學問題。人文科學不存在於任何一個面向,事實上,是很難歸類,但人文科學成功的在現代以最有特色的理解(knowing)模式來建立自身。


在現代,在知識上只有物品自身是不夠的:東西被理解的方式應被理解為他們和人的關係。現代知識型的知識基本結構是整體性(故事、主題、歷史、有機關係)和經驗(人和物的關係、透過研究在經驗事件上的活動而獲得的知識),這種主題和結構在現代博物館和美術觀中可以觀察到,(P198)雖然是在19世紀初這個現代才開始浮現,這個發展既非同時,各學科總合起來稱人文科學的各種知識也非以同樣方式發生。博物館組成元素中的轉向和改變是回應個體科學的發展,雖然這些東西不一定能在理解模式中找到,因此,由Richard Owen構想的自然歷史博物館裡空間和知識的關係,比起有現代觀念的LamarckDarwinWallace來說,與Georges Cuvier過時的理論還更相合。博物館的技術和微觀過程在與空間、物品與個體的關係中被討論,當透過現代知識型組成這些元素時,在Foucault指定的這些期間內,每種元素的認同和交互關係可能會改變很多次,因此,現代的討論就會著重於當代的博物館,這些空間、物品和個體如何在現代末和知識的主題和結構相構連?(P199)


現代博物館技術(Technologies in the modern museum


公共博物館的誕生中,生產知識和讓觀眾參觀的公共空間一個很大的兩難在於將博物館工作者的實踐從參觀者中區別出來。博物館、收藏品和其特殊過程的經驗在分隔的兩邊是不同的,管理員工作知識的缺乏而將參觀者視為無知的而管理員在收藏品方面是專家,相反地,對參觀者反應知識的缺乏而使管理員對觀眾是無知的而不了解博物館知識產品是為了誰。現在,公共博物館早期私密的和私人空間的部分要開放,使私人和公共的分隔變得接近。


博物館空間的開放可以從幾個不同層次觀察。概念上,一些管理者傾向於將自身看做學習者而非知識的管理者,現在展覽和收藏品有時是觀眾和博物館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產品,透過在「公開日」邀請參觀者看「後台」使私人空間和過程有時是公開的,(P200)公開庫藏的觀念是近幾年浮現的(Ames, 1985)[3]博物館建築也傾向史所有性質的資訊運作更平順,「智慧」博物館需要適當的資訊傳遞能力,因此電子提供的品質和電子線路方法是很重要的,透過將冷氣和結構中的因素、設備釋放的熱度、觀眾數量的改變、展覽和儲藏環境特性都理解為相同普遍框架的一部分,智慧博物館能自我控制環境。(P201)收藏資訊可以移到博物館空間各處,也可以跨世界提供其他收藏品,博物館空間和物的空間不再像過去那樣了。參觀者也可以與博物館空間和博物館資訊承載功能連結,當主體和資訊產生互動,所以一個可以產生另一個:主體產生資訊時並同時消費之。


博物館出口的設計比起過去像監獄現在時常看起更像飯店大廳,博物館空間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同設計,例如商店、餐廳、休息區和座落地點,當商店在美術館占有空間,博物觀展場就會轉向儲藏而待售項目則取代展品的位置。(P202)商店內容與收藏品特性相關,但商店有時更特別,很多博物館和美術館也會設置飲食區,當博物館重定位後就吸引很多企業贊助者進入,包含大眾娛樂空間的使用。很多博物館開始小心定位自身的印象,這可以從空間設計看出來[4](P203)博物館現在成為整體目的的其中一部分,假日行程的一部分包含兩天一夜、當地鄉村旅行和參觀博物館。現今「普遍的」博物館是一個能滿足參觀者各種需求的地方,開放、智慧空間提供更多主體和客體的介入。


現代的「客體」不再是在同時定位認同和相互關係的分類表上呈現自己,古典時期,東西成為一個客體是透過可見特性,但現在物品呈現自身是透過與人類的關係(Foucault, 1970:310)。科技被用來呈現作品片段的意義和介紹各種面向、多種觀點。(P204)例如Birmingham MuseumArt Gallery,有一個以「Gallery 33 Project」聞名的新展場著重於文化假設,展場名稱就指出這新方法:Gallery 33,是文化相遇的地方。互動式影音透過不同觀點和經驗的再現提供機會給四個關鍵作品斷裂和擴大的意義,在過去,博物館分類系統提供非常有限的參考框架給物品種類,(P205)直到最近才開始研究收藏品,「人們的故事」也在歷史被說出來、經驗被訴說時提供一個相對的例子,比起Scotland的國家美術館,這不是菁英的故事,而是日常生活的,博物館的經驗是吵雜、活潑和有善的。


新技術和實踐進到博物館是為了表達觀念,在過去,客體知識在設計一個展覽時是最重要的知識;現在,關於觀眾的知識同樣重要,透過社會學和心理學的學科資訊整合進展覽過程:社會學提供人口統計(誰到博物館),和誰對展示主題感興趣;心理學提供學習方式和方法的資訊,搭配特殊參考資料在博物館學習。在過去,展覽是由管理者籌備,當他們完成後再對外開放,這個生產過程是關閉的,這個陳設的完成品不允許任何消費者或參觀者的加入,但是在現在很多博物館中,管理者已經去中心化而由許多觀點取代,很多聲音被鼓勵進入,展覽的潛在觀眾被鼓勵對展示科技和主體物件有貢獻,標示出過去被忽略觀眾的管理意識同時浮現出來。(P210)


作為「客戶」或「消費者」的主體提供各種機會給參與今天的博物館和美術館,「目標觀眾」的概念產生,部分是經過這個過程,但部分是回應於博物館市場技術的介紹,這五年間,新的主體位置逐漸在博物館浮現,市場經理、開發人員和資金提供者現在都在博物館內工作。1950s1960s1970s年代,教育人員和設計者被雇用為管理者。(P211)1990年代,透過銷售員的技術和廣告人員主動招募觀眾,大眾市場技術和溝通技術開始被博物館環境採納,技術帶來的改變開始被觀察到。「產品」市場(博物館)不是為了金錢利益而是為了教育和娛樂價值,意味著對「販賣」的接納是從硬到軟,較少強調立即性的利益而較強調複雜交織的利益。在現代,知識不再被秘密、封閉性、文藝復興知識型循環結構形塑;也非古典知識型平面的、差異的;現在知識是透過三個面向、與人的關係界定的整體經驗所結構。理解的行動是透過複雜經驗、活動和娛樂,在學習中的主體和教學的主體同等擁有權力的環境中形塑的。主體位置比過去更加接近,前面的區隔在現在有不同的方法銜接,客體和管理者去中心化的地方使參觀者/客戶/消費者就有新的機會。


新空間、客體和主體的構連創造新技術浮現的條件。(P214)「有效」歷史顯示這些多樣化、片段的意義如何從客體中建構,成功的歷史是屬於那些可以捕捉規則並取代那些使用的人。(Foucault,1977:151)物質文化、具體客體、真實東西和主要資源的根本潛力是不斷再閱讀的無限可能性。是否作為作品新命運的一部分和作為整體制度的一部分的個體詮釋就是與博物館經驗化和脈絡化努力站在對立的位置上呢?Foucault認為,現代也不會繼續超越當代。當代博物館是否會顯示出當代的矛盾性?如果真是如此,那未來的博物館會是怎樣呢?(P215)



[1] 為什麼博物館的元素會與認同有關?前面談到真理和歷史規則時也談到認同。(P194第一行)

[2] 優缺點的英文是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但不太懂為什麼用這個概念?

[3]收藏品的資料可以透過電腦建檔和輸出列印成冊使容易取得,這種企圖「去學校」(deschool)的博物館意味著新的陳列方式,就像是例如那些很小而容易遺失或破壞的物品放在玻璃櫥櫃裡。在Boston兒童博物館,管理員在公共美術館旁的透明辦公室工作,博物館的私人工作也能被看見。

[4] 科學博物館像衛星軌道的廣場,歷史博物館會模仿真實場景。(P203)

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

memo:文明的進程

Elias主要討論的問題是文明的進程,他認為,文明進程並非任何一個人單獨計劃有目的性的計劃,而是在不同個人情感和行動的複雜交織結果下產生的非個人性結果,在第一卷中主要論證了文明進程是由於個人內在的情感因素所導致,以法國宮廷為中心影響到整個西方世界,使人的行為和感覺都朝向同一個方向發展。第二卷則論證社會結構變遷如何和文明進程之間的關聯,認為如果沒有國家形成的過程則不會有文明進程的發展,而國家專制主義的出現也並非任何一個君主本身的偉大行動,而是各國之間交戰分分合合之後固定下來的結果,整體來說,整個社會結構變遷和心態結構變遷都朝向同一方向發展,這就是文明進程的重要特徵。

Elias在理論觀點上主要的對話對象是Parsons的結構功能論,Elias批評Parsons將社會過度簡化且視作靜止平衡的穩定系統,但Elias認為社會就是的動態發展的過程,而社會和個人之間也會互相影響,因此,Elias認為應該用「形態」(figuration)這個概念來理解社會的發展,這個概念在書中指的就是由個人行動交織而成的行動鍊條,這是Elias描繪社會的重要概念工具。因此,在此理論觀點引導下,Elias有不同的提問方式,這本書第二卷的核心提問就是「在什麼樣的社會結構,是什麼樣的人際關係發展使得這種型態的社會體制在此或長或短的時間內得以保持。」 這樣的提問方式是重視現象背後的社會條件,透過特殊現象來看到背後的一般性整體。在方法上則是以許多史料來論證文明進程發生的過程。

Elias的作品對我的啟發有三點,首先是注重情感性因素,禮貌、文明的起源並非源自有人刻意的推廣,而是因為羞恥心而來,其次是注重歷史,在解釋國家的形成時,Elias就說,要解釋這問題只能透過大量史料來說明,從史料中才能將現象更具體看到分析過程的複雜性。最後是社會條件,Elias解釋國家發生學時,提出各種社會條件的變化才使中央集權有可能發生,包括貨幣經濟、軍事機會和勞動力等。以上三點是我認為Elias之所以讓整部作品具有多層次豐富性的原因。

下次Workshop書單

大學的興起
歐洲大學史

會後心得:有閒階級論

4.29workshop討論心得

針對"制度"概念對我們的啟發:
從制度背後的社會習慣著手,思考背後的社會條件預設,例如教改制度,教改制度的產生可能是源於一群特定階層的人所推動,但推展成普遍性的制度時,就會造成某些人的不適應,因此引來批評,另一方面,這個制度可能也會對原來的推動者造成不適應,換言之,凡伯倫提醒我們要注意每個社會歷史階段中特定制度形成的精神基礎以及物質條件,由此來檢是現代的制度是否還適用,又或者適用於誰。

凡伯倫最核心的關懷是問構成社會結構的主要制度是什麼?這個制度形成的基礎和內容為何?對於社會產生的影響和後果是什麼?

所以我想問,凡伯倫是如何發現主導這個社會的主要制度是有閒階級制度,從何證明他們是最具有優越性的階級,還是憑直覺的洞見?

台灣社會的優勢階級是誰?有錢企業家?政商名流?知識分子呢?竹科新貴?誰的價值觀是普遍追求的?時尚是目的還是手段?Bourdieu說現代的鬥爭是象徵鬥爭,也就是爭奪對於文化的詮釋權,那還有什麼鬥爭呢?哪一股力量是社會主流?似乎還看不太清楚。

中國在過去是政治要員,現在則有海歸的菁英

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

memo:方法論計劃書二稿隨筆

題目:市場從經濟性到文化性的轉化-以建成圓環和西門市場為例

現代人的消費習慣逐漸改變下,傳統市場逐漸沒落,過去經濟性的功能逐漸被取代,那麼傳統市場存在的價值何在?這是個不夠精確的提問,但容我慢慢釐清我想談的問題。

首先是從傳統市場改建政策出發而產生的一連串有關傳統市場的爭論,以台北市為例,我們一般所謂傳統市場在政府分類項目下稱為"公有零售市(商)場"隸屬於市場處管理項目下,從1995年開始,傳統市場改建政策成為政府施政目標,先後產生的成功以及明顯失敗的案例,其中2001年動工的建成圓環則是明顯失敗的例子,西門市場也是一個教訓,西門市場在2003年經營不善倒閉後,文化局於2006年從市場處接手西門市場的重建案,後來又重新開張,近日來也舉辦許多文化活動,透過這樣的移轉過程,可以看到市場意義在現代有了不同的意義,本研究想以建成圓環和西門市場為主要案例討論"市場"意義的轉變。

我必須熟悉有關市場理論的討論,才能替公有零售市場找到在市場理論中的定位。一般我們會稱公有零售市場為"傳統市場",我猜這是對比於現代的量販店才出現的名稱,有待查證,但實際上,建成圓環真正有名的是"夜市",但夜市並非合法經營的事業,所以也沒有所謂公有夜市,而夜市與公有零售市場就是日夜互相交替的關係,在此另外拉近一個改建的公有市場兼有夜市的例子,就是士林夜市。士林夜市以夜市文明,但確是登記在市場處公有零售市場的合法市場,同時又被文化局認定為文化資產,類別是市場,原因在於,士林市場在日據時代就已經是合法登記的市場,而且其建築歷史悠久,所以既是歷史古蹟又兼具市場經濟功能。因此,對當地居民而言,士林市場在白天是一個滿足生活經濟功能的重要市場,晚上是具有特色的夜市,可能會吸引各地前來的民眾,現在在文化觀光的大力鼓吹下,士林夜市也成為重要的觀光景點,換言之,士林夜市不只是經濟性的,也是文化性的,不可忽略的一點,對居民而言更是一個社會性的市場,比較特別的是,當政府要加以改造時,又使市場增加了政治性,簡言之,這樣的市場同時是經濟性、文化性、社會性與政治性四股力量運作,增加了這類市場的豐富性。

我還無法有效釐清的問題在於如何確定研究方向,我希望跟經濟學對話,想增加市場內部的豐富性,我希望跟政治學對話,強調市場在政府不過度干涉下反而能產生特殊的"文化"(夜市),我想跟政策制定者對話,想捕捉市場的特質才能改建出一個符合需求的市場,我想跟自己的生命經驗對話,捕捉那種令我感動的市場特質,我也想跟歷史對話,幫助社會釐清這一段有關市場變遷的轉型史,我必須跟社會學對話,告訴他我的研究是有價值的,但這確是最難的,困難在於我對於理論還不熟悉,在於我還無法為我自己的研究題目找尋到定位,社會學到底關心什麼我越來越不懂,涂爾幹會關心社會連帶的機制、韋伯關心社會變遷的總體趨勢、馬克思關心不平等的來源、Foucault關心自由、Bourdieu也關心不平等如何造成,如果照這樣想,我應該是要走韋柏路線,從市場意義的變遷看社會的變遷,透過各種已出現的制度與社會潮流不相適應的問題,來說明整個社會變遷的方向。

除了韋伯還有誰也關心社會變遷?

學術界有"文化"轉向"的重大轉折,因此文化成為不得不處理的面向。
Foucault指出現代權力型式的轉變,從霸權轉向治理,而Tony Bennett則將治理的概念應用於文化,所以我也可以談政府如何透過傳統市場來進行治理,我目前想到的是建築與身體的關係,政府希望讓城市更加有秩序,但又不失本土特色,如何使亂消失是政府的重要任務,文化治理可以用在傳統市場嗎?人的行為或心態有什麼改變嗎?目前還很難看出來,但或許在進入田野之後會發現也不一定。

Elias關心社會發展方向,心態結構與社會結構是朝向同一方向,此方向稱為文明化,但Elias埋下另一個浮比就是德國的"文化",是否意味現代性並非沒有挑戰者,總有一天文明化會與文化交手,最後由誰勝出,則要看文明和文化的力量誰強,是否能解釋為全球與地方的爭鬥?這也可能是我可以處理的面向,當觀光強調文化時,為了提升國家形象又不得不做門面,這種門面就是文明化的證據,所以文明是作為被人接受的門檻,如此才能使人願意走進來感受特有文化,這個門檻定多高就取決於政府對於文明化的期待,我可能也可以透過傳統市場談文明與文化之間的衝突,談人在這個空間中舉止上的差異、心態上的差異,嘗試找到能分別支持文明作用和文化作用的證據。

補充資料:
超級市場wiki台灣第一家超級市場是西門超市,於1969年成立,由建築師研究日本超級市場所引進的現代化市場模式,多以都市為發展起點。
超級市場的發展則在1970年代初期,西門町的大型西門超市及台北東區的頂好超市及中美超市這三家,為國內大型超市開端。

課堂筆記:文化與社會

參考書目:文化與社會,Tony Bennett

*文化治理:自願性的自我管理
例如,清大過去提供社區K書中心,事實上就是一種訓練民眾能自我管理的機構,在K書中心中不能發出聲音,會學習如何遵守公共秩序
例如,圖書館,小朋友很喜歡閱讀,在圖書館閱讀的流程中,就會學到閱讀時不能吵鬧,要物歸原位,在此過程就是馴化的過程

思考問題:秩序要如何留在人的身上?可以找一個地方博物館研究治理的機制。

參考書目: The Museum and the Shaping of Knowledge

*文化功用:藝術有助教化
教化是知識內化後的結果,知識對人產生影響之後才有可能使自我管理的機制發生
外顯行為的教化比較容易被觀察到,但藝術的教化則不容易被看到。
(這裡所謂藝術的教化是指美感品味的培養,對於藝術品味如何培養的問題Bourdieu用habitus解釋,其它在<有閒階級論>中也有以炫耀性消費來解釋。)

*系統基礎會對系統內容的合理性下判斷,也就是說,我們會依照系統給定的典範去評價內容的合理性,如果符合就覺得是合理的

第一章重要概念

effective history(有效歷史):強調歷史的非連續性、斷裂、分散,反對整體性,因此有效歷史的問題就是討論由A進展到B之間如何發生過渡。

episteme(知識型):Foucault從歷史的考察中區分出三種知識型,這三種是不具有連續性的類型。
文藝復興:四種相似性,是混亂、困或、失序的
古典:有位階序列(線性時間觀、宗教時間)
現代:有機結構、功能論、由物與整體之間的關係看見物的可見特性
knowing(認識)
articulate(構連):與linking的差別在於,構聯強調在兩個差異的東西之間尋找關聯,但linking則是注重相似性

課堂心得:方法論第九週

今天是第二稿的討論,進行方式是每人報告三分鐘,接下來是約十分鐘的提問時間,報告者不作回應。

經過整理後我認為可歸類以下幾類問題:
1.圓環不是傳統市場,是夜市,所以如何定義傳統市場是個大問題。
2.為什麼是挑選失敗的案例,那成功的案例呢?是否會忽略到成功案例中的特質?如何定義是成功還是失敗?
3.市場與政府的關係是如何轉變?在政府改造之前的市場是什麼樣?
市場與都市的關係是什麼?市場是否經過遷移、變遷?
4.你想討論的問題可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是政府與民眾之間的關係,另一層是政府內部的斷裂,但是為什麼要選擇傳統市場來回答這些問題?
5.有人研究夜市,夜市的特質與現代文化相應時也會產生矛盾,那麼,那些特質可以被治理嗎?
關於文化治理的問題你可以多讀一點,另外,Fernand Braudel有談市場的作品。

6.有人認為政府忽略了傳統市場的功能,那你認為傳統市場應該要扮演什麼角色?

對上述問題我的回應:
首先我必須確定建成圓環西門市場是屬於公有零售市(商)場,其中建成圓環和西門市場也包含在內。圓環改建政策是2002年實施,維持了五年於2006年歇業,這個例子遭受極大的批評,目前則另有規劃。事實上,在市場處的分類名稱中是使用"公有零售市場",但政策名稱卻是傳統市場改建政策,因此概念上有所差異。(參考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dakit/3524214

台北市場處從96年8月1日市場處開始進行整潔明亮的傳統市場新風貌計畫,期激發本市47處公有傳統零售市場攤商共維環境清潔之意識,以提升公有傳統市場整體形象,其中是否有既是古蹟又是市場的案例是做為補充的參考案例。

另一部分是關於文化局的部分,在文化局的官方網站中,是在美食觀光的討論中檢討到建成圓環的案例,而將建成圓環定位為夜市而非傳統市場,至於西門市場原屬於市場處,但後來在民國96年由台北市文化局接管。
(有關西門紅樓目前的營運運狀況,說明如下:文化局自96年5月3日起自台北市市場處接管十字樓及南北廣場,事權統一整合下的西門紅樓,96年11月正式委由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營運,並積極重塑西門紅樓的新定位,從營運前的閒置狀態到10月起北廣場之「kuso西門町創意市集」,再到固定周未辦理之「紅樓創意市集」活動,有效活絡十字樓成為西區文創產業基地。

在文化局有關文化觀光的討論中,士林夜市被列為文化資產,就經濟成效來看,士林夜市在改建後仍相當熱鬧,然而,就文化層面而言卻有些可檢討改進的部分,文化局的討論中仍談到"改建後的夜市能集中化、現代化管理,卻也缺乏一種傳統市場的感覺,也缺乏通風設計﹔尤其,這個臨時攤棚缺乏夜市最核心的要素:台灣人的夜市是用來逛的,隨意、興之所致,但是攤棚以停車場",這反映出文化局對於士林夜市的改造成果並不滿意,而這也可以從攤販有增無減,以及攤販生意甚至吸引更多人潮作為文化局看法的有力證據。所以,士林夜市也可以成為一個對照組。

2.選擇失敗案例是為了看到更關鍵的因素,而且有較多的論述出現,大家才會檢討失敗原因。但我仍需要更多方法論上的支持,可以補充理論上的討論。

3.市場與政府的關係是作為背景知識加以說明,我會將建成圓環和西門市場的歷史發展脈絡作一有系統性的整理與說明,希望能從案例中抽取出理論架構,說明市場與國家之間的關係,然而,我的企圖並非找到一個傳統市場的完整定義,而是要透過傳統市場的案例去觀察政府組織內部的矛盾,最後是要談背後更大的價值體系之間的矛盾,由於這樣的理論企圖,所以說明為什麼選擇傳統市場來說明價值體系的矛盾就成為一個重要問題,換言之,傳統市場是什麼似乎不是個核心問題,真正核心的問題反而是要問政府這個面向,就此例子是經濟力量和文化力量之間的角力,而文化力量實際上也是經濟力量的轉型,不過是讓文化成為一種獲得經濟利益的工具,所以問題就在於政府部門是如何達成共識?
但是說到此,連我自己都開始覺得無聊了起來,總覺得還是應該要有社會學家對於傳統市場的一些獨到見解才顯得有趣,也想在文化局、市場處、民眾之外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在經驗上有實質貢獻,在理論上則能更細緻化有關在地全球化的理論意涵。

4.文化治理的定義是以文化作為一種統治的工具,並且使被治理對象能產生一套自我控制的機制而自動的產生馴化。
李老師的論文中曾將治理性的概念運用在寺廟規模增加的問題,寺廟為了生存必須發展出一套企業經營模式,運用的手段就是治理,但這不是文化治理的案子,博物館才是文化治理的例子,但是如果硬要討論傳統市場的治理,就是傳統市場中的消費者行為如何被改變,可能不只是行為舉止的改變,還包括心態上的改變,當建築形式強調現代化想像時,消費者是否也會更加願意購買高價位、具有現代性意涵的商品,此為我的推測,簡言之,想做建築與消費者心態之間的關係。

5.傳統市場應該扮演什麼角色不是我想回答的問題,但應該會隱隱約約浮現出來。

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

memo:傳統市場

台北市文化局:美食觀光

首先,這份資料整理了台灣觀光特色的統計資料,目的是要找出台灣的特色以吸引觀光客前來觀光,主要的論點是認為台灣特色相較於博物館、古蹟文物等文化觀光,其強項在於美食觀光。這一點與我今天參觀的三義木雕博物館相呼應,我認為博物館不過是一個象徵性的目的地,但實際上能滿足光觀客需求的是週邊的美食及商品,然而,三義對於這部分仍無法盡善盡美,因此這一趟旅遊並不令人滿意。

其次,談到美食觀光就必須進一步思考到具體的景點,最重要的就是"夜市",市府認為「可親近性、逛、台灣飲食活力,應該才是構成台灣夜市文化的核心要素」,這個看法我完全同意,因此市府也反省了近日的觀光夜市改建計畫以及傳統市場改建計畫為何失敗的原因,這些改建案例中,似乎只關注僅在周邊─諸如建築風格、結合交通出口等,媒體對此也提出,喪失原有風味,有名的例子就是建成圓環,此例暗示了改造計畫有許多考慮不周之處,在文末,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台灣已經有美食街,甚至像101或微風的美食街或購物中心,都已經非常卓越,是否,我們必須更突顯出夜市的庶民性、活力與本土意味,而後才能從中確立起台灣美食文化觀光的要素呢?"我認為這個問題有待檢證,而所謂的庶民性與本土意味究竟是如何具體落實,這些都有待進一步的研究。然而,不只是夜市,傳統市場也在此脈絡下漸獲重視,因此在此脈絡下考略是一個合理的思考方向,如何使傳統市場復甦或更新,則是另一項重大考驗。

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4.24 談Veblen有閒階級論(許惠捷).docx

主題:談Veblen《有閒階級論》—真有閒?假有閒?真有錢?假有錢?


報告人:許惠捷


日期:2009/4/24


報告時間:15分鐘





關鍵字:有閒階級(leisure
class)、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


一、有閒階級理論



凡伯倫(Thorstein
Veblen, 1857-1929)的《有閒階級論》(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旨在從有閒階級的概念出發勾勒出現代社會的運作邏輯,一方面重新解釋了社會階級結構形成的起源,另一方面對於社會結構發展提出新的詮釋。對Veblen而言,人類社會歷史可劃分成四個階段:一、野蠻時代;二、未開化時代;三、手工業時代;四、機器方法時代,人類社會結構發展史就是一部制度發展史,其中,有閒階級制度在未開化時代的較高階段中得到全面的發展,直到現代,此制度在社會結構中一直扮演主導的地位。



Veblen討論了有閒階級制度的形成過程與各項準則,對他而言,這個制度對於人類性格與現代經濟社會整體的運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Veblen從精神基礎和社會結構考察有閒階級制度形成的起源,有閒階級制度是與所有權制同時產生,因而產生一個特殊的心態就是掠奪與競賽,這種掠奪性格就是構成有閒階級制度的精神基礎,而此種性格在現代仍未消失,只是轉變為其他表現形式或得到遮蔽,這可以從有閒階級所從事的活動得到證明,歸納起來是以下幾項—政治、戰爭、宗教信仰和運動比賽。Veblen從目的論來解釋有閒階級的各項原則,包括明顯有閒的榮譽生活水準原則、明顯浪費的金錢原則以及脫離工業原則1,有閒階級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榮譽與尊敬,而所有制下的文化傳統認為擁有財富是獲得尊敬的必要手段,因而明顯有閒與明顯消費就是有財有勢的有效證明,造成的結果就是避開生產工作鄙視勞動與從事「炫耀性消費」2。同樣的,這樣的原則也被其他想進入有閒階級的人所利用3,因此,現代社會的運作就是由金錢關係構成的金錢競賽邏輯。有閒階級由於掌握了金錢優勢所以對社會各方面都有主導性的影響4,而有閒階級為了鞏固原有的利益關係而傾向於保守5,中下層階級則窮於應付這個由有閒階級主導的社會而終究無力反抗,因此有閒階級制度將造成文化發展的阻塞。



Veblen揭露了有閒階級展現的矛盾,也就是一旦脫掉有閒階級光鮮亮麗的華服之後,剩下的就是赤裸裸的未開化掠奪本性,這對於上流階層真是一大諷刺,所謂的榮譽與尊嚴都只是虛偽造作,一切高尚的社會活動反而是掠奪本性活生生血淋淋的顯露,在Veblen的啟發下,一切價值都必須重估,換言之,在我們當了這麼多年「野獸」的囊中物之後,讓我們成為真正的人吧!然而,弔詭的是,在Veblen對於社會階段的劃分下,擺脫掉掠奪性格的人們卻被稱為「類人猿文階段」的回歸6,也就是在Veblen的預設下,人類社會的本質就是掠奪鬥爭,真正的和平社會永遠不可能存在,這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弔詭,對於此觀點已有許多討論,所以無須多加批評,比較關鍵的是,Veblen注意到每種制度下的精神基礎與習慣,這對於我們想從心理層次了解階級特性的研究曲徑有很大的啟發,因此,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說明了心理基礎與制度之間的關係,透過這樣的理論觀點徹底挑戰了有閒階級長久屹立不搖的價值與地位。


二、應用領域



Veblen從不同領域說明有閒階級理論的有效性,分別從服裝、宗教信仰、運動比賽與高等教育討論有閒階級的價值觀如何在這些領域中發生作用,而這也影響到許多社會學次領域的討論,以下列出比較重要的領域:



三、相關碩士論文研究


黃世明(2005),清朝台灣有閒階級的休閒風格,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郁婷
(2001)。台北市都會區青少年消費文化初探—以兩所不同社會階級學區之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所教育社會學碩士論文。


駱貞穎(2001)。空間的流動與符號的消費─走向旅遊的社會,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邱瓊音(2005),台灣地區社會階級下不平等休閒現象合理化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


吳俊民(2003),休閒階級衝突之研究—以馬克思階級理論觀點詮釋,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


張家芳(2004),名牌的時尚想像—以台灣真假名牌的使用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延伸書單


葉啟政,2002,〈生產的政治經濟學到消費的文化經濟學:從階級做為施為機制的角度來考察〉。《台灣社會學刊》28153-200


Fernand
Braudel著,施康強、顧良譯。(1999)。《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卷二,第五章〈法國的紳士或長袍貴族〉,貓頭鷹公司出版。


Werner,
Sombart著,王燕平、侯小河譯。(2005)。《奢侈與資本主義》(Luxurious
and Capitalism)。上海人民出版社。


Elias.N.
著,王佩莉譯。(1998)。《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一卷:西方國家世俗上層行為的變化》。北京:三聯書店。


劉成富、全志鋼譯。(2000)。消費社會。(原作者:Baudrillard,
J.)。南京:南京大學。


Georg
Simmel著、顧仁明譯,2001,《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台北:聯經。


Simmel, G., 1957,
“Fash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2.6:541-558.


附錄、有閒階級論摘要


原序


本書的主旨在於討論作為現代生活中一個經濟因素的有閒階級的地位和價值。為了說明或加強論證而採用的一些資料,部分為了方便,部分為了大家對於所熟悉的現象的意義發生物解的可能性較少的緣故,所以總是盡量平直接觀察通過人進階之的事物從日常生活中汲取,而不求之於更深一層的比較奧妙的來源。(P3)





緒言



有閒階級制度在未開化文化下的較高階段獲得了最充份發展;封建時代的歐洲或日本就是例子。在這樣的社會裡,階級的劃分非常嚴格,在階級差別中具有最突出的經濟意義的特點是,各階級義務不同,但是有一共通點就是在性質上屬於非生產的,且是帶點榮譽性的。這類非生產性的上層階級義務,大致歸納起來事以下幾項—政治、戰爭、宗教信仰和運動比賽。(P5)從處於發展階段的那些部落的一些風俗習慣和文化特徵中可看出,有閒階級制度是從原始的野蠻階段到未開化階段的轉變中逐漸浮現的,或者說,是從和平的生活習慣到好戰的生活習慣的轉變中逐漸成長起來的。這個制度能已明確型態出現,顯然必須具備的條件是:(1)部落必須具備以掠奪為目的的生活習慣,在此情況下夠程初期有閒階級的男子們,必須習慣於用武力或策略來從事傷害行為;(2)生活資料的獲得必須相當從容,因而有條件使很大部分的部落成員脫離經常性的辛勤勞動。有閒階級制度是各類義務在早期區別下的自然結果,根據這種區別,有些義務是可尊敬的,有些義務不然。在此古老區別下,凡是可尊敬的義務,可以歸入侵佔的那一類,不值得尊敬的則是那些必要的日常工作。(P9-10)2對於一些事態的習慣看法是由某些利害關係而來的,當利害關係有了變化,對於形成這些看法的依據也會產生變化。(P10)



所謂侵占與勞役之間的差別與男女兩性之間的差別正相一致,在一個以掠奪為目的的狩獵者團體中,戰爭和打獵逐漸成為壯健男子的專職,婦女則從事其他必要的工作。(P14)列入侵佔這一類的義務是可敬的、光榮的、高貴的;而其它不含有侵占成分的義務,由其是含有奴性或屈服意味的那些義務是不直得尊敬的、低賤的、不體面的。關於尊嚴、價值或榮譽這類概念,不論應用到個人或應用到行為,對階級或階級劃分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其心理上的依據可以大致說明如次。一旦生活環境引起人與人之間在效能上的對比,作業本能(the
instinct of
workmanship
7就會使這種對比成為個人之間的競賽性或歧視性對比,在任何社慣於對個人做這種歧視性對比的社會裡,顯然可見的成就將成為人們尋求的目標,這個成就本身的效用就是獲得尊敬的依據,結果,通過作業本能所表現的是力量的徑相炫耀(P16)這裡的假定是,在文化演進的過程中,人類在原始時代是和平的,進化到次一階段以後,戰鬥就成了團體中公認的、特有的義務。只有當掠奪態度已經成為團體中成員的習慣精神狀態,當戰爭已經成為當時生活理論上的主要特徵,當人們對一切人和事已經貫於從戰鬥的立場來做出習慣判斷時,只有在這時才能說達到的掠奪的文化階段(P18)


金錢的競賽



在文化演進的過程中,有閒階級的浮現與所有制的開始是同時發生的。這裡是把有閒階級和所有權兩種制度作為社會結構中的因素來看待,這裡研究的問題所在,一方面是傳統的有閒階級的起源和本質,另一方面是個人所有權的起源。(P20)不論什麼地方,只要建立了私有財產制,在經濟體系中就有了人與人之間對商品占有進行競爭的特性。(P21)所以要占有事物,所以會產生所有制的真正動機是競賽,占有了財富就獲得了榮譽,這事一個帶有歧視性8意義的特徵。(P22)因此,財產的保有一旦成為博取榮譽的基礎,也就成為滿足我們所稱為自尊心的必要手段。在任何情況下,總是以現有的金錢標準為出發點去爭取財富進一步增長,這個傾向是永遠不會改變的;這一點又反過來引起滿足心情的新標準,以自已的財力與同儕對比,又引起了金錢上的新分級。(P26)


明顯有閒



我們目前所要討論的是在金錢上居於優勢的階級,在競賽的這類附屬要求中,最有力的也是最廣泛的一個是必須避開生產工作。然而,要獲得尊敬並保持榮譽,僅僅保有財富或權力是不夠的,有了財富或權力還必須提出證明,因為尊榮只是通過這樣的證明得來的。(P31)在一切有教養的人看來,有閒生活9本身就所生產的結果來說,都是美妙優越的。(P32)換言之,摒棄勞動不僅是體面的,直得讚賞的,而且成為保持身分的、禮俗上的一個必要條件。從經濟的觀點來看,在把"有閒"看作一種義務時,這種義務在性質上是同侵佔生活相關的,但狹義上又有所不同,"有閒"並不留下物質成果,這類出於既有的有閒的非物質跡象是一些準學術性的或準藝術性的成就,和一些不直接有助於人類生活進步的處理方法方面和瑣碎事物方面的知識。(P37)此外,禮貌也是有閒生活的確切證明,另一方面,這種明顯有閒,也因此逐漸發展成為在態度、作風方面的艱苦訓練,發展成為在愛好與事物取捨辨別這些方面的教育(P41)



前一章已經提到,我們有理由相信,所有權制度是對人、主要是對女人的佔有開始,取得這樣財產的動機顯然是:(1)統治與以力服人的性格傾向;(2)利用這些人作為其所有主具有能力的證據;(3)利用它們的勞役。(P43)例如,主人雇用大群僕從,這些專業化僕役的作用不在於實際服務,而在於外觀上的炫耀,所以就那些跟主人最貼近的、在對外接觸中最顯露的僕從們說來,這些人的功用大部分在於它們明顯地脫離生產勞動,在於能由此證明它們主人的有才有勢。(P45)因此,這樣就構成了一種附屬的或派生的有閒階級,其任務是為了原始的或正統的有閒階級的榮譽而執行一種代理有閒(P47)作為現代生活中的代理有閒中,最大表現的是所謂家務勞動。(P52)


明顯消費



在任何高度組織起來的工業社會,榮譽最後依據的基礎總是金錢力量,而表現金錢力量而獲得或保持榮譽的手段是有閒和對財務的明顯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
)。而根據明顯有閒和明顯消費的發展情況來看,兩者所以同樣具有博取榮譽這個目的上的功用是由於兩者共有浪費10這個因素。(P65)


金錢的生活水準



任何現代社會中的大部分人所以要在消費上超過物質享受所需要的程度,其近因與其說是有義在外表的消費上爭雄鬥富,不如說是出於一種願望,也就是想在所消費的財物數量與等級方面達到習慣的禮儀標準。(P76)怎樣才算正派的、光榮的生活方式,這一點大體上是要由這個最高階級來決定的,這個社會的改進方案,在最高的、理想的形式下怎樣的,通過教導和示範來說明這一點,是這個階級的任務。(P77)所謂生活水準,本質上是一種習慣,他是對某些刺激發生反應時一種習以為常的標準和方式,這一個已經習以為常的水準退卻時的困難,是打破一個已經形成的習慣時的困難。(P79)某個人的生活水準應當如何取決於他所隸屬的社會或隸屬階級所公認的消費水準。這種對於可見消費的偏重所造成的後果是,多數階級成員的家庭內部生活較外部生活簡陋,後者則較奢華,那種對私生活隱藏的習慣已經成為社會中上層階級禮儀上的一個顯著特徵。而此種表現最突出的就是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的那些階級。(P83)


金錢的愛好準則



明顯浪費定律的淘汰性監視下,產生了一種公認的消費準則,他的作用是使消費者在對物品的消費上,在時間與精力的使用上,能夠保持高價與浪費的一定標準。(P85)這種榮譽浪費的準則對於觀念、審美觀念、效用觀念、宗教或禮儀配合方面的觀念以及科學真理的觀念,都發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P86)



(例子,蠟燭、寵物、藝術品、書籍…)


服裝是金錢文化的一種表現



服裝的需要主要是"高一層的"或精神上的需要。(P123)我們把明顯浪費這個廣泛原則作為服裝的一個偉大的、最有力的規範。此外,在服裝結構中,還要能表明穿的人實際上無法從事生產勞動,最後,服裝不但在高價上和不方便上必須有明顯的表現外,還必須講就時新(時尚)(P126)現在將這一歸納結果應用到女裝方面,所有那些高跟鞋、長裙、胸衣、不切實際的女貌以及不顧到舒適度的一般現象,是一切文明婦女服裝的顯著特徵;這一切事實說明,在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中,理論上婦女仍然處於依賴男性的地位,老實說,婦女之所以要做這樣的打扮,就是因為他們處於奴役地位,在經濟職能的分話中接到的任務是,為它們主人的支付能力做出證明(P133)


工業的脫離與保守主義



人類在社會中的生活,正同別種生物的生活一樣,是生存的競爭,因此事一種淘汰適應的過程,而社會結構的演進,確是制度上的一個自然淘汰過程。制度,不但其本身是精神態度與性格特徵的一般類型或主要類型所由形成的淘汰適應過程的結果,而且也是人類生活與人類關係中的特有方式,因此,反過來說,他也是淘汰的有力因素。(P138)然而,就這裡的研究目的來說,關於適應過程的性質這一問題還是次要的,主要問題在於如何通過這一方式或那一方式使制度變化和發展。制度實質上就是個人或社會對有關的某些關係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習慣,而生活方式所由構成的是,在某一時期或社會發展的某一階段通行的制度的綜合,因此從心理學的方面來說,可以概括地把它說成是一種流行的精神態度或一種流行的生活理論。(P139)因此,社會結構要發展,要同改變了的行事相適應,只有通過社會中各階級思想習慣的變化。(P140)



制度與習慣觀念因環境改變而做出調整,是對於外來的壓力的反應,其性質是對刺激的反應。然而,富裕的有閒階級,對於促進變化與調整的經濟力量,處於有所庇蔭11的地位,還有一層,有助於制度調整的一些力量,尤其是在現代工業社會的情況下,差不多完全是屬於經濟性質的。(P141)也就是,人們對於何者為善、何者為美的觀念上,其引起變化的手段主要是金錢壓力。(P143)有閒階級是一個保守階級(P145)而此保守性漸漸被看作是榮譽的標志,換言之,保守主義是上流社會的特點,是正派作風,相反地,講求革新是下流社會現象,是庸俗態度。(P147)此外,有閒階級制度足以造成下層階級的保守性,其方式是盡可能地剝奪後者的生活資料,使之消費縮減、精力消耗到無力從事學習和採納新思想習慣。(P149)總的來說,有閒階級制度會直接阻礙文化發展的原因有:(1)這一階級本身所固有的慣性;(2)他在明顯浪費和保守主義上一貫的示範作用;(3)這一階級本身所依據的財富與生活資料不均等分配制度所發生的間接作用。此外,還有就是有閒階級的實際利益。(P150)上層階級在經濟事項所關懷除了企業利益以外很少別的,而考慮社會問題卻主要是這個階級的責任。(P152)



有閒階級與經濟過程的關係是金錢關係,是營利的而不是生產的關係,是剝削的而不是服務的。這理的目的是要指出,這類階級對工業操作和對經濟制度的關係性質是什麼。它們的職務是寄生性的,它們所關切的是把它們可以移轉的財產轉移給自己使用,把任何歸他們掌握的財產保持在手,企業界的傳統就是在這個掠奪或寄生原則的淘汰間是下成長起來的,但這類金錢的制度並不完全適合今天的形勢,因此金錢階級所關懷的是金錢制度要如何改變而使工業操作獲得最好效果。(P152)


古代遺風的保持


明顯浪費與工業脫離這兩個廣大原則之所以影響到文化發展,一方面是由於他們足夠支配人們的思想習慣,從而控制制度的成長,另一方面,它們有選擇地保留有利於有閒階級結構下生活便利的某些性格特徵。(P154)在一般情況下,現代文明人類在遺傳性格上有保持傾向的,就是這種近代的—遺傳性上依然存在的—掠奪文化或準掠奪文化所特有的人性變形。(P156)現代經濟制度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範疇--金錢的和工業的。這兩類工作對性格傾向的要求,彼此是在實質上有差別的,金錢工作的訓練所發生的作用是,保持並培養這些掠奪傾向和掠奪意志,實現這一點的方式是,一方面對於從事這一類工作的個人和階級進行教育,另一方面,對於不適合這一類工作的個人和家族加以淘汰和排斥。(P166)金錢工作是有榮譽性的,其榮譽程度遠遠超過工業工作。(P167)簡言之,有閒階級生活和有閒階級生活方式是有助於未開化氣質的保存,所保存的主要是那些屬於準和平的或資產階級的變型,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存著掠奪變型的未開化氣質。(P173)


遺留到現代的尚武精神


有閒階級制度有助於運動比賽和歧視性侵佔這類活動的持續存在。(P194)


信賴命運


賭博習性是未開化氣質的又一個附屬特徵,大都認為它的過度發展,對任何社會總的最高度工業效能將是一個障礙。賭博習性中的主要因素是信賴命運。在進一步的動機是期望,是預期可以致勝者,或預期可以獲勝的那一方面的參與者,希望以失敗者為吸生,從而增加他這一放的優勢。(P200)表現在賭致上的信賴命運,是隨著掠奪衝動而來的。(P200)信賴命運觀念的簡單型態,就是對事物和局勢的不可思議的目的性傾向的這種本能感覺,信念從這個簡單的萬物有靈觀點出發,通過不知不覺的演進,逐漸轉變到了第二個、派生的型態,就是對於一種不可思議的超自然力相當明確的信念。(p202)神人同型觀念和尚武精神是相互關聯的,同這一點密切結合在一起的事實是保持有利於身分制的那種性格。(p209)


宗教信仰


一方面,使人們傾向於運動競賽和使人們傾向於神人同型同性教派的是同一氣質,另一方面,運動競賽習慣足以促使從宗教信仰得到滿足的那種習性發展。在掠奪本能與萬物有靈觀點支配下的未開化人類性格,通常都是傾向於這兩個方面的。掠奪性格必然使人們加強個人尊嚴觀念和各個人之間的相對地位觀念,凡是以掠奪習性為構成各種制度的主要因素的那種社會結構,就事以身分制為基礎的結構。(p218)有閒階級制度的作用是,對古老的人類性格,以及社會在近期的生產發展中要加以排斥的那些古老的文化因素加以保持,甚至使之發揚光大。(p239)


非歧視性利益的殘存


由於經濟要求的壓迫和身分制的衰退,神人同型同性教派以及屬於這類教派的宗教信仰禮俗,有越來越大部分隨著時間進展而不斷地崩解,這使得後其中的信仰方式產生相異的動機。(p240)宗教生活中的非歧視性殘餘—


對環境或對一般生活過程的何協觀念—以及仁愛和友情衝動,族以普遍形成人們在經濟目的上的思想習慣。這些動機都和有閒階級制度的基本原則不相容。有閒階級制度以及在文化發展中與之交織在一起的神人同型同性教派的基礎是歧視性對比習性,而生活方式的實際準則是在時間上與物質上的明顯浪費和脫離工業操作。(p241)


對於經濟制度的發展作一般討論、對代理有閒和服裝問題作專題討論時,曾經附帶提到,婦女在現代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與同階級的男子所處的地位比較,更加廣泛和更加徹底地和作業本能的刺激不相協調。但同樣明顯的是,在婦女的氣質中,含有愛好和平、反對不求實際這一本能的較大成分。因此,現代工業社會中的婦女,對於公認的生活方式與經濟局勢的要求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具有比較深切的感覺,這並不是一個偶然情況。(p254)


由掠奪文化和準和平文化而來的習性,是民族中某些基本素性與精神特徵比較短暫的變型,這些素性和特徵是在早期、原始類人猿文化階段的長期鍛鍊中構成的,那個時候過的是和平的、比較未分化的經濟生活,生活的鍛鍊是在比較簡單、較少變化得物質環境中進行的。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新婦女運動所標制的是,向比較廣泛類型的人類性格復歸的一種傾向,或者可以說是人類性格在較少分化的型態上的表現。(p259)有閒階級在這種原始類人類的人類性格的再現中所起的作用,並非一貫支持,也不是一貫阻礙。(p260)明顯浪費準則和禮儀生活準則吸收了歧視性競爭中人們的剩餘精力,所以在沒有能力在非歧視性生活方面有所表現。(p260)


高級學識是金錢文化的一種表現


旨在使屬於某些範疇的洽當思想習慣得以在後代保存的學校教育獲得社會常識的認可,並且與公認的生活方式結合在一起。這裡的研究目的是說明有閒階級觀念影響教育的方式和趨向。(p261)學識在開頭時可以說是教是代理有閒階級的副產品。(p263)這說明了為什麼在一切原始社會中,知識階級在形式、成規、品味等級以及儀式、禮服與一般學術用具等等方面,是非常認真、非常拘泥的。(P264)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傾向,足以進一步證明教育制度與社會文化之間的密切關係,那就是工業巨頭漸漸代替教士,成為研究高級學識的學校領導人。(P268)從學校和知識階級對代女子教育問題的態度可以看出,學識是在什麼程度上脫離教士的古老身分和有閒階級的特性。之前說過,女子是原始奴隸階級,因此女子是不容許參加高級學識的,直到最近,在現代工業最發達的社會,高等學校才向女子自由開放。(P269)在今天的一些富有盛名的高等學校中,體育運動極為風行,這是與上述情況朝向同一方向的。(P271)在進一步談有閒階級成員直接參加的知識的推進,由於榮譽生活準則的驅使,它們在智力方面尋求表現時,偏重的是古典的或徒務外觀而不講究實際的學識,不是與社會工業社會有關的一類科學。(P270)有些學識是以智力和認識力方面為主,也就是所謂真正的科學,然而,作為有閒階級生活所特有的一些思想習慣,所著重的是個人統治關係,在從這一點出發,所注意的是關於榮譽、功績、聲望、地位等等的歧視性概念,構成科學主題的事物因果關係,在這樣的觀點下是看不到的。因此,看來極有可能足以引起有閒階級注意的,應當是有關金錢或其它榮譽價值的歧視性對比方面,而不是認識力方面。(P275)


近來在大專學校的教學範圍內發生了某些具體變化,那些比較著重實際而有助於提高公民智能與工業效率的學科,部分地代替了人文學—人們足以促進傳統的”文化”、特性、愛好和觀念的那些學科。(P278)這裡問題是,這類比較新的學識對於現代工業環境下的有效集體生活,能夠促進或妨礙到什麼程度,對於現代經濟局勢的進一步順利適應能夠發生多大的推進作用。(P281)以一定程度的明顯浪費作為一切榮譽學識的一個附隨事物的傳統要求,使我們對學識方面的愛好準則和適用性準則受到了影響,就同我們對鑑別製造品的適用性受到同一原則影響的情形一樣。(P283)作為一個獵取榮譽的手段,明顯消費所受到的重視已經越來越超過明顯有閒了,因此取得古代語言知識這一要求已經不像以前那樣迫切,然而,古典學並沒有喪失其作為學者聲望絕對價值的證明,(P283)因為古語的優點是在於它具有榮譽性,由於他是繁重的、艱難的、過了時的,由於它具有浪費時間和避免使用並且不需要使用直接了當的現代語言的證明作用,因此是具有榮譽性的。(P286)






1
參考P152。脫離工業意味著有閒階級與經濟過程的關係是金錢關係,是營利的而不是生產的關係,是剝削的而不是服務的,Veblen將有閒階級與工人階級之間的對立取代了資本家和無產階級之間的對立。




2
參考第三章<明顯有閒>和第四章<明顯消費>




3
參考第五章<金錢的生活水準>




4
參考第六章<金錢的愛好準則>




5
參考第八章<脫離工業與保守主義>




6
參考Veblen對於新婦女運動的詮釋(P259)




7
作業本能:行動主動者的愛好,所耗的是有效果的工作,所惡的是不切實際的努力,所推重的是事物的實用性和有效性,鄙視的是不切實際、浪費和無能,這種習性舊稱做作業本能。(P15)




8
使用"歧視性"這個字眼時,對於用這個字眼來形容的任何現象並沒有褒貶的意思,這個字眼在這裡以學術意義來使用,是用來形容人與人之間的對比,這種對比的目的是在於按照人們在審美觀念上或道德觀念上的相對價值來分等級,從而確定在心理上他們自己所設想的或別人所設想的相對自得程度。,歧視性對比是對人們價值的一種評價方式。(P28-29)




9從希臘哲人的時代到今天,那些思想豐富的人認為要享有價值的、優美的或甚至是過得去的人類生活,首先必須享有相當的餘閒,避免跟那些為直接供應人類生活日常需要的生產工作相接觸。(P32)




10
稱作"浪費",是因為這種消費從整體說來,並無益於人類生活或人類幸福,而不是因為從實行這種消費的各個消費者立場來說是浪費或精力的誤用。(P73)




11
時限調整的迅速與便利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任何一個時期的形勢對社會中各個成員發生影響的直率程度,所謂直率程度指的就是各個成員在環境的拘束力之前的暴露程度。如果處於有所庇蔭的地位則反應較遲緩,對於社會轉變有阻滯作用。(P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