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川雄,<問題意識的建構及其在研究過程中的意義:一個詮釋學的觀點>,收入林本炫、周平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頁21-58。
本文主章問題意識是一個動態過程,能在研究過程中能夠指引、限定及開顯出研究方向。換言之,問題意識從研究開始到最後是一連串的過程與轉化,那麼,是否意味著研究方向轉向的可能性,假如研究方向無法前後統一連貫,是否會造成言就無法進行,以及造成許多無法預期的困難?
什麼是問題意識建構?
問題意識-------理論創新與經驗洞察
問題—方法與技術
詮釋學路徑:聚焦、主題化、理念型建構、立體化、結晶化
經驗論取向與檢驗論取向
前面所言「問題意識在方法討論中受到普遍的忽視與遺忘」,以及「問題被線性的研究邏輯鎖死在封閉環節中」,這兩個限項基本上與我們對理論的看法、對經驗的認定,以及對理論如何運用在經驗研究之中的見解有十分密切的關係。這也與社會人文言就中長久以來的理論研究與經驗研究的割裂狀態有關。(P25)我們的基本主張是:研究之進行應該創造出一個讓理論與經驗之間相互滲透與對話的空間,促使理論充滿經驗的指涉,經驗充滿理論的意涵。簡言之,一種活生生的、劇有動態辯證發展的問題意識的建構歷程,應該被帶入研究實踐的過程中,並成為轉動研究的軸心與引導研究之力量。(P26)
三、詮釋學處境與經驗的開放性
研究的出發點:詮釋學處境
詮釋學處境是指人類作為「此在」的存有者,進入理解狀態是其基本的存在狀態。正因為這樣的處境,意義對於理解者而言,並不是一個客觀自存的東西,而是根據人在特定傳統與歷史情境下意向性投射而產生出來。事實上,理解在本質上也是理解者完成的一種「意義的預先籌畫」。問題意識對研究者而言,正可以被視為研究者對其研究對象的意義的「預先籌畫」,這是研究的前提條件之一。
詮釋學經驗的開放性
哲學詮釋學帶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發是他對於所謂「經驗」的看法。在詮釋學的意義下,研究力成可以被視為我們對特定對象之經驗不斷擴大與加深的歷程,而不是針對某一封閉的經驗進行更精確的檢定過程。由於經驗會與研究的進展不斷辯證發展,這實質上代表著問題意識在其中也被不斷地修正或重新建構,不同的問題置疑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新經驗,事實上,經驗與問題兩者會呈現相互辯證發展得態勢,這正是研究的真相。
四、研究的基本思維模式:對話與問答邏輯
真正的對話關係
研究對象並非是不發聲的對象或客體,等待我們肢解與分類,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宇我們產生對話關係的存有,因此研究不是獨白,而是對話,不是單一主體,而是相互主體。問題意識本身就是一連串的提問所構成,他除以讓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進入對話關係中,獨白意識被溝通意識所取代—這是以「善良意志」為基礎的溝通交往。事實上,對話邏輯預設了經驗的開放性,而經驗的開放性則預設了問題的結構。(Gadamer)問題的本質包含:問題具有某種意義。但是意義是指方向的意義,所以問題的意義就是一種使答覆唯一能被給出的方向,假如答覆想是有意義的、意味深長的答覆的話,問題使被問的東西轉入某種特定的背景中,問題的出現好像開啟了被問東西的存在。
(※就好比生病的時候,哪裡痛哪裡才會被引起注意,而生病本身就是某種正常的東西出現問題,當問題被意識到時,則開啟了被問東西的存在)
問題意識與問答邏輯
一個例證<<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總體問題意識的方向:西方之文化獨特性是如何產生的?也就是自由勞動的理性組織(資本主義企業)如何產生。
對此議題的問題意識是如何構想?對表面的解釋提出質疑,一步步的反駁現有解釋並指像一個現象,於是所有問題就聚焦了,也就是宗教信仰才是解釋的關鍵。接著他開始「主題化」,資本主義精神和新教倫理,問題的焦點轉向探討這兩者的關係。透過聚焦和主題化的過程(第一卷問題),Weber的問題意識就開始清晰了,也促使經驗資料開始「立體化」。(第二卷要探討的主題)
韋伯獨特的論證方法是建構理念型,他認為概念的定義是在研究之後才產生的,透過各種因素的交織搓揉才使資本主義精神作為一種理念型逐漸有明確的定義,在理念型中,韋伯就是讓已經立體化的資料開始「結晶化」,對資料進行有方向意義的詮釋與重新建構,此時已是韋伯用自己的理論觀點去重新對資料作詮釋,換言之,任何的詮釋都不是唯一的解釋,如果神學和韋伯的討論有很大出入,就是因為彼此有不同的問題意識所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