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anyi注意到一件怪事,人總是傾向於確認自己已經知道的事而鮮少批判自己的想法,他對於這種怪現象的解釋論點是,人知識的形式分成明示知識(explicit knowledge) 和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一般人只注意到明示知識(文化遺產),但他想強調的論點是,默會知識才是主宰人類知識的主要原則。默會知識是不具批判性的知識,構成了個人整體的心靈地圖,會影響個人知識的獲取、個人偏好的形成與引導求知的渴望,即使是驗證明示知識的過程也是屬於形成默會知識的一個行動過程,Polanyi對此知識經驗的涵蓋稱之為「了解」(understanding)。
然而,一般人會質疑這種了解的過程無法帶來知識的推進,因此Polanyi以支援意識與焦點意識之間的區分來尋求默會知識與明示知識之間的超越。簡言之,要將默會知識轉化成明示知識就要經過焦點轉化的過程,支援意識包含的是細節,只要將焦點轉到細節身上,就能將原本屬於默會知識的細節轉變成明示知識,反過來想,要尋求明示知識的推進,就要向內所求默會知識,而此方法就是探求個人內在心靈,而此心靈會推動著個人去探求新的明示知識,在此來回反覆的過程,個人的心靈生命會不斷成長,特別要強調的是身體,身體是我們探求知識的工具也是感覺的存在主體,因此,當新的知識注入我們的身體時,我們就會構成一個新的生命模式,一方面不斷累積知識,另一方面也會產生求知的動力。
Polanyi對我的啟發來自對於知識的認識,假如我們不了解自己知識形成的過程,我們就會放棄發現或發明知識的可能,此外,因為Polanyi確認了「了解」是一個有效的知識形式,才重新確認了社會學研究的研究價值。而我目前面臨的瓶頸是如何尋找研究問題,Polanyi對我的建議應該會是,向內探詢心靈深處,用心去感應問題所在與心之所向,或許現在不很明白自己真正的關懷,但隨著默會知識的浮現,必然會將自己導引到真正渴望的方向。
另外一個啟發是關於為何要讀經典的問題。社會分析基本著作的基本精神就是希望我們能跟大師的心靈做直接的互相碰撞,我認為有其道理卻有其限制,讀經典一方面是借由大師傳遞明示知識而喚醒屬於我個人的默會知識,另一方面,在「了解」的過程也是累積我的默會知識,於是開啟下一步尋求知識的動力,所謂的自我超越就是在反覆搓揉的過程中進行,然而,我說的限制在於,要「了解」大師的明示知識意味著必須擁有同等的默會知識,才能如實掌握大師所傳遞的訊息,這就是教育必須循序漸進的道理,換言之,儘管強調用心靈直接與大師相遇的讀書方是有必要性,但不容忽視的是,讀原典的方式可能也要因個人默會知識的程度而異。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博蘭尼演講集,第一講 了解我們自己(P3-22)
第一講 了解我們自己
我們每獲得知識,就是用尚未與我們既有知識的對象合併的事物來擴大世界—人類的世界;以這層意思而論,完全的人類知識必定是不可能的事。這件怪事的解決之道寓於下面這個事實:人類知識有兩種,第一種為明示知識(explicit knowledge,文字或地圖或數學公式所指之物),第二種為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未成形的知識,我們做一件事時對該件事所具的知識),那麼,我們可以說我們「一向是默會地知道自己正在執信自己的明示之視為真理」。問題在於,我們是不是滿足於此。我將表明默會致知其實是一切知識的主宰原則,拒斥默會致知,將會自動牽連到拒斥一切知識。首先我要證明,致知者所借以塑造其知識的個人助力顯然兼得主宰致知的「最低層次」以及人類智能的「最高成就」;然後,我要把我的證明延伸到那形成人類知識之大體的「中間地帶」--我們不太容易辨認默會係數的決定性角色的灰色地帶。(P5-6)
首先,要談人類最原始的致知形式,在這個形式,我們下降到人類同動物空有的智能形式,隔處於語言之外的那種智能。默會知之與明示知之的根本邏輯差別在於:我們能夠用批判性的方式反省明示地陳述出來的事物,但是無法以這個方式反省我們對一項經驗的默會知覺。以老鼠跑迷陣為例。(P7)非明言的知識只能夠由一個事物觀點跌跌撞撞到另一個觀點,以此摸索前進,因此,用這方式獲取並且執持的知識可稱為「非批判性」的知識。比起一位初入新地的探索者,一位具備了他旅程詳細地圖的旅人享有極為明顯的智識優越性—然而,那位探索者的摸索進步乃是一項比資料齊全的旅人之行優秀得多的成就。這種運作由於是在更新現有的明示架構,因此無法在這架構之內作成,而必須依靠我們同動物共有的那種跌撞摸索式的一再重新取向,為有憑藉老鼠學跑迷陣時使用的那種默會力量才能發現新奇事物 。(P9)
這些運作可以將經驗加以含攝(comprehend),也就是使經驗有意義起來;把這一切運作全部涵蓋起來的字就是「了解」(understanding)。近代科學棄絕任何了解事物隱情的企圖,他的哲學譴責任何這種努力,說這種努力是模糊、令人歧誤,以及完全不科學的,但是我不肯理會這種警告。我已經彰明心靈的純粹默會運作乃是了解的過程;現在我要進一步擬議:對文字以及對其他象徵的了解也是默會的過程 。(P11)對一項描述性的了解必定包含把該陳述關聯於其主題的能力(用意、所作所為),以及藉由該陳述本身而得到對該主題的了解。(P12)此外,地圖、表解、書籍、公式等,為我們提供奇妙的機會去從日新又新的觀察點認識我們的知識,這個認識本身通常是一種默會行動,類似於我們在前語言層次對環境獲得智識控制的那種默會行動,因此,也類似於我們所藉以做成新發現的那種創造性重組過程。所以,這使用的本身—把種種體材累積起來、細思以及重新考慮,使成為命指這些題材的象徵—是一種默會、非批判性的過程。簡言之,我們的結論就是:知識的默會、個人係數也主宰明示知識的領域,而且在一切層次,這係數都代表人類獲取並執持知識的終極能力。(P14)
致此我們就能有效面對由知識的非批判性格所引起的問題(指那件怪事)。這樣的立場,我們似乎把能夠自以為是得把隨意決定的事物定義為知識,然而,我想闡明的信念是:我們的心靈同實像接觸的能力,以及那股促使我們去接觸的智識熱情,往往足以引導我們的個人判斷,使我們的個人判斷充分達成我們特殊使命範圍內的真理。(P15)在了解的行動裡,最能夠清楚看到默會致知的結構。我們可以說,含攝一組項目—一個整體的諸部分—的時候,我們注意力的焦點是從這些先前未經攝悟的細部轉移,成為對這些細步的接合意義的了解,我們將這種意識稱為對細部的「支援意識」(subsidiary awareness),以對比於注意力定著在細部本身時的「焦點意識」(focal awareness)。(P16)
由此,我將論證支援知識與焦點知識的區分,同時,彰明此一區分如何超越默會知識與明示知識的區分。象徵所以能夠做為意義的工具,是由於我們知道它們,又把它們當做輔助,使他們把我們的注意力定著於象徵的意義,工具、機械、探針也是這個道理。工具是我們手的延伸,而他們也能作為我們的感官的延伸,特別是我們的身體在宇宙裡有一個特別的地位:我們從來沒有把我們身體的本身當作注意的對象,我們的身體恆嘗試用為我們對環境的智識控制與實用控制的基本工具,所以我們對自己身體的意識是支援意識。當然我們的身體也不只是工具而已,我們存在為有感覺的主動人類,而這意識就是我們存在的本質。(P17)每當我們把一個工具同化為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分就會歷經某種改變,我們擴張而成為新的生命模式 。支援性意識是指我們的心靈內斂於一個明言架構之中,那個明言架構被我們接受,成為我們了解的安居之家,那是我們的了解能夠生活並且成長於其上的土壤,他永久都日益滿足我們的了解,對清晰與連貫的渴望。由此反映一個事實:種種理性的致知(rational knowing)都必定出於致知者存在地(existentially)參與那些被他意識成具有接合意義或目的的細部。因此,被知而不在焦點上的細部是無法一一被確指出來的。要知道一個人的心靈,也惟有用內斂知之道才行—內斂於其外表顯像的那些無由一一確指的細部之中 。(P19)
至此,我們就從個人的致知事物說到相等心靈的個人之間的相會與交接了,這兩者之間有通續性。不過,有些攝悟特徵,我必須使他有充足份量,我提過我們的「了解渴求」,還提過那股促使我們同實相接觸的智識熱情,這些熱情是追求高遠希望的強大力量,那麼,如果知識的塑造是由於我們注入新的存在形式之中而達成,那麼,知識的獲取應該就是我們生命中最深力量所推動的。(P19)事實上,我們明白,為了解決一道煩難的問題而在三受挫,會破壞求解問題者的情緒平衡—即使這求解者是一隻動物,也是如此。至於人類,我們可以說,他的整個感覺宇宙 ,一如他的整個人類智能,是由他所學習的明言遺產所喚起的,我們也知道,這個教育過程裡的每一增長都是他不斷成長的心靈自發行動所引起的。對於一顆警醒的心靈,貌似可解之物都提呈一道問題,並且鼓勵他看到發現的遠景。長此以往,這顆主動的心靈會利用層出不窮的新機會去經歷一個改變:一個將使他更能夠滿足她那屢經修正了的自我的改變。
發現、發明—這些字眼有幾個言外之意,令人想起我先前說過的話:了解乃是追尋一個隱藏著的實相。(P20)我認為,一項熱情的含攝(passionate comprehension)必然欣賞他所含攝之物的完美,這個適時由伴同發現而識的喜悅,關於這股喜悅的來源,最普遍的說法是美(beauty)。心靈受到具有美好解決法之希望的美好問題吸引;心靈著迷於一項美好發現的種種線索,不厭其煩地追求一項美好的發現遠景。因此,單單由於受到了解,一件複雜藝術品的內在和諧就能夠喚起我們深遠的敬佩。(P21)其實,單說由物理學到應用數學、進而到純粹數學好了,在準確科學的內部,也可以完成從觀察到評價的通續過程,即使是物理學,其基礎雖然在於觀察,也還是頗為倚種智識的美感。數學是觀念的音樂,音樂是感性的數學。因此,我們可以一直擴延我們的透視,擴延到人類思想的全境。就這樣,我們承認了解是有效的知識形式,而這承認也就是預伏著一個篤定的過渡:從研究自然,到面對在普遍理想的天宇壟籠罩之下負責任行動的人類。(p22)
參考資料
Michael Polanyi著;彭淮棟譯(1985),博蘭尼演講集:人之研究、科學、信仰與社會,默會致知,台北市:聯經出版。
我們每獲得知識,就是用尚未與我們既有知識的對象合併的事物來擴大世界—人類的世界;以這層意思而論,完全的人類知識必定是不可能的事。這件怪事的解決之道寓於下面這個事實:人類知識有兩種,第一種為明示知識(explicit knowledge,文字或地圖或數學公式所指之物),第二種為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未成形的知識,我們做一件事時對該件事所具的知識),那麼,我們可以說我們「一向是默會地知道自己正在執信自己的明示之視為真理」。問題在於,我們是不是滿足於此。我將表明默會致知其實是一切知識的主宰原則,拒斥默會致知,將會自動牽連到拒斥一切知識。首先我要證明,致知者所借以塑造其知識的個人助力顯然兼得主宰致知的「最低層次」以及人類智能的「最高成就」;然後,我要把我的證明延伸到那形成人類知識之大體的「中間地帶」--我們不太容易辨認默會係數的決定性角色的灰色地帶。(P5-6)
首先,要談人類最原始的致知形式,在這個形式,我們下降到人類同動物空有的智能形式,隔處於語言之外的那種智能。默會知之與明示知之的根本邏輯差別在於:我們能夠用批判性的方式反省明示地陳述出來的事物,但是無法以這個方式反省我們對一項經驗的默會知覺。以老鼠跑迷陣為例。(P7)非明言的知識只能夠由一個事物觀點跌跌撞撞到另一個觀點,以此摸索前進,因此,用這方式獲取並且執持的知識可稱為「非批判性」的知識。比起一位初入新地的探索者,一位具備了他旅程詳細地圖的旅人享有極為明顯的智識優越性—然而,那位探索者的摸索進步乃是一項比資料齊全的旅人之行優秀得多的成就。這種運作由於是在更新現有的明示架構,因此無法在這架構之內作成,而必須依靠我們同動物共有的那種跌撞摸索式的一再重新取向,為有憑藉老鼠學跑迷陣時使用的那種默會力量才能發現新奇事物 。(P9)
這些運作可以將經驗加以含攝(comprehend),也就是使經驗有意義起來;把這一切運作全部涵蓋起來的字就是「了解」(understanding)。近代科學棄絕任何了解事物隱情的企圖,他的哲學譴責任何這種努力,說這種努力是模糊、令人歧誤,以及完全不科學的,但是我不肯理會這種警告。我已經彰明心靈的純粹默會運作乃是了解的過程;現在我要進一步擬議:對文字以及對其他象徵的了解也是默會的過程 。(P11)對一項描述性的了解必定包含把該陳述關聯於其主題的能力(用意、所作所為),以及藉由該陳述本身而得到對該主題的了解。(P12)此外,地圖、表解、書籍、公式等,為我們提供奇妙的機會去從日新又新的觀察點認識我們的知識,這個認識本身通常是一種默會行動,類似於我們在前語言層次對環境獲得智識控制的那種默會行動,因此,也類似於我們所藉以做成新發現的那種創造性重組過程。所以,這使用的本身—把種種體材累積起來、細思以及重新考慮,使成為命指這些題材的象徵—是一種默會、非批判性的過程。簡言之,我們的結論就是:知識的默會、個人係數也主宰明示知識的領域,而且在一切層次,這係數都代表人類獲取並執持知識的終極能力。(P14)
致此我們就能有效面對由知識的非批判性格所引起的問題(指那件怪事)。這樣的立場,我們似乎把能夠自以為是得把隨意決定的事物定義為知識,然而,我想闡明的信念是:我們的心靈同實像接觸的能力,以及那股促使我們去接觸的智識熱情,往往足以引導我們的個人判斷,使我們的個人判斷充分達成我們特殊使命範圍內的真理。(P15)在了解的行動裡,最能夠清楚看到默會致知的結構。我們可以說,含攝一組項目—一個整體的諸部分—的時候,我們注意力的焦點是從這些先前未經攝悟的細部轉移,成為對這些細步的接合意義的了解,我們將這種意識稱為對細部的「支援意識」(subsidiary awareness),以對比於注意力定著在細部本身時的「焦點意識」(focal awareness)。(P16)
由此,我將論證支援知識與焦點知識的區分,同時,彰明此一區分如何超越默會知識與明示知識的區分。象徵所以能夠做為意義的工具,是由於我們知道它們,又把它們當做輔助,使他們把我們的注意力定著於象徵的意義,工具、機械、探針也是這個道理。工具是我們手的延伸,而他們也能作為我們的感官的延伸,特別是我們的身體在宇宙裡有一個特別的地位:我們從來沒有把我們身體的本身當作注意的對象,我們的身體恆嘗試用為我們對環境的智識控制與實用控制的基本工具,所以我們對自己身體的意識是支援意識。當然我們的身體也不只是工具而已,我們存在為有感覺的主動人類,而這意識就是我們存在的本質。(P17)每當我們把一個工具同化為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分就會歷經某種改變,我們擴張而成為新的生命模式 。支援性意識是指我們的心靈內斂於一個明言架構之中,那個明言架構被我們接受,成為我們了解的安居之家,那是我們的了解能夠生活並且成長於其上的土壤,他永久都日益滿足我們的了解,對清晰與連貫的渴望。由此反映一個事實:種種理性的致知(rational knowing)都必定出於致知者存在地(existentially)參與那些被他意識成具有接合意義或目的的細部。因此,被知而不在焦點上的細部是無法一一被確指出來的。要知道一個人的心靈,也惟有用內斂知之道才行—內斂於其外表顯像的那些無由一一確指的細部之中 。(P19)
至此,我們就從個人的致知事物說到相等心靈的個人之間的相會與交接了,這兩者之間有通續性。不過,有些攝悟特徵,我必須使他有充足份量,我提過我們的「了解渴求」,還提過那股促使我們同實相接觸的智識熱情,這些熱情是追求高遠希望的強大力量,那麼,如果知識的塑造是由於我們注入新的存在形式之中而達成,那麼,知識的獲取應該就是我們生命中最深力量所推動的。(P19)事實上,我們明白,為了解決一道煩難的問題而在三受挫,會破壞求解問題者的情緒平衡—即使這求解者是一隻動物,也是如此。至於人類,我們可以說,他的整個感覺宇宙 ,一如他的整個人類智能,是由他所學習的明言遺產所喚起的,我們也知道,這個教育過程裡的每一增長都是他不斷成長的心靈自發行動所引起的。對於一顆警醒的心靈,貌似可解之物都提呈一道問題,並且鼓勵他看到發現的遠景。長此以往,這顆主動的心靈會利用層出不窮的新機會去經歷一個改變:一個將使他更能夠滿足她那屢經修正了的自我的改變。
發現、發明—這些字眼有幾個言外之意,令人想起我先前說過的話:了解乃是追尋一個隱藏著的實相。(P20)我認為,一項熱情的含攝(passionate comprehension)必然欣賞他所含攝之物的完美,這個適時由伴同發現而識的喜悅,關於這股喜悅的來源,最普遍的說法是美(beauty)。心靈受到具有美好解決法之希望的美好問題吸引;心靈著迷於一項美好發現的種種線索,不厭其煩地追求一項美好的發現遠景。因此,單單由於受到了解,一件複雜藝術品的內在和諧就能夠喚起我們深遠的敬佩。(P21)其實,單說由物理學到應用數學、進而到純粹數學好了,在準確科學的內部,也可以完成從觀察到評價的通續過程,即使是物理學,其基礎雖然在於觀察,也還是頗為倚種智識的美感。數學是觀念的音樂,音樂是感性的數學。因此,我們可以一直擴延我們的透視,擴延到人類思想的全境。就這樣,我們承認了解是有效的知識形式,而這承認也就是預伏著一個篤定的過渡:從研究自然,到面對在普遍理想的天宇壟籠罩之下負責任行動的人類。(p22)
參考資料
Michael Polanyi著;彭淮棟譯(1985),博蘭尼演講集:人之研究、科學、信仰與社會,默會致知,台北市:聯經出版。
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田野筆記:傳統市場0329
移動路徑:先走一遍流動攤販之後折回來,停留在觀察點一,之後才走進市場內步。觀察點一位於巷口轉角,面對一個菜販和賣衣服,左邊是有店面的魔術內褲,右邊隔一條巷子賣芋頭簽和熟玉米,巷子內則有一攤賣嬰兒和童裝。市場內的觀察點二則是離出口不遠的蔬菜販,老闆是一位60歲左右的先生。
田野筆記:
我在觀察點一站了快30分鐘,但是媽媽完全沒有理我,不斷忙自己的事,譬如將豬耳多切三段後送到碎肉機切成條狀,之後裝盒,一盒50或100,會以不同的搭配方式裝盒,在我觀察的三十分鐘左右,媽媽很少招呼客人,只會偶爾喊一句「豬腳肉」(台語),客人來了他也不會很熱心的招呼,通常是問「要什麼?」(看起來都不像是熟客),熟客會直接自己夾或是點選旁邊未裝盒的部分,常來的人老闆才會問要不要胡椒粉或醬料。在這段時間內只有兩個熟客,一位是中年女性,一來就說「小姐,幫我裝豆乾50元」。另一位是中年男性,老闆打招呼說:「好久不見,你媽媽怎麼沒來?」,這位男性回答:「媽媽最近出門不方便,所以叫我來買。」這是熟客之間的對話,老闆也會在詢問是否要胡椒粉或香油。
另外一種互動是攤販之間的互動,只是普通的寒喧,媽媽仍然非常忙碌,我推測他的生意在假日這個時間應該非常好,所以他完全沒有停下手邊的工作。
第二個觀察點有跟老闆閒聊,是利用挑蛋的時間和假裝還想買東西的時間。我第一個問題是問:「裡面擺攤和外面有什麼不一樣?」老闆說:「裡面要租,外面是佔地盤的,沒有警察管,但是黑道會來。政府就是這樣都不管,警察也有家人小孩要顧,所以都不敢來管事,台灣的警察就是只抓好人怕壞人。」於是老闆開始講起自己對警察的看法,來舉了金山颱風有人被捲走要警察去救的事:「有人要冒險結果發生意外,還要警察去救他,根本沒道理,故意要糟蹋人。」(以上皆以台語對話),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台灣人的評價就是「台灣人自私,不團結」。後來有一位約30的年輕男性,他來買蛋,因為他是賣麵的。
簡單介紹一下這個老伯的背景。他在這裡賣菜40多年,目前60多歲,起家生意是當賣雞蛋的中盤商,過去新竹一帶的雜貨店雞蛋都是他在外送,一天可以送到800箱,他很自豪雞蛋是他專門的(台語),有一個客人說:「他很厲害,賣菜賣到有八棟房子。」他有一個兒子和女兒,兒子的小孩現在三年級,女兒還沒嫁,都30多歲,兒子吃人頭路,女兒有出國唸書現在薪水從五萬多被減薪成四萬多,因為不景氣影響。他不太談兒子,而多談女兒回國後的經驗談,他女兒說台灣真的跟外國差太多了,想法也很不一樣,台灣人很自私不團結,彼此不會互相照顧。老闆也建議我說有機會要出國去看一看。當我問她女兒讀什麼,他回答:「我都沒有問他,而且他說要出國時,我都覺得他考不上,結果他考上以後回來要錢,我就想”哭么”要拼錢,他花了兩百多萬回來,真的跟人家不一樣。」
老闆自己有一個小故事,關於賣雞蛋。他以前可以雇到三個人幫他送雞蛋,有一次要去雜貨店收錢的時候,老闆娘就跟她說:「老闆你以後會賺大錢喔!」老闆聽到就覺得不對勁,後來就知道是自己的員工偷賣,賣的便宜一點把錢拿走,老闆說「最親近的知己就是最容易害你的敵人」,管不到就只好讓別人去歪。
田野心得
老闆的故事給我兩個啟發,第一個是女兒出國唸書的故事,第二個是員工偷賣雞蛋的故事。第一個故事跟階層流動有關,女兒出國唸書成為父親的驕傲,但父親卻從不了解女兒究竟在做什麼事情,而且也從不過問,這很符合我們之前討論”位置”那篇文章的主題,有趣的是,賣菜老闆可以供應女兒一年一百萬的花費出國唸書,另外,為什麼是女兒出國唸書,那兒子當初的選擇是什麼?女兒還沒結婚也是個有趣的現象,因為聽老闆的語氣似乎很希望他結婚。(老闆說,叫她嫁都不嫁。)
第二個故事是打工年輕人賺錢的門路。在現代,雜貨店幾乎已經消失,所以雞蛋中盤商的銷售網絡一定跟以往不同,而現代的經營管理方式一定也跟過去不同,過去的老闆無法完全了解員工的工作情形,所以員工有機會鑽漏洞賺到錢,但現在的機會呢?於是我思考的是,以雞蛋中盤商這個行業來講,過去年輕人可能可已經由打工存到錢,但現在的年輕人有可能嗎?譬如在7-11的年輕人就只能賺死薪水,但以前的員工可能有比較多的發揮空間,這可能是讓階層流動不易的關鍵原因。假設經營管理已經從霸權走向治理,從國家到民間小商人都往同一方向發展,最後導致整個結構越來越固定,於是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也越來越沒有鬆動的可能性,於是造成一連串社會問題,所以我們要問,年輕人的出路在哪?國家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與私人企業對抗?又或者我們根本不該期待國家可以改變這個體制,可能要尋求其他可能的出路。
所以問題就是,現代年輕人有機會經由打工累積資本和經驗嗎?研究問題是,過去年輕人的打工型態跟現代的年輕人打工型態有何不同?以雞蛋中盤商為例。
田野筆記:
我在觀察點一站了快30分鐘,但是媽媽完全沒有理我,不斷忙自己的事,譬如將豬耳多切三段後送到碎肉機切成條狀,之後裝盒,一盒50或100,會以不同的搭配方式裝盒,在我觀察的三十分鐘左右,媽媽很少招呼客人,只會偶爾喊一句「豬腳肉」(台語),客人來了他也不會很熱心的招呼,通常是問「要什麼?」(看起來都不像是熟客),熟客會直接自己夾或是點選旁邊未裝盒的部分,常來的人老闆才會問要不要胡椒粉或醬料。在這段時間內只有兩個熟客,一位是中年女性,一來就說「小姐,幫我裝豆乾50元」。另一位是中年男性,老闆打招呼說:「好久不見,你媽媽怎麼沒來?」,這位男性回答:「媽媽最近出門不方便,所以叫我來買。」這是熟客之間的對話,老闆也會在詢問是否要胡椒粉或香油。
另外一種互動是攤販之間的互動,只是普通的寒喧,媽媽仍然非常忙碌,我推測他的生意在假日這個時間應該非常好,所以他完全沒有停下手邊的工作。
第二個觀察點有跟老闆閒聊,是利用挑蛋的時間和假裝還想買東西的時間。我第一個問題是問:「裡面擺攤和外面有什麼不一樣?」老闆說:「裡面要租,外面是佔地盤的,沒有警察管,但是黑道會來。政府就是這樣都不管,警察也有家人小孩要顧,所以都不敢來管事,台灣的警察就是只抓好人怕壞人。」於是老闆開始講起自己對警察的看法,來舉了金山颱風有人被捲走要警察去救的事:「有人要冒險結果發生意外,還要警察去救他,根本沒道理,故意要糟蹋人。」(以上皆以台語對話),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台灣人的評價就是「台灣人自私,不團結」。後來有一位約30的年輕男性,他來買蛋,因為他是賣麵的。
簡單介紹一下這個老伯的背景。他在這裡賣菜40多年,目前60多歲,起家生意是當賣雞蛋的中盤商,過去新竹一帶的雜貨店雞蛋都是他在外送,一天可以送到800箱,他很自豪雞蛋是他專門的(台語),有一個客人說:「他很厲害,賣菜賣到有八棟房子。」他有一個兒子和女兒,兒子的小孩現在三年級,女兒還沒嫁,都30多歲,兒子吃人頭路,女兒有出國唸書現在薪水從五萬多被減薪成四萬多,因為不景氣影響。他不太談兒子,而多談女兒回國後的經驗談,他女兒說台灣真的跟外國差太多了,想法也很不一樣,台灣人很自私不團結,彼此不會互相照顧。老闆也建議我說有機會要出國去看一看。當我問她女兒讀什麼,他回答:「我都沒有問他,而且他說要出國時,我都覺得他考不上,結果他考上以後回來要錢,我就想”哭么”要拼錢,他花了兩百多萬回來,真的跟人家不一樣。」
老闆自己有一個小故事,關於賣雞蛋。他以前可以雇到三個人幫他送雞蛋,有一次要去雜貨店收錢的時候,老闆娘就跟她說:「老闆你以後會賺大錢喔!」老闆聽到就覺得不對勁,後來就知道是自己的員工偷賣,賣的便宜一點把錢拿走,老闆說「最親近的知己就是最容易害你的敵人」,管不到就只好讓別人去歪。
田野心得
老闆的故事給我兩個啟發,第一個是女兒出國唸書的故事,第二個是員工偷賣雞蛋的故事。第一個故事跟階層流動有關,女兒出國唸書成為父親的驕傲,但父親卻從不了解女兒究竟在做什麼事情,而且也從不過問,這很符合我們之前討論”位置”那篇文章的主題,有趣的是,賣菜老闆可以供應女兒一年一百萬的花費出國唸書,另外,為什麼是女兒出國唸書,那兒子當初的選擇是什麼?女兒還沒結婚也是個有趣的現象,因為聽老闆的語氣似乎很希望他結婚。(老闆說,叫她嫁都不嫁。)
第二個故事是打工年輕人賺錢的門路。在現代,雜貨店幾乎已經消失,所以雞蛋中盤商的銷售網絡一定跟以往不同,而現代的經營管理方式一定也跟過去不同,過去的老闆無法完全了解員工的工作情形,所以員工有機會鑽漏洞賺到錢,但現在的機會呢?於是我思考的是,以雞蛋中盤商這個行業來講,過去年輕人可能可已經由打工存到錢,但現在的年輕人有可能嗎?譬如在7-11的年輕人就只能賺死薪水,但以前的員工可能有比較多的發揮空間,這可能是讓階層流動不易的關鍵原因。假設經營管理已經從霸權走向治理,從國家到民間小商人都往同一方向發展,最後導致整個結構越來越固定,於是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也越來越沒有鬆動的可能性,於是造成一連串社會問題,所以我們要問,年輕人的出路在哪?國家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與私人企業對抗?又或者我們根本不該期待國家可以改變這個體制,可能要尋求其他可能的出路。
所以問題就是,現代年輕人有機會經由打工累積資本和經驗嗎?研究問題是,過去年輕人的打工型態跟現代的年輕人打工型態有何不同?以雞蛋中盤商為例。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part III-7
主旨:過去只注意到博物館中可見的文物,但作者主張經由博物館展示的過程,可以讓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展示方法與時間的關係。
論點:這些敘述方法中最重要的元素是時間,博物館作為一種敘述機器,由於受到演化論思想的影響而鑲嵌於進步意識型態中,作者認為應該將此種進步意識型態視為一種展示的脈絡,且此種展示的概念是身體和心態(結構)的雙重性概念。最後,作者從理論上思考看待文化的兩種觀點。
摘要
Between the two cases, then, the process remains the same; it is only the relation to time that is altered. Ye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various historical sciences in which, over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this method (Zadig’s method ) was applied, the relation to time was crucial.(P177)
Rudwick’s concern here is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modern disciplines of prehistory, perhaps the most crucial of which was palaeontology(古生物學) in view of its role in connecting ge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and so mediating those narratives concerned with the history of the earth and those telling of the history of life on earth. In describing Zadig’s method, Huxley proposes a neologism- ‘would that there were such a word as “backteller !”’- as the best way of describing the procedures of ‘the retrospective prophet’ who ‘affirms that so many hours or years ago, such and such things were to be seen’(Huxley 1882:133) The narrative machinery of detective fiction may be constantly backward-glancing as it infers causes from their effects and makes visible the crime and its perpetrator from the traces he or she has left behind, but it constrantly moves the reader forward.(P178)The museum was another ‘backteller’, a narrative machinery, with similar properties. Of course, it was not alone in doing so, but it was in the museum and its sibling, the exhibition, that these new pasts were made visible in the form of reconstructions based on their artefactual or osteological remains. (P179)
But what are we to make of this? The answer easiest to hand suggests that, as the influence of evolutionary thought increased, museums came increasingly to embody or instantiate ideologies of progress . A better way of looking museum as providing a context for a performance that was simultaneously bodily and mental ( and in ways which question the terms of such a duality) inasmuch as the evolutionary narratives it instantiated were realized spatially in the form of routes that the visitor was expected-and often obliged-to complete.
對於文化有兩種理論觀點。其一,文化的運作是否是一個應用於各種不同的場域中也不會改變的影響力量,透過心態(再現)結構的運作影響思想和行為形式。另一個觀點是,文化應被視為一種技術的組合(assemblage of technologies),此種技術能形塑思想和行為,而行為會依循機制(mechanisms)中的機器特質(apparatus-like qualities)。這兩個假設的區別在於,若文化做為一種所有思想和經驗不變的基礎,那個體是一個主體(subject),否則個體是作為一個型塑人的技術人造物(artefact)。(P179)
問題:
什麼是Zadig的方法? The making of retrospective predictions、backteller(P178)、
Huxley的論點是什麼?無論是懷舊預言或有前景的,都是以時間為順序。
Cuvier的新方法是什麼?not look at, but look into(P185)
Organized Walking as evolutionary practice
主旨:由博物館展示序列再現出的時間關係,是各種博物館之間共同的隱藏含意,而Bennett的論點在於,博物館的設計上,無論是物品的展示形式或參觀者經驗到的動線設計,都是以演化論的觀點來設計的。
論證:首先,博物館的展示序列影響了參觀者的觀看心態,不同博物館型態都顯示出演化論觀點,例如自然史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美術館,而且還影響參觀者的心態,使他們不只是對物本身好奇,還產生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什麼的好奇心。(P181)此外,此種演化觀點還應用在博物館建築設計而影響參觀者的身體實踐。博物館建築一開始並非為了特殊目的而建造,直到18世紀末才被視為特殊的文化體制,特殊建築設計影響參觀動線,其中隱含著演化論觀點的特殊敘述方式,筆者以Parr的研究、Henry Pitt Rivers以人類學圓形建築(rotunda)為人類學展示的演化安排(evolutionary arrangement)和Patrick Geddes設計Dunfermline的都市空間。(P181-183)。然而,也有對比於演化論式安排的例子,第一個是Musee Carnavalet,採斷裂描述的特殊安排是為了符合教學目的 ,第二個是Lee Rust Brown討論巴黎Jardin des plantes 的例子,此種博物館展示的目的是為了揭露政府的階級統治系統,(P184)如同Cuvier’s galleries,是要讓參觀者看到事物內部的秩序,花園也是同樣的道理,這些對動線的安排同時形塑了參觀者的心態和身體,達到”think through the steps”的效果。(P185)然而,這種展示環境並無不可逆連續性的設計,因此無法達到告知參觀者演化觀點的目的,所以十九世紀就將這種世俗時間(temporalization)轉變成空間設計,萬國博覽會就是一個例子。(P186)博物館作為一個”backteller”具有將許多物品聚集並重新組織的能力,因此,博物館參觀是以演化論觀點規劃過的走路形式來運作和被參觀者經驗。
摘要
Viewed as a ‘backteller’, I have argued, the museum bestows a socially coded visibility on the various pasts it organiz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imes represented by these sequences , that is to say, were ones of mutual implication.
The narratives of natural history connect with those of human history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 Museums of Natural History and Anthropology meet on common ground in Man. This is not simply a matter of representation. To the contray, for the visitor, reaching the point at which the museum’s narrative culminates is a matter of doing as much as of seeing.The narrative machinery of the museum’s ‘backtelling’ took the form of an itinerary whose completion was experienced as a task requiring urgency and expedition.
(接下來談18世紀晚期後博物館建築的特殊目的)
Just as their collections were frequently assembled from earlier ones, so many of the buildings in which the new public museums were housed were not built specifically for that purpose. Where museums were custom built, however, the commitment to provide the visitor with a linear route within which an evolutionary itinerary might be accomplished was a strong one.
A couple of contrasts will help make the point I’m after here. The first is offer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present arrangement of the Musee Carnavalet in Paris organizes the visitor’s route in the form of a ruptured narrative which contrasts tellingly with the smooth and contiuous evolution narratives that Pitt Rivers juded to be essential to the museum’s pedagogic mission. My second example is derived from Lee Rust Brown’s discussion of the ways in which, in the 1830s, the layout of the Jardin des Plantes in Paris provided a pedestrian complement to, and realization of , the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governing the arrangement of exhibits in the Museum d’histoire naturelle. This was especially true of the gallery of comparative anatomy which, under Cuvier’s direction, had, since its opning in 1806, exploded nature so as to reveal the inner principles of its organization. Strolling through the walkways and passing from one flower-bed to the next, the visitor could both move and read from ‘family to family, order to order, class to class’ in a form of exercising that was, constitutively, both mental and physical.(P185)However, it was an environment, which, while not lacking a temporal dimension, did not organize time in the form of irreversible succession. In the later decade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y contrast, the visitor’s pathway through most museums came to be governed by the irreversible succession of evolutionary series.
The museum, as ‘backteller’, was characterized by its capacity to bring together, within the same space, a number of different times and to arrange them in the form of a path whose direction might be traversed in the course of an afternoon. The museum visit thus functioned and was experienced as a form of organized walking through evolutionary time.
論點:這些敘述方法中最重要的元素是時間,博物館作為一種敘述機器,由於受到演化論思想的影響而鑲嵌於進步意識型態中,作者認為應該將此種進步意識型態視為一種展示的脈絡,且此種展示的概念是身體和心態(結構)的雙重性概念。最後,作者從理論上思考看待文化的兩種觀點。
摘要
Between the two cases, then, the process remains the same; it is only the relation to time that is altered. Ye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various historical sciences in which, over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this method (Zadig’s method ) was applied, the relation to time was crucial.(P177)
Rudwick’s concern here is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modern disciplines of prehistory, perhaps the most crucial of which was palaeontology(古生物學) in view of its role in connecting ge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and so mediating those narratives concerned with the history of the earth and those telling of the history of life on earth. In describing Zadig’s method, Huxley proposes a neologism- ‘would that there were such a word as “backteller !”’- as the best way of describing the procedures of ‘the retrospective prophet’ who ‘affirms that so many hours or years ago, such and such things were to be seen’(Huxley 1882:133) The narrative machinery of detective fiction may be constantly backward-glancing as it infers causes from their effects and makes visible the crime and its perpetrator from the traces he or she has left behind, but it constrantly moves the reader forward.(P178)The museum was another ‘backteller’, a narrative machinery, with similar properties. Of course, it was not alone in doing so, but it was in the museum and its sibling, the exhibition, that these new pasts were made visible in the form of reconstructions based on their artefactual or osteological remains. (P179)
But what are we to make of this? The answer easiest to hand suggests that, as the influence of evolutionary thought increased, museums came increasingly to embody or instantiate ideologies of progress . A better way of looking museum as providing a context for a performance that was simultaneously bodily and mental ( and in ways which question the terms of such a duality) inasmuch as the evolutionary narratives it instantiated were realized spatially in the form of routes that the visitor was expected-and often obliged-to complete.
對於文化有兩種理論觀點。其一,文化的運作是否是一個應用於各種不同的場域中也不會改變的影響力量,透過心態(再現)結構的運作影響思想和行為形式。另一個觀點是,文化應被視為一種技術的組合(assemblage of technologies),此種技術能形塑思想和行為,而行為會依循機制(mechanisms)中的機器特質(apparatus-like qualities)。這兩個假設的區別在於,若文化做為一種所有思想和經驗不變的基礎,那個體是一個主體(subject),否則個體是作為一個型塑人的技術人造物(artefact)。(P179)
問題:
什麼是Zadig的方法? The making of retrospective predictions、backteller(P178)、
Huxley的論點是什麼?無論是懷舊預言或有前景的,都是以時間為順序。
Cuvier的新方法是什麼?not look at, but look into(P185)
Organized Walking as evolutionary practice
主旨:由博物館展示序列再現出的時間關係,是各種博物館之間共同的隱藏含意,而Bennett的論點在於,博物館的設計上,無論是物品的展示形式或參觀者經驗到的動線設計,都是以演化論的觀點來設計的。
論證:首先,博物館的展示序列影響了參觀者的觀看心態,不同博物館型態都顯示出演化論觀點,例如自然史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美術館,而且還影響參觀者的心態,使他們不只是對物本身好奇,還產生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什麼的好奇心。(P181)此外,此種演化觀點還應用在博物館建築設計而影響參觀者的身體實踐。博物館建築一開始並非為了特殊目的而建造,直到18世紀末才被視為特殊的文化體制,特殊建築設計影響參觀動線,其中隱含著演化論觀點的特殊敘述方式,筆者以Parr的研究、Henry Pitt Rivers以人類學圓形建築(rotunda)為人類學展示的演化安排(evolutionary arrangement)和Patrick Geddes設計Dunfermline的都市空間。(P181-183)。然而,也有對比於演化論式安排的例子,第一個是Musee Carnavalet,採斷裂描述的特殊安排是為了符合教學目的 ,第二個是Lee Rust Brown討論巴黎Jardin des plantes 的例子,此種博物館展示的目的是為了揭露政府的階級統治系統,(P184)如同Cuvier’s galleries,是要讓參觀者看到事物內部的秩序,花園也是同樣的道理,這些對動線的安排同時形塑了參觀者的心態和身體,達到”think through the steps”的效果。(P185)然而,這種展示環境並無不可逆連續性的設計,因此無法達到告知參觀者演化觀點的目的,所以十九世紀就將這種世俗時間(temporalization)轉變成空間設計,萬國博覽會就是一個例子。(P186)博物館作為一個”backteller”具有將許多物品聚集並重新組織的能力,因此,博物館參觀是以演化論觀點規劃過的走路形式來運作和被參觀者經驗。
摘要
Viewed as a ‘backteller’, I have argued, the museum bestows a socially coded visibility on the various pasts it organiz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imes represented by these sequences , that is to say, were ones of mutual implication.
The narratives of natural history connect with those of human history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 Museums of Natural History and Anthropology meet on common ground in Man. This is not simply a matter of representation. To the contray, for the visitor, reaching the point at which the museum’s narrative culminates is a matter of doing as much as of seeing.The narrative machinery of the museum’s ‘backtelling’ took the form of an itinerary whose completion was experienced as a task requiring urgency and expedition.
(接下來談18世紀晚期後博物館建築的特殊目的)
Just as their collections were frequently assembled from earlier ones, so many of the buildings in which the new public museums were housed were not built specifically for that purpose. Where museums were custom built, however, the commitment to provide the visitor with a linear route within which an evolutionary itinerary might be accomplished was a strong one.
A couple of contrasts will help make the point I’m after here. The first is offer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present arrangement of the Musee Carnavalet in Paris organizes the visitor’s route in the form of a ruptured narrative which contrasts tellingly with the smooth and contiuous evolution narratives that Pitt Rivers juded to be essential to the museum’s pedagogic mission. My second example is derived from Lee Rust Brown’s discussion of the ways in which, in the 1830s, the layout of the Jardin des Plantes in Paris provided a pedestrian complement to, and realization of , the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governing the arrangement of exhibits in the Museum d’histoire naturelle. This was especially true of the gallery of comparative anatomy which, under Cuvier’s direction, had, since its opning in 1806, exploded nature so as to reveal the inner principles of its organization. Strolling through the walkways and passing from one flower-bed to the next, the visitor could both move and read from ‘family to family, order to order, class to class’ in a form of exercising that was, constitutively, both mental and physical.(P185)However, it was an environment, which, while not lacking a temporal dimension, did not organize time in the form of irreversible succession. In the later decade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y contrast, the visitor’s pathway through most museums came to be governed by the irreversible succession of evolutionary series.
The museum, as ‘backteller’, was characterized by its capacity to bring together, within the same space, a number of different times and to arrange them in the form of a path whose direction might be traversed in the course of an afternoon. The museum visit thus functioned and was experienced as a form of organized walking through evolutionary time.
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課堂筆記:社會學方法論第五週
The hidden injuries of class
1.當時對於工人階級為何無法形成革命力量的辯論中,有什麼樣不同的論點?
2.沙特的看法是什麼?認為知識分子都沒有以工人的角度看事情。
3.筆者想提出什麼樣新的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大家都只注意變項思考,因而強調結構對個人的影響,反而忽略個人詮釋的生命史,因此作者希望從這150個故事中找出共通性
4.階級造成的影響是什麼?從工人階級進到中產階級的人無法獲得尊重,無法獲得存在的正當性,中產階級文化是一種霸權。
5.Rissaro和James的故事說明了什麼?
社會學研究的基本議題:
社會問題:不平等、報酬不平等、undeserving poor
社會運作的機制:階級形成的機制、貧富差距形成的機制
社會變遷:現代生存空間都被大廠商佔據,零星產業缺乏生存空間,白手起家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小。
老師的口頭禪:
這個不好,超越他
太棒了!太感動了!
推薦書單:
高老頭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電影:
布拉格的春天
舞動人生
其他:
吳念真的廣告
人間條件
1.當時對於工人階級為何無法形成革命力量的辯論中,有什麼樣不同的論點?
2.沙特的看法是什麼?認為知識分子都沒有以工人的角度看事情。
3.筆者想提出什麼樣新的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大家都只注意變項思考,因而強調結構對個人的影響,反而忽略個人詮釋的生命史,因此作者希望從這150個故事中找出共通性
4.階級造成的影響是什麼?從工人階級進到中產階級的人無法獲得尊重,無法獲得存在的正當性,中產階級文化是一種霸權。
5.Rissaro和James的故事說明了什麼?
社會學研究的基本議題:
社會問題:不平等、報酬不平等、undeserving poor
社會運作的機制:階級形成的機制、貧富差距形成的機制
社會變遷:現代生存空間都被大廠商佔據,零星產業缺乏生存空間,白手起家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小。
老師的口頭禪:
這個不好,超越他
太棒了!太感動了!
推薦書單:
高老頭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電影:
布拉格的春天
舞動人生
其他:
吳念真的廣告
人間條件
方法論計畫書一稿(第二版)
城市生活中的個性舞台:傳統市場在現代生活中的意義
傳統市場一般都具有悠久的歷史,但許多傳統市場有逐漸沒落的現象,然而,傳統市場在現代生活中仍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許多人的生存仍依賴著傳統市場的存在。近年來,政府開始了改造傳統市場的都市更新計畫,有些成功有些失敗,但一旦失敗都是讓市民付出慘痛的代價。例如圓環夜市重建就是最有名的例子,外型新穎的玻璃建物如今成為大廢墟,又例如西門市場仿照美國波士頓昆西市場的方式更新 但最後卻因經營不善而不得已歇業關閉,台北市政府傳統市場的改造政策一個接著一個失敗,因而遭受許多批評聲浪。因此,如何讓下一個即將被改造的市場不遭受失敗的命運是迫切需要關心的問題。
然而,與其問傳統市場衰落,不如問:為什麼有些傳統市場仍歷久不衰?在政府極力挽就衰落的傳統市場時,反而遭受許多批評,在眾多批評意見中,許多人認為改造失敗的原因是政府不了解傳統市場的功能與價值,因此才會設計出不符需求的改造計劃。在許多人的記憶中,傳統市場的一大特色就是具有濃濃的人情味,這也成為許多老主顧仍選擇到傳統市場的原因之一。許多家庭主婦或老人每天固定的日常生活活動就是到傳統市場走動,除了購買生鮮蔬果的經濟需求外,市場中不乏聽到老闆和客人互相寒暄的對話,老闆與顧客之間就容易發展出朋友的私人關係,因而市場也成為個人與社會之間重要的連結場所。此外,傳統市場通常以地方來命名,而且經常是設置在街頭巷弄中,所以傳統市場開業時段,人成為街道的主要使用者,街道兩旁的攤販則讓人大方在街道上駐足,逛傳統市場也成為許多人假日的休閒,在傳統市場除了帶來人與人之間的連帶關係之外,也加深了人與地方的關係。
在資本主義市場制度的邏輯下,對於市場的想像都認為只具有經濟功能,但從傳統市場發展的歷史脈絡以及人類學的研究中,市場其實承擔了重要的社會功能,換言之,經濟功能凌駕社會功能的市場制度是現代才有的觀點,然而,當政府想著如何重振傳統市場昔日的盛況時,所關注的都只有經濟面向而忽略了社會面向,筆著認為這是傳統市場改造失敗的主要原因,因此筆者主張應回到地方社會脈絡中考察傳統市場的興衰史,才能更還原傳統市場的面貌並重新思考傳統市場在現代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及功能,如此才能設計出更符合現代人需求的市場,是希望能為衰落的傳統市場找尋有效的出路。
傳統市場的價值:
經濟價值:生存空間、吸收家庭手工業
社會價值:帶來社會連帶、社區意義
文化價值:有個性所以具有觀光價值
傳統市場一般都具有悠久的歷史,但許多傳統市場有逐漸沒落的現象,然而,傳統市場在現代生活中仍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許多人的生存仍依賴著傳統市場的存在。近年來,政府開始了改造傳統市場的都市更新計畫,有些成功有些失敗,但一旦失敗都是讓市民付出慘痛的代價。例如圓環夜市重建就是最有名的例子,外型新穎的玻璃建物如今成為大廢墟,又例如西門市場仿照美國波士頓昆西市場的方式更新 但最後卻因經營不善而不得已歇業關閉,台北市政府傳統市場的改造政策一個接著一個失敗,因而遭受許多批評聲浪。因此,如何讓下一個即將被改造的市場不遭受失敗的命運是迫切需要關心的問題。
然而,與其問傳統市場衰落,不如問:為什麼有些傳統市場仍歷久不衰?在政府極力挽就衰落的傳統市場時,反而遭受許多批評,在眾多批評意見中,許多人認為改造失敗的原因是政府不了解傳統市場的功能與價值,因此才會設計出不符需求的改造計劃。在許多人的記憶中,傳統市場的一大特色就是具有濃濃的人情味,這也成為許多老主顧仍選擇到傳統市場的原因之一。許多家庭主婦或老人每天固定的日常生活活動就是到傳統市場走動,除了購買生鮮蔬果的經濟需求外,市場中不乏聽到老闆和客人互相寒暄的對話,老闆與顧客之間就容易發展出朋友的私人關係,因而市場也成為個人與社會之間重要的連結場所。此外,傳統市場通常以地方來命名,而且經常是設置在街頭巷弄中,所以傳統市場開業時段,人成為街道的主要使用者,街道兩旁的攤販則讓人大方在街道上駐足,逛傳統市場也成為許多人假日的休閒,在傳統市場除了帶來人與人之間的連帶關係之外,也加深了人與地方的關係。
在資本主義市場制度的邏輯下,對於市場的想像都認為只具有經濟功能,但從傳統市場發展的歷史脈絡以及人類學的研究中,市場其實承擔了重要的社會功能,換言之,經濟功能凌駕社會功能的市場制度是現代才有的觀點,然而,當政府想著如何重振傳統市場昔日的盛況時,所關注的都只有經濟面向而忽略了社會面向,筆著認為這是傳統市場改造失敗的主要原因,因此筆者主張應回到地方社會脈絡中考察傳統市場的興衰史,才能更還原傳統市場的面貌並重新思考傳統市場在現代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及功能,如此才能設計出更符合現代人需求的市場,是希望能為衰落的傳統市場找尋有效的出路。
傳統市場的價值:
經濟價值:生存空間、吸收家庭手工業
社會價值:帶來社會連帶、社區意義
文化價值:有個性所以具有觀光價值
Workshop:The Falling generation
一、成立源起
方法論課之後我們暢談了六個小時,於是決定成立一個工作坊,命名為"The Falling generation"。靈感來自<位置>以及"The hidden injuries of class"這兩篇文章所引起的共鳴,這兩篇文章談的問題觸動了大家心底的感受,於是開啟了大家的成長記憶,主要談論的議題是關於我們與階級之間的關係。我們分享了彼此對於社會階級的看法,並嘗試捕捉那些與社會階級有關的田野觀察與切身感受,可能是代際間的互動或生活片段,可能是成長過程中朋友的遭遇,可能是原住民經驗,可能是當前我們內心焦慮的問題。當我們彼此分享了這些點點滴滴時,我們發現在這些複雜、歧異的生命經驗中,似乎有一種共通性特徵能將這東西聯繫起來,但我們卻無法一言以蔽之,因此這在我們心中留下一個謎團,我們迫切的想知道那個造成我們彼此產生同感的東西是什麼,解開這麼謎題成為這個workshop最核心的目的。
我們之所以發現這個謎,是來自我們心中都有一種無以名狀的感受,然而,目前為止並未有人認真看待他、描述他,所以那僅僅是個隱藏在心底的感受,因此,我們想了解那個令我們感覺到焦慮、不舒服的原因,我們想知道在這背後有什麼樣的秘密。
二、問題
為什麼有些人明知道教育無法造成流動,仍拼命想擠進去?
為什麼有些人明知道教育並不能保證工作,卻仍然不離開這個體制仍選擇繼續升學?
為什麼在同一所小學國中出來的同學會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際遇?
為什麼原住民不願意讀書?
為什麼有些人想讀書卻沒有機會?
城鄉之間的差距對於階級流動有何影響?
為什麼有些人不讀大學?為什麼電子業或財經業的一流人才反而走向業界而不繼續攻讀研究所?
為什麼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沒有期待?
我們這一代的人出路在哪?
三、建議書單
"Learning to labor"
方法論課之後我們暢談了六個小時,於是決定成立一個工作坊,命名為"The Falling generation"。靈感來自<位置>以及"The hidden injuries of class"這兩篇文章所引起的共鳴,這兩篇文章談的問題觸動了大家心底的感受,於是開啟了大家的成長記憶,主要談論的議題是關於我們與階級之間的關係。我們分享了彼此對於社會階級的看法,並嘗試捕捉那些與社會階級有關的田野觀察與切身感受,可能是代際間的互動或生活片段,可能是成長過程中朋友的遭遇,可能是原住民經驗,可能是當前我們內心焦慮的問題。當我們彼此分享了這些點點滴滴時,我們發現在這些複雜、歧異的生命經驗中,似乎有一種共通性特徵能將這東西聯繫起來,但我們卻無法一言以蔽之,因此這在我們心中留下一個謎團,我們迫切的想知道那個造成我們彼此產生同感的東西是什麼,解開這麼謎題成為這個workshop最核心的目的。
我們之所以發現這個謎,是來自我們心中都有一種無以名狀的感受,然而,目前為止並未有人認真看待他、描述他,所以那僅僅是個隱藏在心底的感受,因此,我們想了解那個令我們感覺到焦慮、不舒服的原因,我們想知道在這背後有什麼樣的秘密。
二、問題
為什麼有些人明知道教育無法造成流動,仍拼命想擠進去?
為什麼有些人明知道教育並不能保證工作,卻仍然不離開這個體制仍選擇繼續升學?
為什麼在同一所小學國中出來的同學會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際遇?
為什麼原住民不願意讀書?
為什麼有些人想讀書卻沒有機會?
城鄉之間的差距對於階級流動有何影響?
為什麼有些人不讀大學?為什麼電子業或財經業的一流人才反而走向業界而不繼續攻讀研究所?
為什麼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沒有期待?
我們這一代的人出路在哪?
三、建議書單
"Learning to labor"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方法論第五週心得
本週的讀本不只是作為一個研究範本,更重要的是喚起我們內心的感觸。或許階級差異對我的日常生活而言是個陌生的問題,但那種感覺格格不入或者疏離的感覺卻是很熟悉的,無論是階級、性別或是年齡各種分類範疇都必然產生局內人與局外人的分類,也會產生跨群體的一類,所以那種從一類轉變為另一類的經驗,因而產生不適應的感覺對我而言非常熟悉,也因此在讀這週的文章時,都能用這樣的心情嘗試去體會及揣測作者要描寫的那種因為階級而產生的矛盾心情。
透過敘述個人的心情故事來帶出社會議題,主旨在於將人們內心不愉快的感受與社會階級結構連結在一起,企圖讓那些容易被人們視而不見的問題重新張顯出來,Sennett主要的論點是階級矛盾是造成工人階級向上流動時產生不適應感受的原因,而最主要的關鍵就在於他們有獲得尊重與自由的需求。問題意識的產生來自1970年代最重要的辯論,就是工人階級為何無法成為革命力量,主流解釋認為,工人的生活條件逐漸富裕而融入中產階級的生活,因此削弱了革命力量,然而,Sennett認為工人並沒有”融入”,相反地,孤立(isolation)是美國最嚴重的問題,其中最被提及的就是都市鄉村移民(urban village),它們是雙重隔離,一方面是經濟生活條件的隔離,另一方面則是種族隔離,因而造成他們遭受各種不平等待遇,因此,獲取社會地位以及生存的正當性成為迫切解決的問題。然而,作者關心的是,為什麼獲取正當性或社會尊嚴對他們而言是重要的?這是這本書要處理的問題。
<位置>這篇則是由上述那種矛盾感受所驅動而寫下種種生活細節來談階級差異。這篇文章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曲折的情節,然而卻有最樸實的生活細節,因此,能引起很多共鳴並喚回自身的成長記憶,事實上,在讀作者與作者父親的關係時,同時也是在重構自己與父親的關係,重新擴大了我對於日常生活的敏感度。我將這種受啟發的過程稱為問題意識的啟蒙,一方面是因為知道這些舉止背後的意義而值得進一步思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開啟了階級意識與性別意識,因此讓很多理所當然的事情問題化,才能讓那些隱藏的真相浮上檯面。
本週主題定為「從小說家的深刻內省,到社會學家的轉化之努力」,我嘗試比較這兩篇文章的不同。事實上,我比較偏好,因為他掌握到最核心的問題,也因此能直接的刺進讀者的心深化思考的向度,相反地,小說雖能引發讀者相同的情緒或關懷,但卻無法將問題進一步推展,所以讀完之後就會遺忘,簡言之,小說家能挑起讀者內心真實的情緒,社會學家則能將感性的力量轉化為知性的思考,當思考能被深化時,社會才能充分被理解。
<位置>這篇則是由上述那種矛盾感受所驅動而寫下種種生活細節來談階級差異。這篇文章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曲折的情節,然而卻有最樸實的生活細節,因此,能引起很多共鳴並喚回自身的成長記憶,事實上,在讀作者與作者父親的關係時,同時也是在重構自己與父親的關係,重新擴大了我對於日常生活的敏感度。我將這種受啟發的過程稱為問題意識的啟蒙,一方面是因為知道這些舉止背後的意義而值得進一步思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開啟了階級意識與性別意識,因此讓很多理所當然的事情問題化,才能讓那些隱藏的真相浮上檯面。
本週主題定為「從小說家的深刻內省,到社會學家的轉化之努力」,我嘗試比較這兩篇文章的不同。事實上,我比較偏好
第二性:結了婚的女人
"家庭主婦在原地踏步中消耗自己:他沒有任何進展,永遠只是在維持現狀。他永遠不會感到在奪取積極的善,寧可說是在與消滅的惡做無休止的鬥爭。洗、熨、清掃、從衣櫃下面把棉絨球清出來--這一切防蛀措施也是對生命的否定;因為時間既在創造也在破壞,而主婦只關心他的否定方面。以哲學上看,他的觀點是信奉善惡對立例說所持的觀點。"(P425)
"孩子們甚至比他們的父親更想擺脫家庭的限制:生活對他們來說在於別處,在前面;兒童總想獵奇。女人試圖建立一個永恆的、連續的宇宙,而丈夫和孩子們則想超越他所創造的處境,因為這種處境對他們只是一種既定的環境。"
"因此,女人在家裡的工作並沒有帶給他自主性;他對社會沒有直接用途,既不能開拓未來,也不能生產產品。他只有在與越出自我的、在生產和活動中走向社會的生存者相聯繫時,才具有意義和尊嚴。這就是說,他的工作還沒有讓她獲得自由,而是讓她依附於丈夫和孩子們。他通過他們證明自己生存的正當性,但他在他們生活中只是一個次要的中介。"(P426)
"孩子們甚至比他們的父親更想擺脫家庭的限制:生活對他們來說在於別處,在前面;兒童總想獵奇。女人試圖建立一個永恆的、連續的宇宙,而丈夫和孩子們則想超越他所創造的處境,因為這種處境對他們只是一種既定的環境。"
"因此,女人在家裡的工作並沒有帶給他自主性;他對社會沒有直接用途,既不能開拓未來,也不能生產產品。他只有在與越出自我的、在生產和活動中走向社會的生存者相聯繫時,才具有意義和尊嚴。這就是說,他的工作還沒有讓她獲得自由,而是讓她依附於丈夫和孩子們。他通過他們證明自己生存的正當性,但他在他們生活中只是一個次要的中介。"(P426)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La place(位置), Annie Ernaux
看完沒有雞皮疙瘩的感動,但可以完全理解作者寫作的企圖以及寫作角度,看完之後唯一的想法就是,原來大家的家庭都一個樣。與其說作者在寫一部小說,不如說是寫一個現象分析,全文沒有一點抒情的味道,只有對生活細節的細緻描述,以及作者偶而的幕後告白,一方面表現作者的疏離,另一方面則讓讀者有興趣了解疏離的原因,使得讀者有興趣了解父親日常生活的細節對於作者的意義。許多枝微末節的小事都在作者筆下產生了意義,而這個意義都指向階級差異,父親的生活體現的是工人階級的文化,而作者在以"我"的口吻敘述自己的生活時,則是表現了對中產階級的認同,整本書的張力就表現在作者對於兩個階級文化的矛盾心情。總體觀之,這是本只有角色沒有劇情的小說,當角色的形象越來越鮮明時就是小說故事的結尾,父親的生涯也就到此結束。
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
Smart people really do think faster
Smart people really do think faster
(from NPR smart people really do think faster)
The issue about the story is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brain and the intelligence. The study suggest that people inherited the ability to think quickly. The greater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the faster you think. That is, Smart People really do think faster, who is efficient at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nd making desicion.
However, there are two question. The first is, are the so-called smart people intelligent in all of the fields? The more society difficiated, the less possible people can know everything. I think the smart people who inherited ability to think quickly just perform this ability at certain field. I mean they can do better than other people who are in the same field.
The second is, the study gives the reason why some people can think quickly that whose brain have the greater instructural integrity. Therefore, I want to know how to get the great instructural integrity. In the story, professor say that the more you work out, the more you can change and improve your brain speed nad intelligence. I agree this arguement because I think the ability to process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mental structure and knowledge based. Sociologists discussed the formation of knowledge and argued that the origional of knowledge is from society. In other words, my point is that the ability to think quickly is not inherited but learning by working out.
(from NPR smart people really do think faster)
The issue about the story is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brain and the intelligence. The study suggest that people inherited the ability to think quickly. The greater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the faster you think. That is, Smart People really do think faster, who is efficient at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nd making desicion.
However, there are two question. The first is, are the so-called smart people intelligent in all of the fields? The more society difficiated, the less possible people can know everything. I think the smart people who inherited ability to think quickly just perform this ability at certain field. I mean they can do better than other people who are in the same field.
The second is, the study gives the reason why some people can think quickly that whose brain have the greater instructural integrity. Therefore, I want to know how to get the great instructural integrity. In the story, professor say that the more you work out, the more you can change and improve your brain speed nad intelligence. I agree this arguement because I think the ability to process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mental structure and knowledge based. Sociologists discussed the formation of knowledge and argued that the origional of knowledge is from society. In other words, my point is that the ability to think quickly is not inherited but learning by working out.
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2009年3月18日 星期三
課堂筆記:社會學方法論第四週
研究計劃第一稿共同問題:
1.文字不夠嚴謹
2.太多贅字或不明確的文字,必須有具體指涉
3.題目不夠好。主標要掌握研究的主要精神或最精采的部分
4.第二部分預期貢獻不夠好:理論上與經驗上
研究計劃分三部分:
the problem:現象或理論上的問題
the rationale:邏輯理路
contribution:預期貢獻,要讓審查者覺得不給你通過就對不起自己,因為太需要有人研究了
我的問題:
1.現象有具體指涉,但是描述方式太自我中心
2.沒有問題意識
3.理論基礎是什麼?
4.預期貢獻?
Arif Dirlik文章:主旨:從當代空間理論對空間概念的誤用中提出地方概念的重要性,並且認為地方的想像是具有政治性的,因此必須從在地出發重新思考問題
主流看法是全球主義霸權,而Dirlik是對資本主義強烈批判的左派學者,作者最後提出critical regionalism,老師稱為浪漫的左派學者,主要立場就像引用米蘭昆德拉的話"the struggle of memory against forgetting",在地方具體的反抗就是對於抽象霸權的反抗。
---------------------------------
今天老師花了很時間一一針對每位同學的計畫書做建議,一方面能知道同學在做什麼,也從中學習到錯誤與該如何做,發現大家的題目都很有創意也很有遠景,而我得就顯得很平常,就是非常的日常生活,一點也沒有距離感的東西,真的很符合我的風格,但是應該也是個有很豐富意涵的題目吧!至少我這麼相信著。
我覺得我還不夠認真寫作業,雖然書是看完了,但是寫東西卻很草率,實在很對不起老師這麼用心的看每個人的作業,所以下週一定要好好寫摘要,重新找回認真的感覺,只有認真的人眼睛才會發光!!
空間/地方,全球化/在地化,這兩組概念對於傳統市場的理論意義都有很大的啟發,若以市場形式來看,量販店就是全球化的市場模型,而傳統市場就是具有在地特色的地方模型,傳統市場與量販店有不同的經營方式,就建立顧客忠誠度而言,量販店可能是透過利益誘惑和品質保證,但市場可能有超出利益誘惑的方式,例如人情味、市場的文化氛圍。若就反映地方特色而言,傳統市場濃縮了地方文化,而成為反映地方特色的窗口,也成為地方文化的泉源,一方面可以作為觀光資源(文化創意產業),另一方面也是讓社區具有活力的一個重要活動中心。總之,傳統市場能夠連結在地文化,在現代生活中劇有很深刻的意義。
1.文字不夠嚴謹
2.太多贅字或不明確的文字,必須有具體指涉
3.題目不夠好。主標要掌握研究的主要精神或最精采的部分
4.第二部分預期貢獻不夠好:理論上與經驗上
研究計劃分三部分:
the problem:現象或理論上的問題
the rationale:邏輯理路
contribution:預期貢獻,要讓審查者覺得不給你通過就對不起自己,因為太需要有人研究了
我的問題:
1.現象有具體指涉,但是描述方式太自我中心
2.沒有問題意識
3.理論基礎是什麼?
4.預期貢獻?
Arif Dirlik文章:主旨:從當代空間理論對空間概念的誤用中提出地方概念的重要性,並且認為地方的想像是具有政治性的,因此必須從在地出發重新思考問題
主流看法是全球主義霸權,而Dirlik是對資本主義強烈批判的左派學者,作者最後提出critical regionalism,老師稱為浪漫的左派學者,主要立場就像引用米蘭昆德拉的話"the struggle of memory against forgetting",在地方具體的反抗就是對於抽象霸權的反抗。
---------------------------------
今天老師花了很時間一一針對每位同學的計畫書做建議,一方面能知道同學在做什麼,也從中學習到錯誤與該如何做,發現大家的題目都很有創意也很有遠景,而我得就顯得很平常,就是非常的日常生活,一點也沒有距離感的東西,真的很符合我的風格,但是應該也是個有很豐富意涵的題目吧!至少我這麼相信著。
我覺得我還不夠認真寫作業,雖然書是看完了,但是寫東西卻很草率,實在很對不起老師這麼用心的看每個人的作業,所以下週一定要好好寫摘要,重新找回認真的感覺,只有認真的人眼睛才會發光!!
空間/地方,全球化/在地化,這兩組概念對於傳統市場的理論意義都有很大的啟發,若以市場形式來看,量販店就是全球化的市場模型,而傳統市場就是具有在地特色的地方模型,傳統市場與量販店有不同的經營方式,就建立顧客忠誠度而言,量販店可能是透過利益誘惑和品質保證,但市場可能有超出利益誘惑的方式,例如人情味、市場的文化氛圍。若就反映地方特色而言,傳統市場濃縮了地方文化,而成為反映地方特色的窗口,也成為地方文化的泉源,一方面可以作為觀光資源(文化創意產業),另一方面也是讓社區具有活力的一個重要活動中心。總之,傳統市場能夠連結在地文化,在現代生活中劇有很深刻的意義。
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社會學方法論計畫書一稿
一、研究計畫名稱:城市生活中的另類舞台:傳統市場在現代生活中的意義
二、諮詢老師(徵詢專兼任老師,簽名同意擔任你的顧問): 李丁讚老師
三、與老師面談時間: 3 月 10 日
四、請寫下你的研究計畫書的核心提問。(換言之,清楚而具體地交代你的研究所要解答的核心謎題為何?)
傳統市場面臨量販店與超級市場等其他市場形式的衝擊,因而政府嘗試改變傳統市場的存在樣態,然而,對於政府貿然的改造我不以為然。以我家附近的士東市場為例,那棟四四方方的建築已經不是我所熟悉的那種傳統市場,外觀已經不怎麼樣,走進去只會覺得是一個髒亂封閉四不像的量販店,去傳統市場還不如去量販店或超級市場,那種屬於傳統市場特有的氛圍以及逛傳統市場的樂趣完全消失了,比起走進建築內部,我還比較樂於欣賞街道兩旁的攤販,擺在路邊的蔬果還比較容易吸引我的目光,這種對於兒時記憶的失落讓我對於政府的做法感到不能苟同,諷刺的是,馬市長還曾說士東市場是最好的市場,於是我想問評斷傳統市場的標準是什麼?假如暫時將我對傳統市場的童年幻想擺在一邊不說,我們應該真正貼近那些共同創造傳統市場的人的需求,不論是經營者、消費者還是鄰近的居民,都應該是被列入考慮的範圍,本文的出發點在於理解與解釋"什麼是傳統市場?",進而了解什麼樣的傳統市場才是真正符合社會需求,期待營造一個更理想的市場。
然而,要定義傳統市場的概念是困難的,受到韋伯理論的啟發,我們可以從傳統市場各個行動者中建構消費者的理念型,透過行動者的特質來思考傳統市場秩序的形成以及特殊文化精神為何的問題,如此才能真正掌握傳統市場的定義,進而建構一個傳統市場的規範性概念。
五、說明該問題為什麼重要或有意義。(換言之,你的研究問題在現實上與理論上有何重要性,值得你花費碩士論文、博士論文去解答它?!)
同樣在韋伯理論的啟發下,傳統市場作為資本主義市場制下的例外,因而具有理論上的重要意涵,此外,傳統市場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目前又面臨傳統市場衰落以及積極改變的轉折點,因而深入理解傳統市場有其必要,建構傳統市場的理念型是為了與其他市場制度對照,一方面能比較不同市場類型的特色,另一方面希望使傳統市場的意義在現代生活中浮現,說明傳統市場在現代生活中的意義才是筆者研究的重要使命來源。
六、參考書目
經濟部商業司,中國生產力中心編製(2007),《台灣傳統市集商情年鑑2007年版》,初版,台北市:經濟部商業司。
Thomas Hine著;夏嘉玲、陳光達譯(2003),《Sopping演化史》,台北市:雅言文化。
龍登高著(1997),《中國傳統市場發展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二、諮詢老師(徵詢專兼任老師,簽名同意擔任你的顧問): 李丁讚老師
三、與老師面談時間: 3 月 10 日
四、請寫下你的研究計畫書的核心提問。(換言之,清楚而具體地交代你的研究所要解答的核心謎題為何?)
傳統市場面臨量販店與超級市場等其他市場形式的衝擊,因而政府嘗試改變傳統市場的存在樣態,然而,對於政府貿然的改造我不以為然。以我家附近的士東市場為例,那棟四四方方的建築已經不是我所熟悉的那種傳統市場,外觀已經不怎麼樣,走進去只會覺得是一個髒亂封閉四不像的量販店,去傳統市場還不如去量販店或超級市場,那種屬於傳統市場特有的氛圍以及逛傳統市場的樂趣完全消失了,比起走進建築內部,我還比較樂於欣賞街道兩旁的攤販,擺在路邊的蔬果還比較容易吸引我的目光,這種對於兒時記憶的失落讓我對於政府的做法感到不能苟同,諷刺的是,馬市長還曾說士東市場是最好的市場,於是我想問評斷傳統市場的標準是什麼?假如暫時將我對傳統市場的童年幻想擺在一邊不說,我們應該真正貼近那些共同創造傳統市場的人的需求,不論是經營者、消費者還是鄰近的居民,都應該是被列入考慮的範圍,本文的出發點在於理解與解釋"什麼是傳統市場?",進而了解什麼樣的傳統市場才是真正符合社會需求,期待營造一個更理想的市場。
然而,要定義傳統市場的概念是困難的,受到韋伯理論的啟發,我們可以從傳統市場各個行動者中建構消費者的理念型,透過行動者的特質來思考傳統市場秩序的形成以及特殊文化精神為何的問題,如此才能真正掌握傳統市場的定義,進而建構一個傳統市場的規範性概念。
五、說明該問題為什麼重要或有意義。(換言之,你的研究問題在現實上與理論上有何重要性,值得你花費碩士論文、博士論文去解答它?!)
同樣在韋伯理論的啟發下,傳統市場作為資本主義市場制下的例外,因而具有理論上的重要意涵,此外,傳統市場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目前又面臨傳統市場衰落以及積極改變的轉折點,因而深入理解傳統市場有其必要,建構傳統市場的理念型是為了與其他市場制度對照,一方面能比較不同市場類型的特色,另一方面希望使傳統市場的意義在現代生活中浮現,說明傳統市場在現代生活中的意義才是筆者研究的重要使命來源。
六、參考書目
經濟部商業司,中國生產力中心編製(2007),《台灣傳統市集商情年鑑2007年版》,初版,台北市:經濟部商業司。
Thomas Hine著;夏嘉玲、陳光達譯(2003),《Sopping演化史》,台北市:雅言文化。
龍登高著(1997),《中國傳統市場發展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美) Arif Dirlik(1940- )
Arif Dirlik
看完這個人寫的文章,對於Arif Dirlik身為知識分子的關懷就能略知一二,真希望自己也能寫出這樣的簡介。
讀書|世紀末重讀Arif Dirlik
Arif Dirlik (1940年出生於土耳其的Mersin)歷史學家,成名作是有關二十世紀中國的歷史。他於1964年在Istanbul的Robert大學得到電子工程的理學士學位,1973年在University of Rochesterand拿到歷史學博士。
(wiki)
-------------------------
我對Arif Dirlik的認識:
僅完整讀過Dirlik的一篇作品以及零星片段有關他的介紹,在這有限的認識下嘗試記錄對他片段的印象。吳泉源老師選擇這篇文章做為思考知識分子與在地的教材越讀,我認為有其道理,Dirlik面對資本主義霸權的強大洪流,選擇站在反抗的立場而積極的思考地方反抗的可能性,從Dirlik的研究中,得知他對於中國史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在理論層次上,則與後現代主義者、後殖民主義者以及全球化理論的學者對話,並且繼承馬克思主義的傳統,積極尋找革命的出路,在我讀到的文章中,強調"地方"是他具有批判性的觀點,除了在理論上的突破外,他也強調必須從實踐中落實在地化的觀點。
比較有趣的是,他對於中國儒家精神的看法與別於韋伯。韋伯認為資本主義是西方社會獨特的制度,而其他國家因為不具有西方基督教特有的精神,所以無法發展出有企業家精神的資本主義,然而,Dirlik的看法與韋伯不同,他認為儒家精神是普遍適用的,而中國資本主義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證明。這點是Dirlik讓我最印象深刻的一點,這讓我有興趣拜讀他有關中國儒家精神的詮釋。
建議閱讀書目
阿里夫.德里克;王宁等譯([2004])跨國資本時代的后殖民批評,北京市 : 北京大學。
(美)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著;翁賀凱譯(1978[2005])革命与歷史 : 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起源 1919-1937,南京市 : 江蘇人民。
看完這個人寫的文章,對於Arif Dirlik身為知識分子的關懷就能略知一二,真希望自己也能寫出這樣的簡介。
讀書|世紀末重讀Arif Dirlik
Arif Dirlik (1940年出生於土耳其的Mersin)歷史學家,成名作是有關二十世紀中國的歷史。他於1964年在Istanbul的Robert大學得到電子工程的理學士學位,1973年在University of Rochesterand拿到歷史學博士。
(wiki)
-------------------------
我對Arif Dirlik的認識:
僅完整讀過Dirlik的一篇作品
比較有趣的是,他對於中國儒家精神的看法與別於韋伯。韋伯認為資本主義是西方社會獨特的制度,而其他國家因為不具有西方基督教特有的精神,所以無法發展出有企業家精神的資本主義,然而,Dirlik的看法與韋伯不同,他認為儒家精神是普遍適用的,而中國資本主義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證明。這點是Dirlik讓我最印象深刻的一點,這讓我有興趣拜讀他有關中國儒家精神的詮釋。
建議閱讀書目
阿里夫.德里克;王宁等譯([2004])跨國資本時代的后殖民批評,北京市 : 北京大學。
(美)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著;翁賀凱譯(1978[2005])革命与歷史 : 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起源 1919-1937,南京市 : 江蘇人民。
課堂筆記:The birth of museum Part2
3 The political rationality of the museum
4 museums and "the People"
討論問題:
1. 所謂的政治理性指的是什麼?
2. 博物館具有雙重性,既要區隔,又想作為教化整體人口的手段,那哪一個才是博物館的主要目的,而實際上被規訓的又是哪一個階級(中產階級或工人階級)?
信彬:我會將區隔視為手段,而教化整體才是目的,借由讓工人階級體驗到博物館內的中產階級文化,使他們願意學習或潛移默化這樣的行為模式與思考模式,進而提升整體人口的道德水準
我的看法與學長有些不同,我認同博物館的區隔是作為手段,而教化整體作為目的,然而,我認為真正被教化的群眾並非被區隔的人(工人階級),而是加強對中產階級的治理,如此才可能達到self-regulating的目的,因為被區隔的人會因為不想成為次要客體而拒絕承認中產階級文化,所以寧可拒絕走入博物館,選擇繼續留在被排除的一邊,相反地,中產階級對自我的認同感會因為工人階級的對照而感到優越,而且也害怕自己是屬於工人階級,因此會更加服從中產階級文化,從原本是被規訓的對象,轉而主動接受治理,因而產生self-regulating的結果。
(此觀點是得自foucault規訓與懲罰最後一部分談"少年犯",少年犯作為中介,才使整個社會成為監獄小島)
3. 博物館的誕生具有與文化領域對話的功能,但另一方面又從做為政府主權展式工具轉向文化治理的權力工具,那麼Bennett對於博物館的評價是採正面還是負面評價,他的立場是什麼?
老師的回答:博物館最主要的機制就是掌握詮釋權,透過公共展示而將議題凸顯,所以儘管博物館掌握了主要的詮釋權,但同時博物館也成為政治對話的場所,讓民眾更有機會加入這場文化詮釋的角力。
以原住民博物館為例,過去原住民博物館經常是用漢人觀點在呈現自己,但近來內部開始有反省的聲音。
4. people without politics?
意味博物館展示的歷史傾向於去政治化的歷史,希望成現一個和諧、沒有鬥爭、沒有衝突的進步工業化進程。
而這樣的歷史就是Gramsci所謂的"pictureque"的歷史,歷史成為放在話框中美麗的展示品,設計人刻意掩蓋真實生活被後的現實,很多社會關係都被掩飾掉,參觀者所接收到的知識都是美化後的"真實"。
例如油桐花,油桐花就是殖民剝削時代下的產物,而現在則成為去政治化、去脈絡化的觀光景點
5. (110-111)
導覽的腔調
若要表現大敘事則用中性的、象徵主權的BBC電台主播,可以加強權威性
若要表現地方文化的親近性則用當地人來詮釋
(112)
beamish博物館的整體建築是將不同時期的建築擺放在一起,例如農舍和工廠,可以表現出自然與工業和諧的關係
6. nationalizing the past是什麼意思?(P123)
作為一個民族國家背後一定有多矛盾的歷史,例如美國與英國,澳洲與英國,我們與中國,所以就必須考慮要如何詮釋國家的起源,於是可能將原住民視為傳統與母國切割。
-------------------------------
報告時間仍佔多數
並沒有太深刻的收穫
比較有趣的是士傑學長舉如何對博物館霸權進行反抗的例子
secondlife與真善美的關係
我們都不太理解這個遊戲
但學長講得很high
所以畫面很好笑
真喜歡這群搞笑的學長和學姊
4 museums and "the People"
討論問題:
1. 所謂的政治理性指的是什麼?
2. 博物館具有雙重性,既要區隔,又想作為教化整體人口的手段,那哪一個才是博物館的主要目的,而實際上被規訓的又是哪一個階級(中產階級或工人階級)?
信彬:我會將區隔視為手段,而教化整體才是目的,借由讓工人階級體驗到博物館內的中產階級文化,使他們願意學習或潛移默化這樣的行為模式與思考模式,進而提升整體人口的道德水準
我的看法與學長有些不同,我認同博物館的區隔是作為手段,而教化整體作為目的,然而,我認為真正被教化的群眾並非被區隔的人(工人階級),而是加強對中產階級的治理,如此才可能達到self-regulating的目的,因為被區隔的人會因為不想成為次要客體而拒絕承認中產階級文化,所以寧可拒絕走入博物館,選擇繼續留在被排除的一邊,相反地,中產階級對自我的認同感會因為工人階級的對照而感到優越,而且也害怕自己是屬於工人階級,因此會更加服從中產階級文化,從原本是被規訓的對象,轉而主動接受治理,因而產生self-regulating的結果。
(此觀點是得自foucault規訓與懲罰最後一部分談"少年犯",少年犯作為中介,才使整個社會成為監獄小島)
3. 博物館的誕生具有與文化領域對話的功能,但另一方面又從做為政府主權展式工具轉向文化治理的權力工具,那麼Bennett對於博物館的評價是採正面還是負面評價,他的立場是什麼?
老師的回答:博物館最主要的機制就是掌握詮釋權,透過公共展示而將議題凸顯,所以儘管博物館掌握了主要的詮釋權,但同時博物館也成為政治對話的場所,讓民眾更有機會加入這場文化詮釋的角力。
以原住民博物館為例,過去原住民博物館經常是用漢人觀點在呈現自己,但近來內部開始有反省的聲音。
4. people without politics?
意味博物館展示的歷史傾向於去政治化的歷史,希望成現一個和諧、沒有鬥爭、沒有衝突的進步工業化進程。
而這樣的歷史就是Gramsci所謂的"pictureque"的歷史,歷史成為放在話框中美麗的展示品,設計人刻意掩蓋真實生活被後的現實,很多社會關係都被掩飾掉,參觀者所接收到的知識都是美化後的"真實"。
例如油桐花,油桐花就是殖民剝削時代下的產物,而現在則成為去政治化、去脈絡化的觀光景點
5. (110-111)
導覽的腔調
若要表現大敘事則用中性的、象徵主權的BBC電台主播,可以加強權威性
若要表現地方文化的親近性則用當地人來詮釋
(112)
beamish博物館的整體建築是將不同時期的建築擺放在一起,例如農舍和工廠,可以表現出自然與工業和諧的關係
6. nationalizing the past是什麼意思?(P123)
作為一個民族國家背後一定有多矛盾的歷史,例如美國與英國,澳洲與英國,我們與中國,所以就必須考慮要如何詮釋國家的起源,於是可能將原住民視為傳統與母國切割。
-------------------------------
報告時間仍佔多數
並沒有太深刻的收穫
比較有趣的是士傑學長舉如何對博物館霸權進行反抗的例子
secondlife與真善美的關係
我們都不太理解這個遊戲
但學長講得很high
所以畫面很好笑
真喜歡這群搞笑的學長和學姊
課堂筆記:第二性
第四部女性的形成
<小孩>:女性小時候也有建構第二自我的需求,男孩可以透過陰莖來建立,而女孩則可以透過布娃娃
在小孩這章中,西蒙波娃的對話對像是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對佛洛伊德而言,生理就是命運,但對波娃而言,男女生理上的差別並非決定的差別,造成男女認同的差異是來自社會對不同生理器官賦予的社會意義,換言之,對西蒙波娃而言,沒有完全自然的身體,只有社會化的身體。
<少女>:少女時期是女性由主體被迫選擇成為客體的階段,這對於女性是難以適應的階段,這是女性處境逐漸轉為被動的過程,很關鍵的時期就是下一章要談的性啟蒙。
"女性後來的處境要被建構成他者(the other),對於女性而言則是奇怪的體驗"(P269)
"女性想獲得主體自由,而社會教導他必須順從,要享受被動的快活,而這種誘惑越來越明顯"
<性衝動>:過去的女人都被認為不具有性衝動,然而,波娃花了很大篇幅說明男女性衝動的生理差異,藉此確認女性也具有性衝動,而女性要獲得主體自由,就必須承認自己的本性
老師對這章給予高度評價,因為在社會學界還沒有人很仔細的談過性,也少有作品細緻分析性關係中的權力關係,但很多權力不平等的關係卻都展現在最私密的親密關係之中,因此波娃對此議題做出很大的貢獻,這章不只是分析了許多小說,應該有融入了他私人的經驗。
<同性戀>:女性被迫要被建構成客體,而不服從這樣處境的少女就有可能轉向同性戀,所以波娃認為同性戀是女性處境下的選擇。
波娃一生中也有三個女性伴侶,這章應該是他個人經驗的闡述,篇幅很短。
-----------------------------------------------
私底下的討論比較有趣
因為這是本很容易跟個人經驗連結的經典
許多小孩、少女的回憶都被勾起
而且話題也夠辛辣夠真實
所以討論起來特別興奮
不過大家還是矜持了些
假如另外在開一個讀書會應該會有更多好玩的事
<小孩>:女性小時候也有建構第二自我的需求,男孩可以透過陰莖來建立,而女孩則可以透過布娃娃
在小孩這章中,西蒙波娃的對話對像是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對佛洛伊德而言,生理就是命運,但對波娃而言,男女生理上的差別並非決定的差別,造成男女認同的差異是來自社會對不同生理器官賦予的社會意義,換言之,對西蒙波娃而言,沒有完全自然的身體,只有社會化的身體。
<少女>:少女時期是女性由主體被迫選擇成為客體的階段,這對於女性是難以適應的階段,這是女性處境逐漸轉為被動的過程,很關鍵的時期就是下一章要談的性啟蒙。
"女性後來的處境要被建構成他者(the other),對於女性而言則是奇怪的體驗"(P269)
"女性想獲得主體自由,而社會教導他必須順從,要享受被動的快活,而這種誘惑越來越明顯"
<性衝動>:過去的女人都被認為不具有性衝動,然而,波娃花了很大篇幅說明男女性衝動的生理差異,藉此確認女性也具有性衝動,而女性要獲得主體自由,就必須承認自己的本性
老師對這章給予高度評價,因為在社會學界還沒有人很仔細的談過性,也少有作品細緻分析性關係中的權力關係,但很多權力不平等的關係卻都展現在最私密的親密關係之中,因此波娃對此議題做出很大的貢獻,這章不只是分析了許多小說,應該有融入了他私人的經驗。
<同性戀>:女性被迫要被建構成客體,而不服從這樣處境的少女就有可能轉向同性戀,所以波娃認為同性戀是女性處境下的選擇。
波娃一生中也有三個女性伴侶,這章應該是他個人經驗的闡述,篇幅很短。
-----------------------------------------------
私底下的討論比較有趣
因為這是本很容易跟個人經驗連結的經典
許多小孩、少女的回憶都被勾起
而且話題也夠辛辣夠真實
所以討論起來特別興奮
不過大家還是矜持了些
假如另外在開一個讀書會應該會有更多好玩的事
方法論第四週心得
主題:學術與生命:知識分子、反身性、與在地(place-based)想像的可能性
筆記
在閱讀Dirlik這篇文章有很大的閱讀困難,一方面是筆者習慣用很長的英文句子寫作而難以閱讀,另一方面,這本身是理論的文章,對於筆者的對話對象也沒有背景知識,因此理解上有很大的障礙,但還是嘗試摘要出Dirlik的論點。Dirlik提出與地方(place-based)的概念是為了回應當代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討論中忽略的問題,強調地方(place)可以作為一個批判性的觀點。Dirlik以文化霸權作為理論基礎,認為全球化的過程中其實是第一世界對於其他地方的權力支配,因而必須重新思考權力在全球化與在地化過程中的狀況,而Dirlik提出的地方概念包括三點:1地方包含獨特的社會關係2必須加入社會範疇思考地方,因為地方內部也可能被民族國家權力滲透而隱藏著不平等與壓迫3必須從文化觀點思考地方,特別注重知識生產的面向。必須同時考慮到這些面向才能對抗全球化發展下的霸權而重新對地方建構新的脈絡關係。
同樣的,《群學爭鳴》的結論也提到一個觀點「立足在地,放眼世界」,主張在地的也是國際的,這跟Dirlik的觀點相同。Dirlik認為地方不能脫離全球化的脈絡,而沒有地方的世界也是不可想像的,透過網絡關係而將地方與全球連結,特別表現在市場交換關係中,然而,Dirlik注意到的矛盾問題是,全球在地化和在地全球化是個不對等的過程,全球在地化伴隨著第一世界的支配,使得第三世界國家的地方成為邊陲,地方全球化的趨勢成為相對弱勢,因而這也成為身處非第一世界國家的知識份子應該積極思考的問題,在地化成為迫切的問題。
如Dirlik所說,要解決全球化與在地化的矛盾關係從理論解決是沒有出路的,而必須從實際案例中落實與在地(place-based)想像,而本週以楊宏任的研究為例。這篇研究的主旨在於強調一個特有產品的出現不只是技術的提升而已,背後還有許多看不見的技術以及社會條件,除此之外,作者還留下一個重要問題,也就是創造這些重大發明的師傅是從何處來的呢?由這樣的研究可以產生一個在地模型,假如能擴大生產就是往全球化發展的傾向,這也與本週強調的在地化就是國際化的精神相符。這讓我聯想到韋伯的卡里斯瑪如何創造新秩序的理論,在地模型就好比一個卡里斯瑪先驅,透過進一步的擴張與發展就能帶來新秩序的形成,這個過程就是全球化發展的過程,從這個角度思考,一方面能提升本土研究的價值,另一方面透過對在地深入的思考則助於對現有秩序提出批判性觀點,因而提倡地方的觀點有其深刻的重要性。
Glossary
place-based
place-boundry
space
spatiality
global
local
glocal
技術社會學
師傅精神
參考文獻
Arif Kirlik,"Place-Based Imagination: Glob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Place," in R. Prazniak & A Kirlik eds., Places and POlitics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PP. 15-42.
謝國雄編,<<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導論&結論。
楊宏任(2002),看不見的技術-連物變成黑珍珠的技術發展史,科技、醫療與社會,第二期,頁1-57。
筆記
在閱讀Dirlik這篇文章有很大的閱讀困難,一方面是筆者習慣用很長的英文句子寫作而難以閱讀,另一方面,這本身是理論的文章,對於筆者的對話對象也沒有背景知識,因此理解上有很大的障礙,但還是嘗試摘要出Dirlik的論點。Dirlik提出與地方(place-based)的概念是為了回應當代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討論中忽略的問題,強調地方(place)可以作為一個批判性的觀點。Dirlik以文化霸權作為理論基礎,認為全球化的過程中其實是第一世界對於其他地方的權力支配,因而必須重新思考權力在全球化與在地化過程中的狀況,而Dirlik提出的地方概念包括三點:1地方包含獨特的社會關係2必須加入社會範疇思考地方,因為地方內部也可能被民族國家權力滲透而隱藏著不平等與壓迫3必須從文化觀點思考地方,特別注重知識生產的面向。必須同時考慮到這些面向才能對抗全球化發展下的霸權而重新對地方建構新的脈絡關係。
同樣的,《群學爭鳴》的結論也提到一個觀點「立足在地,放眼世界」,主張在地的也是國際的,這跟Dirlik的觀點相同。Dirlik認為地方不能脫離全球化的脈絡,而沒有地方的世界也是不可想像的,透過網絡關係而將地方與全球連結,特別表現在市場交換關係中,然而,Dirlik注意到的矛盾問題是,全球在地化和在地全球化是個不對等的過程,全球在地化伴隨著第一世界的支配,使得第三世界國家的地方成為邊陲,地方全球化的趨勢成為相對弱勢,因而這也成為身處非第一世界國家的知識份子應該積極思考的問題,在地化成為迫切的問題。
如Dirlik所說,要解決全球化與在地化的矛盾關係從理論解決是沒有出路的,而必須從實際案例中落實與在地(place-based)想像,而本週以楊宏任的研究為例。這篇研究的主旨在於強調一個特有產品的出現不只是技術的提升而已,背後還有許多看不見的技術以及社會條件,除此之外,作者還留下一個重要問題,也就是創造這些重大發明的師傅是從何處來的呢?由這樣的研究可以產生一個在地模型,假如能擴大生產就是往全球化發展的傾向,這也與本週強調的在地化就是國際化的精神相符。這讓我聯想到韋伯的卡里斯瑪如何創造新秩序的理論,在地模型就好比一個卡里斯瑪先驅,透過進一步的擴張與發展就能帶來新秩序的形成,這個過程就是全球化發展的過程,從這個角度思考,一方面能提升本土研究的價值,另一方面透過對在地深入的思考則助於對現有秩序提出批判性觀點,因而提倡地方的觀點有其深刻的重要性。
Glossary
place-based
place-boundry
space
spatiality
global
local
glocal
技術社會學
師傅精神
參考文獻
Arif Kirlik,"Place-Based Imagination: Glob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Place," in R. Prazniak & A Kirlik eds., Places and POlitics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PP. 15-42.
謝國雄編,<<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導論&結論。
楊宏任(2002),看不見的技術-連物變成黑珍珠的技術發展史,科技、醫療與社會,第二期,頁1-57。
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第二性,第二卷第四部分
第二卷談女性的形成,包含小孩、少女、性啟蒙及女同性戀四章,分不同階段來闡述女性,旨在說明女性並非天生固有的,而是在社會中形成的,而最後一章女同性戀則在凸顯女性選擇與社會處境互動的結果。女性形成會歷經不同階段,從少女到女人的過程是以性啟蒙做為區分點,而女同性戀則是非主流的一種女性發展狀況,因而要挑出來特別闡述。西蒙波娃從比較男性與女性的生理特質差異開始推出男性在性衝動上是主動的,而女性則是被動的,因而要克服這種男女不平等,則必須使女性的性衝動得到充分發展,"需要女人愛情、感情和肉慾方面成功地克服自己的被動性,與性夥伴建立一種相互關係。"而這也標示了第二性的誕生,所謂的第二性就是另一個自由的主體,即使是順從也能感覺到自由。(P382)
西蒙波娃也不認為女同性戀是天生的,而視為一種克服社會處境的手段。"同性戀既不是一種厄運,也不是被有意縱情享受的一種戀態,他是在特定處境下被選擇的一種態度,就是說,它既是被激發的,又是自由採納的。"(P401)由此可知,西蒙波娃對女同性戀的看法也是證實了他的論點,也就是女性並非天生的。
問題:
西蒙波娃研究的方法與過程是如何?
如何參考非社會學著作?
西蒙波娃也不認為女同性戀是天生的,而視為一種克服社會處境的手段。"同性戀既不是一種厄運,也不是被有意縱情享受的一種戀態,他是在特定處境下被選擇的一種態度,就是說,它既是被激發的,又是自由採納的。"(P401)由此可知,西蒙波娃對女同性戀的看法也是證實了他的論點,也就是女性並非天生的。
問題:
西蒙波娃研究的方法與過程是如何?
如何參考非社會學著作?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4
4 Museums and "The People"
主旨:
用Gramsci文化霸權的概念,博物館政策經歷了轉變,由半私人的收藏展示轉變為國家展示統治階級文化的策略,這類博物館有助於實現政府教育民眾與提升道德的目的。雖然展示物品包括次文化階級的各種民俗物品與生活物品,但這並非這些階級真實的樣貌,而是中產階級想像中的"階級文化",這樣的後果就是使參觀人接受到這樣的知識,本段主旨在於描繪這些被博物館描繪的"人",在博物館改變的過程中也感化了這些人。(109-110)
A Countryside of the Mind:Beamish
以這個博物館為例:
Beamish Open Air Museum
所展示的物品都是常民文化,表現了地方歷史文物與地方精神。
筆者認為"如何說"與說什麼同樣重要。過去強調以代表支配文化的中立化聲音來導覽,但後來轉由當地人擔任導覽的位置,因此,博物館中陳列中的人既是被參觀人所看,同時也在觀看自身,只不過這種觀看是透過支配文化的視角。(110)
在展示經驗中,被排除的部分跟被包含的部分同樣重要。例如,所謂的地方人就不包含工運與工會運動歷史,也沒有女性選舉與婦運史,簡言之,就是指包含了沒有政治性的人(people without politics)[1]這意味著博物館只想提醒參觀者特定的記憶。(例如:只有建築物品味的改變,沒有社會關係的轉變、性別分工的轉變)(111-112)
雖然將特殊的地方建築集中起來能表現出地方化的特色,但這些歧異的建築卻被想像成擁有一致性的時間,所有的展示品都有清楚的時間點,其線性轉變的過程就是從鄉村到工業化。Beamish博物館不只是展示中心,也是博物館義式型態控制的中心,在這樣的規劃之下,布爾橋亞房子表現出和諧的關係-在城鎮和鄉村之間,在農業與工業之間,在階級之間似乎很和諧且接受這樣的配置。(雖然工作階級住在鄰近礦坑區,而中產階級支配城鎮)而這樣的後果,就是使這樣的工業化發展的故事不是說成分裂的、衝突的,而是一種連續性的過程,且中產階級在鄉村的權力成為中立化的權力。(113-114)
Beamish的歷史被塑造成工業化進程的模範,進而宣稱其他鄉村能跟隨其腳步。然而,這種文化權力下想像的歷史應該被慎重考慮,為什麼一世紀的歷史和大範圍的工業化和都市化歷史會被認為適合從原始的地方生活並重組地方生活中拆解工業化結構的形式表達呢?我們該如何解釋Beamish吸引來自Gateshead和Newcastle的參觀者的原因?這兩個地方已經被工業化破壞的太明顯而不能建構田園史詩般的歷史,除非借用Foucault設計歷史(designation of history)的概念,將之視為"靜止、永恆、和諧的地方,一個平靜沉睡的地方"。(P114)
主旨:
用Gramsci文化霸權的概念,博物館政策經歷了轉變,由半私人的收藏展示轉變為國家展示統治階級文化的策略,這類博物館有助於實現政府教育民眾與提升道德的目的。雖然展示物品包括次文化階級的各種民俗物品與生活物品,但這並非這些階級真實的樣貌,而是中產階級想像中的"階級文化",這樣的後果就是使參觀人接受到這樣的知識,本段主旨在於描繪這些被博物館描繪的"人",在博物館改變的過程中也感化了這些人。(109-110)
A Countryside of the Mind:Beamish
以這個博物館為例:
Beamish Open Air Museum
所展示的物品都是常民文化,表現了地方歷史文物與地方精神。
筆者認為"如何說"與說什麼同樣重要。過去強調以代表支配文化的中立化聲音來導覽,但後來轉由當地人擔任導覽的位置,因此,博物館中陳列中的人既是被參觀人所看,同時也在觀看自身,只不過這種觀看是透過支配文化的視角。(110)
在展示經驗中,被排除的部分跟被包含的部分同樣重要。例如,所謂的地方人就不包含工運與工會運動歷史,也沒有女性選舉與婦運史,簡言之,就是指包含了沒有政治性的人(people without politics)[1]這意味著博物館只想提醒參觀者特定的記憶。(例如:只有建築物品味的改變,沒有社會關係的轉變、性別分工的轉變)(111-112)
雖然將特殊的地方建築集中起來能表現出地方化的特色,但這些歧異的建築卻被想像成擁有一致性的時間,所有的展示品都有清楚的時間點,其線性轉變的過程就是從鄉村到工業化。Beamish博物館不只是展示中心,也是博物館義式型態控制的中心,在這樣的規劃之下,布爾橋亞房子表現出和諧的關係-在城鎮和鄉村之間,在農業與工業之間,在階級之間似乎很和諧且接受這樣的配置。(雖然工作階級住在鄰近礦坑區,而中產階級支配城鎮)而這樣的後果,就是使這樣的工業化發展的故事不是說成分裂的、衝突的,而是一種連續性的過程,且中產階級在鄉村的權力成為中立化的權力。(113-114)
Beamish的歷史被塑造成工業化進程的模範,進而宣稱其他鄉村能跟隨其腳步。然而,這種文化權力下想像的歷史應該被慎重考慮,為什麼一世紀的歷史和大範圍的工業化和都市化歷史會被認為適合從原始的地方生活並重組地方生活中拆解工業化結構的形式表達呢?我們該如何解釋Beamish吸引來自Gateshead和Newcastle的參觀者的原因?這兩個地方已經被工業化破壞的太明顯而不能建構田園史詩般的歷史,除非借用Foucault設計歷史(designation of history)的概念,將之視為"靜止、永恆、和諧的地方,一個平靜沉睡的地方"。(P114)
[1]People without policts是什麼意思?
第二性,第一卷第九章
第三部 第九章 夢想、恐懼與偶像崇拜
主旨:女人在男性的支配下是一個永恆絕對的他者,一切對女性地位的抬升都只是男性捏造的神話,而男性所夢想的一切也只是個不可能實現的神話
論證:在黑格爾主奴變證的理論架構下證明女性並非男性的複製品,而是在次要者意義上的全部,是男性欲望的客體,對男性而言,男性以為可以透過女性找尋自我,其實是一種完全的神話。
摘要
歷史表明,男人一樣握有全部的支配權,男人的夢想是既渴求生存(existence)又渴望著存在(being),生存的本質是鬥爭,透過鬥爭才能實現意識而獲得純粹存在,因而男人總是處於永恆的緊張,但男人不喜歡困難且害怕危險,因而女人成為男人實現存在的中介。對男人而言,女人是個自由人,但女人彷彿是一個根本不想成為主要者的次要者,是一個絕對的他者,對女人來說無相互性可言。雖然女人是他者,但它同時也是對存在(being)的一種充實,這種充實與男人自身所感到的那種生存(existence)形成鮮明的對比。他者,由於是主體心目中的客體,被看成自在(en-soi),因而被看成是一種存在(being)。
男人由於對自身處境的恐懼而產生一種夢想,而這種夢想在女人身上獲得實現,同樣的,男人為了實現夢想卻又對女性的特殊性感到恐懼,於是賦予女性一種特殊價值,女性被承認為自由人,但對男人而言卻是個絕對的他者。因此,男人創造了屬於男性與女性的神話,男人將自身創造成女人崇拜的偶像,而女人則能通過男人的夢想去夢想。簡言之,男人為了自身存在的目的,而表現了各種虛偽與灌輸女性許多奇怪的想像,也就是,提升女性地位是種虛偽,美化自身則是毒化女性的毒藥,男性對女性的一切描述都表明了這些矛盾與模糊態度。
第十章 五位作家筆下的女人神話
第十一章 神話與現實
女人神話是將女人視為一種理想概念而存在,因此現實中的女人若沒有符合女性氣質則不成為女人,理想中的女人先於現實的女人而存在。
女人對男人而言是永遠的他者,當男人需要針對他者的內在性來對待她時,就會感覺到他者的神祕,而女人是個絕對的他者,所以對男人而言就是個絕對的神秘,男人為了始終保持這種神秘,所以也要讓女人對自身而言也是個他者,如此才能永遠保持這種絕對神祕。神秘這個詞真正涵義表現在交流方面:他並非是指一種完全沉默的、黑暗的和不存在的狀態,而是在暗示一種斷斷續續的存在,這種存在使他本身變得朦朧不清。(P261)
主旨:女人在男性的支配下是一個永恆絕對的他者,一切對女性地位的抬升都只是男性捏造的神話,而男性所夢想的一切也只是個不可能實現的神話
論證:在黑格爾主奴變證的理論架構下證明女性並非男性的複製品,而是在次要者意義上的全部,是男性欲望的客體,對男性而言,男性以為可以透過女性找尋自我,其實是一種完全的神話。
摘要
歷史表明,男人一樣握有全部的支配權,男人的夢想是既渴求生存(existence)又渴望著存在(being),生存的本質是鬥爭,透過鬥爭才能實現意識而獲得純粹存在,因而男人總是處於永恆的緊張,但男人不喜歡困難且害怕危險,因而女人成為男人實現存在的中介。對男人而言,女人是個自由人,但女人彷彿是一個根本不想成為主要者的次要者,是一個絕對的他者,對女人來說無相互性可言。雖然女人是他者,但它同時也是對存在(being)的一種充實,這種充實與男人自身所感到的那種生存(existence)形成鮮明的對比。他者,由於是主體心目中的客體,被看成自在(en-soi),因而被看成是一種存在(being)。
男人由於對自身處境的恐懼而產生一種夢想,而這種夢想在女人身上獲得實現,同樣的,男人為了實現夢想卻又對女性的特殊性感到恐懼,於是賦予女性一種特殊價值,女性被承認為自由人,但對男人而言卻是個絕對的他者。因此,男人創造了屬於男性與女性的神話,男人將自身創造成女人崇拜的偶像,而女人則能通過男人的夢想去夢想。簡言之,男人為了自身存在的目的,而表現了各種虛偽與灌輸女性許多奇怪的想像,也就是,提升女性地位是種虛偽,美化自身則是毒化女性的毒藥,男性對女性的一切描述都表明了這些矛盾與模糊態度。
第十章 五位作家筆下的女人神話
第十一章 神話與現實
女人神話是將女人視為一種理想概念而存在,因此現實中的女人若沒有符合女性氣質則不成為女人,理想中的女人先於現實的女人而存在。
女人對男人而言是永遠的他者,當男人需要針對他者的內在性來對待她時,就會感覺到他者的神祕,而女人是個絕對的他者,所以對男人而言就是個絕對的神秘,男人為了始終保持這種神秘,所以也要讓女人對自身而言也是個他者,如此才能永遠保持這種絕對神祕。神秘這個詞真正涵義表現在交流方面:他並非是指一種完全沉默的、黑暗的和不存在的狀態,而是在暗示一種斷斷續續的存在,這種存在使他本身變得朦朧不清。(P261)
2009年3月11日 星期三
Memo:方法論-計劃書一稿
(傳統市場的面臨危機,對社會而言可能是個問題)
傳統市場面臨量販店與超級市場等其他市場形式的衝擊,因而政府嘗試改變傳統市場的存在樣態,然而,對於政府貿然的改造我不以為然。以我家附近的士東市場為例,那棟四四方方的建築已經不是我所熟悉的那種傳統市場,外觀已經不怎麼樣,走進去只會覺得是一個髒亂封閉四不像的量販店,去傳統市場還不如去量販店或超級市場,那種屬於傳統市場特有的氛圍以及逛傳統市場的樂趣完全消失了,比起走進建築內部,我還比較樂於欣賞街道兩旁的攤販,擺在路邊的蔬果還比較容易吸引我的目光,這種對於兒時記憶的失落讓我對於政府的做法感到不能苟同,可笑的是,馬市長還曾說士東市場是最好的市場,我真想知道馬市場評斷市場的標準在哪?而他又真正逛過幾次市場?把我對傳統市場的幻想擺在一邊不說,我們應該真正貼近那些共同創造傳統市場的人的需求,不論是經營者、消費者還是鄰近的居民,都應該是被列入考慮的範圍,本文的出發點在於理解與解釋"什麼是傳統市場?",進而了解什麼樣的傳統市場才是真正符合社會需求,期待營造一個更加有效率的空間。
要定義傳統市場的概念是困難的,首先從行動與結構分別考慮,涉及經濟面與社會面的範疇,傳統市場既是經濟場域也是社交場所,將市場鑲嵌於社會生活中才能掌握傳統市場有別於量販店的特質。對個別行動者而言,傳統市場既有秩序又有許多自由的空間,因此行動者在其中有更多特殊的作為,所以傳統市場經常有溢出其管理者預期的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從結構而言,傳統市場在整體的經濟圖像和社會圖像都扮演了非正式的角色,傳統市場的產品從大批發到小家庭零售都有,而主雇之間的忠誠關係更有多樣化的健立方式,不只是利益吸引,還有私人關係的建立,因而傳統市場有超出量販店更多豐富的文化元素,筆者嘗試從更多思考範疇來回答傳統市場是什麼的問題。
受到韋伯理論的啟發,我們可以從傳統市場各個行動者中建構消費者的理念型,透過行動者的特質來思考傳統市場秩序的形成以及特殊文化精神為何的問題,如此才能真正掌握傳統市場的定義,進而建構一個傳統市場的規範性概念。於是我們必須要問:誰是傳統市場精神的擔綱者?管理者、攤販和顧客誰是主要的支配者?又或者沒有支配者只有一種"人情味",也就是相互性。
傳統市場的意義?
傳統市場作為資本主義市場制下的例外,因而具有理論上的重要意涵,此外,傳統市場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目前又面臨傳統市場衰落以及積極改變的轉折點,因而深入理解傳統市場有其必要,這也成為筆者做研究的重要使命來源。
傳統市場面臨量販店與超級市場等其他市場形式的衝擊,因而政府嘗試改變傳統市場的存在樣態,然而,對於政府貿然的改造我不以為然。以我家附近的士東市場為例,那棟四四方方的建築已經不是我所熟悉的那種傳統市場,外觀已經不怎麼樣,走進去只會覺得是一個髒亂封閉四不像的量販店,去傳統市場還不如去量販店或超級市場,那種屬於傳統市場特有的氛圍以及逛傳統市場的樂趣完全消失了,比起走進建築內部,我還比較樂於欣賞街道兩旁的攤販,擺在路邊的蔬果還比較容易吸引我的目光,這種對於兒時記憶的失落讓我對於政府的做法感到不能苟同,可笑的是,馬市長還曾說士東市場是最好的市場,我真想知道馬市場評斷市場的標準在哪?而他又真正逛過幾次市場?把我對傳統市場的幻想擺在一邊不說,我們應該真正貼近那些共同創造傳統市場的人的需求,不論是經營者、消費者還是鄰近的居民,都應該是被列入考慮的範圍,本文的出發點在於理解與解釋"什麼是傳統市場?",進而了解什麼樣的傳統市場才是真正符合社會需求,期待營造一個更加有效率的空間。
要定義傳統市場的概念是困難的,首先從行動與結構分別考慮,涉及經濟面與社會面的範疇,傳統市場既是經濟場域也是社交場所,將市場鑲嵌於社會生活中才能掌握傳統市場有別於量販店的特質。對個別行動者而言,傳統市場既有秩序又有許多自由的空間,因此行動者在其中有更多特殊的作為,所以傳統市場經常有溢出其管理者預期的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從結構而言,傳統市場在整體的經濟圖像和社會圖像都扮演了非正式的角色,傳統市場的產品從大批發到小家庭零售都有,而主雇之間的忠誠關係更有多樣化的健立方式,不只是利益吸引,還有私人關係的建立,因而傳統市場有超出量販店更多豐富的文化元素,筆者嘗試從更多思考範疇來回答傳統市場是什麼的問題。
受到韋伯理論的啟發,我們可以從傳統市場各個行動者中建構消費者的理念型,透過行動者的特質來思考傳統市場秩序的形成以及特殊文化精神為何的問題,如此才能真正掌握傳統市場的定義,進而建構一個傳統市場的規範性概念。於是我們必須要問:誰是傳統市場精神的擔綱者?管理者、攤販和顧客誰是主要的支配者?又或者沒有支配者只有一種"人情味",也就是相互性。
傳統市場的意義?
傳統市場作為資本主義市場制下的例外,因而具有理論上的重要意涵,此外,傳統市場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目前又面臨傳統市場衰落以及積極改變的轉折點,因而深入理解傳統市場有其必要,這也成為筆者做研究的重要使命來源。
<<第二性>>:以黑格爾主奴辯證為理論基礎
主奴辯證(平行辯證)關鍵概念:
意識(consciousness)、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
中介(mediation) VS 直接(immediate)
生命(life)
真理(truth)
主人(lord)、奴隸(bondsman)
渴望(desire)、人(persen)、承認(recognition)
恐懼(fear)、死亡(death)、生死鬥爭(life-and-death struggle)
勞動(labor)、服務(service)、陶冶(shape;德文Bildung)
自由(freedom)、自在(being-in-self)、自為(being-for-self)
----------------------------------------------------------
輕鬆談...
為什麼要讀黑格爾的主奴辯證?
首先,左派知識份子一定都是採用辯證法的思考模式,目的就是為無產階級找尋翻轉的可能性,其次,了解黑格爾才能了解馬克思,因為馬克思的思想非常大一部分是受到黑格爾影響,黑格爾談到勞動對奴隸的重要性,而馬克思將勞動提升到很高的等級,稱神聖勞動,認為勞動是自我成就的中介環節,最後,讀辯證法也是在思考潛能(potential)的問題,假如我們仍對自身有些期許,那麼必然會去思索潛能(potential)的問題,或許讀完黑格爾會讓我重新反省自己的生命歷程,也讓我想想我想要過怎樣的人生。
讀書會後再思考的幾個問題...
1.什麼是真理?什麼是善?(姚人多的口頭禪:it's too good to be true.那怎樣才是truth?)
2.這個世界仍不脫離奴隸與主人的認識架構,有錢的是主人,有權的是主人,研究生可能也是某種程度的工人,那麼這種主奴關係中是否有翻轉的可能?於是我們問"奴隸不受主人支配的可能性在哪?主人真的是一般所認為的主人嗎?"
3.不是獸不等於是個人,那麼如何成為"人"?人的可能性(potential)是什麼?如何使潛能實現?
老師說...
意識(consciousness)的定義?
意識就是被認識的存在,一種知識的過程,一種對一個客體客觀認識的狀態就是意識,因而科學對知識的假設就是認為有一個外在於我們的自然對象等待被發現(discover),這種發現的先決條件就是具有一個"主客關係"。
Hegal知識的過程卻是要對這種客觀認識的知識揚棄,對黑格爾而言,這種客觀認識的知識只是低階知識,假如知識的客體是個等待被認識的對象,那麼去認識客體的人是否更偉大呢?Hegal的預設是totality,,也就是說,真理必須存在於科學的真理體系之中,在整體的預設中,知識是一種過程,包含了階層關係、體系關係,必須考慮到整體才能找到具有持存性的真理。
於是Hegal對客體知識的揚棄則提升了認識主體的重要性,認識的主體就是"我"(I),當我說我知道這些意識,我就是什麼的時候,就產生了自我意識,用我的話說,自我意識就是自我對意識的意識,意識成為我的客體,而我是認識意識的主體,因而產生了一種對於"我的意識"的知識,也就是自我意識,換言之,自我意識才使我與知識產生關連,否則知識只是外在於我的獨立自存物,必須有自我意識的存在,才能使知識成為我的一部分。
從意識到自我意識的過程需要一個中介(mediation),中介是辯證法中重要的概念,Hegal用生命的例子來說明中介的重要性。
接下來談中介(mediation)...
生命的存續必須靠否定另一個生命,換言之,生命必須有中介才能成就自身。為什麼說是否定另一個生命呢?首先人必須自我保存,為了活下去就必須吃東西,吃就是消滅生命,素食也好肉食也好都是吃掉一堆生命,另一種意義的否定另一個生命就是指否定他人,譬如商場上的弱肉強食,這個社會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這是一種否定他人生命的方式,最後一種是自我否定與否定他人,每個人都期待不斷成長,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換言之,今日的你就是對昨日的你的否定,而當下的你就是對前一刻的你的否定,因此,生命的本質是流動性,意味著生命最終是被揚棄的,生命的終點就是死亡,這是生命中再公平不過的事情,絕對不會報應在別人身上。
然而,當生命以為自己是在自我保存時,實際上也是對中介的依賴,因為沒有食物人就會死,沒有贏過他人自己就可能被淘汰,主人以為征服了奴隸,但實際上沒有奴隸主人就什麼也不是,所以,生命自以為的獨立自存確是在依賴他者的條件下成立,簡言之,生命本身是種雙重性,自我保存下其實是對他者的依賴。
從生命是對他者的否定可知道生命的真理不會是直接性的,生命的真理必然透過中介而實現,因為直接性的對象最終會死,但是生命卻能依靠中介而不斷的存活下去,所以生命的真理不斷否定之後的揚棄,是流動性,中介的連續才是生命的真理。換言之,真理是一個整體,必須將所有曾經逝去的狀態整合起來看才能看到真理的全貌,譬如一顆種子,種子會長出第一片葉子,接著長成樹,然後開花...這是一個不斷否定的辯證過程,而種子的真理就是這既否定又保存的雙重運動。
對生命而言,生命的終點是死亡,而自我意識必須透過否定才能產生,所以生命成為自我意識最直接的表現,但如何使生命進展到更高階的形式?於是必須考慮到中介,假如能多更多的中介,就意味著生命有更多的可能性與潛力,當生命經過一連串的轉換之後才會是真理。
自我意識是種渴望,是種透過中介將渴望之物轉換成自身的渴望,換言之,自身將成為什麼是由渴望什麼來決定的,因為渴望要成為那種樣態而決定去追求,透過勞動過程而最終將他物消費掉,渴望於是被滿足也是對他物的否定,於是自身就進到下一階段,這就是生命的本質就是種流動的辯證過程,換言之,回頭一看,我成為之我假如不是當初我所渴望的樣態,那麼這樣的生命還算是自我嗎?反過來說,如果今天的我不是我所想的那個我,那我又該如何自處呢?每個人都應該思考一下,自我意識是不是在生命的辯證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
主奴辯證
首先要釐清主人與僕人之間的關係,分兩條線來推。
從主人的角度出發,人在生死決鬥中產生了主人與奴隸,主人征服了奴隸而免於死亡,而奴隸因為害怕死亡而臣服於主人,而表現出畏懼主人的心理狀態,於是形成了主人可以在奴隸身上行使權力的關係,主人命令奴隸去完成主人意志,而奴隸依照主人所給的概念藍圖將主人所想的東西實現,這是表面上主人與奴隸不平等的支配關係,主人具有獨立的思考自由,奴隸則不具有這種自由。然而,事實是否如此?黑格爾看到了奴隸自由的可能性。
主人的真理必須透過奴隸(中介)來實現,假如從辯證的邏輯來想,主人其實是透過奴隸的承認來
使自身成為主人,但奴隸畢竟不是主人,所以不是主人的承認對主人而言根本不算承認,就好比我被一個小學生說我是一個偉大的社會學家一樣沒有意義,所以主人的真理不可能獲得實現。另一方面,主人不是真理,因為主人沒有提升任何東西,主人只是存在於自身的思考之中(think in itself),主人完全不具有行動能力,所以無法將自身的想法實踐,所以主人其實是非常依賴奴隸的勞動。
從奴隸的角度出發,奴隸為了存活而臣服於主人,但在恐懼之中,奴隸才感受到與動物本能不同的感受,也就是對死亡的恐懼,奴隸因為了解到死亡是必然的,而尊重死亡,才有機會脫離動物性。人與動物最大的差別就是"勞動"(改造自然的過程),最終,奴隸才是改造世界的人,所以奴隸的真理其實是主人所給的真理,因而奴隸有了翻轉的可能性。
奴隸透過主人而學習到人具有思考的自由,而奴隸本身則具有勞動的自由,所以奴隸透過勞動會獲得知識與智慧,最終有可能翻轉成為自己的主人。
------------------------------------------
突然間我領悟到一件事...
如果奴隸要成為主人
那麼
I need inspiration, not just another negotiation
我需要的是靈感,而非另一次妥協
(from " Music and lyrics-way back into love")
意識(consciousness)、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
中介(mediation) VS 直接(immediate)
生命(life)
真理(truth)
主人(lord)、奴隸(bondsman)
渴望(desire)、人(persen)、承認(recognition)
恐懼(fear)、死亡(death)、生死鬥爭(life-and-death struggle)
勞動(labor)、服務(service)、陶冶(shape;德文Bildung)
自由(freedom)、自在(being-in-self)、自為(being-for-self)
----------------------------------------------------------
輕鬆談...
為什麼要讀黑格爾的主奴辯證?
首先,左派知識份子一定都是採用辯證法的思考模式,目的就是為無產階級找尋翻轉的可能性,其次,了解黑格爾才能了解馬克思,因為馬克思的思想非常大一部分是受到黑格爾影響,黑格爾談到勞動對奴隸的重要性,而馬克思將勞動提升到很高的等級,稱神聖勞動,認為勞動是自我成就的中介環節,最後,讀辯證法也是在思考潛能(potential)的問題,假如我們仍對自身有些期許,那麼必然會去思索潛能(potential)的問題,或許讀完黑格爾會讓我重新反省自己的生命歷程,也讓我想想我想要過怎樣的人生。
讀書會後再思考的幾個問題...
1.什麼是真理?什麼是善?(姚人多的口頭禪:it's too good to be true.那怎樣才是truth?)
2.這個世界仍不脫離奴隸與主人的認識架構,有錢的是主人,有權的是主人,研究生可能也是某種程度的工人,那麼這種主奴關係中是否有翻轉的可能?於是我們問"奴隸不受主人支配的可能性在哪?主人真的是一般所認為的主人嗎?"
3.不是獸不等於是個人,那麼如何成為"人"?人的可能性(potential)是什麼?如何使潛能實現?
老師說...
意識(consciousness)的定義?
意識就是被認識的存在,一種知識的過程,一種對一個客體客觀認識的狀態就是意識,因而科學對知識的假設就是認為有一個外在於我們的自然對象等待被發現(discover),這種發現的先決條件就是具有一個"主客關係"。
Hegal知識的過程卻是要對這種客觀認識的知識揚棄,對黑格爾而言,這種客觀認識的知識只是低階知識,假如知識的客體是個等待被認識的對象,那麼去認識客體的人是否更偉大呢?Hegal的預設是totality,,也就是說,真理必須存在於科學的真理體系之中,在整體的預設中,知識是一種過程,包含了階層關係、體系關係,必須考慮到整體才能找到具有持存性的真理。
於是Hegal對客體知識的揚棄則提升了認識主體的重要性,認識的主體就是"我"(I),當我說我知道這些意識,我就是什麼的時候,就產生了自我意識,用我的話說,自我意識就是自我對意識的意識,意識成為我的客體,而我是認識意識的主體,因而產生了一種對於"我的意識"的知識,也就是自我意識,換言之,自我意識才使我與知識產生關連,否則知識只是外在於我的獨立自存物,必須有自我意識的存在,才能使知識成為我的一部分。
從意識到自我意識的過程需要一個中介(mediation),中介是辯證法中重要的概念,Hegal用生命的例子來說明中介的重要性。
接下來談中介(mediation)...
生命的存續必須靠否定另一個生命,換言之,生命必須有中介才能成就自身。為什麼說是否定另一個生命呢?首先人必須自我保存,為了活下去就必須吃東西,吃就是消滅生命,素食也好肉食也好都是吃掉一堆生命,另一種意義的否定另一個生命就是指否定他人,譬如商場上的弱肉強食,這個社會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這是一種否定他人生命的方式,最後一種是自我否定與否定他人,每個人都期待不斷成長,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換言之,今日的你就是對昨日的你的否定,而當下的你就是對前一刻的你的否定,因此,生命的本質是流動性,意味著生命最終是被揚棄的,生命的終點就是死亡,這是生命中再公平不過的事情,絕對不會報應在別人身上。
然而,當生命以為自己是在自我保存時,實際上也是對中介的依賴,因為沒有食物人就會死,沒有贏過他人自己就可能被淘汰,主人以為征服了奴隸,但實際上沒有奴隸主人就什麼也不是,所以,生命自以為的獨立自存確是在依賴他者的條件下成立,簡言之,生命本身是種雙重性,自我保存下其實是對他者的依賴。
從生命是對他者的否定可知道生命的真理不會是直接性的,生命的真理必然透過中介而實現,因為直接性的對象最終會死,但是生命卻能依靠中介而不斷的存活下去,所以生命的真理不斷否定之後的揚棄,是流動性,中介的連續才是生命的真理。換言之,真理是一個整體,必須將所有曾經逝去的狀態整合起來看才能看到真理的全貌,譬如一顆種子,種子會長出第一片葉子,接著長成樹,然後開花...這是一個不斷否定的辯證過程,而種子的真理就是這既否定又保存的雙重運動。
對生命而言,生命的終點是死亡,而自我意識必須透過否定才能產生,所以生命成為自我意識最直接的表現,但如何使生命進展到更高階的形式?於是必須考慮到中介,假如能多更多的中介,就意味著生命有更多的可能性與潛力,當生命經過一連串的轉換之後才會是真理。
自我意識是種渴望,是種透過中介將渴望之物轉換成自身的渴望,換言之,自身將成為什麼是由渴望什麼來決定的,因為渴望要成為那種樣態而決定去追求,透過勞動過程而最終將他物消費掉,渴望於是被滿足也是對他物的否定,於是自身就進到下一階段,這就是生命的本質就是種流動的辯證過程,換言之,回頭一看,我成為之我假如不是當初我所渴望的樣態,那麼這樣的生命還算是自我嗎?反過來說,如果今天的我不是我所想的那個我,那我又該如何自處呢?每個人都應該思考一下,自我意識是不是在生命的辯證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
主奴辯證
首先要釐清主人與僕人之間的關係,分兩條線來推。
從主人的角度出發,人在生死決鬥中產生了主人與奴隸,主人征服了奴隸而免於死亡,而奴隸因為害怕死亡而臣服於主人,而表現出畏懼主人的心理狀態,於是形成了主人可以在奴隸身上行使權力的關係,主人命令奴隸去完成主人意志,而奴隸依照主人所給的概念藍圖將主人所想的東西實現,這是表面上主人與奴隸不平等的支配關係,主人具有獨立的思考自由,奴隸則不具有這種自由。然而,事實是否如此?黑格爾看到了奴隸自由的可能性。
主人的真理必須透過奴隸(中介)來實現,假如從辯證的邏輯來想,主人其實是透過奴隸的承認來
使自身成為主人,但奴隸畢竟不是主人,所以不是主人的承認對主人而言根本不算承認,就好比我被一個小學生說我是一個偉大的社會學家一樣沒有意義,所以主人的真理不可能獲得實現。另一方面,主人不是真理,因為主人沒有提升任何東西,主人只是存在於自身的思考之中(think in itself),主人完全不具有行動能力,所以無法將自身的想法實踐,所以主人其實是非常依賴奴隸的勞動。
從奴隸的角度出發,奴隸為了存活而臣服於主人,但在恐懼之中,奴隸才感受到與動物本能不同的感受,也就是對死亡的恐懼,奴隸因為了解到死亡是必然的,而尊重死亡,才有機會脫離動物性。人與動物最大的差別就是"勞動"(改造自然的過程),最終,奴隸才是改造世界的人,所以奴隸的真理其實是主人所給的真理,因而奴隸有了翻轉的可能性。
奴隸透過主人而學習到人具有思考的自由,而奴隸本身則具有勞動的自由,所以奴隸透過勞動會獲得知識與智慧,最終有可能翻轉成為自己的主人。
------------------------------------------
突然間我領悟到一件事...
如果奴隸要成為主人
那麼
I need inspiration, not just another negotiation
我需要的是靈感,而非另一次妥協
(from " Music and lyrics-way back into love")
課堂筆記:社會學方法論第三週-問題意識
本周我還是沒有讀完所有reading,而且上課精神狀況很差,但是還是記了一些東西。
老師這週上課重點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示範如何精讀英文原著,第二部分是重點整理本週課程內容。
精讀技巧:
1.用手指引導一行一行的讀,遇到不懂的單字先慢點查,直到讀不下去後才查單字。研究生訓練的目標是一小時讀十頁英文
2.確認重要概念都懂,嘗試翻成中文就能確定自己懂了
3.今天問到的幾個單字technology、technique、skill、craft有何不同
(P11)in its own right:If someone has a position in their own right, they have earned it or obtained it by themselves and not because of anyone else(不受他人影響而能贏得自身)
本週課程內容:
The Craft of Inquiry
主旨:作者認為探問的技藝就是要連結理論與證據,而完成一個對於研究問題完整的回答,其中,古典三大家就是最好的"正典"(canon)
working vocabulary:
problem(P24):問題可能來自個人經驗(動機、興趣和生命史)也可能來自學科訓練,或是社會的問題
research questions(P25):研究問題會形塑整個研究的進行,並且始模糊的問題變得可研究可操作化,研究問題會指向理論架構和經驗證據。(我想意思就是,一個問題產生之後,必須用論證來回答問題,並且也要有所根據來證明論證是對的)
action agenda(P25):研究開始前必須擬好行動計劃,讓研究能夠順利進行,而不會受到其他旁枝末節的事干擾。例如:研究環保議題,環保人士可能會要求你去做義工
exorcism(P27):一個主題可能有很多研究問題,但是一個人不可能包山包海全部都做,那麼就必須決擇哪個問題才是最核心,且最先要被處理的。例如:瓦斯車,為什麼這麼好的技術無法大大推展?以此為主軸下還能衍伸出鄰避效應的問題(支持蓋垃圾場,但是不要蓋在我家),還有其他可以研究的問題,但是還是要抓緊主軸,才不會失焦。
(上課心得)
總體而言,老師對於這本書真的讚譽有加,而且也充滿熱情的跟我們講解內容,但是我卻對這樣的著作沒什麼感覺,唯一有認真讀的是作者定義第一層焦慮和第二階焦慮的部分,不過我覺得我似乎也沒有那些問題了,因為我已經把自己變成一個非常理性的人,我已經完全與焦慮和平相處,也非常熟悉自己的焦慮,於是也不算是什麼問題了,這種境界應該不是普通人辦的到的吧!
不過一直走在穩定軌道上的我偶而也是會厭倦,還是想活的跟正常人一樣多一點休閒,我心底願望不過就是希望永遠跟一群人開心的在一起,但是那種幸福要維持確不是簡單的事,如果不多點努力,那樣幸福的生活很快就會消失,所以在我還沒有能力獲得那樣的權利之時,我就得拼命唸書充實自己,直到有一天可以獨立自主才能稍微放鬆一些,既然是學生,就該盡學生的本分,只是這個本分在哪呢?
現在我對於這類方法論的書沒有感覺,應該是因為我現在一心一意想把理論能力增強,還有增加英文閱讀能力,田野的事和論文的事就先擺在一邊吧!否則只會讓我感覺到自己的無力,目標是會消磨人的精力的,我已經玩完全全能體會這句話,總之,今天沒感覺,不代表明天沒感覺,我想我可以重新出發的。
老師這週上課重點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示範如何精讀英文原著,第二部分是重點整理本週課程內容。
精讀技巧:
1.用手指引導一行一行的讀,遇到不懂的單字先慢點查,直到讀不下去後才查單字。研究生訓練的目標是一小時讀十頁英文
2.確認重要概念都懂,嘗試翻成中文就能確定自己懂了
3.今天問到的幾個單字technology、technique、skill、craft有何不同
(P11)in its own right:If someone has a position in their own right, they have earned it or obtained it by themselves and not because of anyone else(不受他人影響而能贏得自身)
本週課程內容:
The Craft of Inquiry
主旨:作者認為探問的技藝就是要連結理論與證據,而完成一個對於研究問題完整的回答,其中,古典三大家就是最好的"正典"(canon)
working vocabulary:
problem(P24):問題可能來自個人經驗(動機、興趣和生命史)也可能來自學科訓練,或是社會的問題
research questions(P25):研究問題會形塑整個研究的進行,並且始模糊的問題變得可研究可操作化,研究問題會指向理論架構和經驗證據。(我想意思就是,一個問題產生之後,必須用論證來回答問題,並且也要有所根據來證明論證是對的)
action agenda(P25):研究開始前必須擬好行動計劃,讓研究能夠順利進行,而不會受到其他旁枝末節的事干擾。例如:研究環保議題,環保人士可能會要求你去做義工
exorcism(P27):一個主題可能有很多研究問題,但是一個人不可能包山包海全部都做,那麼就必須決擇哪個問題才是最核心,且最先要被處理的。例如:瓦斯車,為什麼這麼好的技術無法大大推展?以此為主軸下還能衍伸出鄰避效應的問題(支持蓋垃圾場,但是不要蓋在我家),還有其他可以研究的問題,但是還是要抓緊主軸,才不會失焦。
(上課心得)
總體而言,老師對於這本書真的讚譽有加,而且也充滿熱情的跟我們講解內容,但是我卻對這樣的著作沒什麼感覺,唯一有認真讀的是作者定義第一層焦慮和第二階焦慮的部分,不過我覺得我似乎也沒有那些問題了,因為我已經把自己變成一個非常理性的人,我已經完全與焦慮和平相處,也非常熟悉自己的焦慮,於是也不算是什麼問題了,這種境界應該不是普通人辦的到的吧!
不過一直走在穩定軌道上的我偶而也是會厭倦,還是想活的跟正常人一樣多一點休閒,我心底願望不過就是希望永遠跟一群人開心的在一起,但是那種幸福要維持確不是簡單的事,如果不多點努力,那樣幸福的生活很快就會消失,所以在我還沒有能力獲得那樣的權利之時,我就得拼命唸書充實自己,直到有一天可以獨立自主才能稍微放鬆一些,既然是學生,就該盡學生的本分,只是這個本分在哪呢?
現在我對於這類方法論的書沒有感覺,應該是因為我現在一心一意想把理論能力增強,還有增加英文閱讀能力,田野的事和論文的事就先擺在一邊吧!否則只會讓我感覺到自己的無力,目標是會消磨人的精力的,我已經玩完全全能體會這句話,總之,今天沒感覺,不代表明天沒感覺,我想我可以重新出發的。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方法論第三週心得
Alford在第一章<研究技藝>的立場是反對將理論、方法論與研究三者區分開來,並重返古典三大家的作品尋找理論、方法與研究三者整合的研究典範。對Alfrod而言,涂爾幹、韋伯與馬克思成為理論家是個歷史的意外,他們對於社會的解釋從未超出歷史中的社會脈絡之外,也就是都在研究證據中對理論和經驗問題提出解答,因此,一方面,作者透過三大家的作品來陳述自身對於理論與方法論的立場,另一方面,也是要重新思考這些古典作品的理論觀點與研究問題的關聯。
然而,我認為將理論觀點轉換成研究問題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環節不能被忽略。Alford分別從涂爾幹、韋伯與馬克思的理論觀點找到關於學術領域的研究問題。以涂爾幹《分工論》為例,從失序(anomie)的概念出發產生對於畢業生就業的研究問題,關於學術生命的問題則只有一點啟發。韋伯的理性化和科層化的分析則可以聯想到學術生產中理性化與科層化的問題,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中資本累積和勞動剝削的分析則連想到知識生產和學術界競爭的問題,從以上Alford聯想到的研究問題來看,可知道Alford所關懷的對象是學術界,因而找尋特定的關懷對象應該也是產生研究問題的重要環節。
葉春嬌<敘事與台灣民眾的國族認同轉折—1994~2000年報紙讀者投書分析>採取敘事認同的理論觀點轉換成研究問題就是大眾經歷了怎樣的國族認同轉折。敘事認同理論必須放入歷史脈絡中才能得到具體內容,一方面是理論觀點,另一方面也是研究方法,在論證的同時,其論據也是來自認同敘事的文本,因此若要說是理論、方法與研究三者合一的研究一點也不為過。同樣的,吳偉立的<圓夢捷徑?>也是從理論觀點出發轉換成研究問題,他採取馬克思的理論觀點而對連鎖店提出理論問題,因此問題意識就是要解開加盟店是否能帶來翻身的謎題,比起葉春嬌的研究,吳偉立的文章有更強的批判。簡言之,兩篇文章都是在特定理論架構中發展出自身的問題意識,理論具有啟發作用,但重要的仍是研究問題的發問以及蒐證的過程。
然而,我認為將理論觀點轉換成研究問題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環節不能被忽略。Alford分別從涂爾幹、韋伯與馬克思的理論觀點找到關於學術領域的研究問題。以涂爾幹《分工論》為例,從失序(anomie)的概念出發產生對於畢業生就業的研究問題,關於學術生命的問題則只有一點啟發。韋伯的理性化和科層化的分析則可以聯想到學術生產中理性化與科層化的問題,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中資本累積和勞動剝削的分析則連想到知識生產和學術界競爭的問題,從以上Alford聯想到的研究問題來看,可知道Alford所關懷的對象是學術界,因而找尋特定的關懷對象應該也是產生研究問題的重要環節。
葉春嬌<敘事與台灣民眾的國族認同轉折—1994~2000年報紙讀者投書分析>採取敘事認同的理論觀點轉換成研究問題就是大眾經歷了怎樣的國族認同轉折。敘事認同理論必須放入歷史脈絡中才能得到具體內容,一方面是理論觀點,另一方面也是研究方法,在論證的同時,其論據也是來自認同敘事的文本,因此若要說是理論、方法與研究三者合一的研究一點也不為過。同樣的,吳偉立的<圓夢捷徑?>也是從理論觀點出發轉換成研究問題,他採取馬克思的理論觀點而對連鎖店提出理論問題,因此問題意識就是要解開加盟店是否能帶來翻身的謎題,比起葉春嬌的研究,吳偉立的文章有更強的批判。簡言之,兩篇文章都是在特定理論架構中發展出自身的問題意識,理論具有啟發作用,但重要的仍是研究問題的發問以及蒐證的過程。
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
Memo: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博物館的誕生真的如Bennett所說,是政府單向的刻意建構嗎?難道沒有更無目的的起源,例如<<在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中收錄的一篇短篇小說<看不見的珍藏>,那位失明的老人收藏了所有名畫之後,一生的心願就是希望能預到一位有相同鑑賞力的知音,而當他遇到之後他願意將一部分的收藏轉讓給他,這就是身為一位私人收藏家的心願,而這可能就會促成博物館的產生,不過這並不能作為Bennett的反駁例子,因為他在書的前言就說應該將公共博物館與一般私人空間區分開來,換言之,政府所設立的公共博物館有其特殊的目的性,這才是他研究的對象,但這還是會讓我無法完全接受Bennett這麼功利性的想法,但也不否認他的觀點有其貢獻。
反思自身所處的社會,台灣第一座公共博物館在哪?而目前博物館的使用狀況又是如何?我看了台北市文化局網站,並無相關統計資料,但卻找到了新竹市文化施政的統計,而作為日後研究的參考。
相關資料
新竹市市政統計專題
內容摘要:
談到新竹市的文化施政狀況,關於藝文活動參與人次的統計,其中有關博物館參觀人次統計與本課程最為相關,因而直接節錄出來:
新竹市擁有4 座博物館,分別為電影博物館、玻璃工藝博物館、消防
博物館及眷村博物館,均具有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及休閒的功能,95
年電影博物館入館參觀88,042 人次,玻璃工藝博物館入館參觀248,921 人
次,消防博物館入館參觀8,663 人次,眷村博物館入館參觀73,310 人次,合
計達364,026 人次,平均每週7,000 人次入館參觀,不僅為市民文化休閒的
好去處,更成為新竹市特有的觀光景點。
反思自身所處的社會,台灣第一座公共博物館在哪?而目前博物館的使用狀況又是如何?我看了台北市文化局網站,並無相關統計資料,但卻找到了新竹市文化施政的統計,而作為日後研究的參考。
相關資料
新竹市市政統計專題
內容摘要:
談到新竹市的文化施政狀況,關於藝文活動參與人次的統計,其中有關博物館參觀人次統計與本課程最為相關,因而直接節錄出來:
新竹市擁有4 座博物館,分別為電影博物館、玻璃工藝博物館、消防
博物館及眷村博物館,均具有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及休閒的功能,95
年電影博物館入館參觀88,042 人次,玻璃工藝博物館入館參觀248,921 人
次,消防博物館入館參觀8,663 人次,眷村博物館入館參觀73,310 人次,合
計達364,026 人次,平均每週7,000 人次入館參觀,不僅為市民文化休閒的
好去處,更成為新竹市特有的觀光景點。
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1
下列圖片位於:www.flickr.com/photos/artenzie/2627595425/
James Silk Buckingham
The Birth of the Museum:History, History, politics
Part I History and theory
1 The formation of the museum
前言摘要:
博物館誕生的原因?一般人都認為只是為了展示歷史物品或收藏品,但Tony Bennett考察了博物館歷史後有不同的看法,他首先以Buckingham1849年的建議書鋪陳他的立場,簡單來說,Bennett認為博物館誕生的原因是為了政府治理的目的,而文化是治理的手段,也就是一種新的權力運作形式的誕生。
主旨:博物館是政府治理的新權力運作形式
正文摘要:
1 文化與政府的關係有轉變:(P19)
18-19世紀初:文化作為政府的客體,需要加以改造與調整
19-19世紀末:文化成為政府治理的手段,文化擔負起使人口文明化的任務。
對於Buckingham和其他建義者而言,文化能影響人的內在轉變,具有使個人自我調節行為的能力,上層文化做為一種資源可應用於改善社會行為。Goode稱博物館為”冷靜的改革者”(passionless reformers)。
2 博物館並非唯一的文化治理機構,還伴隨的其他新文化技術的出現,以Foucault的理論為概念架構,簡言之,政府的目的是要產生一種更有效率的文化權力,稱為文化的治理化(governmentalization of culture)。(P21-24)用Foucault對於權力的觀點來說明文化技術的轉變,過去權力的概念仍是juridico-discursive 的形式,18th和19th早期權力轉向Foucault稱之為規訓(disciplinary)和治理(governmental)權力的形式。
-治理性的權力概念不是單一的運作形式:治理是”治理物”(治理事與物的複合體),物本身有自身的內在理性,因而衍伸出多樣化的治理技術。
-治理權力有不同的效率(effectivity):不透過法律等強制手段,而是透過精細的計算和策略鑲嵌在特定治理技術的計劃中,目標是將行為導向特定方向。在此意義下,文化成為治理手段,使人會自我管理。
-文化技術和懲罰權力有很多相似處(博物館和圖書館):新的懲罰形式是一種更有效率的權力形式,透過建築使他們的行為能自動被操控,如同Buckingham的建議。
-新的文化技術:過去的權力形式是展現在民眾面前,而現在則提供一個公共場所(populace),更加主動和區分各種角色。
3 關於博物館有三個議題:
A博物館做為一個社會空間,同時必須與那些早期私人性、有限制性和社會排除的社交空間相區隔:博物館作為一種透過社會身體改造行為的操縱空間。
B博物館是一個再現(representation)的空間:博物館不只是要引起驚奇,而是透過博物館再現下對文化作品的安排與設置增加文化菁英的知識。
C第三個議題是關注博物館的參觀者:觀察參觀者的身體和自我調整公共行為。
Museums and The Public Sphere
主旨:博物館的社會空間再組織與博物館在布爾橋亞公共領域形式中的角色相關,這個制度與這領域相契合,展示功能部分地與高級文化 形式和實踐分離(detach),並且與新的社會政治目的結合,從公共領域興起的角度看博物館的變遷有助於產生一種後繼的觀點,也就是根據治理性的邏輯再組織文化領域。(從Habermas對公共領域的觀點談起)(P25)
論証1:文化領域內權力形式從juridico-discursive轉變為是一種治理技術(governmental)
1公共領域興起有助於鬆綁傳統對文化領域的觀點
-政治社會制度性的改變導致各種文學、辯論和批判出現,也包含新的文化市場出現,這有助公共領域形成,Habermas認為這種發展要歸因於文化商品化(commodification),後來則有人對文化與藝術產生批判, 這同樣能恢復文化的批判功能,Habermas認為技術、文化市場與批判有助於鬆綁傳統的限制,同樣的條件下,將高級文化形式從juridico-discursive鬆綁出來,也有助於他們將文化視為對治理是有用的。
2布爾橋亞公共領域內的文化社會佈署產生轉變,使文化領域的權力形式從juridico-discursive轉變為被視為一種治理技術(governmental)
-從歷史觀點看博物館的變遷,博物館轉而傾向於具有區隔性與排他性,這種轉變與公共領域的早期發展相關,從文藝復興時期的收藏展示談起:文藝復興時期的展示仍非為了治理(P26)
-博物館的排他性特徵與公共領域相似,新舊型式的博物館皆具有社會性限制:Habermase關心公共領域中的言說處境(speech situation),但Stallybreass and White認為只注意論述規範的面向不足以了解公共領域的特徵,還要注意公共領域內與行為相關的那些規定,也就是公共領域是一個注重禮貌的空間,換言之,作為一個有禮貌與理性論述的公共領域建構需要建構一個負面對照的他者領域,作為與公共領域的區隔。(P27)
-19世紀中博物館作為一種文化資源的再概念化是對早期文化策略的重新評價,也就是將博物館視為一種涉及整體人口的治理機構:早期是為了使布爾橋亞公共領域與大眾區隔,但新的博物館概念則具開放性,要使所有人學會中產階級的行為,促進大眾文明化,然而,博物館事實上是兩種傾向組成,同時是一個普同化(homogenize)機制又是一個影響中產階級的一個新社會空間的建構。(P28)
論證2:博物館的社會空間也有性別面向
1 女性氣質被同化的現象為後來作為人口管理的場所做準備,在公共領域中女性的角色也是如此
2 後來,博物館首先讓男女平等,而與那些只為男性服務的咖啡館、學術會和文學會有所分別
3 百貨公司提供了一個單為女性服務的公共空間
4 必須重新考慮公共博物館空間組成中的性別角色,因為在行為改造中包含了跨階級和跨性別的關係,其中最有趣的發展就是以工人階級女人作為中介傳遞中產階級文化去改變完強的工人階級男人
5百貨公司也有助於強調博物館的目的與實踐,博物館與百貨公司具有相似性,但這非常有性別化傾向,因為百貨公司店員通常是女性,消費者也是,而Susan Porter Benson檢驗了性別和權力之間在百貨公司中的關係,發現階級和性別在扮演店員和消費者時有很複雜的辯證關係,如同博物館,百貨公司既要為中產階級女性保留排他性和特權,又要為了經濟利益而達到廣泛的公共性,作為一種影響大眾品味、價值和行為的手段。
6 為了平衡競爭需求而需要對店員的身體和人有非常細微的調整
7 19世紀中葉英國,博物館的文明化計畫主要對象是工人階級男性
- 工人階級男性的妻子是文化提倡者
- 女性會透過舉止表現出文明化影響
- 早期公共圖書館行為的討論中,顯示了女性如何經常被認為比男人更適合圖書館工作是擁有軟化氛圍的能力,這種文化被要求能呈現文化改造的勞工,但是在不同文化機構中女性的位置有所不同,博物館就沒有女性員工有,但圖書館有;博物館中的權威仍是男性。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摘要: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第一部第二卷
作者:(英)班揚著
譯者:趙沛林,陳亞珂譯編者:[英]約翰‧班揚[JohnBunyan]著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01日
這個在牢房裡寫作的補鍋匠,博得了信仰界的喝采,在怎麼洗練的文筆也無法企及她那天真的情感,無邪地再現根本上純屬個人問題、唯一己的救贖焦慮的清教徒心情...
第二券 入世禁慾的宗教基礎
第一卷的主旨在於強調資本主義精神與基督新教倫理具有選擇性親和,而這在上一卷中已論證過兩者的關係,第二卷的主旨則是進一步要指出上卷所說的基督新教的特殊性,也就是,宗教信仰與宗教生活的實踐之間產生了某種心理動力,而這種心理動力又為生活樣式指引了一個方向,並讓個人固守這樣的方向(P104)。在本研究中,韋伯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是透過”理念型”的方式來達到論證的目的。
韋伯指出禁慾 的基督新教有四個擔綱者,由於喀爾文造成的影響最大,因而從喀爾文談起。首先要論證的是,造成喀爾文教徒有別於天主教徒具有獨特倫理生活樣式是來自其嚴格的宗教教義 ,也就是上帝預選說。首先,上帝預選說在路德派與喀爾文派中得到不同的歷史地位,在喀爾文派中明顯提高,其次,熱情的信徒對宗教救贖的追求與一種確固的感受連結在一起,感覺只是一種客觀力量的作用,不能歸功於自己的價值,因而造成個人內在空前的孤獨感,必須謹記喀爾文教徒與神最深刻的交會管道並非透過制度、團體與教會,而是在孤獨之心的幽微之處。(P112註解24)最後,喀爾文教徒與天主教徒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拒絕讓一切能發揮救贖作用的心理乘虛而入,沒有教會聖禮救贖,也沒有巫術性的救贖,因此帶來宗教史上偉大的過程,韋伯稱為除魅(Entzauberung)。簡言之,喀爾文這種專一信賴神的最極端型態導致了理性的生活樣式與獨特的人生觀。
在論證了宗教信仰造成了理性化的生活樣式之後,接著要指出其他教派不具有喀爾文派教徒的獨特資質的原因,因而要比較喀爾文教派的宗教信仰與其他教派的差異,分別是與虔敬派與天主教派比較。喀爾文與虔敬派的差別在於,喀爾文教徒從來不會質疑自己是否為上帝的選民,相反地,確認自己是否為恩寵狀態的問題則在虔敬派中扮演重要角色,因而喀爾文教徒會發展出更加理性的生活樣式。與天主教派比較,天主教不認為人是絕對依照一貫動機形式並作價值判斷的統一體,因而允許人懺悔告解,所以結果是造成"無系統"的生活樣式,簡言之,無論是虔信派或天主教派都沒有喀爾文教派的信仰來得徹底,因而也沒有喀爾文教徒那種永恆孤寂的心理狀態和一套首尾一貫方法的生活樣式。
然而,在韋伯歷史的考察中,禁慾性格並非改革派獨有,天主教也具有禁慾主義的基礎,唯一不同的是,喀爾文教派的禁慾是入世的,這使得喀爾文教派對於世俗職業生活有積極的發展。此種禁慾的生活樣式需要一套規範,對喀爾文而言,除了來自舊約聖經,來包括特殊的審視生活的方式,由此產生講求方法的理性化禁慾生活樣式。
韋伯透過分析喀爾文教派來建構理性化生活的理念型,旨在指出德國生活理性化程度較低的因素,也就是德國虔敬派無法形成首尾一貫的生活樣式在於欠缺某些要素。韋伯認為各教派的分離點在於對稱義思想的看法不同,從韋伯對法蘭克、史賓納、欽岑朵夫的批評來看,德國的虔敬派較注重現下的內在感情,因而稱作感情性的虔敬派,而這無異於形成理性化的生活方式,儘管從感情性的虔敬派到清教聖徒的宗教樣式之間只是如光譜般的些微差別,但喀爾文派似乎與市民—資本主義的企業家性格有更多的親和性,韋伯言下之意,就是認為德國無法產生資本主義的原因在於不具有此種資本主義精神的宗教基礎。
Obama tries to pump up confidence in the economy
theme:American faces economic reccesion, therefore, Obama provides some speech about how to pump up confidence in the econmy. Following is the policy of economy.
The policy is including tax rate, lending policy and financial policy. Obama is confidence in their effort. He said economic recovery is not quickly, but that they are aggressive in their effort.
The policy is including tax rate, lending policy and financial policy. Obama is confidence in their effort. He said economic recovery is not quickly, but that they are aggressive in their effort.
課堂筆記:社會學方法論-問題意識
長達三小時的課只談問題意識是什麼嗎?好像不盡然,老師不只示範了讀書做摘要的功夫,還講了許多做研究必備的工具與方向,老師幽默的講課方式讓時間飛逝,而老師提到的幾個面向也一度讓我陷入沉思,甚至讓我想回到書桌前努力再累積更多"支援意識",也想讓我對學術與生命有更多投入,突然覺得自己還是太淺,我仍然是那個非常無聊且浪費生命的人。
起先老師問到大家找supervisor的狀況,而我只停留在找題目的階段。當我回答我要更改題目做"黃昏市場"的時候,老師用很驚訝的語氣說"改這麼快喔!從網球會變成黃昏市場",這句話並不讓我意外,畢竟上星期的回答只是個權宜之策。後來老師談到什麼樣的研究才是別人拿不走的問題時,老師是用Michael Polanyi的"個人知識"來闡述為什麼有些人的研究是別人所偷不走的,只有"他"才能做。老師舉的例子是黃春明"看海的日子",因為黃春明從小到大就在海邊長大,可以對著海看三個小時,天天看海的結果,誰還能比他懂海,所以他掌握海的方式當然無可取代,自然可以寫出令人感動的經典作品。那麼對社會學研究而言,有什麼是只有我能做而別人不能做的東西呢?老師說,如果你對"黃昏市場"沒有感覺,那就不要做這個題目,也許我都比你有感覺。為什麼?因為有關黃昏市場有一個故事,有一個伯伯跑去花蓮吉安鄉賣網球拍,而且還有一段愛情插曲。老師說,只要有好的故事就會是好的研究,那關於黃昏市場我有什麼特別的故事嗎?
或許有的,從小到大我最愛跟爸爸媽媽去市場,不論是傳統市場或黃昏市場,還是量販店,有時爸爸為了買便宜的水果,還是一天跑兩趟黃昏市場,只為搶到最後的低價,而且每次看爸爸和老闆熟絡的樣子,就讓我有很特別的感受。而前幾天更加深了這些記憶,因為我常去的那家建功路黃昏市場的老闆開始和我閒聊,並且認出我是個常客,當時我很驚喜也很開心,但今天我突然找到了那份驚喜感覺的意義,這意味著我在清大生根了,我和地方開始有了連結了,我也對清大到市場的這段路越來越熟悉,我不必再思考下一個轉彎路口在哪,一切就是這麼直覺的走向市場,我已經很熟悉這段路了,而老闆對我的熟識正是提醒我這段不算短的日子。突然間,我發現這份歸屬感是重要的,對我而言,最在乎的原來還是一種永恆的歸屬感,所以我剛來到清大的那些日子才會令我總是焦慮不安,讓我拼命想營造家的感覺,讓我積極的想認識朋友,讓我不斷想在清大留下屬於我的足跡,我拼命的想熟悉環境,但環境卻不可能這麼快就屬於我,這種心情我今天突然意識到,黃昏市場與我的連結就是一種我與在地生活的連結,除此之外,當我離開清大,我也不會留下些什麼,而這會讓我忘記在這裡的回憶,這種失落或許是我還無法想像的情緒。原來我還有如此感性的一面,總覺得這種感性已經離我很遠,這就是屬於我的支援意識嗎?一種從小就被教導要與人和諧的人生觀,就像與人爭吵與爭論的時候,就會讓我不認得自己,我原來是長這樣子。
除了談我的研究之外,問題意識與如何做讀書摘要才是這堂課的重點,以下是老師的示範:
<問題意識的建構及其在研究過程中的意義:一個詮釋學的觀點>
主旨:在實證論傳統下被邊緣化的問題意識,必須以詮釋學角度重返核心地位
論證:
1.檢討實證主義的兩種傳統,經驗論與檢證論,這對問題意識都會造成戕害而產生平庸無創意的研究
2.主張從本體論和存在論的角度探究經驗,開創理論與新經驗
3.重新詮釋主客體之間相互辯證的過程,是人為歷史的產物,有"先前理解"
4.特殊歷史時空中的存有狀態
5.問題意識構成作為引導研究方向與開創新理論的重要元素
<<社會學的想像>>
主旨:社會學家具有一種文化使命,必須具有特殊的心智能力,也就是社會學想像,指的是一種連結個人煩惱與公共議題之間觀點轉換的能力。
論證:
1.現代人的問題是不安和漠然
2.社會學想像可以將這種不安和漠然作為議題
工具書(字典)
英英:Webster
英漢:梁實秋(遠東出版)
社會學辭典:pangrain
歷史工具書:<>,JM Roberts
老師提到幾個觀念我頗有同感。
讀書必須具體才能理解,中國說"體會"就是要親身有感受才說是有體會,這個過程就是從集中意識轉成支援意識的過程。
GLossary
集中意識(focal awareness):有具體目標時想達成的意識(我下的定義)
支援意識(subsidiary awareness):在與具體事例時常接觸後經由潛移默化而得到的意識。
起先老師問到大家找supervisor的狀況,而我只停留在找題目的階段。當我回答我要更改題目做"黃昏市場"的時候,老師用很驚訝的語氣說"改這麼快喔!從網球會變成黃昏市場",這句話並不讓我意外,畢竟上星期的回答只是個權宜之策。後來老師談到什麼樣的研究才是別人拿不走的問題時,老師是用Michael Polanyi的"個人知識"來闡述為什麼有些人的研究是別人所偷不走的,只有"他"才能做。老師舉的例子是黃春明"看海的日子",因為黃春明從小到大就在海邊長大,可以對著海看三個小時,天天看海的結果,誰還能比他懂海,所以他掌握海的方式當然無可取代,自然可以寫出令人感動的經典作品。那麼對社會學研究而言,有什麼是只有我能做而別人不能做的東西呢?老師說,如果你對"黃昏市場"沒有感覺,那就不要做這個題目,也許我都比你有感覺。為什麼?因為有關黃昏市場有一個故事,有一個伯伯跑去花蓮吉安鄉賣網球拍,而且還有一段愛情插曲。老師說,只要有好的故事就會是好的研究,那關於黃昏市場我有什麼特別的故事嗎?
或許有的,從小到大我最愛跟爸爸媽媽去市場,不論是傳統市場或黃昏市場,還是量販店,有時爸爸為了買便宜的水果,還是一天跑兩趟黃昏市場,只為搶到最後的低價,而且每次看爸爸和老闆熟絡的樣子,就讓我有很特別的感受。而前幾天更加深了這些記憶,因為我常去的那家建功路黃昏市場的老闆開始和我閒聊,並且認出我是個常客,當時我很驚喜也很開心,但今天我突然找到了那份驚喜感覺的意義,這意味著我在清大生根了,我和地方開始有了連結了,我也對清大到市場的這段路越來越熟悉,我不必再思考下一個轉彎路口在哪,一切就是這麼直覺的走向市場,我已經很熟悉這段路了,而老闆對我的熟識正是提醒我這段不算短的日子。突然間,我發現這份歸屬感是重要的,對我而言,最在乎的原來還是一種永恆的歸屬感,所以我剛來到清大的那些日子才會令我總是焦慮不安,讓我拼命想營造家的感覺,讓我積極的想認識朋友,讓我不斷想在清大留下屬於我的足跡,我拼命的想熟悉環境,但環境卻不可能這麼快就屬於我,這種心情我今天突然意識到,黃昏市場與我的連結就是一種我與在地生活的連結,除此之外,當我離開清大,我也不會留下些什麼,而這會讓我忘記在這裡的回憶,這種失落或許是我還無法想像的情緒。原來我還有如此感性的一面,總覺得這種感性已經離我很遠,這就是屬於我的支援意識嗎?一種從小就被教導要與人和諧的人生觀,就像與人爭吵與爭論的時候,就會讓我不認得自己,我原來是長這樣子。
除了談我的研究之外,問題意識與如何做讀書摘要才是這堂課的重點,以下是老師的示範:
<問題意識的建構及其在研究過程中的意義:一個詮釋學的觀點>
主旨:在實證論傳統下被邊緣化的問題意識,必須以詮釋學角度重返核心地位
論證:
1.檢討實證主義的兩種傳統,經驗論與檢證論,這對問題意識都會造成戕害而產生平庸無創意的研究
2.主張從本體論和存在論的角度探究經驗,開創理論與新經驗
3.重新詮釋主客體之間相互辯證的過程,是人為歷史的產物,有"先前理解"
4.特殊歷史時空中的存有狀態
5.問題意識構成作為引導研究方向與開創新理論的重要元素
<<社會學的想像>>
主旨:社會學家具有一種文化使命,必須具有特殊的心智能力,也就是社會學想像,指的是一種連結個人煩惱與公共議題之間觀點轉換的能力。
論證:
1.現代人的問題是不安和漠然
2.社會學想像可以將這種不安和漠然作為議題
工具書(字典)
英英:Webster
英漢:梁實秋(遠東出版)
社會學辭典:pangrain
歷史工具書:<
老師提到幾個觀念我頗有同感。
讀書必須具體才能理解,中國說"體會"就是要親身有感受才說是有體會,這個過程就是從集中意識轉成支援意識的過程。
GLossary
集中意識(focal awareness):有具體目標時想達成的意識(我下的定義)
支援意識(subsidiary awareness):在與具體事例時常接觸後經由潛移默化而得到的意識。
2009年3月3日 星期二
摘要<問題意識的建構及其在研究過程中的意義:一個詮釋學的觀點>
鄒川雄,<問題意識的建構及其在研究過程中的意義:一個詮釋學的觀點>,收入林本炫、周平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頁21-58。
本文主章問題意識是一個動態過程,能在研究過程中能夠指引、限定及開顯出研究方向。換言之,問題意識從研究開始到最後是一連串的過程與轉化,那麼,是否意味著研究方向轉向的可能性,假如研究方向無法前後統一連貫,是否會造成言就無法進行,以及造成許多無法預期的困難?
什麼是問題意識建構?
問題意識-------理論創新與經驗洞察
問題—方法與技術
詮釋學路徑:聚焦、主題化、理念型建構、立體化、結晶化
經驗論取向與檢驗論取向
前面所言「問題意識在方法討論中受到普遍的忽視與遺忘」,以及「問題被線性的研究邏輯鎖死在封閉環節中」,這兩個限項基本上與我們對理論的看法、對經驗的認定,以及對理論如何運用在經驗研究之中的見解有十分密切的關係。這也與社會人文言就中長久以來的理論研究與經驗研究的割裂狀態有關。(P25)我們的基本主張是:研究之進行應該創造出一個讓理論與經驗之間相互滲透與對話的空間,促使理論充滿經驗的指涉,經驗充滿理論的意涵。簡言之,一種活生生的、劇有動態辯證發展的問題意識的建構歷程,應該被帶入研究實踐的過程中,並成為轉動研究的軸心與引導研究之力量。(P26)
三、詮釋學處境與經驗的開放性
研究的出發點:詮釋學處境
詮釋學處境是指人類作為「此在」的存有者,進入理解狀態是其基本的存在狀態。正因為這樣的處境,意義對於理解者而言,並不是一個客觀自存的東西,而是根據人在特定傳統與歷史情境下意向性投射而產生出來。事實上,理解在本質上也是理解者完成的一種「意義的預先籌畫」。問題意識對研究者而言,正可以被視為研究者對其研究對象的意義的「預先籌畫」,這是研究的前提條件之一。
詮釋學經驗的開放性
哲學詮釋學帶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發是他對於所謂「經驗」的看法。在詮釋學的意義下,研究力成可以被視為我們對特定對象之經驗不斷擴大與加深的歷程,而不是針對某一封閉的經驗進行更精確的檢定過程。由於經驗會與研究的進展不斷辯證發展,這實質上代表著問題意識在其中也被不斷地修正或重新建構,不同的問題置疑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新經驗,事實上,經驗與問題兩者會呈現相互辯證發展得態勢,這正是研究的真相。
四、研究的基本思維模式:對話與問答邏輯
真正的對話關係
研究對象並非是不發聲的對象或客體,等待我們肢解與分類,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宇我們產生對話關係的存有,因此研究不是獨白,而是對話,不是單一主體,而是相互主體。問題意識本身就是一連串的提問所構成,他除以讓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進入對話關係中,獨白意識被溝通意識所取代—這是以「善良意志」為基礎的溝通交往。事實上,對話邏輯預設了經驗的開放性,而經驗的開放性則預設了問題的結構。(Gadamer)問題的本質包含:問題具有某種意義。但是意義是指方向的意義,所以問題的意義就是一種使答覆唯一能被給出的方向,假如答覆想是有意義的、意味深長的答覆的話,問題使被問的東西轉入某種特定的背景中,問題的出現好像開啟了被問東西的存在。
(※就好比生病的時候,哪裡痛哪裡才會被引起注意,而生病本身就是某種正常的東西出現問題,當問題被意識到時,則開啟了被問東西的存在)
問題意識與問答邏輯
一個例證<<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總體問題意識的方向:西方之文化獨特性是如何產生的?也就是自由勞動的理性組織(資本主義企業)如何產生。
對此議題的問題意識是如何構想?對表面的解釋提出質疑,一步步的反駁現有解釋並指像一個現象,於是所有問題就聚焦了,也就是宗教信仰才是解釋的關鍵。接著他開始「主題化」,資本主義精神和新教倫理,問題的焦點轉向探討這兩者的關係。透過聚焦和主題化的過程(第一卷問題),Weber的問題意識就開始清晰了,也促使經驗資料開始「立體化」。(第二卷要探討的主題)
韋伯獨特的論證方法是建構理念型,他認為概念的定義是在研究之後才產生的,透過各種因素的交織搓揉才使資本主義精神作為一種理念型逐漸有明確的定義,在理念型中,韋伯就是讓已經立體化的資料開始「結晶化」,對資料進行有方向意義的詮釋與重新建構,此時已是韋伯用自己的理論觀點去重新對資料作詮釋,換言之,任何的詮釋都不是唯一的解釋,如果神學和韋伯的討論有很大出入,就是因為彼此有不同的問題意識所致。
本文主章問題意識是一個動態過程,能在研究過程中能夠指引、限定及開顯出研究方向。換言之,問題意識從研究開始到最後是一連串的過程與轉化,那麼,是否意味著研究方向轉向的可能性,假如研究方向無法前後統一連貫,是否會造成言就無法進行,以及造成許多無法預期的困難?
什麼是問題意識建構?
問題意識-------理論創新與經驗洞察
問題—方法與技術
詮釋學路徑:聚焦、主題化、理念型建構、立體化、結晶化
經驗論取向與檢驗論取向
前面所言「問題意識在方法討論中受到普遍的忽視與遺忘」,以及「問題被線性的研究邏輯鎖死在封閉環節中」,這兩個限項基本上與我們對理論的看法、對經驗的認定,以及對理論如何運用在經驗研究之中的見解有十分密切的關係。這也與社會人文言就中長久以來的理論研究與經驗研究的割裂狀態有關。(P25)我們的基本主張是:研究之進行應該創造出一個讓理論與經驗之間相互滲透與對話的空間,促使理論充滿經驗的指涉,經驗充滿理論的意涵。簡言之,一種活生生的、劇有動態辯證發展的問題意識的建構歷程,應該被帶入研究實踐的過程中,並成為轉動研究的軸心與引導研究之力量。(P26)
三、詮釋學處境與經驗的開放性
研究的出發點:詮釋學處境
詮釋學處境是指人類作為「此在」的存有者,進入理解狀態是其基本的存在狀態。正因為這樣的處境,意義對於理解者而言,並不是一個客觀自存的東西,而是根據人在特定傳統與歷史情境下意向性投射而產生出來。事實上,理解在本質上也是理解者完成的一種「意義的預先籌畫」。問題意識對研究者而言,正可以被視為研究者對其研究對象的意義的「預先籌畫」,這是研究的前提條件之一。
詮釋學經驗的開放性
哲學詮釋學帶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發是他對於所謂「經驗」的看法。在詮釋學的意義下,研究力成可以被視為我們對特定對象之經驗不斷擴大與加深的歷程,而不是針對某一封閉的經驗進行更精確的檢定過程。由於經驗會與研究的進展不斷辯證發展,這實質上代表著問題意識在其中也被不斷地修正或重新建構,不同的問題置疑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新經驗,事實上,經驗與問題兩者會呈現相互辯證發展得態勢,這正是研究的真相。
四、研究的基本思維模式:對話與問答邏輯
真正的對話關係
研究對象並非是不發聲的對象或客體,等待我們肢解與分類,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宇我們產生對話關係的存有,因此研究不是獨白,而是對話,不是單一主體,而是相互主體。問題意識本身就是一連串的提問所構成,他除以讓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進入對話關係中,獨白意識被溝通意識所取代—這是以「善良意志」為基礎的溝通交往。事實上,對話邏輯預設了經驗的開放性,而經驗的開放性則預設了問題的結構。(Gadamer)問題的本質包含:問題具有某種意義。但是意義是指方向的意義,所以問題的意義就是一種使答覆唯一能被給出的方向,假如答覆想是有意義的、意味深長的答覆的話,問題使被問的東西轉入某種特定的背景中,問題的出現好像開啟了被問東西的存在。
(※就好比生病的時候,哪裡痛哪裡才會被引起注意,而生病本身就是某種正常的東西出現問題,當問題被意識到時,則開啟了被問東西的存在)
問題意識與問答邏輯
一個例證<<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總體問題意識的方向:西方之文化獨特性是如何產生的?也就是自由勞動的理性組織(資本主義企業)如何產生。
對此議題的問題意識是如何構想?對表面的解釋提出質疑,一步步的反駁現有解釋並指像一個現象,於是所有問題就聚焦了,也就是宗教信仰才是解釋的關鍵。接著他開始「主題化」,資本主義精神和新教倫理,問題的焦點轉向探討這兩者的關係。透過聚焦和主題化的過程(第一卷問題),Weber的問題意識就開始清晰了,也促使經驗資料開始「立體化」。(第二卷要探討的主題)
韋伯獨特的論證方法是建構理念型,他認為概念的定義是在研究之後才產生的,透過各種因素的交織搓揉才使資本主義精神作為一種理念型逐漸有明確的定義,在理念型中,韋伯就是讓已經立體化的資料開始「結晶化」,對資料進行有方向意義的詮釋與重新建構,此時已是韋伯用自己的理論觀點去重新對資料作詮釋,換言之,任何的詮釋都不是唯一的解釋,如果神學和韋伯的討論有很大出入,就是因為彼此有不同的問題意識所致。
課堂筆記: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1.宗教信仰是經濟現象的原因or結果?
第一章的提問:為何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同時也是特別地贊成教會中改革?此處是要問為何經濟發達的地方容意支持宗教改革,而且他們要求改革的原因還是因為宗教教義不夠嚴格,不夠禁慾,這是個奇怪了現象。
2.這本書的重要性?
--從文化的觀點切入
--因為文化的面向太廣,韋伯在此是強調"理念"的重要性
--重視個人心理狀態對整體社會秩序變革的影響
--反駁資本主義是起源於營利慾,而是具有特殊"倫理"特質的精神。這本書的初版年代是1905年,當時是美國芝加哥資本主義最發達的時代,韋伯見到當時英美經濟的蓬勃發展,再對照德國疲弱的經濟狀況,因此希望德國人能接受資本主義而增強競爭力。(德國多數是天主教)
3.什麼是資本主義精神?
(參考遠流出版,P64-70)
實用-理性的生活方式,企業家精神,有嚴格市民觀點且有原則的人
禁止享樂,勞動本身是目的,而非為了營利
4.韋伯為何被稱為方法論上的個體主義?
韋伯強調內在心理狀態是造成社會秩序變革的原因,而且理性化的生活方式背後的動力是對宗教救贖的熱情,這本身就形成一種弔詭,簡言之,是心態變革導致秩序變革。
(我認為可以在跟文明的進程一起討論,心態結構與社會結構相呼應)
5.比較韋伯與馬克思解釋資本主義起源的差異?
Weber走正面的分析路徑,強調資本主義精神是一個有正當性的倫理精神,而非營利欲所趨使,此外,韋伯重視個人內心狀態對外在世界秩序的影響,所以稱為方法論上的個體主義。
馬克思則從生產方式的改變導致分工與生產力產生矛盾,是從結構矛盾導向制度變革,而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勞動剝削,不同於韋伯所說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資本主義精神"。
6.比較韋伯與涂爾幹對宗教的分析?
涂爾幹<<宗教生活基本形式>>從區分巫術與宗教的差別開始,主題是圖騰信仰與信仰儀式,主旨是論證宗教就是社會,宗教就是知識構成的起源。
韋伯同樣談巫術與宗教的分別,但韋伯重視的是宗教與理性化的關係,認為理性化的動力是來自宗教信仰,並且重視信仰(理念)對於社會變遷的作用力。
對涂爾幹和韋伯而言,宗教都是道德權威的來源(我認為這是個值得細究的觀點)
--方法論:
涂爾幹是方法論上的集體主義
涂爾幹的方法是實證主義式,韋伯則是詮釋學立場(參考鄒川雄的文章)
7.前言提及西方有一種完全不同的資本主義,也就是自由勞動的理性-資本主義組織,所謂得自由勞動是指什麼?
鄒川雄認為是指資本主義企業,老師則對自由勞動與韋伯的論證之間的關係感到疑惑。
8.韋伯對因果關聯的定義是什麼?
因果關聯有解釋力,但不一定有預測力
與下週有關的問題:
1.不是教會而是教派做為理念的擔綱者而推動新秩序的產生。陳老師則認為韋伯不同於社會學式的解釋方式,強調理念的作用,而非組織層次的解釋,我對老師的看法有所質疑,下週應針對教派與教會的部分多做摘要。
2. 同學認為韋伯無法證明"認真工作會帶來資本累積,進而產生資本主義",有人同意有人反對,韋伯如何論證呢?(論證:天職說、禁慾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聯)
我認為韋伯的問題意識是資本主義的起源,而非"資本累積的起源",我認為不該把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的定義拉進來談,韋伯有自身獨特的定義。
上課時間更動:
5/6 10:00-13:00 <<第二性>>
5/12 原時段
教室C 203
第一章的提問:為何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同時也是特別地贊成教會中改革?此處是要問為何經濟發達的地方容意支持宗教改革,而且他們要求改革的原因還是因為宗教教義不夠嚴格,不夠禁慾,這是個奇怪了現象。
2.這本書的重要性?
--從文化的觀點切入
--因為文化的面向太廣,韋伯在此是強調"理念"的重要性
--重視個人心理狀態對整體社會秩序變革的影響
--反駁資本主義是起源於營利慾,而是具有特殊"倫理"特質的精神。這本書的初版年代是1905年,當時是美國芝加哥資本主義最發達的時代,韋伯見到當時英美經濟的蓬勃發展,再對照德國疲弱的經濟狀況,因此希望德國人能接受資本主義而增強競爭力。(德國多數是天主教)
3.什麼是資本主義精神?
(參考遠流出版,P64-70)
實用-理性的生活方式,企業家精神,有嚴格市民觀點且有原則的人
禁止享樂,勞動本身是目的,而非為了營利
4.韋伯為何被稱為方法論上的個體主義?
韋伯強調內在心理狀態是造成社會秩序變革的原因,而且理性化的生活方式背後的動力是對宗教救贖的熱情,這本身就形成一種弔詭,簡言之,是心態變革導致秩序變革。
(我認為可以在跟文明的進程一起討論,心態結構與社會結構相呼應)
5.比較韋伯與馬克思解釋資本主義起源的差異?
Weber走正面的分析路徑,強調資本主義精神是一個有正當性的倫理精神,而非營利欲所趨使,此外,韋伯重視個人內心狀態對外在世界秩序的影響,所以稱為方法論上的個體主義。
馬克思則從生產方式的改變導致分工與生產力產生矛盾,是從結構矛盾導向制度變革,而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勞動剝削,不同於韋伯所說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資本主義精神"。
6.比較韋伯與涂爾幹對宗教的分析?
涂爾幹<<宗教生活基本形式>>從區分巫術與宗教的差別開始,主題是圖騰信仰與信仰儀式,主旨是論證宗教就是社會,宗教就是知識構成的起源。
韋伯同樣談巫術與宗教的分別,但韋伯重視的是宗教與理性化的關係,認為理性化的動力是來自宗教信仰,並且重視信仰(理念)對於社會變遷的作用力。
對涂爾幹和韋伯而言,宗教都是道德權威的來源(我認為這是個值得細究的觀點)
--方法論:
涂爾幹是方法論上的集體主義
涂爾幹的方法是實證主義式,韋伯則是詮釋學立場(參考鄒川雄的文章)
7.前言提及西方有一種完全不同的資本主義,也就是自由勞動的理性-資本主義組織,所謂得自由勞動是指什麼?
鄒川雄認為是指資本主義企業,老師則對自由勞動與韋伯的論證之間的關係感到疑惑。
8.韋伯對因果關聯的定義是什麼?
因果關聯有解釋力,但不一定有預測力
與下週有關的問題:
1.不是教會而是教派做為理念的擔綱者而推動新秩序的產生。陳老師則認為韋伯不同於社會學式的解釋方式,強調理念的作用,而非組織層次的解釋,我對老師的看法有所質疑,下週應針對教派與教會的部分多做摘要。
2. 同學認為韋伯無法證明"認真工作會帶來資本累積,進而產生資本主義",有人同意有人反對,韋伯如何論證呢?(論證:天職說、禁慾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聯)
我認為韋伯的問題意識是資本主義的起源,而非"資本累積的起源",我認為不該把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的定義拉進來談,韋伯有自身獨特的定義。
上課時間更動:
5/6 10:00-13:00 <<第二性>>
5/12 原時段
教室C 203
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Memo:社會學方法論-問題意識
社會學方法論:單元一 問題意識
Memo
<<社會學的想像>>目的就是要確立研究方向,首先要教我們如何問一個社會學式的問題。問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困難的任務,而怎樣才是個好的社會學問題更加困難,而<<社會學的想像>>給予了社會學式的問題一個定義,也就是主張社會學的想像就是要連結個人煩惱與公共議題,使得我們能掌握傳記與歷史,並從中找尋兩者的關聯性,而這個過程就是產生社會科學問題的過程,對Mills而言,如果只停留在個人煩惱或公共議題層次都不足以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問題,換言之,社會科學的問題有其獨特性,這就涉及了問題意識建構的過程。
在<問題意識的建構及其在研究過程中的意義:一個詮釋學的觀點>這篇文章中,作者對問題意識最獨特的立場是認為問題意識是一種動態發展的過程。首先要釐清的就是「動態」的意義是什麼?經由作者對韋伯著作的說明可知,所謂的動態發展並非漫無目的與毫無限制的動態變化,而是一種不斷聚焦、主題化、結晶化的過程,因此會使問題意識從總關懷限縮到各個小的主題上,例如從最大範圍的概念”資本主義精神”和”新教倫理”轉向討論”天職觀”、”禁慾主義”,這由大到小的聚焦過程就是作者所為動態的問題意識。這也呼應Mills對於如何完成一本書的看法,有關主旨(theme)與論題(topic)的區分。同樣以韋伯的著作為例,論題是一種主題,分別是「資本主義精神」和「新教倫理」,而主旨就是要研究這兩者的關係。簡言之,問題意識就是使論題(主題)和主旨逐漸清晰化的過程,最終能對問題提出一個有方向意義的詮釋。
讀完本週閱讀最大的收穫是重新回到經典著作中注意到不同理論家對於問題意識建構的差異。不同的問題意識建構方式涉及不同的方法論立場,對韋伯而言,在<<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問題>這一卷中,韋伯就講明了定義資本主義精神並非研究開始最重要的任務,相反的,終極的概念掌握並不在於研究的開端,而必定是在研究的結尾,因為掌握資本主義精神就是這本書最核心的問題意識。但這種研究策略並非我們所熟悉的研究方式,以涂爾幹<<宗教生活基本形式>>為例,涂爾幹一開始就對"宗教"定義,而之後的論證則一步步的採取實證主義的路徑提出宗教就是社會的理論觀點。換言之,問題意識建構就有許多不同的方法論立場,除了詮釋學立場之外,我們仍要關照到其他方法論觀點,才能使我們的研究不被特定的方式局限。
參考文獻
鄒川雄,<問題意識之建構及其在研究過程中的方法意義>,收入林本炫,周平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頁21-58。
C. Wright Mills著;張君玫、劉鈐佑譯,(1995)《社會學的想像》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Chapter1 and appendix.
韋伯著;康樂、簡惠美譯(2007)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市:遠流出版。
Memo
<<社會學的想像>>目的就是要確立研究方向,首先要教我們如何問一個社會學式的問題。問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困難的任務,而怎樣才是個好的社會學問題更加困難,而<<社會學的想像>>給予了社會學式的問題一個定義,也就是主張社會學的想像就是要連結個人煩惱與公共議題,使得我們能掌握傳記與歷史,並從中找尋兩者的關聯性,而這個過程就是產生社會科學問題的過程,對Mills而言,如果只停留在個人煩惱或公共議題層次都不足以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問題,換言之,社會科學的問題有其獨特性,這就涉及了問題意識建構的過程。
在<問題意識的建構及其在研究過程中的意義:一個詮釋學的觀點>這篇文章中,作者對問題意識最獨特的立場是認為問題意識是一種動態發展的過程。首先要釐清的就是「動態」的意義是什麼?經由作者對韋伯著作的說明可知,所謂的動態發展並非漫無目的與毫無限制的動態變化,而是一種不斷聚焦、主題化、結晶化的過程,因此會使問題意識從總關懷限縮到各個小的主題上,例如從最大範圍的概念”資本主義精神”和”新教倫理”轉向討論”天職觀”、”禁慾主義”,這由大到小的聚焦過程就是作者所為動態的問題意識。這也呼應Mills對於如何完成一本書的看法,有關主旨(theme)與論題(topic)的區分。同樣以韋伯的著作為例,論題是一種主題,分別是「資本主義精神」和「新教倫理」,而主旨就是要研究這兩者的關係。簡言之,問題意識就是使論題(主題)和主旨逐漸清晰化的過程,最終能對問題提出一個有方向意義的詮釋。
讀完本週閱讀最大的收穫是重新回到經典著作中注意到不同理論家對於問題意識建構的差異。不同的問題意識建構方式涉及不同的方法論立場,對韋伯而言,在<<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問題>這一卷中,韋伯就講明了定義資本主義精神並非研究開始最重要的任務,相反的,終極的概念掌握並不在於研究的開端,而必定是在研究的結尾,因為掌握資本主義精神就是這本書最核心的問題意識。但這種研究策略並非我們所熟悉的研究方式,以涂爾幹<<宗教生活基本形式>>為例,涂爾幹一開始就對"宗教"定義,而之後的論證則一步步的採取實證主義的路徑提出宗教就是社會的理論觀點。換言之,問題意識建構就有許多不同的方法論立場,除了詮釋學立場之外,我們仍要關照到其他方法論觀點,才能使我們的研究不被特定的方式局限。
參考文獻
鄒川雄,<問題意識之建構及其在研究過程中的方法意義>,收入林本炫,周平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頁21-58。
C. Wright Mills著;張君玫、劉鈐佑譯,(1995)《社會學的想像》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Chapter1 and appendix.
韋伯著;康樂、簡惠美譯(2007)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市:遠流出版。
Memo:社會學的想像(附錄、論學藝精神)
讀<社會學想像>有助於我重新理解上學期的學習經驗,包括修課以及自我學習的部分。關於修課,就是清華社會學和社會分析基本著作,這兩門課似乎就是參考了Mills對於學術的看法所設計,就社會分析基本著作這門課的基本精神而言,如同Mills所提倡,必須將理論與方法結合,清華社會學則是呼應Mills所說,應將學術與生活結合,選擇學術不只是終生事業生涯的選擇,更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因而清華社會學問到每位老師的問題就是"學術對於生命的意義"。簡言之,Mills讓我更深刻的意識到這兩門課的主旨。
此外,透過Mill有系統的論述,我也反思了個人的學習經驗與目前正力行的學習方式。從去年暑假開始,我開設了一個部落格,命名為"靜止時刻",命名的源由來自Hannah Arendt的<<心智生命>>這本書,所謂的思考就是一種生命的靜止,完全不與外界連結的時刻,而我希望這個部落格是我呈現思考菁華的地方,因而命名為靜止時刻。當我讀到<<社會學的想像>>時,我認為與Mills的想法有很強的相似性,一方面,社會學的想像指的就是一種心智能力,也是思考觀點的轉換,而我部落格的主旨就是嘗試各種角度的思考,重新對這個世界的現象有另類的觀察與詮釋,另一方面,Mills也提供了一些將社會學想像力落實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勤做筆記,這也是部落格開設的目的之一,因為正式的作業與學術文體並不能滿足我隨意書寫的興趣,也無法讓我盡情的表達我思考的全部內容,於是部落格成為我一個自由發揮的園地,我不求每一篇文章都是具有大貢獻大思想的完整書寫,即使是每一篇小品,只要具有可閱讀性,我認為都直得成為這個部落格發表的內容,簡言之,這個部落格是以"發現的脈絡"為成立目的,而我盡可能的以"呈現的脈絡"來書寫,一方面,是滿足我思考與書寫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是日後尋找素材的資料庫。
另外Mills也提到學術生產有別於一般書寫,這也與本學期新開設另一個部落格的意圖相呼應。另一個部落格的標題是"多讀書是好事",內容完全是專業書籍的摘要筆記,必須有更高的背景知識才可能加以閱讀,而我設定的讀者就是我自己,當然也不排除我自身的學術社群,也讓其他有相同閱讀興趣的人有更多的入門資訊。此部落格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督促自己唸書,一方面加強學術訓練,另一方面也是為學術生產做點棉薄之力的貢獻,靈感來自賴曉黎教學網站,因為發現自己過去所PO過的摘要和報告經常成為Goolge關鍵字搜尋的第一篇,這激勵我願意投資時間和心力來經營部落格,也希望有新人一起加入,簡言之,Mills更確立了我學習方式的正當性,也使我更有動力繼續堅持自己為自己設計的學習方式。
此外,透過Mill有系統的論述,我也反思了個人的學習經驗與目前正力行的學習方式。從去年暑假開始,我開設了一個部落格,命名為"靜止時刻",命名的源由來自Hannah Arendt的<<心智生命>>這本書,所謂的思考就是一種生命的靜止,完全不與外界連結的時刻,而我希望這個部落格是我呈現思考菁華的地方,因而命名為靜止時刻。當我讀到<<社會學的想像>>時,我認為與Mills的想法有很強的相似性,一方面,社會學的想像指的就是一種心智能力,也是思考觀點的轉換,而我部落格的主旨就是嘗試各種角度的思考,重新對這個世界的現象有另類的觀察與詮釋,另一方面,Mills也提供了一些將社會學想像力落實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勤做筆記,這也是部落格開設的目的之一,因為正式的作業與學術文體並不能滿足我隨意書寫的興趣,也無法讓我盡情的表達我思考的全部內容,於是部落格成為我一個自由發揮的園地,我不求每一篇文章都是具有大貢獻大思想的完整書寫,即使是每一篇小品,只要具有可閱讀性,我認為都直得成為這個部落格發表的內容,簡言之,這個部落格是以"發現的脈絡"為成立目的,而我盡可能的以"呈現的脈絡"來書寫,一方面,是滿足我思考與書寫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是日後尋找素材的資料庫。
另外Mills也提到學術生產有別於一般書寫,這也與本學期新開設另一個部落格的意圖相呼應。另一個部落格的標題是"多讀書是好事",內容完全是專業書籍的摘要筆記,必須有更高的背景知識才可能加以閱讀,而我設定的讀者就是我自己,當然也不排除我自身的學術社群,也讓其他有相同閱讀興趣的人有更多的入門資訊。此部落格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督促自己唸書,一方面加強學術訓練,另一方面也是為學術生產做點棉薄之力的貢獻,靈感來自賴曉黎教學網站,因為發現自己過去所PO過的摘要和報告經常成為Goolge關鍵字搜尋的第一篇,這激勵我願意投資時間和心力來經營部落格,也希望有新人一起加入,簡言之,Mills更確立了我學習方式的正當性,也使我更有動力繼續堅持自己為自己設計的學習方式。
美國烏托邦的追求者 C. Wright Mills(1916-1962)
第一專長是知識社會學,其次是美國社會階層研究,著有<權力新貴:美國勞動領袖>(The new men of power: America's labor leader, 1948)、<<白領:美國中產階級>>和<權力菁英>(The power elite)等三部曲。另有其他政治味濃厚學術作品和文集。
<<第二性>>書評:<女人:可愛的小奴隸>(Women:The Darling Little Slaves)
學生:霍洛維茲(Irving Louis HOrowitz)
<<第二性>>書評:<女人:可愛的小奴隸>(Women:The Darling Little Slaves)
學生:霍洛維茲(Irving Louis HOrowitz)
摘要:社會學的想像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社會學的想像
作者:Mills, C. Wright
出版社:Oxford Univ Pr
出版日期:2000年04月13日
此封面為Mills第三任妻子所設計,他妻子本身是個藝術家
大綱(摘自導讀)
第一章開宗明義指出社會學的前景,第二章到第五章是"破"的功夫-破鉅型理論、破抽象經驗論、破工業人際關係學派、破學閥及學商掛勾,最後才一步一腳印引出"立"的方向:要從特人煩惱看出社會議題、要結合小我生命和大我生命以社會結構來思考問題、要避免傳統學科的僵化界限而以問題為中心、要將人類的理性和自由常存己心,要勇敢的說出和站穩自己的立場。附錄部分則是以自己的研究經驗來引導"菜鳥",如何具體地發揮"社會學的想像",做出有意義的社會學研究。(P13)
第一章 前景(Promise)
社會學想像讓我們能夠掌握歷史和傳記,以及兩者在社會中的關聯性,這是社會學想像的任務與前景。(P35)煩惱(troble)經常源自那些超出個人能力所及的野心與恐懼而造成套牢的感覺,少有人會對此感覺採取社會變遷或制度矛盾的解釋,事實上,個人的生命已經深深的被歷史情勢所影響,而社會學的想象則是是要提倡這種連結個人與集體的心智能力,幫助人們洞悉世界並重新對自身處境有不同的理解與定位。
社會分析大師會提出的三類問題:
(1) 這個獨特的社會整體的結構為何?由哪一些基本的成分組成?又是如何相互串連在一起?又,這個結構和其他社會秩序有何差別?在這個社會裡,任一特徵對於社會的延續和社會變遷有何意義?
(2) 這個社會站在人類歷史中的哪個位置上?變遷機制是什麼?對人類全體的發展來說,它有何地位與意義?我們所檢驗的任一特質,如何與這個社會所經過的歷史階段相互影響?這個歷史階段—它的基本特徵又是什麼?他跟其他歷史階段有何差異?它創造歷史的獨特方式是什麼?
(3) 在這個階段與社會中,佔有優勢的是什麼樣的男人和女人?哪一類的人當道?依照什麼方式,它們被淘汰、解放或受壓迫,而成為感性的人或遲鈍的人?在這個階段與社會裡,我們所觀察到的行為與個性,顯現出哪一種「人性」?又,我們所檢驗的每一個社會特質,對於「人性」有何意義?
(※社會分析基本著作的基本精神就是要連結理論和方法,我認為這三個問題有助於理解社會分析的課程目的,應作為課前閱讀。)
藉由社會學想像的導引,人們現在希望能夠掌握世界的動向,並且理解他們所遭遇的事情,雖然在社會當中,它們只是傳記與歷史交錯的瞬間而已。大半由於深深地領悟到社會的相對性與歷史造局的力量,在當代人的自我意識中,他縱然不是一個永遠的陌生人,也是個局外人,在這種自我意識中,社會學想像是最豐饒的一種,原先,有些人的心智只探及有限的經驗軌跡,然而,在運用社會學想象之後,他們往往感覺到,宛如在一間曾經如此熟悉的屋子裡頭驚醒。他們獲得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他們體驗到價值觀的重整:總而言之,透過他們的反省與感受力,他們了解到社會科學的文化意義。(P37)
2
煩惱(trouble)發生在個人的性格中,以及他與個人直接相關的範圍內。煩惱所關係到的,乃是個人的自我,以及他身歷其境、親身體會到的以限社會生活。煩惱是私人的事情:一個人覺得他所珍惜的價值受到了威脅。議題(issues)所涉及的事情則超越了個人的局部環境與內心世界。議題所關係道的,乃是整體的歷史社會—由許多的個人情境組織而成—制度,以及不同情境交錯互滲—以形成社會與歷史生活的大結構—的方式。議題是公共事務:人們覺得某些大眾珍惜的價值受到了威脅。議題常牽涉制度安排上的危機,經常也會涉及馬克思主義者所稱的「矛盾」或「對立」(antagonisms)。
3
我們處於一個不安(註解一) 與漠然(註解二) 的時代,但尚未形成明析的現象讓理性和感性有插手的餘地。他們無法說出是什麼價值受到威脅,它們受到的是什麼威脅,簡言之,他們還不到可以做決定的地步,這些問題還不夠明確,不足以構成社會科學的問題。然而,接受理性、自由等傳統價值的人,不安就是個人煩惱,漠然本身就是議題,因此,不安與漠然正是我們時代的旗幟 。當今社會科學家首要的政治與學術任務,是要釐清當代不安感與漠然的要素,而社會科學逐漸成為我們這個文化時代的公分母,而社會學想像也成為我們最迫切需要的心智特質。在每一個智識階段裡,總有某種反省的風格會成為文化生活的公分母,而Mills相信,社會學想像正逐漸成為我們文化生活的公分母與旗幟。
-----------------------------------------------------
註解一 不安(uneasiness):不知珍惜什麼價值卻被覺威脅,這是不安,也是焦慮。
註解二 漠然(indifference):不知要珍惜什麼價值也不覺有威脅,若漠然延伸到一切的價值,就變成了冷感。
--------------------------------------------------------
本書目的,在於界定社會科學在我們時代中的文化使命。目前,在社會科學家之間,普遍對於它們所選擇研究的走向瀰漫著不安的感覺—知識與道德的不安。我希望增強這種不安感,找出一些不安的源頭,把這種不安轉化為明確的動力,促成社會科學前景的實現,破舊立新;簡言之,我想指出某些當前的任務,以及目前當務之急所可以利用的工具。(P50)
附錄、論學術藝師精神(craftsmanship)
對於自覺是古典傳統一部分的社會科學家個人而言,社會科學是一種技藝的實踐。(P259)在社會分析基本著作這門課中,謝國雄老師不斷重述此門課的精神,也就是要結合理論與方法論,而他的另一門田野實作課也落實了此精神,如同C. Wright Mills所說,謝國雄無疑地是這類觀點的信徒。至於清華社會學中要求每位老師回答的問題”生命與學術之間的關係”,也是Mills所提倡的觀點,也就是不會把研究與生活區分開來,Mills認為:
作為一個學者有得天獨厚的機會去安排一個可激勵良好工作習慣的生活方式,學術不僅是終生事業的選擇,也是生活的選擇;一個學術工作者,布論他是否認知到,在他努力工作並改善其技藝的同時,也形塑了他的自我;在他努力發揮自己的潛力,並把握任何時機時,它建構了一個以優秀工作者特質為核心的性格。(P260)
換言之,Mills認為必須在學術工作中活用生活經驗,持續檢驗並詮釋自身生命經驗。藝師精神(craftsmanship)是以自己為中心,你親身涉入你可能研究的每一項學術產品,因此,必須勤做筆記,包含私人經驗、專業活動、進行中的研究以及研究計劃。(P261)
以目前的情況而言,我也開始運用我的觀察與日常經驗。我不知道優秀的學術工作者必須具備哪些完整的社會條件,但身邊無疑地必須包括一群肯傾聽和交談的人—有時還必須是虛構的人物。在檢視一些關於作者的筆記時,我發現它們提供的陳述有三種:(1)從某些作者,你可以經由系統性地重述這個人的整體說法或特定觀點,而直接學習;(2)對某些作者,你提出接受或反駁的理由和論證;(3)其他的作者,可以啟發你自己的鋪陳引申與不同專案。在這裡,你要抓住一個論點,然後問:我們要如何使它成為可測試的,以及我要如何才能測試它?正是在處理這些現有觀念時,你自覺到自己延續了前人的研究。
Mills提供幾個特定的方式可以激發社會學想像:
(1)在具體的層次上,重新整理檔案。
(2)對定義各種問題的字詞懷抱著遊戲的態度,這往往會寫放你的想像力。
(3)你所遇到許多的一般性觀念,在你思考時,就會將它們歸為各種不同的類型,展新的分類往往是豐富的發展之始。要有更好的分類,你必須發展出交叉分類的習慣。交叉分類之於研究中的社會學家,正如同巨型圖解之於法學家。在許多方面,交叉分類就是社會學想像的文法。
(4)藉著考慮極端的狀況—有時候你會獲得最佳的洞察力思考你直接關心的事物的反面。在你研究過對比得客體後,你會比較了解他們,然後你可以找出各種面向,並從中加以比較。檢義的做法是先建構「對極類型」(polar types),及各面向的對立兩極。一個辦法就是採取各種不同的觀點:以對話體書寫往往很有助益。
(5)在做交叉分類時,為求單純,第一個工作是回答是或不是,這點推動你去思考極端的對立。質化分析的目的則是要你知道類型的適用範圍。故意顛倒自己得比例感有時候可以釋放想像力。
(6)以比較的方式掌握素材是很有助益的。
(7)最後一點是關於如何完成一本書,而非如何釋放想像力。有關主旨(theme)與論題(topic)的區分。論題是一種主題,考慮如何安排所有論題的次序時,就必須進入主旨的領域。主旨乃是一種觀念,通常識針對某種大趨勢、主要概念或關鍵區分。你必須有系統地對這些主旨與全部論題之間交叉分類,要問:論題如何受到各個主旨所影響?接著問:各論題對各主旨是否有意義?如果有,是什麼意義?
(※以韋伯<<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為例,論題就是基督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分別在<問題>的第一、第二節中處理,而主旨則是宗教信仰的內在特性在資本主義精神形成過程中發揮重大影響。於是,接下來所談的<路德天職觀>、<入世禁慾的宗教基礎>和<禁慾和資本主義>等論題,都必須放在主旨的脈絡下理解。)
Mills談到關於書寫風格的問題。寫作除了是為了贏得讀者注意,更是為了要贏得可讀地位。(※用現在部落格為例,就是要增加瀏覽人次。)然而,學院往往使用各種艱澀的術語來隔絕一般讀者,對Mills而言,這不過是一種要凸顯社會地位的心態作祟,假如要破解學院的文體,首先得破解學院的身段,必須用心去回答三個問題:(1)我的題材究竟有多艱深與複雜?(2)當我寫作時,我要求自己是什麼地位身分?(3)我為誰而寫?(P288)
社會科學家作為一個作家大略有四種可能性。如果他以一個聲音自居,並假設它正在對我所指出的這種聽眾發言,則他會試著寫出易讀的文體。如果他說話而無意識到聽眾,則可能淪為不知所云的囈語。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聲音,也找不到任何聽眾,全然是為了沒人收藏的紀錄而說話,則我猜,我們不得不承認,它真是一台標準化文體的製造機:空蕩大廳中的無主聲音。(P290)
最後一點是有關寫作與思考之間的交互作用。Mills區分成兩種,分別是「發現的脈絡」(the context of discovery)和「呈現的脈絡」(the context of presentation),若以前者書寫,則只會有少數人理解你,此外,此種論述將非常主觀,因而比須採取後者,首先將自己的思考呈現給自己,其次才呈現給其他人,成限的過程中往往會進行修正,就會成為一種新的發現脈絡,更具有社交上得客觀性,不過Mills再次聲明,必須在兩個脈絡間游走出入,而當你游走出入時,最好要知道你下一步的方向。(P291)
思考是一種追求秩序的奮鬥,同時也追求充分的理解。你不應太快停止思考—否則你會遺漏你所應該知道的;你不能放任自己一直思考下去,否則你會爆炸。我想,正是這個兩難,使得反省,特別是那些罕見的成功反省,成為人類能力所及的最狂熱努力。
Mills所給的箴言和警句來總結上述所言:
(1)做個好藝師:不要墨守任何僵化的程序。讓你的心智獨立地面對人與社會問題。
(2)避免染上拜占庭式的概念拆組怪僻,以及廢話連篇的習性。切誤以不知所云作為逃避批判社會的手段以及被讀者批判的手段。
(3)製造你認為作品所必需的超歷史建構,也深掘次歷史的瑣事。(※抽象化的能力)但切莫寫了超過三頁而心中仍無任何具體例證。
(4)不要言就一個接著一個的小情境;是研究的社會結構來選擇並組織了諸多情境。
(5)認清目標,乃是充分地並比較地去理解世界史中曾有與現有的社會結構。
(6)永遠睜大眼睛注意人的形象—總稱的人性觀—這是你的作品中所假設和隱含的;以及歷史的形象—你認為歷史是如何被創造的。
(7)不要把人理解為一個孤離碎片,或一個自給自足的可理解場域或系統。
(8)不要放任官方所擬定的公共議題以及私人所感受的煩惱去決定你要研究什麼問題。要知道,要適當地建構社會科學的問題,必須包括個人煩惱和公共議題、傳記和歷史,以及期間複雜的關係。正是在那個領域內,個人得以生活,社會得以構成,唯有在那個領域之內,社會學想像才有機會去改善我們這個時代人類生活的品質。(P295)
2009年3月1日 星期日
Memo: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一年後再讀韋伯的經典<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覺得又看得更深入更有收穫了,另一個收穫則來自對照自己一年前的摘要,果然自己是有進步的,一年前我究竟是為什麼會覺得自己讀懂了韋伯呢?突然間,我似乎又發現了讀書的樂趣,也覺得自己的努力還是會有收穫的,大師就是大師,沒想到大師一年前還是對於程度尚淺的有所保留阿!
資本主義的起源及運作邏輯是許多社會學者好奇的問題,韋伯從天主教文獻中爭論的議題發現資本主義起源的線索。當時爭論的問題是,為什麼基督新教徒在資本擁有與經濟地位上具有優勢呢?韋伯由此注意到宗教信仰與資本主義的關聯,然而,從宗教的角度切入卻是個很難說服人的觀點,於是韋伯必須推翻現有解釋來強調宗教信仰對於資本主義形成的重大意義。首先,一般而言,認為資本與教育條件是造成經濟優勢的必要條件,因此,韋伯論證了宗教信仰會影響教育學門的選擇,而學科又影響職業選擇,但這並不能解釋為何不同宗教信仰對於教育學門與職業類別有不同的選擇,其次,過去研究指出,政治對經濟有排擠效果,也就是政治地位低者會轉向經濟領域發展尋求成就感,然而,基督教派中,無論是支配或被支配階層都對經濟感興趣,因此,政治地位高低並不能成為解釋因素,簡言之,現有解釋都不能解釋基督新教派為何在經濟地位上具有優勢。韋伯一方面批判現有解釋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將問題意識導向宗教信仰才是關鍵,於是界定了問題,也就是宗教信仰的內在特性才是資本主義形成的關鍵,因此,全書要處理的問題就是,哪些宗教信仰特徵在資本主義形成的過程中發揮作用。
從韋伯問題意識的形成過程來看,我們也可依循相同的路徑找到重要的研究問題。首先,必須知道什麼是影響人類生活的重大文化現象,從社會變遷的歷史中找出過去與現在有落差的現象,或是一般人現在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其實並不理所當然的觀念,其次,界定的議題後,必須整理出大家好奇的問題是什麼?誰在討論這些問題?最後,整理現有解釋之後提出批判並產生自己的觀點。完成這三個步驟之後,就能借定研究課題,進入研究方法的設定與論證。
韋伯在第一部第一卷問題,分三節界定問題意識。第一節,"宗教信仰與社會階層"是提出問題與假設,說明了基督新教倫理對資本主義精神的意義,第二節,"資本主義精神"是定義研究議題與研究對象,不過必須注意的是,韋伯除了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出方法論的觀點,因為任何的定義都與研究觀點有關,所以韋伯對於方法論的說明是不可忽略的部分。第三節,路德教派的天職觀:研究課題,則是進一步限縮研究對象,韋伯透過字源學的考察來界定研究課題,最後將問題限縮到第二卷要論證的"禁慾新教的職業倫理",目標是要論證宗教信仰與資本主義精神確實存在因果關聯,這樣整個研究就成功回答了問題。
就方法論上,仍需要參考韋伯<社會學的基本概念>,有助於研究任何文化議題,例如台客文化的形成。就論證上,可再參考<世界諸宗教>以及<中間考察>,才能更掌握資本主義的內涵與理性化做為整體發展過程的內涵。
問題:韋伯在論證過程中會補充方法論的立場,尤其在"資本主義精神"這一節強調的最多,設想我們做研究時,何時應該對方法論立場做說明,哪些研究環節會涉及方法論上的考慮?(譬如:研究對象、概念與現象的關係...)
下週報告內容:
第二卷的論證
第二卷與其他相關文章的關聯,包括<第二部基督新教教派與資本主義精神>、<世界諸宗教>、<中間考察>
韋伯這本書的影響與相關討論(被介紹的過程、二手詮釋與期刊論文)
資本主義的起源及運作邏輯是許多社會學者好奇的問題,韋伯從天主教文獻中爭論的議題發現資本主義起源的線索。當時爭論的問題是,為什麼基督新教徒在資本擁有與經濟地位上具有優勢呢?韋伯由此注意到宗教信仰與資本主義的關聯,然而,從宗教的角度切入卻是個很難說服人的觀點,於是韋伯必須推翻現有解釋來強調宗教信仰對於資本主義形成的重大意義。首先,一般而言,認為資本與教育條件是造成經濟優勢的必要條件,因此,韋伯論證了宗教信仰會影響教育學門的選擇,而學科又影響職業選擇,但這並不能解釋為何不同宗教信仰對於教育學門與職業類別有不同的選擇,其次,過去研究指出,政治對經濟有排擠效果,也就是政治地位低者會轉向經濟領域發展尋求成就感,然而,基督教派中,無論是支配或被支配階層都對經濟感興趣,因此,政治地位高低並不能成為解釋因素,簡言之,現有解釋都不能解釋基督新教派為何在經濟地位上具有優勢。韋伯一方面批判現有解釋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將問題意識導向宗教信仰才是關鍵,於是界定了問題,也就是宗教信仰的內在特性才是資本主義形成的關鍵,因此,全書要處理的問題就是,哪些宗教信仰特徵在資本主義形成的過程中發揮作用。
從韋伯問題意識的形成過程來看,我們也可依循相同的路徑找到重要的研究問題。首先,必須知道什麼是影響人類生活的重大文化現象,從社會變遷的歷史中找出過去與現在有落差的現象,或是一般人現在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其實並不理所當然的觀念,其次,界定的議題後,必須整理出大家好奇的問題是什麼?誰在討論這些問題?最後,整理現有解釋之後提出批判並產生自己的觀點。完成這三個步驟之後,就能借定研究課題,進入研究方法的設定與論證。
韋伯在第一部第一卷問題,分三節界定問題意識。第一節,"宗教信仰與社會階層"是提出問題與假設,說明了基督新教倫理對資本主義精神的意義,第二節,"資本主義精神"是定義研究議題與研究對象,不過必須注意的是,韋伯除了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出方法論的觀點,因為任何的定義都與研究觀點有關,所以韋伯對於方法論的說明是不可忽略的部分。第三節,路德教派的天職觀:研究課題,則是進一步限縮研究對象,韋伯透過字源學的考察來界定研究課題,最後將問題限縮到第二卷要論證的"禁慾新教的職業倫理",目標是要論證宗教信仰與資本主義精神確實存在因果關聯,這樣整個研究就成功回答了問題。
就方法論上,仍需要參考韋伯<社會學的基本概念>,有助於研究任何文化議題,例如台客文化的形成。就論證上,可再參考<世界諸宗教>以及<中間考察>,才能更掌握資本主義的內涵與理性化做為整體發展過程的內涵。
問題:韋伯在論證過程中會補充方法論的立場,尤其在"資本主義精神"這一節強調的最多,設想我們做研究時,何時應該對方法論立場做說明,哪些研究環節會涉及方法論上的考慮?(譬如:研究對象、概念與現象的關係...)
下週報告內容:
第二卷的論證
第二卷與其他相關文章的關聯,包括<第二部基督新教教派與資本主義精神>、<世界諸宗教>、<中間考察>
韋伯這本書的影響與相關討論(被介紹的過程、二手詮釋與期刊論文)
摘要: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第一部第一卷問題
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簡惠美譯,初版,台北市:遠流,2007。
第一部第一卷問題
問題的產生來自天主教的文獻中大量討論基督新教徒為何在資本擁有與領導地位上具有相對優勢,韋伯從幾個方面提出問題。首先,韋伯根據教育統計資料初步的推論是,家庭宗教氣氛影響教育選擇,而教育精神特性又影響了職業選擇,這解釋了為何最後天主教徒較少從事資本主義營利活動,但無法解釋為何基督教與天主教有這樣選擇上的差異。其次,從政治地位解釋,一般而言,政治地位低者會傾向經濟發展,然而,基督新教徒無論是支配或被支配階層都表現出經濟理性主義的傾向,而天主教都沒有這種傾向,因此,韋伯認為宗教信仰影響生活態度才是關鍵的因素,而不能從政治情況解釋。在此推論下,關鍵的問題就是要釐清不同宗教信仰內部真正的信仰特色以及作用,韋伯推翻了當代對於天主教與基督教”所謂的”對超塵出世與俗世享樂的態度,韋伯反而認為天主教出世的生活樣式與基督教入世的生活樣式有內在親合性,提出的證據是喀爾文派的特殊性,也就是,喀爾文派表現出資本主義企業精神與虔信的理性生活樣式的結合,其中也與迫害年代裡,喀爾文派被迫流放而造成了與傳統生活割裂有關。總而言之,韋伯認為必須從宗教信仰的內在特性切入,才能解釋教派在社會階層中不成比例分布的因果關係。
既然確認了宗教信仰與資本主義精神的因果關聯,接下來就界定資本主義精神的概念。對韋伯而言,資本主義精神是一個歷史實體,是從研究過程中不斷搓揉出的整體性概念,因此,一開始就對資本主義精神做出詳盡的定義並非方法上的重點。首先,韋伯指出資本主義精神必須在文化意義下談,資本主義精神是一種風格(Ethos),此種風格指的是帶有倫理色彩的生活樣式準則的性格,而此風格的擔綱者就是資本主義企業家和勞動者。其次,韋伯要批判一切對資本主義精神錯誤的解釋,韋伯強調真正的資本主義精神並非營利慾驅使,也非投機冒險的自由營利,而是一種與傳統主義一樣獲得肯定與正當化的倫理,而此種倫理帶來的"心態"則在資本主義企業中找到適合的形式,而企業家也以此種心態為發展動力。最後,必須回顧經濟發展的變遷過程,韋伯回溯到前資本主義時期的經濟體制,而將傳統主義視為資本主義精神發展的內在阻礙,韋伯觀察到傳統主義事實上是構成資本主義精神的全部基礎,而造成傳統主義改變的經濟變革因素就是此種"精神"的輸入,因此,接下來要處理的問題就是這種"精神"從何而來以及具有何種意義。韋伯初步歸納出天職觀與勞動獻身是造成理性生活樣式的原因,也就是勞動與倫理本身成為目的,然而,從利己主義來看此種天職觀卻是非理性的動機,因此,韋伯要處理的就是天職觀當中的那個非理性因素從何而來的問題,"天職觀"的起源成為韋伯接下來的研究課題。
韋伯首先做字源學的考察而發現到天職觀起源自路得教派的宗教改革,一方面,指出路得職業觀的貢獻,另一方面也指出其無益於孕育出資本主義精神的因素。路德宗教改革的重大成就在於賦予俗世職業生活以道德意義,然而,路德意義下的職業觀仍是消極的順從現有生活狀況,因此無益於擺脫傳統主義的束縛,於是要找到資本主義精神的起源則必須從其他教派著手。韋伯強調本文無意對任何宗教作價值判斷,研究的課題只在於找出資本主義精神的產生在何種程度上可歸因於宗教力量。
術語彙編
風格(Ethos):帶有倫理色彩的生活樣式準則的性格。
擔綱者(carrier):某種理念或生活樣式的承載者。
生活樣式(organization of life/life style):遵循一種倫理原則,有著同樣的想法或生活準則。(P126)
經濟理性主義:形成的條件包括理性的技術與理性的法律,以及實用—理性的生活樣式。
天職(calling):將世俗職業裡的義務履行,評價為個人的道德實踐所能達到的最高內容。(P81)
第一部第一卷問題
問題的產生來自天主教的文獻中大量討論基督新教徒為何在資本擁有與領導地位上具有相對優勢,韋伯從幾個方面提出問題。首先,韋伯根據教育統計資料初步的推論是,家庭宗教氣氛影響教育選擇,而教育精神特性又影響了職業選擇,這解釋了為何最後天主教徒較少從事資本主義營利活動,但無法解釋為何基督教與天主教有這樣選擇上的差異。其次,從政治地位解釋,一般而言,政治地位低者會傾向經濟發展,然而,基督新教徒無論是支配或被支配階層都表現出經濟理性主義的傾向,而天主教都沒有這種傾向,因此,韋伯認為宗教信仰影響生活態度才是關鍵的因素,而不能從政治情況解釋。在此推論下,關鍵的問題就是要釐清不同宗教信仰內部真正的信仰特色以及作用,韋伯推翻了當代對於天主教與基督教”所謂的”對超塵出世與俗世享樂的態度,韋伯反而認為天主教出世的生活樣式與基督教入世的生活樣式有內在親合性,提出的證據是喀爾文派的特殊性,也就是,喀爾文派表現出資本主義企業精神與虔信的理性生活樣式的結合,其中也與迫害年代裡,喀爾文派被迫流放而造成了與傳統生活割裂有關。總而言之,韋伯認為必須從宗教信仰的內在特性切入,才能解釋教派在社會階層中不成比例分布的因果關係。
既然確認了宗教信仰與資本主義精神的因果關聯,接下來就界定資本主義精神的概念。對韋伯而言,資本主義精神是一個歷史實體,是從研究過程中不斷搓揉出的整體性概念,因此,一開始就對資本主義精神做出詳盡的定義並非方法上的重點。首先,韋伯指出資本主義精神必須在文化意義下談,資本主義精神是一種風格(Ethos),此種風格指的是帶有倫理色彩的生活樣式準則的性格,而此風格的擔綱者就是資本主義企業家和勞動者。其次,韋伯要批判一切對資本主義精神錯誤的解釋,韋伯強調真正的資本主義精神並非營利慾驅使,也非投機冒險的自由營利,而是一種與傳統主義一樣獲得肯定與正當化的倫理,而此種倫理帶來的"心態"則在資本主義企業中找到適合的形式,而企業家也以此種心態為發展動力。最後,必須回顧經濟發展的變遷過程,韋伯回溯到前資本主義時期的經濟體制,而將傳統主義視為資本主義精神發展的內在阻礙,韋伯觀察到傳統主義事實上是構成資本主義精神的全部基礎,而造成傳統主義改變的經濟變革因素就是此種"精神"的輸入,因此,接下來要處理的問題就是這種"精神"從何而來以及具有何種意義。韋伯初步歸納出天職觀與勞動獻身是造成理性生活樣式的原因,也就是勞動與倫理本身成為目的,然而,從利己主義來看此種天職觀卻是非理性的動機,因此,韋伯要處理的就是天職觀當中的那個非理性因素從何而來的問題,"天職觀"的起源成為韋伯接下來的研究課題。
韋伯首先做字源學的考察而發現到天職觀起源自路得教派的宗教改革,一方面,指出路得職業觀的貢獻,另一方面也指出其無益於孕育出資本主義精神的因素。路德宗教改革的重大成就在於賦予俗世職業生活以道德意義,然而,路德意義下的職業觀仍是消極的順從現有生活狀況,因此無益於擺脫傳統主義的束縛,於是要找到資本主義精神的起源則必須從其他教派著手。韋伯強調本文無意對任何宗教作價值判斷,研究的課題只在於找出資本主義精神的產生在何種程度上可歸因於宗教力量。
術語彙編
風格(Ethos):帶有倫理色彩的生活樣式準則的性格。
擔綱者(carrier):某種理念或生活樣式的承載者。
生活樣式(organization of life/life style):遵循一種倫理原則,有著同樣的想法或生活準則。(P126)
經濟理性主義:形成的條件包括理性的技術與理性的法律,以及實用—理性的生活樣式。
天職(calling):將世俗職業裡的義務履行,評價為個人的道德實踐所能達到的最高內容。(P81)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