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絕對君主制與國家主義>的論證是基於一個論點是,資本主義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既是原因又是結果,國家既是資本主義的老闆,也是商人的主顧,而這張闡述的論點是,"歐洲世界的核心地區內,強國的發展是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基本組成部分"。(198)而Wallertein提出的問題是"中央集權的統治行是為什麼在此時(16世紀上半葉,也就是第一個16世紀)出現呢?"而Wallertein提出的看法認為,16世紀國家機器的操縱者是利用了四種機制使他們自身變得強大,分別是官僚制度化、壟斷軍隊、建立合法性的統治體制和將其臣民同質化。(200),從200到218頁都在分析這個論點,其次才從階級關係切入分析國家政治體制與資本主義的關聯,而Wallertein的看法是,國家和資本主義在早期是互相支持的,而17、18世紀演變成互相對立絕非偶然,這是程度和時機的問題。結合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分析,結果就是造成歐洲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現代世界體系的兩個主要構成因素,一方面,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是建立在世界範圍內的勞動分工上,在這個經濟體系的不同地區分別被指派擔任不同的經濟角色,發展出不同的階級結構,因而採用了不同的勞動力控制模式,此一體制中的獲利是不平等的。另一方面,首先在國家體制中發生的政治變動,作為他們在世界經濟體系中不同角色的後果,就造成了不同的國家結構,核心地區的國家是集權化程度最高的。
整理一下重要概念:
歐洲世界經濟體系:東歐扮演工藝化的西歐生產原材料的角色,...形同古代殖民地類型的經濟。波羅的海貿易的性質足以說明此點。(130)
核心地區:自由勞動體制:英、尼德蘭、法國北部
半周邊地區:分成租佃制:義大利、法國南部
周邊地區:強制性商品糧生產制(127):西班牙美洲和東歐
第四章對於台灣則有很大的啟發性,原因來自台灣與荷蘭具有相類似的地理條件,而在台灣史中台灣又被荷蘭統治過,因此在看16世紀下半的尼德蘭如何突破帝國霸權而成為新的經濟中心,是個非常令人興奮的課題。延續前兩章提到的重點,荷蘭在勞動體制上是屬於核心地區,而鄰近波羅的海也是荷蘭的優勢條件,簡單來說,荷蘭掌握了國際情勢,也就是英法崛起西班牙沒落的條件,尼德蘭革命又帶來的關鍵性的震盪,因此使得荷蘭能重新產生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政治結構體制,而將小國推向世界經濟的國際舞台。
不過令人感傷的是,當Wallerstein講到北義大利時就覺得很遺憾,北義無法扮演尼德蘭的位置,因為第二個16世紀已經沒有它的位置了,那義大利是否能步上英法後塵呢?答案也是不能,因為它的內部分裂而失去有利條件,反觀台灣,在目前的國際情勢中,台灣已經錯過了一次機會,也許已經不只一次,那是否能把握住第二次的機會呢?又或者我們其實也正在錯過,下一次的機會何時再來,等一百年還是兩百年,世界體系分析值得我們再好好思考20世紀世界經濟已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台灣的世界位置在何處,而我們該如何選擇下一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