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稿的討論,進行方式是每人報告三分鐘,接下來是約十分鐘的提問時間,報告者不作回應。
經過整理後我認為可歸類以下幾類問題:
1.圓環不是傳統市場,是夜市,所以如何定義傳統市場是個大問題。
2.為什麼是挑選失敗的案例,那成功的案例呢?是否會忽略到成功案例中的特質?如何定義是成功還是失敗?
3.市場與政府的關係是如何轉變?在政府改造之前的市場是什麼樣?
市場與都市的關係是什麼?市場是否經過遷移、變遷?
4.你想討論的問題可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是政府與民眾之間的關係,另一層是政府內部的斷裂,但是為什麼要選擇傳統市場來回答這些問題?
5.有人研究夜市,夜市的特質與現代文化相應時也會產生矛盾,那麼,那些特質可以被治理嗎?
關於文化治理的問題你可以多讀一點,另外,Fernand Braudel有談市場的作品。
6.有人認為政府忽略了傳統市場的功能,那你認為傳統市場應該要扮演什麼角色?
對上述問題我的回應:
首先我必須確定建成圓環和西門市場是屬於公有零售市(商)場,其中建成圓環和西門市場也包含在內。圓環改建政策是2002年實施,維持了五年於2006年歇業,這個例子遭受極大的批評,目前則另有規劃。事實上,在市場處的分類名稱中是使用"公有零售市場",但政策名稱卻是傳統市場改建政策,因此概念上有所差異。(參考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dakit/3524214
台北市場處從96年8月1日市場處開始進行整潔明亮的傳統市場新風貌計畫,期激發本市47處公有傳統零售市場攤商共維環境清潔之意識,以提升公有傳統市場整體形象,其中是否有既是古蹟又是市場的案例是做為補充的參考案例。
另一部分是關於文化局的部分,在文化局的官方網站中,是在美食觀光的討論中檢討到建成圓環的案例,而將建成圓環定位為夜市而非傳統市場,至於西門市場原屬於市場處,但後來在民國96年由台北市文化局接管。
(有關西門紅樓目前的營運運狀況,說明如下:文化局自96年5月3日起自台北市市場處接管十字樓及南北廣場,事權統一整合下的西門紅樓,96年11月正式委由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營運,並積極重塑西門紅樓的新定位,從營運前的閒置狀態到10月起北廣場之「kuso西門町創意市集」,再到固定周未辦理之「紅樓創意市集」活動,有效活絡十字樓成為西區文創產業基地。
在文化局有關文化觀光的討論中,士林夜市被列為文化資產,就經濟成效來看,士林夜市在改建後仍相當熱鬧,然而,就文化層面而言卻有些可檢討改進的部分,文化局的討論中仍談到"改建後的夜市能集中化、現代化管理,卻也缺乏一種傳統市場的感覺,也缺乏通風設計﹔尤其,這個臨時攤棚缺乏夜市最核心的要素:台灣人的夜市是用來逛的,隨意、興之所致,但是攤棚以停車場",這反映出文化局對於士林夜市的改造成果並不滿意,而這也可以從攤販有增無減,以及攤販生意甚至吸引更多人潮作為文化局看法的有力證據。所以,士林夜市也可以成為一個對照組。
2.選擇失敗案例是為了看到更關鍵的因素,而且有較多的論述出現,大家才會檢討失敗原因。但我仍需要更多方法論上的支持,可以補充理論上的討論。
3.市場與政府的關係是作為背景知識加以說明,我會將建成圓環和西門市場的歷史發展脈絡作一有系統性的整理與說明,希望能從案例中抽取出理論架構,說明市場與國家之間的關係,然而,我的企圖並非找到一個傳統市場的完整定義,而是要透過傳統市場的案例去觀察政府組織內部的矛盾,最後是要談背後更大的價值體系之間的矛盾,由於這樣的理論企圖,所以說明為什麼選擇傳統市場來說明價值體系的矛盾就成為一個重要問題,換言之,傳統市場是什麼似乎不是個核心問題,真正核心的問題反而是要問政府這個面向,就此例子是經濟力量和文化力量之間的角力,而文化力量實際上也是經濟力量的轉型,不過是讓文化成為一種獲得經濟利益的工具,所以問題就在於政府部門是如何達成共識?
但是說到此,連我自己都開始覺得無聊了起來,總覺得還是應該要有社會學家對於傳統市場的一些獨到見解才顯得有趣,也想在文化局、市場處、民眾之外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在經驗上有實質貢獻,在理論上則能更細緻化有關在地全球化的理論意涵。
4.文化治理的定義是以文化作為一種統治的工具,並且使被治理對象能產生一套自我控制的機制而自動的產生馴化。
李老師的論文中曾將治理性的概念運用在寺廟規模增加的問題,寺廟為了生存必須發展出一套企業經營模式,運用的手段就是治理,但這不是文化治理的案子,博物館才是文化治理的例子,但是如果硬要討論傳統市場的治理,就是傳統市場中的消費者行為如何被改變,可能不只是行為舉止的改變,還包括心態上的改變,當建築形式強調現代化想像時,消費者是否也會更加願意購買高價位、具有現代性意涵的商品,此為我的推測,簡言之,想做建築與消費者心態之間的關係。
5.傳統市場應該扮演什麼角色不是我想回答的問題,但應該會隱隱約約浮現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