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文化認同與全球過程

Frideman嘗試描繪的是在這個全球化趨勢下,核心地區與邊陲地區處於變動中的文化認同現象,特別是討論核心地區的複雜現象。反觀台灣,台灣一般被定位成半邊陲地區,但是台灣又與核心地區有很緊密的互動,因此在文化上似乎又非常接近核心國,例如美國、日本,因此,台灣的文化認同現象就顯得特別值得研究。

這裡的文化認同現象似乎比較能從政治上找到例子,特別是關於社會運動者的文化認同。雖然本人很少涉獵社會運動的研究及相關時事,但是也能感覺到台灣的社運有越來越百花齊放的趨勢,各種環保運動、族群運動、同志遊行、罷工、抗爭等等,媒體都有跑不完的新聞,比較明顯的反應就是可以從老一輩的人口中聽到,台灣真是越來越亂,動不動就是上街頭遊行抗議,以前的台灣怎麼可能這樣,這樣台灣怎麼可能會有發展,台灣的政治局勢不穩定要如何拼經濟?像這類常識性的語言經常可以聽到,這也凸顯了台灣正處在一個轉折的年代。

用很直觀的語言來說,台灣現在就是"亂",但是我沒有要對這個亂做出評價,甚至對這種"亂"抱持著樂觀其成的態度,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個"亂"呢? 究竟是什麼東西"亂"了?又究竟這種"亂象"的根源是什麼? 未來是會持續這種"亂"還是會逐漸產生"亂中有序"?這是我讀完frideman之後,想以台灣為主題思考的問題。

Frideman說到這種文化認同的轉變是緣自全球體系的裂解,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後工業秩序的來臨,其中又以資訊社會最為重要,其次還有很多影響文化認同的原因,但我比較關心的是資訊社會如何造成全球體系裂解,又如何導致文化認同變得多元複雜,最後產生台灣這股"亂象"。

從資訊社會切入又是個很大的問題,但是這是Frideman起的頭,我想也得有人替他接下去,於是就自不量力的跳進這個大漩渦。

台灣何時可稱之為資訊社會? 真是個大哉問。
如果是由資策會果芸來回答這個問題,他肯定會說這是資策會三十年的功勞,沒有資策會就沒有台灣的資訊社會,台灣的資訊工業一定到現在還一覺不振,怎麼有機會成為亞洲四小龍,一定到現在還像個小孩在地上學爬,坐學步車學走路。姑且不論是誰的功勞,台灣進入資訊社會是否就如資策會所說,台灣資訊工業崛起的黃金年代就在1990-2000的十年間,這件是有待確認,但以我個人經驗來說,似乎也是這樣沒錯。

舉個例子,我出生的時候是台灣股市最紅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瘋了,所以我每天都有錢去做"搖搖"(投幣式遊樂機),但是我妹出生(1988年)又沒這好,但過了幾年電子股開始成為熱門股,股票是反映未來的窗口,可想知,當時電子產業開始崛起,到今天,台灣成為筆電王國,世界代工廠。然而,判斷台灣是否為資訊社會的標準似乎不只這一項,光看資訊工業發達程度似乎還不夠,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也很重要,這就不多說了,總之,台灣進入資訊社會大概就是近十五、二十年的事。

搭配起台灣的政治環境,解嚴是民國78年,也是我妹出生的年代,這年還發生真多事。台灣開始有很多很多的社運萌芽,族群政治也是那時開始產生,許多問題就是從那時開始被討論,看政論節目增加的速度就可以知道台灣有多少話題可以聊,還有蘋果日報會看上台灣都不是沒有道理的,總之,把這些政治、經濟、產業合起來看,就可以發現台灣真是一個精采的國家,(這句話有說跟沒說一樣),總之,Frideman的分析開啟了一個視野,也就是嘗試把不同領域整體來看,就會發現彼此是互相連動,至於有沒有像他說的有一個循環,那就要細緻去理解才知道。

總之,一切真是個需要慢慢抽絲剝繭的大puzzle...好沒腦的結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