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

memo:方法論計劃書二稿隨筆

題目:市場從經濟性到文化性的轉化-以建成圓環和西門市場為例

現代人的消費習慣逐漸改變下,傳統市場逐漸沒落,過去經濟性的功能逐漸被取代,那麼傳統市場存在的價值何在?這是個不夠精確的提問,但容我慢慢釐清我想談的問題。

首先是從傳統市場改建政策出發而產生的一連串有關傳統市場的爭論,以台北市為例,我們一般所謂傳統市場在政府分類項目下稱為"公有零售市(商)場"隸屬於市場處管理項目下,從1995年開始,傳統市場改建政策成為政府施政目標,先後產生的成功以及明顯失敗的案例,其中2001年動工的建成圓環則是明顯失敗的例子,西門市場也是一個教訓,西門市場在2003年經營不善倒閉後,文化局於2006年從市場處接手西門市場的重建案,後來又重新開張,近日來也舉辦許多文化活動,透過這樣的移轉過程,可以看到市場意義在現代有了不同的意義,本研究想以建成圓環和西門市場為主要案例討論"市場"意義的轉變。

我必須熟悉有關市場理論的討論,才能替公有零售市場找到在市場理論中的定位。一般我們會稱公有零售市場為"傳統市場",我猜這是對比於現代的量販店才出現的名稱,有待查證,但實際上,建成圓環真正有名的是"夜市",但夜市並非合法經營的事業,所以也沒有所謂公有夜市,而夜市與公有零售市場就是日夜互相交替的關係,在此另外拉近一個改建的公有市場兼有夜市的例子,就是士林夜市。士林夜市以夜市文明,但確是登記在市場處公有零售市場的合法市場,同時又被文化局認定為文化資產,類別是市場,原因在於,士林市場在日據時代就已經是合法登記的市場,而且其建築歷史悠久,所以既是歷史古蹟又兼具市場經濟功能。因此,對當地居民而言,士林市場在白天是一個滿足生活經濟功能的重要市場,晚上是具有特色的夜市,可能會吸引各地前來的民眾,現在在文化觀光的大力鼓吹下,士林夜市也成為重要的觀光景點,換言之,士林夜市不只是經濟性的,也是文化性的,不可忽略的一點,對居民而言更是一個社會性的市場,比較特別的是,當政府要加以改造時,又使市場增加了政治性,簡言之,這樣的市場同時是經濟性、文化性、社會性與政治性四股力量運作,增加了這類市場的豐富性。

我還無法有效釐清的問題在於如何確定研究方向,我希望跟經濟學對話,想增加市場內部的豐富性,我希望跟政治學對話,強調市場在政府不過度干涉下反而能產生特殊的"文化"(夜市),我想跟政策制定者對話,想捕捉市場的特質才能改建出一個符合需求的市場,我想跟自己的生命經驗對話,捕捉那種令我感動的市場特質,我也想跟歷史對話,幫助社會釐清這一段有關市場變遷的轉型史,我必須跟社會學對話,告訴他我的研究是有價值的,但這確是最難的,困難在於我對於理論還不熟悉,在於我還無法為我自己的研究題目找尋到定位,社會學到底關心什麼我越來越不懂,涂爾幹會關心社會連帶的機制、韋伯關心社會變遷的總體趨勢、馬克思關心不平等的來源、Foucault關心自由、Bourdieu也關心不平等如何造成,如果照這樣想,我應該是要走韋柏路線,從市場意義的變遷看社會的變遷,透過各種已出現的制度與社會潮流不相適應的問題,來說明整個社會變遷的方向。

除了韋伯還有誰也關心社會變遷?

學術界有"文化"轉向"的重大轉折,因此文化成為不得不處理的面向。
Foucault指出現代權力型式的轉變,從霸權轉向治理,而Tony Bennett則將治理的概念應用於文化,所以我也可以談政府如何透過傳統市場來進行治理,我目前想到的是建築與身體的關係,政府希望讓城市更加有秩序,但又不失本土特色,如何使亂消失是政府的重要任務,文化治理可以用在傳統市場嗎?人的行為或心態有什麼改變嗎?目前還很難看出來,但或許在進入田野之後會發現也不一定。

Elias關心社會發展方向,心態結構與社會結構是朝向同一方向,此方向稱為文明化,但Elias埋下另一個浮比就是德國的"文化",是否意味現代性並非沒有挑戰者,總有一天文明化會與文化交手,最後由誰勝出,則要看文明和文化的力量誰強,是否能解釋為全球與地方的爭鬥?這也可能是我可以處理的面向,當觀光強調文化時,為了提升國家形象又不得不做門面,這種門面就是文明化的證據,所以文明是作為被人接受的門檻,如此才能使人願意走進來感受特有文化,這個門檻定多高就取決於政府對於文明化的期待,我可能也可以透過傳統市場談文明與文化之間的衝突,談人在這個空間中舉止上的差異、心態上的差異,嘗試找到能分別支持文明作用和文化作用的證據。

補充資料:
超級市場wiki台灣第一家超級市場是西門超市,於1969年成立,由建築師研究日本超級市場所引進的現代化市場模式,多以都市為發展起點。
超級市場的發展則在1970年代初期,西門町的大型西門超市及台北東區的頂好超市及中美超市這三家,為國內大型超市開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