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5日 星期日

摘要:地中海史第二部

第二部分 集體的命運和總的趨勢

本書第一部分中,我試圖利用地理空間的概念,探究所有那些反覆出現的、緩慢的和永久性的特徵。從這一長遠觀點出發,第二部分把我們引入一個更接近於個人的歷史:集團的歷史,極體的命運和總的趨勢。這是一部社會史,其主角是人,人類。其實,第二部分旨在滿足兩個互相矛盾的目的。他關心社會結構,關心那些在漫長歷史進程中變化緩慢的機構;此外,它還關心那些結構的發展。因而,它把我們行話所說的結構和形勢,把靜止的和運動的,遲緩的和快速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但是,想通過一次努力弄清這一複雜的景象並非易事,下面各章把難點切割開來,一次研究經濟制度、國家、社會、文明、必不可分的中間媒介等問題,最後是戰爭的不同形式。(P439)

第八章 代結論:一種和幾種形勢

在論述地中海的經濟、政治、文明和戰爭等方面生活章節之後談「形勢」,其目的並不在於像理所當然那樣通過進行總結還做出結論,而是為研究工作開闢一條新路,指出新的方向,做出新的解釋。的確,在前幾章中,讀者經常被提醒注意歷史上的發展演變和半靜止狀態間相互更替輪換關係。假如我們現在只集中到發展演變的因素上,那麼圖景就會發生戲劇性演變,這種敘述富於情節的內容—週期、危機、階段和轉折點—誘使歷史學家轉移到方便但有時是謬誤的解釋上去。因為經濟形勢這種最明顯的事物,很快就會高於其他一切事物之上,把他自己的一套範疇強加給其他一切事物。他作為一套方法,其正確性和有效性如何呢? (P329)


(形勢和總的歷史)我們一方面要對經濟形式進行分類;另一方面要對各種非經濟形式進行分類,後者要根據他們歷時的長短來量度和定位。配得上同百年趨勢連接的有:人口發展演變運動、國家與帝國的面積(地理形勢)、具有社會活動變化性的或沒有社會活動變化性的社會、工業化力量等。姵德盎位居長期局勢行列的有:工業化的速度、國家財政的波動和戰爭。我提出:任何經濟衰退都會讓大量金錢閒置在富人手中,這些無處投放的資本的相對浪費,一ˇ後會先創造出黃金時代,然後創造出黃金世紀…。
文藝復興 和巴洛克風格可以說是這些動亂的社會幾乎病態的產物,文藝復興意味著城市國家的結束,隨著巴洛克風格的出現,各個龐大的帝國開始不再一帆風順。某種文明的過度繁茂可能包含著它的經濟失敗……這些問題全都超出局勢長期或短期的範圍。但是,局勢使我們能夠再次以有用的方式對這些範圍進行探討。(P338)

(短期危機)對這些短期危機,對這些經濟生活中的驚濤駭浪,對他們的發展演變,特別是對它們的可變性質等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對地中海經濟的發展設置了新的路標,深入研究經濟生活中的事件,對歷史學家來說,會有重大價值,但這項工作尚待進行。(P339)


Fernand Braudel;曾培耿、唐家龍譯(2002),<<地中海史:集體的命運和總的趨勢>>,台灣商務印書館,初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