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2日 星期日

Memo:社會之經濟

魯曼以一般化系統理論為基礎理論框架,並將之應用到經濟系統上,故命名「社會之經濟」。不以傳統的「經濟與社會」命名是為了擺脫這種二元劃分的謬誤,在系統理論的架構下,經濟系統始終是全社會系統內的次系統,但同時又是從社會系統中功能分化出來的次系統,而任何一個系統都是作為一個自我生產的系統,而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能夠自我指涉而產生系統封閉性。自我指涉是系統理論非常重要的概念,關聯到系統是否能分化成功,也關聯到系統本身的自我再生產與向外開放,必須注意的是,自我指涉無法獨立運作,必須與異己指涉結合,而系統就是從這樣的耦合中分化出來的。系統理論與古典理論對大的不同在於強調「差異」,差異是分化的條件,而預設此差異為一個無法消除的弔詭則是系統具有同一性的基礎,也就是說,每一個分化都是由一組差異取代一個弔詭,以經濟系統來說,就是以貨幣作為溝通媒介,對稀少性進行編碼後,以支付與不支付的差異取代稀少性的弔詭,換言之,系統建立的基礎就在於這個構成性的弔詭,而系統能否分化的關鍵就在於是否能找到解決這種弔詭的形式。
Luhmann認為社會功能分化是一個必要的社會變遷過程,此觀點與馬克思反對分化的立場分道揚鑣。從社會變遷的角度來看,現代經濟系統從傳統的財產經濟過度到貨幣經濟,Luhmann將這種替代性過程稱為「劇變」,意味著:穩定性的原則轉移了,經濟不再是以靜態的方式,而是以動態的方式達成穩定,而這唯有透過分化出來,透過中斷社會的同步化,才有可能達成。(P190) 如此一來,系統將變得複雜許多,同時確有比較好的能力,使自己與許多社會結構的條件保持距離,以組織自己,此長期後果,便是分化出關於經濟的功能系統。(P191)此外,Luhmann對馬克思理論最大的批判在於,當資本與勞動這組差異取代傳統貧窮與富人這組差異之後,此區分已經不適用於現代社會的區分,關鍵在於,Luhmann強調消費才是現代經濟社會最核心的運作圖像,因為無論是工人或富人都需要消費,而且貧富差距是表現在消費面,這就回到Luhmann的命題,當貨幣出現之後,經濟的問題就是支付與不支付的數量決策或分配的決策,因此,才會出現貧富不均的階層化社會問題。
當社會已經有越來越高的複雜性,那麼為了應付環境的複雜性就不得不對環境進行化約,於是就產生了系統功能的分化,然而,成功的功能分化必須以充分的社會條件為基礎以及特殊的制度安排,否則就會出現多功能系統,像是「貪腐」的問題或教育營利化的問題。系統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解決自我再生產的問題,市場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系統再生產的問題,透過市場將稀少性的弔詭轉變成分化的弔詭,如此轉變為供需均衡的問題,也就是經濟學看不見的手,但是當市場失靈時,由於系統功能分化已經複雜到一定程度,所以經濟系統的問題只能經濟系統自己解決,同樣的,政治的問題也只能政治自己解決,已經無法再依賴其他系統的介入來改變,可能的解套方式,就是透過觀察者能看出系統自身看不見的弔詭,也就是反身性。

值得多思考的是關於觀察者的角色,魯曼認為只有觀察者能夠看見系統看不見的弔詭,然而,假如觀察者就身處系統運作之中,那麼觀察者本身的局限性在哪?又或者觀察者要如何可能觀察到這個弔詭,特別是區分出所為必然性的弔詭和偶連性的弔詭,或是自然的或人為的弔詭,區分的判準在哪?

此外,目前全球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國家破產問題所導致的一連串高峰會議,魯曼的系統理論是否能提供一個洞見,使我們看清有關經濟系統危機所引發的一連串事件,包括經濟危機如何發生已及可能導致政治權力重新分配的現象,這些經驗現象能夠如何被解釋又或者對理論有所修正,這事我希望能進一步討論的課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