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慧,2002,文化資本運作下的中輟生問題,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部分參考書單如下:
Bourdieu, P. and Passeron, J.(1977/1990)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Richard Nice, London : Sage
Bourdieu, Pierre,刑克超譯(2002)《再生產:一種教育系統理論的要點》,北京:商務印刷館。
Bourdieu, P.(1977)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 Edited by Karabel, J. and Halsey,A.H.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1984)Distinction :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Richard Nice, London : Routledge
Collins, R(1976/1998)The Credential Society : A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文憑社會:教育與階層化的歷史社會學。劉慧珍等譯,台北:桂冠)
Henry, J. ( 1963) American Schoolrooms : Learning the Nightmare. Columbia University Forum, Spring , pp24-30.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6,林柏儀,求學作為勞動:一個學校教育的馬克思主義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部分參考書單:
Coleman, J.S. (1975). What is meant by “an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1, 1, 26-29.
Hughes, David (1999) Trading in futures : why markets in education don't work, Buckingham [England] ; Philadelphia, P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Rikowski, Glenn. (2004) Marx and Education of the Future, Policy Futures in Education, Vol. 2, No. 3&4.
Small, Robin(2005) Marx and Education,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 Burlington, Vt. : Ashgate
丘延亮譯 (2004)。《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台北,巨流。-------------------------------------------------------------
(其他相關論文)
轉向之旅:一位出身勞動階級學生的困頓與抉擇,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朱儀羚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Michele L. Crossley原著。台北:濤石。
----------------------------------------------------
轉向之旅:一位出身勞動階級學生的困頓與抉擇,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 自我敘說 ; 勞動家庭 ; 研究者 ; 價值觀 ; 主體性 ; 歷程性 ; 能動性 ; 階層流動 ; 價值觀 ; 女性照顧者 ; 量化 ; 真實道德 ; 轉向 ; 情感經驗 ; 生命故事 ; 質變 ; 主體性 ; 歷程性 ; 自我理解 )
大學增加是導致失業人口增加的原因嗎?
關鍵字:教育、階層、勞動
1996,台灣地區「教育與職業不相稱」階層化變遷之研究:1979-1996
(關鍵字: 教育 ; 教育與職業不相稱 ; 人力運用架構 ; 勞動市場 ; 低度就業)
誰能上大學: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的機會結構與階層化(1949~1997)
(機會結構)
文化資本運作下的中輟生問題(想像、文化資本)
在運用文化資本觀點來談輟學現象時,我們不能光談文化資本的意涵而不把它跟想像這個概念聯繫起來,就如我們不能單單看語言資本,語言資本是要跟教育體系的篩選淘汰來看,我們才能避免把語言資本實體化,而忽略了它指涉了一種關係體系裡,用來形容處於場域遊戲裡界分位置的尊卑、高下的價值判斷。
學校中少數的「較高文化資本」的學生,唯有他們不會被學校諸如「學習適應困難」或「生活適應困難」的標籤扣上,也唯有他們會準備將來考大學,但他們也不像中上階層學生把考大學當作人生之必要,他們也會滿心疑惑「上大學好嗎?」。在山水國中,這些成績稍好的學生都還會對「升學可以出人頭地」這條路有些搖擺,更不用說其他那些屬於勞動階層的大多數學生,尤其高等教育此時被上層階層視為是一種「投資」,而不是一般人民的權利。
現在的教育問題就是,把菁英的文化資本當成唯一合法的文化資本形式,在教育場域裡要求由於社會階層不同而佔有不同文化資本的學生,一起參與這場挑選菁英的遊戲,以保證菁英在取得社會資源方面的優勢及繼續壟斷其文化資本的唯一合法性與正當性。
全心向「上層階層文化」尊崇的教育文化資本,與勞動階層學生的文化資本在理解世界的契合性上有其不一致。由於這個不一致是包括了像是政治立場、哲學信仰、道德信念、美學偏好、乃至飲食、服裝、文化活動和性行為等習慣,所以師生之間既是活在同一個世界,又不是活在同一個世界。而所謂同一個世界往往是指當這兩個世界有所交接時,多半以壓制關係的形式存在。所謂的「中輟生」就是無法在這個同一世界裡持續停留,受制於他的社會位置所可能朝向的最終社會位置而往他的既定行程前行。
這些中輟生大多是來自勞動階層,而所謂上層階層的中輟生(在家教育),他其實是離開學校繼續學習,繼續累積其合法化的文化資本,這個情形和本文所探討的「中輟生」不同,我們所談的中輟生是即使他還留在學校,他都無法在教育場域累積教育資本,而他佔有的文化資本又得不到合法性的肯定。
現代社會經過都市集中化的過程,教育階層化更加明顯的表現在位居不同地域的學校。以山水國中為例,在高等教育擴張期間,具有低教育資本的學生沒有移往都市就學,這不僅僅是由於不同學生在經濟資本上的差異,主要是他們在文化資本層面上透過教育取得教育資本的想像被壓制,而且在教育過程也沒累積起教育資本。雖然我沒有國內在高教擴張期間針對不同階層在大學錄取率變化上的統計資料,不過從田野資料的分析可以知道,這些具有不同文化資本的學生對學校的策略與應對,由於可預期的最終社會位置不一樣而不同。
我們所存在的社會可以看作是一些勢力競逐的位置與位置之間所牽連的關係,其中關於世界真實性的象徵性鬥爭一直在進行著,那也就是對所謂合法性或正當性的宣稱。而在教育場域裡,位置和位置之間的關係和操作是不對稱的,因為如果從教育者居於支配位置而受教者居於被支配位置的這個場域關係來看,他們之間權力的操作存在著強烈的不對稱性。教師們在教育文化的識框底下,包括生活風格、說話方式或腔調,都有其偏好,他們的社會位置使得他們全心向上層階層文化學習,並把低文化資本學生在學校的文化展現或意象再現視為較不具價值,這使得高教育資本的老師及學生和這些低教育資本學生對未來可能的社會位置不會有共同的想像,這些中輟生在符合他們現有經驗的對未來的想像中,所展現的文化資本,使得他們有他們對未來投身的姿態,但他們在學校並不被教育場域合法性的文化資本所肯定。
對於所謂「輟學生」的文化資本的具體化,本文也透過各種田野情境的描寫,闡述不同場域有其具有效力的文化資本形式,以彰顯所謂「中輟生」其行事邏輯的局戲合理性,當然客觀╱建構的文化資本市場上有其高低價值評價的文化資本差異,教育體系免不了必須在學習者既有文化資本的習性與它想要灌輸的教育資本的習性之間思考如何系統性地抵銷再製的邏輯,然而,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須具有避免文化階層化的認識論警覺。在輔導的實務上,我的研究發現,僅是此種文化資本層面,處境性的反身認識所促成的觀看距離,就足以具有改變的能量以產生契合其處境的行動指導。
------------------------------------------------------
<求學作為勞動:一個學校教育的馬克思主義分析>
本論文延伸英國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者Glenn Rikowski提出之「學校教育生產勞動力」的「勞動力理論」,論述現代資本主義中學校教育與資本積累的關係,指出受學校教育作為創造「商品化勞動力使用價值」的關鍵機制,將促進剩餘價值生產。此過程具有生產使用價值、生產交換價值、操持、強制性等四項特性,本身就可視為是一種「勞動」來觀察。本論文將此過程稱為「求學勞動」,以馬克思主義對其進行分析,提出「求學勞動理論」。
本論文發現,基於資本主義下資本積累需求與勞動者之間的競爭壓力,求學勞動將是一種異化的強制性活動,且具有(1)提高僱傭勞動的「剩餘價值率」,及(2)教育增額工資日益減少甚至低於教育費用的「再生產不足」等兩重剝削機制,以促成剩餘價值生產,維持資本主義體制。
運用國家理論觀察,求學勞動的內涵在國家中介下,除了滿足不同的資本積累需求外,也須透過政治控制與社會整合以滿足社會正當性,是故在不同的社會條件和權力分布下,將有著變動的「開放空間」,也可能造成不同的「危機」。
而自馬克思主義相關成果分析求學勞動,本論文發現求學勞動的過程包含著「競爭排序」與「權威控制」,使得「意識型態」得以運作,促成異化求學勞動與僱傭勞動持續運行。而為了用以抵擋資本主義利潤率下降趨勢,求學勞動有著更加異化、競爭化、階層化、延長化、貶值化、新自由主義化等諸項趨勢,但也有著包含反體制運動、教育改革及階級鬥爭的「反趨勢」可能。
本論文也運用了理論成果,針對台灣的「升學競爭」與「高教擴張」之現象及成因進行分析。本論文認為台灣升學壓力的原因與資本積累需求及勞動力競爭壓力相關。僅透過「廣設公立高中大學」、「取消人力規劃與強制分流教育」等方法,不足以消解升學壓力,反而恐將延後、強化、轉移競爭壓力。除非教育改革能(1)去除資本需求與其對勞動力的影響,(2)促成平等化的階層結構,(3)使教育資源分配的平等化,才有可能改變升學競爭壓力的結構原因。而1990年代台灣的高教擴張政策,非但無法達到其宣稱的目標,反而傾向「教育私有化」政策,更鞏固了「公私雙元高教系統」,強化競爭與階級繁衍。
最後,本論文指出基於求學勞動與僱傭勞動之間具有抽象結構的共通性,隨著客觀情勢惡化與集體行動的努力,具有打造出「工學聯合」的共通階級意識基礎,以共同投入改革或革命實踐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