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的第一個討論問題是
這兩本書說的是同一個故事嗎?作者的寫作立場或出發點有何不同?
對邱坤良而言,關注的是戲劇整體性的發展,因此選擇從社會史的角度看戲劇運動的發展,所謂社會史指的就是在一塊土地上經由長時間的累積所積累出的社會生活樣態、文化因素,這些元素由於是長時間累積,因而會跟社會生活緊密結合,而邱坤良關注的戲劇正是從這塊土壤中長出來的元素,因此,他的立場傾向於支持舊劇,而主張舊劇若能吸收新劇經驗則能產生具有連續性的發展。
相反地,楊渡的反省則是從社會運動角度出發談新劇無法有效成為抗爭工具的原因,而主張新劇如果能善用舊劇元素,利用舊形式表達新內容,也許能延續新劇運動的生命,進而達到政治運動的目的。
這兩本書作者的關懷不同,而使得兩人雖使用同樣素材卻說出不同的故事,就好比記錄片的剪接一樣,同樣的素材可以有好多種版本的詮釋,取決於詮釋者從什麼樣的面向切入,以及希望回答怎樣的問題。借由這兩本書的比較,可以了解到一件事的詮釋是具有多種面向的可能性。
老師這週又傳授一招,叫做"面向"
一般對於論文有兩種理解,一種認為只是一篇較長的文章,在清華社會所則將論文是為一本書、一個作品,因此,一本書就必須兼具不同面向才能表現一本書的深度與厚度。上週寫實派的比喻,是強調"深度"是表現在層次感,越短距離中表現越多的層次則越有深度,然而,這週的"多面向"則可以比喻為立體派畫法,在一個平面上呈現出多面向的圖像,由多面向組成一個整體,此種作法補足了透視法只能呈現單一面向的缺點,從而增加了事物的豐富性。
這週老師同樣注意到寫作年代,且更進一步的示範了文獻回顧的做法,因為邱坤良就是在楊渡的基礎上寫作此論文,所以如果要論史料整理的功勞,則應歸功於楊渡,只是楊渡說故事的功力仍不及邱坤良,楊渡仍在浪漫情懷與科學語言中拿捏不定,所以讀來總有不夠自然的拘束感。
這週上課我發言兩次,是老師問同學比較偏好哪一本?
我說我比較喜歡邱坤良,理由是因為他的寫作比較實在,楊渡有太多的意識形態情感,總有些推論過度的地方。
我還沒辦法把那種讀來實在的感覺說的很具體,不過經由老師說明之後,我明白我認為的實在感是什麼,就是一種紮紮實實由土地孕育出文化,再對這樣的文化元素進行分析比較的寫作角度,對我而言,這是比較能讓我接受的觀點,相較於楊渡從抗爭運動出發,總讓我覺得太過理想。
有一點我一直想說卻沒說,就是關於國家、社會與市場的關係,以及社會階級與戲劇運動的關係,我認為有件事是楊渡階級分析忽略的,也就是,歌仔戲或舊劇能存活,事實上不完全是民間支持而以,更重要的是地方社會資本家的支持,例如地方迎神賽會都是由資本家出資舉辦,民間即使可以合資請劇團,但最重要的仍是有經濟能力的財主,我認為這一點不能忽略,換言之,資本家的立場也有分歧,有的人支持新劇,有人支持舊劇和歌仔戲,我認為如果能從贊助者的角度出發,才能解釋為何新劇失敗而歌仔戲存活的原因。
今天最大的收穫在於被老師午餐時的刺激,老師問我每周作息怎麼安排,但我講了一堆之後,完全沒提到"論文",於是老師問我什麼時候寫論文? 我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又不知不覺脫離的寫論文的狀態,我每週果然都要備電一次才會把皮繃緊。想一想時間真的不夠,如果要在這學期提proposal,真的要趕在五月完成,否則就真的來不及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