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精神、carrier與民主制度文化

精神是個很好的切入點,如果用韋伯的行動理論來想,大隘社就是抱持某種精神的承載者,對大隘社而言,他們的基本精神就寫在社團宗旨上:

一、促進北埔/大隘居民-


1.生活品質與精神生活的提升
2.客家文化的傳承與更新
3.地方生態與地區產業的維護與發展
4.青少年與成人教育的開展

二、推動北埔/大隘地區有關客家族群、原住民族群的文化、歷史、社會、經濟、生態與建築等學術研究。
                                          (引自大隘社社訊)

不過經過與社員接觸後,我認為一個一以貫之的精神就是"教育",姑且不去爭論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但是對他們而言,這個教育的內涵就是"自我充實與流傳美好文化",用"美好"是暫用詞,這個美好是由他們的主觀感受所定義的,因為他們希望能為下一代留下些什麼,而這一些東西都是他們認為珍貴與希望留下的東西,所以他們做文史調查、耆老訪談、書法班、茶藝課等,不僅希望留下記憶,也希望留下技藝,所以他們舉辦很多可以囊括入"社會教育"的活動,即使包括美食宴,也都有教育鄉民的目的,例如灌輸多元文化概念和尊重多元族群的概念、遵守用餐禮儀等文明宣導,在我看來,他們時時刻刻都秉持著"教育者的精神",而大隘社成員身肩此重任,努力讓生活品質提升、客家文化傳承與更新、地方生態維護等等,簡言之,就是努力於教育與再教育。
 
這樣的精神引導出怎樣的社會秩序(制度文化)呢?(用韋伯的論證就是資本主義秩序) 我想這跟民主化緊緊連繫在一起,人民開始自發的設想各種社會問題和關注週遭的文化現象、社會現象,並且能進一步擬定行動方案來解決問題,他們會經過民主程序下的討論與凝聚共識過程,在一次次的實踐中累積經驗、信任與自信,當然不免除衝突與誤解,但是一步步的達到自我培力與社區整體再生的目的。
 
不過大隘社並非北埔社會唯一的先鋒部隊,同時興起的還有北埔美術社的古武南、金廣福文教基金會、鄉公所秘書長彭雲貴等文化人士,這些人似乎擁有類似的精神,只不過推展此精神的行動模式不同,最基本的歧異就在於是獨立工作和團體工作,或許兩者都有助於民主,但是後者更有有助於民主制度的推展,但是會導致社會分化更嚴重還是社會整合,則要看此團體發展的傾向而定,如同黨派政治有可能加深對立,也可能正向推動社會變遷,此為有待觀察的面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