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王甫昌用族群想像這個概念的關鍵在於指出"族群間發生關係的內涵不同",過去是對比性,現在則是多元族群的區分。
"
所謂客家人的「族群意識」,有相當部分是針對「閩南人」這個人數上居於優勢的族群而產生的。不過,除了強調相對於「閩南人」之外,由於過去省籍族群區分的經驗,以及原住民運動興起的外在狀況,「客家人」的族群意識中,除了反對「閩南人」的「福佬沙文主義」之外,也包括了和其他族群差異的認知。這其中涉及的,正是台灣族群想像的另一個重要轉變:由「對比性」的族群區分(例如,「客家人」相對於「閩南人」)變成「多元族群[41] 」的族群區分(例如,「四大族群」),這留待下面再談。(2003:145)
另一個用意可能是要檢視我們對於族群想像的分類結果,從四大,到現在已經變成五大,未來可能越來越多,但是指出這個現象,應該說想像的變遷,跟他關心的問題有何關聯呢?還是只是純粹想釐清當代台灣的狀況,只是被動的想理解這個具體發生的現象而已,那麼我可以只是想理解北埔社造和北埔族群關係的狀況,這樣而已嗎?
不過更重要的問題是,想理解,那樣怎麼理解呢?族群關係這麼抽象,有什麼資料可以幫助我理解呢?該用什麼證據來說明"北埔的族群關係是這樣、這樣...."....苦惱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