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上人語錄

-我們都在感受一些事情,如果可以結晶出什麼,這門課就是在挖掘感受和內在變化(世界體系)

-持續地對世界局勢變動作出回應

-每個人都會說這不是故事的真相,也是在說這不是故事的全部"

-S只是一種說法

-思想的厚度來自對話的累積

-年鑑學派是冰山倒過來看(引自viivian)

-什麼樣的時空條件而能有什麼樣的知識貢獻。真正的遺憾是站在台灣這個時空條件下,無法提供自己的知識貢獻

-目的不在理解世界,而在改變世界

-斷裂:當觀察過去脈絡之後,並發現現在與過去有斷裂,就不得不思考其中的轉變

-我們所處的是環境劇烈變動的時代,不是像15-18世紀那種人與環境相互依賴的關係,其中的人如何面對、理解?


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所謂的"理論和文獻回顧"是....

所謂的"理論"就是某種視角,白話的說,就是一副眼鏡,所以要讀很多大師的理論就是因為"大師"的眼睛比我好,從閱讀理論到現在,可以說是一個治療近視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一個不斷戴錯眼鏡或是選到不適合的眼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有意識的反思的問題是,第一,帶上這副眼睛後,我看到什麼?
第二,這副眼睛看到的就是全部嗎?我的直覺還告訴我什麼沒有看清楚?
第三,這副眼睛本身的侷限是什麼?
第四,哪裡可以找到更好的眼鏡?

文獻回顧的目的則是要找到其他人帶上這副眼鏡之後的視野和看法,再跟我自身的經驗交叉檢視之後,才能得到一個使用此眼鏡最合適的戴法。還有另一個目的是提醒我類似的主題有什麼是我忽略的面向,又或者我的田野多出了什麼?比較是為了得到"差異"。

最終,當我找到暫時合適的眼鏡之後,我必須詳細的交代我眼中的世界,但最後必須使用者回饋,所以還要能對這副眼鏡的主人給語一點回饋,有兩點:
1.如果關心的議題相同,那對於他的看法有何批評意見?
2.這副眼鏡好用嗎?不好用在哪?如何修改?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文獻回顧的文法

考察對象為A
提出的核心概念B
例如:談古典社會學家對現代性的考察和省思
(引自黃崇憲)

在馬克思演中,現代文明是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生產力所建構。
句型:在who眼中,A是..........所建構。

馬克思以異化概念來揭示資本主義生產對人類及社會的巨大影響。
句型:Who以B來揭示.....................

奇美爾首先介入現代性的題域,掌握現代社會中個體和群體的心性狀態,以及文化制度的形式結構。
句型: who掌握A中的....................

分析貨幣,為的是抽繹出整個時代精神。....貨幣經濟體現了現代社會的特點。......

韋伯以"理性化"擴張為中心,對現代社會進行分析和建構,是現代社會學理論開展的重要範式。
句型:who以B為.....,對A進行分析和建構,....

對涂爾幹來說,工業社會的興起勞動分工的結果,但勞動分工的普及和深化,卻改變了社會團結的基礎,使社會連結方式"機械連帶"(通過集體意識,即所有群體成員的共同感情和共同信仰而把成員聯結起來),轉變為"有機連帶"(通過功能上的相互依賴,將個體成員聯結起來)。這個轉變是雙面刃。涂爾幹最重視失範的分工。對他來說,失範被認為是社會各種危機的重要根源。解決之道是,必須在現代社會的基礎上重建集體意識和社會規範,以消除現代社會的失範狀態。

句型: 現代社會由A轉變到A',A'是C的結果,C的普及和深化,改變了社會連帶的基礎,使D從B轉變為B'。
A前工業社會 A'工業社會
B 機械連帶   B'有機連帶
C勞動分工
基本議題:社會連帶的基礎

分析架構:
社會(對象)、社會條件、社會團結的基礎(結果)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做文化研究-sony walkman的故事

第二章談隨身聽的生產與設計。
討論一開始我問同學閱讀的感受,得到的回應清一色是好無聊,我反問"那你們科系念的東西很有趣嗎?"一個同學說"因為會看到他們做出這個,就覺得很厲害、很強",聽到這個答案我心裡大概有數了。

於是我為今天的討論訂下一個主題"如何找出閱讀材料有趣的地方或者把文章變有趣"。當然還是由我來主導這篇文章,帶他們重新體會作者要傳達的文意,用我覺得有趣的角度去思考這篇文章,如果他們還是不覺得有趣,那我也已經盡力了,不過從討論結束他們的表情來看,似乎沒有所有同學都有感覺,但是至少有一位得到不一樣的感覺。

討論後我回頭想想這篇文章的結論,我覺得這篇文章主要提出兩個想法,第一,過去大家都認為sony walkman的誕生是一位英雄盛田昭夫的天才之作,但是研究者告訴我們不是,這其實是各個部門相互合作,並且是整個生產到消費環環相扣的結果,而盛田昭夫的天才也並非是聰明才智,而是有其家世背景和際遇。簡言之,光是盛田昭夫一個人是不會有隨身聽的出現,其實有很多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配合。第二,大家現在已經習慣把隨身聽與日本傳統文化的聯繫在一起,認為隨身聽的設計是因為受到日本傳統文化影響,但是研究者說"NO",如果固守日本傳統是不可能有隨身聽,只要比較sony和傳統日本企業有何異同答案立見分曉,而且甚至應該說,現在我們認知的日本文化可能還是隨身聽所創造的印象,先有隨身聽"小、精緻"的特性,又恰恰是由日本企業發明,於是就理所當然的把"小、精緻"與日本傳統文化聯繫在一起。

這兩個結論是我回到宿舍才想到的,不確定同學之後是否能掌握到這兩個論點。
討論的目的是讓文字之外的東西被找回來,當文字被人說出來時,就重新擁有了情緒和感受,這是幫助一些對文字有距離的人掌握文本的方式,今日我得到的感想是,內容人人都能讀,但是理解卻必須花一點功夫,想起了韋伯說的兩種理解:一種是理性的理解,另一種則是"擬情式的理解",後者是我帶討論時所運用的理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