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回到社會學

昨日跟學妹討論資本論
觸發了我對於社會學的思考

回到基本議題
什麼是社會學的基本議題?
社會學的基本關懷?
研究出發點?
馬克思是"工人為什麼這麼窮?"(自身經驗就是負債經驗、子女被餓死的悲痛經驗)
答案是"現代社會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運作邏輯就是對工人勞動的剝削,從而產生剩餘價值,透過大量商品交換造成資本積累,最後形成了貧富差距,富者恆富,貧者越貧"。但是,光是概念化出"資本主義"此概念還不夠,必須指出"資本主義的內涵",也就是"為什麼可以合理的對工人剝削?"答案就是馬克思論證商品拜物教,商品價值被交換價值所表現而掩蓋了商品背後的社會關係,而我們以為交換價值就是價值的全部,但實際上我們遺忘了商品二重性中的"使用價值",於是勞動倫為廉價的商品。
之後有人又問,"那如果我們努力追趕,是不是有一天我們也能成為富人?"
這就是現代化理論者提出的問題,這成為一個天大的謊言,華勒斯坦就在批評現代化理論者的論點,而指出資本主義優勢者立於不敗之地的秘密,就在於不平等的差別結構,最後形成一個世界資本主義體系。

至此,有關"財富分配不平等"的問題已經大致被說完了,除非有人可以提出一個另類的經濟邏輯,否則,照華勒斯坦所宣稱的那樣,資本主義必然會努力鞏固不平等的經濟結構,無論是透過政治、文化、科技創新各種手段,不平等永遠不可能消除,當然我們仍然可以心存希望,認為有一天,貧富差距可以縮小,就像金磚四國崛起,看似有機會追趕美國,但實際上,表面上或許撐起了一種能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表象,但內部卻是問題重重,這種追趕美國的美夢,其實是犧牲許多人的生命、生存換來的,就好比富士康自殺的案子,或是北京奧運背後的胡同老巷,許多醜陋的現實自古以來都是這樣被掩蓋、遮蔽不談的。

對於受苦的人們我是心存同情的,然而,體認到自身力量如此渺小的我又能做些什麼呢?或許我可以在心裡打抱不平,但是看到有些人早已自我放棄,或者同樣只是怨天尤人的態度,不免讓我的同情心又收回,只覺得"他們"是自作自受,也可能是因為過去造孽今日必須償還,又或者是"天將降大任於世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還有一種想法"誰沒有苦難?如果不是眼看就要死掉了,何需我們為你們的苦難煩心",對於身處社會學社群一份子的我,當我看到那些追求社會公平正義而廢寢忘食的前輩們,我反而感到憤憤不平,"為什麼原本也可能是養尊處優的人,要為了一群可能並不自愛的人們爭取尊重、爭取生存權、爭取平等?"簡單來說,"如果這些人根本不配當個人,那我們又何苦把這些人當人看?",我很慶幸我不是總統,說這句話的後果只是我的人格會被打折,而不會影響其他人對這個社會的信心,我當然知道這麼說或許會引起許多人的不滿,但是當生命走過,不斷遭到親近人的背叛以及聽取親人的警惕時,實在很難再抱持對社會的樂觀態度,對於最終選擇"獨善其身"的人,我認為才是最務實且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因為至少他不會再製造更多的苦難與鬥爭,並且還會這麼社會保存一點良善,如果這是個"一人一票"的世界,那麼"獨善其身"的人們至少為保存"文化多樣性"有點功勞。

我想思考的課題是,"面對社會不平等、不正義的事情時,我們該怎麼看待?我們能做些什麼?",除了高舉旗幟大喊"還我公平"之外,有沒有別的選擇,我認為鬥爭永遠帶來傷害,而且越是緊密聯合的團體越是容易彼此傷害的更深,於是"個人主義"成為確保和平的最終選擇,"冷漠"避免了外部傷害,但卻有可能會被個人內在無可宣洩的熱情給灼傷,未來的世界也許會更加和平(不再是個人傷人的世界),但卻有可能是個內在拉扯更大的世界,不過弔詭的是,人會習慣這一切,結果我們便成了機器人,我們不再需要享樂、不需快樂、因為我們只需要活下去。說到這裡,我似乎找到了人之為人的核心元素了....情緒,對於一個沒血沒淚的人,那還叫做人嗎?

回到"情緒",就是找回"社會學關懷"的方法,我該寫下我為什麼喜怒哀樂,我想我會更明白我走向何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