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很社會學

重看了一次"見樹又見林"
書中認為社會學的核心概念就是"社會關係"
書名的"見樹"就是要看到一個又一個的人
但是光見樹還不是全貌,還要見到"林",就是樹與樹之間的關聯和構成的整體

還記得大一最會背的一句話就是"整體大於個體的總和"
不過事隔多年我都忘光光了
因為學了太多就會忘掉最基本的核心課題
像是權力關係、文化、民主、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等等等
就讓我迷失在眾多概念之中
根本忘了社會學的出發點與關懷

上周參加"日常生活的政治工作坊"
談到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差別
社會學會處理日常生活與"系統"、"制度"、"體系"的問題
人類學則是日常生活與儀式

不過這可能跟張老師是跟從哈伯瑪斯的理論觀點而來
所以將社會區分成"生活世界和系統世界"
觀心的課題是"社會整合和系統整合"
當前面臨的危機則是"整合危機"
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溝通"
強調"話語實踐"的重要性

事實上,這正是我應該思考的理論觀點
社會整合的意義就是"各種不同的人群如何和諧的共同生活"
這就是我整個研究的出發點
然而,我卻迷失了方向
有時候會受到人類學牽引
走到了關注日常生活與儀式的問題
也就是不同社會活動的意義,包括日常生活、節慶、社區課程、學校課程等
不過,這樣的區別可能也不是重要的區別
社會學也可以處理"意義"的問題
我也混亂了

可以說,
社會關係是多層次的
(1)零碎、混雜的日常生活(個人)
(2)社會體系(親屬關係、社區鄰里、家族認同、地方認同、族群認同、社會社團)
(3)國家(公家機關、學校、警察、郵局、國族認同等)
(4)市場(傳統交易市場、勞動市場(工作)、金融貨幣市場)
(5)宗教(教會、廟宇、清真寺)
(6)文化體系(道德、禁忌、規範、價值觀、常識、知識)

有的人處理關係本身的內在邏輯,有的人處理關係的轉變,有的人處理關係轉變的機制
有可能同時處理嗎?
端看我們如何發問
如果問"為什麼是這樣?"
首先解決"這是什麼?"
其次"會這樣的條件與過程(描述性)"
最後才分析"為什麼是這樣的機制(分析性)"

這樣的提問方式是一種對現狀的質疑態度
因為提問者對某現象的不滿、好奇或困惑
於是說明了某一種"情況、現象"
提出疑問說"為什麼會這樣?"
一般性的歸因都會從個人分析
但是社會學則傾向於做結構性、整體性的思考

回到我的研究課題
我的現象是什麼呢?
(1)社會社團辦識字班
(2)新住民上識字班
(3)地方上熟知新住民事務的是地方社團而非公部門
(4)辦新住民教育的單位是社會社團
(5)新住民上識字班必須得到家庭同意
(6)新住民無人加入社會社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