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關於客家文化產業中的客家文化

過去我曾做過北埔老街的調查,現在則是做北埔社區營造團體對於客家與東南亞的族群關係影響的調查,看完老師的文章後,我有幾點疑惑
1.不知道是不是我做的調查資料不能用,所以才沒有將北埔的老街經濟狀況放出來與南庄做對照,因為北埔的狀況和南庄桂花巷完全不同,北埔還是一個以客語為主要語言,利用自家房子來,當地客家人經營的店家,不過相對而言,營業項目就比較單調,都是小吃為主,只有少數店家是外來進入的連鎖店,例如玩藝坊和石頭記,不過就整體比例而言,真的不引人注目,放眼望去,還是以客家粄條的小吃店為主,還有很多間客家粽、客家菜包等傳統點心,我認為原因是因為小吃店和點新的技術門檻低,而且經營者也不用多花腦筋,只要把媽媽的手藝拿出來就可以了,唯一不同的是,經過和消費者的互動之後,就會慢慢改良成符合大眾喜好,例如漸漸少油、不這麼鹹、放辣椒配色等,不過還是不改變客家菜的基本元素和菜色,四炆四炒還是最主要的客家菜色。在老師文章的論點中所主張的論點是說,現在推動的客家文化產業已經脫離了現下的客家文化脈絡,並且認為現在還有一些客家社區仍保有原始風貌,這些社區是非常珍貴的資產,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操作,應該好好思考是否有更好的策略來繼續從產業經濟著手發展客家文化。

我目前所關注的現象是北埔客家庄的東南亞族群,無論是他們的日常生活還是經濟生活,都是我關注的現象。如果要跟老師的論點對話,那麼我認為,東南亞新住民所發展出的經濟文化就是非常根植於他們自身的社會脈絡而來,一方面是移植他們的原生文化技藝到北埔客庄,另一方面,由於北埔外勞特別多,因此也讓他們有充足的客源成為基本消費群眾,由於尚未大量宣傳,因此仍維持非正式經濟的樣貌,例如夜市攤販、早市攤販和家庭小生意,我認為,如果能夠引入一些商業手法,必能讓這樣的文化發揚光大,只是,究竟維持目前的狀況比較好呢?還是為了要壯大新住民的力量而引入商業邏輯、擴大經營規模? 於是我們必須回到更根本的問題是,究竟為什麼要讓文化傳播出去?或者說為什麼要讓文化保存下來?接著才是思考手段的問題,是從文化政治著手還是文化經濟?其中的利與弊為何?接著才是實踐的問題。

沒有留言: